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治学人民政治话语的建构逻辑及其现实表达

2020-01-07 19:51刘俊祥
关键词:政治学民主时代

刘俊祥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武汉430072)

引 言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政治学区别于其他政治学的根本标志。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政治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建构中国特色人民政治的学科学术话语体系。经济政治学由中国政治学知名学者刘德厚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和倡导,他持之以恒地进行相关的学科建设和系统的理论研究,①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学科范式建构和中国特色人民政治学话语体系建设的一种尝试与努力。本文将基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政治理论的既有认知、思考以及近年来的研究,对经济政治学学科范式和人民政治话语的建构逻辑及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发展中一些重要的人民政治问题的应用解释、现实观照和理论表达,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纲要性的梳理、分析和阐述,以与学界同仁交流探讨。

一、经济政治学学科范式及其人民政治话语的建构逻辑

经济政治学学科范式及其人民政治话语的建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学科话语体系创新的一种尝试和努力,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政治学科建设和以人民为本的政治发展,具有多方面的理论分析力和现实解释力。

(一)经济政治学是适应“经济的社会解放”新时代要求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

中国政治学研究应该坚定地走向马克思的立场,坚持以马克思学说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实际,对新时代政治学理论和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的若干基本问题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系统研究,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必须履行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而且,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不仅仅是研究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国家政治问题,更要以经济、社会、文化和国家政治所构成的“广义政治”(或大政治)作为其研究的对象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包括经济政治学、社会政治学、文化政治学和国家政治学等具体政治学说。其中,经济政治学是首要的、基本的和极其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是适应“经济的社会解放”新时代要求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因此,在中国新时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构建中国特色的政治学科体系,就要构建“适应从‘阶级的政治解放’转向‘经济的社会解放’新时代的要求”[1]的经济政治学。

2010年9月,在武汉举行的中国政治学科重建暨中国政治学会成立30周年“政治学新兴学科”分论坛上,我提交了《经济政治学在中国的创建历程及其研究现状——述评“经济政治学”在武汉大学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的论文,并在大会的主题发言中,就“经济政治学”这一政治学新兴学科的创建历程及其在中国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梳理,并对其未来发展作了简要的展望。①该文的核心内容以《“经济政治学”的学科范式述论》的篇名,刊登于《武汉大学学报》(参见刘俊祥《“经济政治学”的学科范式述论》,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并载入论文集《政治学新兴学科》(参见徐勇主编《政治学新兴学科》,世界知识出版社2016年版)之首篇。概括地说,经济政治学自从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经过了“经济政治学的思维方法奠基、经济政治学的学科范式确立、经济政治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研究以及经济政治学的学科体系完善这四个发展阶段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的深化”,“已经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的新兴交叉性政治学学科”[2]9,这是因为经济政治学“已经具有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概念范畴或术语工具、研究方法,以及学科特性、学科体系和学科特色价值等学科范式构成要素”[2]1。从下面的进一步分析中可以看到,经济政治学学科范式的确立,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人民政治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学科方法基础和学术理论基础。

(二)经济政治学是研究广义经济政治现象以谋求人民经济社会解放的人民政治学说

从对象内容来讲,经济政治学是研究“广义的经济政治现象”的政治学科。所谓“广义的经济政治”,即指前述广义政治视域下的经济政治现象。具体地说,在本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广义的经济政治,是一种特殊的经济社会政治现象,是由经济政治化和政治经济化而产生的新政治现象,是与社会公共权威(在阶级社会里主要指国家)政治和文化政治相区别的经济形态政治,它表现为一种经济的政治功能结构体系,并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时代,在现实上又特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改革、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经济政治现象。②详细的分析论述,参见刘俊祥《“经济政治学”的学科范式述论》,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第2-3页。从价值目的来讲,经济政治学是谋求人民经济社会解放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根据“马克思的新人性政治观”即“劳动人本政治观”,可以对政治概念作如此界定,即所谓政治,就是“社会的政治主体的利益全局关系所支配的一种社会公共权力活动”[3]。从这个意义上讲,上述的广义经济政治,即体现为由社会公共权力所支配的体现劳动人本性和公共利益人民化的经济政治现象。因为在一切社会中,“人的关系的物化和物的关系的人格化,以及社会中人与人的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的相互关系,说到底都是通过社会劳动配置和变换来实现的”,所以,经济政治学的任务,就是要“从社会劳动配置与变换的角度,来研究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由经济利益而导致的政治利益关系的控制与协调,发挥经济的政治功能,达到治理国家、稳定社会的目的”[4]32。由此可见,经济政治学所研究的广义经济政治,在本质上内含了政治的人民性,在价值目的上体现了以人民利益为本。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政治学是以人民利益为本的政治学说,它述说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政治话语,承载了谋求人民解放的理论使命。

(三)经济政治学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广义政治论作为人民政治话语建构的方法论基础

经济政治学对人民政治的论述,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广义政治论”作为方法论基础,这种“‘广义政治’的基本原理,为现代社会人民政治提供了新的政治哲学基础”[5]14。为了分析论证人民政治,我们运用了政治的劳动人性分析方法、政治的利益关系分析方法和政治的历史整体性分析方法等具体分析方法。

第一,政治的劳动人性分析方法。这是广义政治论及其劳动人本观在人民政治研究方面的具体体现和运用,其实质内涵是对人与政治之间的本质相关性分析以及人的政治主体性中的“人”作“劳动人”的界定,即是进行政治的劳动人性分析。由于马克思的新人性政治观,反对从抽象的人类理性中寻找政治与人的关系,而是主张从人类劳动创造的现实社会生活和实际活动的社会关系中去寻找人的政治性根源,从而创建起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性的社会关系学说,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人本论”[6]120,它“为我们研究人的政治主体性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6]121。

第二,政治的利益关系分析方法。由于人的劳动创造生存本性的核心实质和价值目的是与人的生存利益追求和利益关系之间具有内在的因果逻辑关系,因此,从政治的劳动人性分析方法中必然衍生出政治的利益关系分析方法,而且这种利益分析法在经济政治学研究的方法论中不得不占有首要的地位。因为“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中所经常使用的经济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都是利益分析法的具体化,是利益分析的次层次的方法”[4]33。我们在经济政治学研究中,将把社会劳动成果及其量的规定性看作影响社会政治利益的基本因素和分析社会政治关系的主要方法。

第三,政治的历史整体性分析方法。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基本进程层面看,“历史唯物主义的广义政治方法论,从人类社会历史整体观,观察整个人类社会的政治发展进程,提出了关于政治的历史整体性分析方法”[6]189。这种整体性分析方法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仅向人们揭示了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基本进程,而且也揭示了人类社会政治历史的整体发展进程的一般特征和基本规律性,说明了人类社会存在非阶级性政治、阶级性政治、阶级性与非阶级性交叉并存的政治这三种基本的政治形态。这种整体历史观为研究经济政治社会化和人民化发展提供了进行总体性观察分析的方法论基础。

(四)经济政治学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广义政治论,对推进人民政治进行了系统的理论论证和现实观照

经济政治学人民政治话语的基本要点及其理论逻辑,大致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第一,人类社会的政治生活源于人劳动生存的内在需要,是人类劳动生存利益关系的产物和集中体现。第二,政治是从人的劳动生存的内在需要中生成的,不是自然而然长成的,而且是通过“人的政治主体性”实践得以实现。人类社会政治生活是人的政治主体性活动的产物,同时,在政治的生成过程中,人也成为政治人,因此,人的政治主体性既在人类的劳动生存活动中产生,又在实践活动中推动人类政治生活的产生与发展。第三,正因为政治是人劳动生存的内在需要,因此以人为本是政治的最高本质,政治具有天然的亲民性,即是说,政治在本质上具有人民性。第四,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走向人民政治的历史阶段。而中国现在正是从“传统人民政治观”向“新人民政治观”转化的时期,在现实实践上,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就必然是“走向新型社会民主”,即走向“新型人民政治”。第五,从根本上说,人民国家的最高本质就是以人为本,政治人民化的最终目的是政治的人本化,即达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完成的人本主义”,从而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即人类的彻底解放,等等。

综上所述,经济政治学学科范式及其人民政治话语的建构,在政治学发展层面,意味着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政治观的创新理解和政治思维方式的新型转换。在理想层面,意味着政治学要以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最终目的,研究人类社会政治人民化的整个发展进程和规律。在现实层面,意味着中国政治学要立足于新时代中国政治体系的民主化、社会化和人民化,为实现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作出理论论证和现实解释。在学术层面,本文概括选择了从以下五个语境维度进行经济政治学人民政治话语在中国新时代的现实性表达。

二、经济政治学呼吁要重视研究中国特色的人民政治理论与实践

经济政治学人民政治话语在中国新时代的第一项现实性表达,是呼吁中国特色的政治学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大社会历史观,重视研究马克思主义人本政治思想和中国特色的人民政治理论与人民政治实践。

(一)坚持科学历史唯物主义的大社会历史观,是发展中国特色政治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只有找到科学的分析方法,才能认知新时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国的政治学研究不能盲目时髦,要搞中国特色的政治学,只能从根本上立基于马克思的大社会历史发展观,这是关系中国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原则问题,涉及中国政治学发展的大方向。中国政治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理论,坚守人民立场,走向人民,才能对中共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新经济和新社会政治的总体精神及其人民性根基,进行科学、正确的政治学阐释,所以中国特色的政治学,不能超越和丢掉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历史唯物主义的大社会历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实际上,历史唯物主义的大社会历史观,将有助于揭示中国特色经济政治建设的历史必然性,其重要的现实主义在于:可以“从政治历史的必然性上把握政治社会向社会政治转化的一般规律性,从而确定中国政治发展的方位和历史进程”[6]199。 因此,坚持科学历史唯物主义是发展中国特色政治学科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是经济政治学对建设中国特色政治学科发展总方向、研究方法论等基础理论的看法和主张以及不变的信念和立场。

(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大社会历史观,要求中国政治学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理论研究

经济政治学认为,中国政治学者要坚持把马克思科学历史唯物主义大社会历史发展观,创造性地应用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政治制度的改革与建设的全过程,其核心是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研究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理论和经济政治学。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作了精要的阐释,对坚守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提出了的明确要求。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为什么人著书立说的问题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因此,“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7]。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在马克思之前,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这意味着,“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让人民获得解放是马克思毕生的追求”[8]。这必然要求中国政治学者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政治学研究。

(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大社会历史观,要注重研究马克思主义人本政治思想和中国特色的人民政治实践

经济政治学认为,“政治建设要以人为本,这是中国共产党一个新的执政理念,也是需要政治学者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9]。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社会的政治生活现在才讲以人为本。实际上,自从马克思的人本政治思想特别是人民政治思想传入中国之后,中国政治就开始了新型人本化和人民化的历史进程。这就是说,中国的人民政治实践,一直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政治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民为本的政治理念和原则。因此,研究“人本政治”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政治思想,“对于揭示整个人类社会政治关系的由来与发展、现象和本质、特殊性与普遍性,以及准确把握人类政治生活发生、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的规律性,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对于人们观察、分析当今经济社会发展时代的政治生活多样性形态及变迁,有广泛的普遍性价值”[10]。由此可见,坚持人民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大社会历史观与研究马克思主义人本政治思想和中国人民政治实践的辩证统一,是构建中国特色政治学话语体系的必然要求。

三、经济政治学概括出坚持民本、发展民主和保障民生的“新三民思想”

经济政治学人民政治话语在中国新时代的第二项现实性表达,是尝试将中国特色的新人民政治思想概括为坚持民本、发展民主和保障民生的“新三民思想”。

(一)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的核心和实质,在于发展人民政治,探索现实政治生活中社会化和人民化的新思想新理念

经济政治学认为,“中国的经济是人民经济,中国的文化是人民文化,中国的政治也当然是人民政治”[5]12。 毛泽东曾经说过,权力是人民给的。所以,新中国奉行人民当家作主,强调一切权力来自人民,一切为了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初衷,不忘初衷,就是不忘人民。因此,在社会主义人民国家的阶段,推进人民政治,就是要“加强政治关系社会化进程,实现民主、法制秩序;回归到人民,服务于人民,使政治真正成为保护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力量。要改革旧政治的那种‘居高临下’和凌驾于社会之上的脱离人民的劣根性”[6]132。 这意味着,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要紧紧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国家权力人民化、民主化和制度化,这是中国新型人民政治建设的根本问题。

(二)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坚持“新人民政治观”,发展“新型人民政治”

经济政治学认为,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经济相适应的政治应该是“新型人民政治”。具体而言,这种新型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状况,决定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就是通过人民民主政治走向社会政治,其核心是确保已经取得的人民民主政权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做到从制度上保证不忘初心、党不变色、国不变质,在政治实践中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国家政治权力始终置于人民的认同与监督之下。在新时代,“防止人民国家重新由社会的公仆变成为社会的主人,我们党,重提‘两个务必’,重申‘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提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就抓住了中国发展时代的政治脉搏,这就是新型人民政治理论”[5]11。

(三)在新时代,发展新型人民政治的基本思想理念,就是坚持民本、发展民主和保障民生的“新三民思想”

从发展新人民政治的实践来看,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相继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人民政治思想理念,逐渐形成了新时代三民主义的人民政治新思想理念。这个新人民政治思想理念,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表现为三个层面:一是在政治本体层面,要坚持以人为本,即以人民为本,始终坚持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性,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以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这就是本文所阐述的“坚持民本”的人民本位思想。二是在政治主体层面,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即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是要发展民主,不仅要发展社会主义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还要重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监督民主,这就是下文所阐述的“发展民主”的人民民主思想。三是在政治价值层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即以人民为价值目的,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致力于人民美好生活的政治供给体系和供给能力建设。这就是下文所阐述的“保障民生”的人民利益思想。这三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坚持民本、发展民主和保障民生的新时代三民主义新思想理念,我们称之为“新时代的三民思想”,即“新三民思想”。坚持“新三民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政治思想理论的新发展,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

四、经济政治学倡导新时代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监督民主

经济政治学人民政治话语在中国新时代的第三项现实性表达,是认为中国的人民民主政治已经形成了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和监督民主①早在1991年,澳大利亚政治学者约翰·基恩(John Keane)就开启了西方监督民主的研究进程。2006年,美国学者迈克·舒德森(Michael Schudson)正式提出了“监督民主”(或中译为“监督式民主”)概念,并阐述了“监督民主”(monitory democracy)理论。之后,基恩先后发表了《监督民主的起源》(2008)、《监督式民主:新媒体时代民主实践的新理念》(2009)和《生死民主》(2009)等著述,对监督民主进行了最具代表性的研究和系统论述。这三大民主实践形式,倡导新时代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监督民主,并推进监督民主的法治化。

(一)人民民主的国家制度是人民权力实现的根本保证

刘德厚教授指出,至今,我们对民主理论的研究还很落后,一些人把科学与民主对立起来,将民主与专政混淆起来,从而把资本主义民主同社会主义民主也混淆起来,甚至连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学说也忘记了,把民主集中制的光荣传统丢至脑后。实际上,人民民主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核心。共产党的初衷,是不忘人民,就是不忘民主。所以,新中国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政协制度、人民监督制度以及人民宪政制度。而且,中共十九大报告从头到尾都强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人民是党力量的源泉。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理直气壮坚持党的民主光荣传统呢!提倡民主有什么不好呢!实际上,在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治阶段,人民民主国家制度恰好是人民权力实现的根本保证。因此,新时代的中国政治学者应该担当起“继续把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巩固好、发展好”的学术使命,创新性地研究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政治的新实践和新形式。

(二)人民民主是人民国家走向社会化的最好政治形式

从发展趋势来讲,人民国家必然要走向社会国家和社会政治,虽然就中国的现实情况看,“谈论未来社会国家的问题还为时过早,但是从人民民主走向社会民主,则是现实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实际政治问题”[6]387。 实际上,“中国政治改革的实质也就是使国家制度通过民主化逐步实现社会化政治”[6]387。 在刘德厚看来,在中国的初级阶段,走向社会政治、社会民主的总的路径,应该是“人民的新型关系在内涵上有了扩大,人民概念从阶级的含义向社会阶层方面转化。人民民主政治关系的社会化的发展趋势不断加强,国家本质的社会化不断扩大,人民民主成为国家走向社会化最好的政治形式;逐步完善我国人民民主的国家体制,是实现走向社会政治的途径”[6]388。 因此,在中国的现阶段,发展人民政治,就是要通过发展人民民主,通过社会民主的中介,走向未来的社会政治。

(三)在新时代,要在坚持和完善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监督民主

对于社会主义政治系统的民主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和习近平等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政治领导人,在不同时期,都阐述了全面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和发展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即管理民主或治理民主)和监督民主的人民民主政治思想,表达了通过“人民监督权力”或“人民监督政府”发展社会主义监督民主的思想观念。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时指出:“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11]这段论述集中阐明了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判断标准,其核心就是看是否全方位地实施了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和监督民主。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既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也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即是说,在选举民主方面,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通过依法选举、让人民的代表来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在协商民主方面,要通过选举以外的制度和方式让人民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发展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即管理民主或治理民主)。在监督民主方面,因为“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是无所不在的监督力量。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懈怠;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11]。所以,要建立健全多层次监督体系,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发展监督民主,从而“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12]。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实践进程来看,可以说,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和监督民主三大基本民主实现形式共存发展的雏形。而且,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关发展人民民主政治的精神实质和基本方略看,中国“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就应该由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和监督民主这三大民主形式所构成[13]。因此,在新时代,与构建“强治理+强监督”国家治理体系相适应,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监督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应有之义。

(四)发展社会主义监督民主,如同发展社会主义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一样,也必须走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的法治之路

以人为本的“新型人民民主政治”从本质上体现了政治发展的“中国特色”,这种“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探索与发展呈现出政治人本化、社会化、公平化和法治化这四种趋向。所谓“政治法治化”,就意味着中国从非人的“权治政治”向以人为本的“法治政治”的政治转型。因此,“对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的法治化,不能仅仅从‘人治’—‘法制’—‘法治’的发展过程来作形式的观察,更要用从‘权治政治’向‘法治政治’的政治文化和政治模式的转变来概括”[14]。实际上,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时代,中共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这就是要推进人民民主政治的法治化,也就是要实行用民主法治来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法治政治。

我们认为,中共十九大报告通过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已经构建了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监督民主的顶层方案,提出了推进监督民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法治之策,并由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和全国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加以贯彻落实。因此,在新时代,推进人民民主政治法治化的重点是推进社会主义监督民主的法治化,即是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具体建议是在现有监督民主制度建设和实践的基础上,有必要制定《关于发展社会主义监督民主的指导意见》,作为指导社会主义监督民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以明确社会主义监督民主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内涵,阐明加强社会主义监督民主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方式和渠道程序,对统筹推进党的领导监督、人民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以及党内监督、国家机关监督、司法监督和舆论监督等范围广泛的多种民主监督作出全面部署,从而依法推动社会主义监督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五、经济政治学注重研究中国人民实现“经济社会解放”的政治逻辑

经济政治学人民政治话语在中国新时代的第四项现实性表达,是建议重视研究人民实现“经济社会解放”的民生政治逻辑和民生制度机制,致力于加强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政治供给体系和供给能力建设。

(一)经济政治学要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注重研究人民实现“经济社会解放”的政治逻辑

如前所述,经济政治学认为,构建当代中国政治学科体系,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走向马克思的人民政治学说,以适应人民从阶级政治解放转向经济社会解放的新时代要求。这即是说,根据马克思的大社会历史观,中国的新时代正处于人的主体性发展的第二大社会阶段,也就是实现人民经济社会解放的社会发展阶段,这正是经济政治学坚持人民立场的一个重要判断。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的发展与构建,一方面,要站高点,看远点,要推出一些政治学基础理论问题研究的专著,从补政治哲学的基础短板着手,并以马克思大社会历史观作为重要武器,反对一些错误思潮;另一方面,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思考,注重运用经济政治学理论,对新时代人民政治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加以具体研究和解决。另外,还要通过重读《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经济政治学经典著作,坚持和运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社会历史观和科学思维方法,来观察分析当今的社会不平等和实现人民“经济社会解放”的现实问题。总之,经济政治学作为中国特色的政治学,要坚定地坚持科学历史唯物主义的大社会历史观,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注重研究人民实现“经济社会解放”的政治逻辑。

(二)在新时代,经济政治学要重视探讨人民实现经济社会解放的政治制度机制

进入新时代以来,由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发展民生经济就成为中国最大的政治。由此可以说,讲民生经济,就是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学。经济政治学应该对新时代的新经济与新政治的互动发展以及国家治理战略进行一些基础性研究,从政治公平、民生政治、民生国家等视角,探讨人民实现经济社会解放的政治制度机制。其一,在理论上,谋求人民实现经济社会解放的政治研究“不仅要坚持‘民主政治学’以追求‘权力民主化’,更要注重‘公平政治学’以追求‘利益公平化’”[15],推动“政治平等”研究转化为“政治公平”研究,既探讨政治结构的公平体系,也研究社会公平的政治促进功能及其实现机制。其二,在实践上,则要探讨以政治公平化推进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如果说政治公平化是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本质要求,那么,中国特色政治发展必然要走政治公平化之路,政治公平化理应成为超越西方政治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的创新性目标追求。因此,在中国新时代,需要探讨“以中国共产党的公平执政引导中国特色的政治公平化,以国家治理公平化推进中国特色的政治公平化,以民生国家建设保障中国特色的政治公平化”[16],从而探寻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经济政治实现途径和制度机制。①相关问题的研究,详见刘俊祥的系列论文《公平执政:中国政党治理研究的价值视角》《论国家治理的公平化》《人民代表大会的公平治理能力》《政府公平施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机理分析》等。

(三)在新时代,经济政治学要关注和研究人民美好生活的政治供给体系和政治供给能力,致力于民生强国建设

现代社会正处在人类解放和社会发展的“经济社会解放”阶段,决定了这个阶段的政治要以民生为本,也就是“要保证人民衣、食、住、行,安居乐业,民以食为天,食以劳为本”[6]130。 由此可以说,中共十九大报告所讲的“新时代”本质意义全部就在这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本质意义也在这里。在刘德厚教授看来,中共十九大报告讲人民美好生活,即是讲民生经济、解决民生权利和发展经济人权,就是对民生经济的政治性解决,就是新时代政治的转型升级,也就是中国特色经济政治学所讲的“新型人民政治”。因此,在新时代,经济政治学要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新的判断,对新时代的新经济与新政治的互动发展以及国家治理战略进行一些基础性研究,探讨新时代新经济社会与新政治的理论根基,从民生强国②相关问题的研究,详见刘俊祥著《加强社会管理基础性制度建设——基于民生政治的视角》和《民生国家论——中国民生建设的广义政治分析》等论文。等视角探寻人民实现经济社会解放的政治制度机制,研究人民美好生活的政治供给体系和政治供给能力及其政治实现机制。③桑玉成教授也提出,要重视研究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之制度供给体系的建构,因为“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制度供给体系的构建是其重要途径”。参见桑玉成《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之制度供给体系的建构》,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2期,第16页。

六、经济政治学试图描绘通过智能经济政治实现人民解放的新愿景

经济政治学人民政治话语在中国新时代的第五项现实性表达,就是前瞻性地关注智能化时代智能经济政治与“新智人”的发展,努力描绘出实现人民解放的智能化新愿景。

(一)政治学者要积极拥抱智能化新时代,前瞻性地关注智能经济政治与“新智人”的发展

人类社会在传统农业时代之后的现代化进程中,经历了机械化指向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或科技革命)、电气化指向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信息化指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现在正处于智能化指向的第四次工业革命阶段。人们普遍认为,以数字化、互联网、大数据、量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等新科技进步造就的智能化新时代,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深刻的甚至颠覆性的影响;同时,也正在深度影响着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安全、政治等各个领域以及改革开放的未来走向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讲话中特别强调,“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刘德厚教授前瞻性地指出,人类社会将从科学发展走向智能发展,人工智能将会是新时代的发展核心,而人的智慧化发展则是核心之核心。由此,刘德厚教授反复提醒,政治学者要拥抱智能化新时代,要迎接智能化人类政治发展提出的全新挑战和机遇,要前瞻性地关注智能经济政治与“新智人”的发展,研究人的智能化发展和解放。①实际上,已经有一些学者在关注和研究智能化对人类社会、经济、政治以及人的生存发展的影响、挑战、机遇及其应对之策等问题。如经济学者研究智能经济与人的智能化生活问题;哲学学者研究智能机器人的“人性”与人的主体性问题;伦理学者研究机器人伦理道德问题;法学学者研究机器人权利与法治问题;政治学者研究“机器人公民”以及智能化与民主、国家治理、政治发展问题;公共管理学者研究智慧政府及其公共服务问题,等等。

(二)要关注主体化进程中的人类所必将面临的“智能机器人”主体性挑战

从智能化的应然和可能发展前景来讲,以数字化、互联网、大数据和量子计算机等新科技为基础的人工智能,其发展大体上可划分为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这三种阶段。人类社会现在正处在弱人工智能阶段或者说从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转型的过渡时期,这种弱人工智能只是具有某一方面或一定程度人类智慧并高度受制于人类的智能机器。所谓强人工智能又称通用型人工智能,是指已经具备了像人一样的强大自我学习和自我适应能力、并能够广泛从事生产生活、社会交际以及重大决策的智能机器人。而所谓超人工智能,则是指人工创造的却远远超过人类智慧的智能超人。由此可见,从“智能机器”到“智能机器人”再到“智能超人”的“进化”过程,人工智能逐渐获得了“人的主体性”,与之相对应,我们人类的传统主体地位将日渐受到挑战,甚至可能失去主体性而异化为智能超人的客体。在政治领域,人工智能的这种“人化”和“主体化”,也必将对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形成颠覆性的影响、挑战甚至威胁。这是我们思考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的政治主体性、实现人民解放,必须要高度重视和勇敢面对的智能化新场景。

(三)要用“人的智慧劳动铁律”来阐释智能经济社会的“新智人政治”

在重读《资本论》的过程中,刘德厚教授发现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的、人们至今尚未注意到的“人的智慧劳动铁律”,并认为这是研究智能经济政治与“新智人”发展的科学分析工具。刘德厚认为,基于劳动人本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和阐述了“人的智慧劳动铁律”,描述了人的劳动潜能从“体劳”到“智劳”的进化趋势。因而,我们应该从这里深化对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研究,从中可以发现,新智人就是未来的智慧劳动者,个人以“智劳”为本,社会以“新智人”为本,将是现代人发展演化最直接最现实的原动力。正是如此,刘德厚坚信,重读《资本论》,可以发现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智人世界”,用“人的智慧劳动铁律”来分析新智能经济与新智能政治的融合发展,可以阐释智能经济社会的“新智人政治”,即智能化新时代的人民政治。

(四)人类社会将进入以自由劳动为基础的“新智人”社会,人类将获得彻底的解放和新生

基于“人的智慧劳动铁律”,刘德厚教授相信,人类自我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原则是人的彻底解放,正是人工智能开辟了实现这个总目标的现实可能性。在智能化进程中,人脑的智能化极致发展,将促使现代人进化成为新智人。同时,人类社会将以总体自由劳动为基础,实现个体以劳为本,社会总体以人为本,必然形成人人为我和我为人人的终极发展局面。资本主义五百年,创造了今天进入后工业新兴社会的新开端,即人工智能新时代。如果再有两百年,以自由劳动为基础的新智人的社会主义新阶段自然会到来,这个历史发展逻辑是必然成立的,也是能够实现的。到那时,不是人的机器化以此成为智能机器的奴隶,而是通过机器的人化以此成为智能机器的主人;不是人被智能机器人替代或消灭,而是人借助机器智能从“现代人”进化到“新智人”,即“新人类”,从而获得解放和新生,并真正走向自主自由的全面发展。这就是通过智能经济政治实现人的智能化发展和人民解放的新愿景。

结 语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为人民谋福利求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就应该是为人民谋福利求解放的以人民利益为本的政治学,在学理上,也可以称之为经济政治学。

综上所述,经济政治学人民政治话语的建构和表达,既有其鲜明的人民性本质,更有其独特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从人民性角度来讲,马克思主义人民政治学说,就是基于人的劳动生存的利益本性而为人民谋福利求解放的经济政治学说。反过来说,经济政治学,就是基于劳动人本论研究社会经济现象而为人民谋福利求解放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从理论逻辑来讲,为人民谋福利求解放,可以通过经济政治、社会政治、文化政治和国家政治等多种政治形式来实现,但经济政治则是最本质、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政治形式。因此,经济政治学也就是首要的、基本的和极其重要的马克思主义人民政治学说,是适应“经济的社会解放”新时代要求的马克思主义人民政治学说的一种学科化和学术化形式。从历史逻辑来讲,经济政治学认为,马克思主义为人民谋福利求解放的政治进程,可以概括为阶级的政治解放、经济的社会解放和人的全面解放这三个历史性阶段。即如《共产党宣言》所指出,首先,“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17]293。这是通过人民民主实现人民政治解放的发展阶段。其次,“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17]293。这是通过组织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以实现人民的经济社会解放的发展阶段。最后,“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7]294。这是在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解放,即实现人类解放的最高境界。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的政治也相应地从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转向了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民生为本的政治以及新时代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政治。因此,从现实逻辑来讲,经济政治学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到新时代的现在,中国都处于社会发展和人民解放的第二个阶段,这要求党和国家的治国理政应该以经济建设为重心,在实现人民政治解放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产力,谋求人民的经济社会发展,并为未来理想社会实现人民的全面解放不断积累现实的基础。在这个意义上,经济政治学对在新时代如何进一步实现人民的解放,作出了人民政治话语的现实表达,即呼吁中国政治学者要重视中国特色人民政治理论与人民政治实践的研究。而且,尝试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的人民政治理论概括为坚持民本、发展民主和保障民生的“新三民思想”。在坚持民本方面,要求始终坚持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性,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以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建立不忘为人民服务初心、牢记为人民服务使命的制度体系。在发展民主方面,倡导新时代要在坚持和完善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监督民主,并推进监督民主的法治化。在保障民生方面,要重视研究人民实现“经济社会解放”的民生政治逻辑和民生制度机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致力于新时代加强人民美好生活的政治供给体系和供给能力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的民生强国。从前瞻性的角度,认为在人类走向智能化的新时代,智能经济政治必将推动“新智人”的诞生与成长,这将是实现人民解放的智能化新愿景。由此,人类社会终将进入以自由劳动为基础的“新智人”社会,人民也将获得彻底的解放,人类亦将获得新生。

猜你喜欢
政治学民主时代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中国式民主
论阿尔都塞对权力问题的反思——从生命政治学的视角考察
完善论与民主工具论
首届田野政治学学术年会在湖北武汉东湖之滨举行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微信中的政治学资源及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