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教学中情绪调节教学法的应用实践

2020-01-07 22:47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游泳调节体育教师

孙 佳

(阜阳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阜阳236000)

游泳是一门广受学生所喜欢的课程,游泳与其他体育项目一样,在学习与比赛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平静与放松的心态,才能够进一步的确保在游泳的过程中平稳或超水平的发挥学生的水平。因此游泳作为重要的体育课程之一,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考虑情绪对于游泳运动成绩发挥的作用,将游泳教学与情绪调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的促进学生游泳水平的提高[1]。

1 探究游泳教学中情绪调节教学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

在学校开展游泳教学,并将情绪调节教学融入其中,能够进一步实现锻炼学生身体的体育目标。故此教师在进行游泳教学时要以学生为本,在实现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表层目标之上,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利用情绪调节教学的方法,潜移默化的树立学生健康的锻炼观念,进一步的促进学生心理状况健康发展。体育教师在体育游泳课中将情绪教学进一步融入游泳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的克服游泳时所面临的心理障碍,体验游泳给自身所带来的乐趣,锻炼游泳的运动水平,保持学生健康的心态,提升学生游泳的自信心,从而达成锻炼身体的目的[2]。

1.2 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

大部分的学生在最初学习游泳时,都会有一定的恐水现象出现,这是由于学生对于自己在陌生环境内心中的不自信。同时心理健康与否已经成为判断学生是否健康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体育教师在进行游泳教学时,根据学生在游泳时所面临的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将情绪调解法融入体育教学当中,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克服恐水的心理,让学生在平静的心态下尽心体育游泳的学习。可以说将体育教学与情绪调解法结合在一起,可以克服学生学习游泳的恐惧感,使身体的肌肉得到放松,易于身体的平衡,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游泳的自信心,进一步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完善与发展。

1.3 游泳教学本身的必然需求

游泳这项体育运动,不同于其他的运动,除了对学生游泳技能有一定的要求,水所产生的浮力也是影响游泳者重要的因素之一。学生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换气和潜水等一系列的水下运动。可以说游泳者在水上与水下运动在短时间要承受着空气环境与水压的迅速变化,由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本身就游泳技能不娴熟,还要面临陆地与水上的差异,很容易造成学生体育游泳学习的心理障碍,从而降低体育教师整体的教学效果。故此,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克服学生学习时所面临的心理障碍,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游泳成绩,这也是游泳教学本身的必然需求。

2 游泳教学所面临的现状

随着游泳教学在各个学校的普及游泳训练中心越来越多,同时游泳的硬件措施、设备以及水源都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但其中的关键还是在与体育教师的游泳教学方式,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游泳技能的提升和游泳安全的保障。情绪调节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游泳教学中的主体,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根据学生的具体个性和游泳技能的掌握水平以及相应的心理认知,从而进一步的确定游泳教学的而目标,在游泳教学的过程中,关键是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诱导学生进行游泳教学的学习,让学生之间的气氛更加融洽,营造良好的训练环境。但游泳教学的关键点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心理的游泳学习兴趣,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情绪调节一词,原本来自心理学领域,应用于体育教学中的情绪调解法主要是来自心理学中的运动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的相关心理内容。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尚没有稳定的教学训练模式,具体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都存在着一定的考量,目前我国的游泳教学中所采用的情绪教学法大多是借鉴外国的经验,但效果并不明显。故此中国游泳教学与情绪调节教学法仍存在着巨大的潜力,而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3]。

2.1 情绪教学法中的情绪调节问题

通过我国游泳教学的现状可以看到,情绪调节的教学模式主要受学生个人的主观因素以及环境的双重影响。可以说情绪调节教学过于依赖学生个体的心理状况,但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况是不同的,这也无形之间加剧了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所面临的工作量。同时教师在进行游泳教学过程中,对于游泳这项体育运动的特殊性考虑还不够,往往存在着以点带面的教学现象,把游泳和其他体育运动看作一般体育项目一样,没有将情绪教学法与游泳教学的个性化有机统一[4]。

2.2 情绪教学法中的情绪控制问题

由于游泳教学与其他的陆地项目的体育教学存在着一定差异性,也很难将陆地体育教学的经验直接引用到游泳教学当中,而其中涉及情绪教学法中关于情绪控制的教学经验无论从研究的量与程度上来看都十分的少,较难提取有效的教学经验,无法有效掌握游泳教学与情绪调节的具体结合措施。

2.3 情绪调节教学法无法与学员的心理健康有效融合

在目前游泳的教学现状中,大部分的体育教师更加注重的是学生个人游泳技能的提升,对于学生的心理状况没有进行特别的关注,尤其在学生游泳中的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心以及游泳学习的持续性。体育运动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而目前大部分体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并没有进行情绪调节教学法在游泳教学中的探索与系统的研究[5]。

3 游泳教学中情绪调节教学法的应用实践

学生是体育教学中的主体,这是目前体育教学中的共识,体育教师在游泳教学中要进一步的考虑学生的游泳技能水平,根据学生的个人实际情况进行制定科学而又规范的教学目标,从而促使体育游泳教学的规范[6]。同时体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当中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摒弃传统的说教式教学观念,主动在日常的体育游泳教学中鼓励学生,从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吸引学生游泳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进一步的提升自身的游泳水平。体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当中,要善于总结游泳教学的相关经验,不断的进修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3.1 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游泳教学目标的设计时,要结合新时代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学习需要。情绪调节教学法的目的是调节学生的情绪,从而改善学生对于游泳技能的掌握并帮助学生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体育游泳教学的目标可分为运功参与目标、身体健康目标、运动技能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参与共计五个目标,如图1:游泳教学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目标[7]。

3.2 课堂教学实践

体育教师在日常的游泳教学中,将情绪调节教学模式应用到日常的游泳教学中要充分的考虑课堂上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如学生的特征、教师的特征、教学的内容和相关的教学环境等等。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从而进行不同的教学内容,进一步的营造体育欢快的教学气氛,如教师可以讲讲菲尔普斯和孙杨的故事,进一步的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带动学生学习的情绪,让情绪成为学生学习游泳的最初动力,从而提高学生游泳技能的提高。

3.3 教学评估

教师在日常的游泳教学中,运用情绪调解法之前与之后都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一定的评定,教师可以采用《青少年心理健康诊断测验》亦可简称MHT,从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准确的把握,从而判定学生是否有孤独倾向、过敏倾向以及身体症状等。对于学生确实对于游泳学习存在疾病性的心理障碍的并不鼓励强制学习,对于学生学习的一般心理状况,教师要注意诱导,不要急于让学生进行游泳学习,尤其在游泳教学的第一课,教师可以简单的进行一下理论的讲解,让学生在浅水区适应一段时间,让学生克服恐水的心理,从而为学生在后续的游泳学习打下基础。

结 语

游泳作为学生广泛喜爱的运动,体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状况,将情绪调节教学方法融入游泳教学当中,从而进一步的促进学生游泳技能的提高与培养健康的心理状况。

猜你喜欢
游泳调节体育教师
基于代谢调节的抗血管衰老新策略
2016年奔驰E260L主驾驶座椅不能调节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汽油机质调节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