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农副生鲜产品发展对策研究

2020-01-07 20:42:57
湖北农机化 2020年10期
关键词:生鲜食品生鲜互联网

郝 钧

(商丘工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1 “互联网+”及农副生鲜产品含义

1.1 “互联网+”的定义

“互联网+”是指“互联网+传统行业”相结合,整合线下资源通过线上的销售渠道进行销售,以互联网为纽带将各行各业进行合理有效地融合,使各种资源都能充分地利用,以创新力带动消费。

1.2 农副生鲜产品的定义

生鲜通常是指果蔬、肉类、水产品、干货等商品,它们不需要做复杂的加工,只需做必要的保鲜和简单处理就可以上架出售。农副生鲜产品是指运用网络电商平台销售生鲜类产品,如新鲜果蔬、生鲜肉类等。农副生鲜产品近几年出现并快速发展,各电商巨头也都在布局生鲜业务,像天猫、京东、亚马逊、天天果园、顺丰优选、一号生鲜、本来生活网、我买网等都占有很大市场,并在进一步抢占市场。

1.3 农副生鲜产品的特点

(1)农副生鲜产品价格易受影响,所以有时价格变化很大甚至短期内一天一个价,并且批零差价很大。

(2)农副生鲜产品季节性特点明显,所以价格会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动趋势。

(3)农副生鲜产品品质很难定标准,所以定价也没有可行标准。

(4)农副生鲜食品损耗率高、难长时间保存,易腐败变质。

2 农副生鲜产品发展现状

2.1 农副生鲜产品利润空间大

生鲜产品的购买频率高,是人们生活必需品,并且与其他产品相比它的利润比较大。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的数据,农副生鲜产品利润很高,毛利润在四成左右,其中海鲜高达50%,冷冻肉类在30%,水果25%。即使生鲜损耗率高达2成,但其利润仍高于其他产品。在传统的生鲜零售过程中,由于运输保存不当,真正的利润只有10%~20%。农副生鲜产品通过减少中间环节,减少损耗,获得了更高的利润。

2.2 农副生鲜产品市场巨大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新的要求,所以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吃的新鲜又要吃的健康。农副生鲜产品的出现让人们找到了新的获得放心产品的途径。网购是面向大众的特别是经营食品的电商,他们对自己的产品必然有一个严格的审核要求,同时大众也可以监督,产品的质量关系到企业的信誉,所以商家一定会寻找优质的供应商使消费者放心购买。人们对产品的种类需求变多,对果蔬、海鲜、冷冻肉等的需求量也不断提升,因此农副生鲜产品的发展潜力巨大。目前许多城市购买生鲜都是在线下的市场或超市中进行的,网购生鲜所占市场还很小,特别是二、三线城市,如果农副生鲜产品渗透率能赶上电商的话,市场规模还会继续扩大,潜力巨大。

2.3 农副生鲜产品的便捷

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花时间去菜市买菜或去超市买生鲜的情况将会变少。农副生鲜产品就可以为人们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无需出门就可以享用到优质的生鲜产品。农副生鲜产品提供了更多的可选产品,无论是种类还是质量。农副生鲜产品的安全也是有保障的,完善的评价系统让商家不敢在食品上有所作假,并且网购是可以退货的,这很好地保障了消费者的利益。

3 农副生鲜产品目前存在的问题

3.1 购买习惯难以改变

农副生鲜产品对许多家庭采购的主体来说还是十分陌生的,因为人们以往都是在菜市场或超市购买生鲜,很少有在网上购买的,毕竟现实的实物才能让人放心。另外,因为网上有些东西买到后并不让人满意,并且买生鲜的大都是家庭主妇或老人,几十年的习惯与一个不是太熟悉的新颖购物模式相比,人们往往会遵循习惯去购物,并且网购对新时代的人来说习以为常,对老一代的人来说还不太了解。

3.2 有购买能力和需求的线上购买力小

电商在我国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现在网购的主体主要是新生代,他们消费的主要是工业产品或科技产品和食品,对于日常生活所需的农副生鲜产品并不关注。关注生鲜食品的都是一些主妇,但这部分人对农副生鲜产品了解并进行网购的少之又少,使用网购购买过生鲜的人口只占了24.5%,还有3/4的客户未用网购,所以农副生鲜产品的客户量还未被大众广泛认可,但这又反映了农副生鲜产品还有着巨大的市场待开发。

3.3 农副生鲜食品损耗率居高不下

生鲜食品本来就是易损食品,物流过程不能达到要求可能造成损耗会更大。以果蔬为例,有数据显示,在我国物流运输过程中损耗达25%,发达国家一般在5%左右,美国部分农副生鲜产品甚至能将这一损耗降低至1%。我国生鲜冷链物流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所以损耗率还是非常高的,这样就提高了成本。

3.4 农副生鲜产品物流成本高

生鲜食物难以保存,要求低温运输且包装复杂,为保证食物新鲜快速送达,整个冷链物流要小心运输,减少损耗。而冷链物流在技术复杂程度上、设备要求上、成本投入上都比一般常温物流高出130%,高标准泡沫箱+低温冰袋等多重保护方式,自然冷链物流收费价格、成本也水涨船高。据调查统计,生鲜物流成本一般在15%~20%,有些可能达到30%~40%。

基于新鲜的要求,生鲜产品对物流的速度就有着很高要求。生鲜产品在被采摘后能保存的时间很短,所以需要当天就能到货。农副生鲜产品与生鲜保质期短的矛盾是这一领域的一大困境,这就把农副生鲜产品的服务范围限制在了一定区域内,很难做出突破,这严重影响了农副生鲜产品的发展。另一方面生鲜食品从采摘以后保存的时间较短,所以决定了其一次购买量较少,重复率高。人们购买的是实惠,所以都希望价格低一点,但由于各种成本和单次购买量少的原因,注定价格不会有太大的优惠,这就限制着农副生鲜产品的发展。

4 农副生鲜产品发展对策探索

4.1 逐渐改变人们的购买习惯

加强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和尝试网购,人们需要的是能令他们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消费形式。商家在以后的发展上一定要紧抓产品质量,做到专业、高质,在以后的服务中尽可能地做得完美,提高服务品质和客户满意度,使现有客户成为商家的免费宣传员,通过已有客户带动潜在客户,以发放消费卡的形式激励消费,再做一些活动和优惠。另一方面做些宣传增加知名度,只有被认识才能被了解,进而被认可和使用。

4.2 借鉴国外农副生鲜产品成功经验

可借鉴国外的经营模式,如日本的O2O模式,它是将农户与消费者资源进行整合,在平台上提供农产品和农户情况及种植情况供消费者选择,让农户直接发货给消费者。省去了企业物流这一环,降低了成本,并且定时举行消费者与农户的聚会,使双方直面交流和了解。农户可以与各商超相联合,如“爱鲜生”APP做的是平台,消费者在手机上就可以搜索附近商铺的产品并下单,可以选择自己提货或者让商超送货上门。

现今较为成熟的农副生鲜产品模式有O2O、B2C、F2C等模式,不同规模和现况的企业可以根据所处地域市场特点选择不同模式,通过采用新的模式使得产品到消费者的中间环节减少2~3个,既减少了损耗,又降低了成本。

4.3 提高相关行业企业知名度

农副生鲜市场之所以被几大巨头占据较大市场,不只是因为品牌效应,本土农副生鲜产品的默默无名也是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因素。线上客户少源于人们对农副生鲜产品和企业的不了解或缺乏认知,所以企业要加强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知道农副生鲜产品。企业也可以做一些活动或参加一些比较受关注的活动,多出现在市民的视线里,增加市民关注度,从而提高企业知名度。

4.4 构建核心产品创建自有品牌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农副生鲜产品行业的企业只有使自己脱离普通具有较高的辨识性,才能使人们更好地记住企业的品牌,建立核心产品,在某一类农副生鲜产品上做到专业,做到同行前列,以此来吸引消费者,使消费者认识到企业是专业的,专而精产品服务、质量有保障。在不断的经营过程中打造自己的品牌,维护好自己的品牌形象,只有这样才能渐渐地被人们所记住,才会获得品牌优势。

猜你喜欢
生鲜食品生鲜互联网
无损快速检测技术在生鲜食品品质鉴定中的应用
亚洲生鲜配送展
亚洲生鲜荟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06:04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3:28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52:41
生鲜食品供应链质量控制研究
超市生鲜里的这些秘密你一定要知道
公民与法治(2016年4期)2016-05-17 04:09:29
超市生鲜食品也要标注“生日”了
2014:生鲜电商的多样化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