陈望侠 杨雪侠
[摘 要] 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丰富课堂教学活动,让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数学课堂活起来,从而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8-0032-02
近年来,中职学校生源质量逐年降低,学生中大面积出现文化课基础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缺乏兴趣等诸多问题,而数学作为一门严谨抽象的学科,更是令一部分学生“闻之色变”,数学课堂长期处于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尴尬局面。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在中职学校推行数学生活化教学,把学生身边的鲜活生活和枯燥的数学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势在必行。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数学教学生活化指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或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联系生活讲解数学知识,再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抽象的数学和鲜活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数学教材使用的都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虽然相比以前的教材降低了难度,增加了一些趣味性的导入,但整体编排上仍然基本遵循学科进展的顺序,基本上还是概念—公式结论推导—公式结论应用例题—模仿练习的固定模式,很多学生觉得枯燥抽象没意思,听不懂不想听,尤其是现在智能手机普及的大环境下,学生几乎人手一部甚至几部手机,很多学生干脆躲在虚拟世界中打发时间。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很多老师都在探索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方法,在众多的方法中,笔者选择了教学生活化,并进行了实践,结果证明,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三、中职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实践思考
(一)生活化教学应尽可能让学生人人参与,营造活泼有趣的学习氛围
生活化教学实践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如在学习《集合的概念》时,我们在导入的时候,设计了一个小游戏:“站起来”(告诉学生,考查一下他们的快速反应能力)。游戏过程为:依次让听到口令的学生站起来:①所有男同学;②所有女同学;③第一组的同学;④第三组的同学;⑤前三排的同学;⑥后两排的同学;⑦所有高个子同学;⑧所有性格开朗的同学。从游戏过程可以看到,①到⑥组的学生都能快速地站起来,但到⑦和⑧组时,就有学生迟疑了,不知该不该站起来,从而分析①到⑥组和⑦⑧组的区别,自然地引出集合的概念(由某些能够确定的对象构成的整体)。这个游戏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参与了,事实证明不仅大大调动了课堂的气氛,也让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集合概念中“确定”和“整体”的含义。
(二)生活化教学素材应从学生身边随时发生的事件入手,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
在进行生活化教学实践中,可以选取的素材有很多,为了让学生感同身受,我们应多从他们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入手创设教学情境。如在学习《指数函数》时,正值班级中流感爆发,很多学生都感冒了,一问,好多学生都说其他同学传染的。于是我们将这节内容的导入设定为:某种病毒的细胞进行分裂,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4个分裂成8个……于是病毒越来越多,那么按照这种规律分裂,考虑分裂5次会有多少个细胞,分裂10次会有多少,分裂20次呢……从而由计算结果很自然地引出指数函数的概念,同时向学生指出生病要及时治疗,避免病毒分裂变,多病会更严重,还要注意如果有病毒大面积爆发要进行隔离治疗,避免与更多人接触,传染更多人。这样导入的效果不仅让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也学习了生活知识。
(三)生活化教学要尽可能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如在学习《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教材的导入中有趣味数学《棋盘上的麦粒》的故事,我们当时感觉单纯地将这个故事讲出来,吸引力不够,不如将它做成动画短片,把学生的听觉、视觉都调动起来,事实证明,这种新奇的导入方式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如,在学习《等比数列的应用》时,例题涉及住房按揭贷款的计算方法,针对学生都有手机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前布置了任务,让学生分别去查找目前的房贷通常有几种贷款方式(公积金贷款和商业贷款)、还款方式有几种(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各种还款方式的利率分别是多少(不同时期不一样)以及如何计算每个月的还款数额。由于学生几乎都有手机,而且这个问题大家经常接触到,所以学生完成这个任务都很有兴趣而且都完成得很好。
(四)生活化教学要尽可能与学生的所学专业相联系,让教学更贴近学生的专业实际
在中职学校,往往不同的班级所学专业也不同,因此使用的教材有时很难尽善尽美地符合所有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教学时,我们经常结合自己的教学状况,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灵活处理教材,对教材中一些学生不熟悉的、不感兴趣的内容、情节和数据做适当地调整、改编,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专业的数学问题来取代。如在学习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进行解题时,在农林专业我们改用例题“袁隆平在培育某水稻新品种时,培育出第一代120粒种子,并且从第一代起,由以后各代的每一粒种子都可以得到下一代的120粒种子,到第五代时大约可以得到这个新品种的种子多少粒?”在计算机班改用例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的价格不断下降。如果每隔3年计算机的价格降低30%,那么现在8100元的计算机6年后的价格降到多少?”在财经班改用例题“小张从银行贷款20万元,贷款期限为10年,年利率为5.2%,如果10年后一次性还款,那么小张应该偿还银行多少钱?(采用复利计息法计息)”,因为是跟自己专业相关的熟悉的知识,所以在教学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五)生活化教学可以貫穿课堂的各个环节,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关系随时随地进行教学
如在前例中提到的学习《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导入时用了“棋盘上的麦粒”的故事,事实上这个故事可以贯穿整节课:在导入推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后,可以利用公式计算棋盘上的麦粒总数,从而引出故事的结局,这些均可以动画的形式演示,这样既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让学生了解经典的数学故事,还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再如在学习过函数的知识后,可以让学生解决这样的问题:小王同学到家门口的超市去购物,他发现甲、乙两个超市优惠方法不一样,甲超市说凡在他们超市累计购买100元的商品后再购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0%收费,而乙超市说在他们超市只要购买50元商品再购买的商品就可以享受原价的九五折,请学生考虑一下小王同学应该去哪家超市购物。在带领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后可以引导学生要逐步学会利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结语
实践表明,在中职数学课堂中进行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非常有帮助,而且也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确实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在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渗入一些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理解,力争在教书的同时也能达到育人的目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中职学生很容易被数学之外的生活知识吸引,教师平时一定要多学习、多积累,了解学生的喜好,提高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把控好局面,不要被个别学生“带偏”,不要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要由生活化知识回到教学内容上来,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编辑 冯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