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

2020-01-07 18:27李妍囡
科教导刊 2020年28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教育者育人

李妍囡

(西安音乐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1)

1 挖掘与发挥新时代高校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重大意义

(1)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新时代音乐教育中的必然要求。音乐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音符为载体,且以具体的音乐文化为基底,其最终目的是育人,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立德树人”,而所立之德是社会主义公德,所要树的人是将来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作为高校音乐教育的受教育者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思想政治教育,而这恰恰就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或者说是“立德树人”的价值理念在音乐教育活动中的展开,深刻地体现了音乐教育的育人价值,其所培育的生命个体不仅是具有音乐技能的技术性人才,也是拥有良好音乐素养和思想品德修养的新人。作为高校音乐教育者,必须加强立德树人的思想意识,以高度的职业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培育人、发展人,将音乐教育的育人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2)是“三全育人”理念在新时代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体现。将音乐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贯彻新时代“三全育人”理念的需要。所谓“三全育人”就是要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方方面面。音乐教育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构成,必然要贯彻这一理念。一是,音乐教育者、管理者和思想政治教育专职教师均要以育人为目的,形成全员育人格局。二是,音乐教育在教学、管理、服务、外联等方面,都应本着铸魂育人的价值理念,达到育人方位无漏洞。三是,音乐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均要以育人为导向,课上课下以及日常生活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相互配合,形成有序联动的育人合力。新时代的高校音乐教育加强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将“三全育人”理念贯穿其中,释放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功能,做到育人为先,最大程度地激活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3)是“以人为本”价值旨归在新时代音乐教育中的集中反映。音乐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那么必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旨归。音乐教育通过美的内容与形式来影响受教育者,在心理与灵魂深处铸就其精神品质,引导和矫正他们的价值观。一是,新时代的音乐教育所面对的对象多是思想活跃、渴望获取新知,且有独立思维能力的00 后和90 后,他们对于音乐的理解以及教育的要求,显然是具有时代性和独特之处的。二是,以独生之女为主体的新生代更向往主体意识的觉醒与独立人格的彰显,因此,新时代高校音乐教育就必然要因时而为,重新审视和贯彻“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以独立人格的回归和个性释放为育人的价值旨归。实质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是“以人为本”价值的重要体现,新时代的高校音乐教育需要在音、乐、声各个方面贯彻这一价值,挖掘其内在的精神理念。

2 深刻认识与分析新时代高校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2.1 育人价值和审美价值

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审美化的教育活动,以音乐美感的塑成为基本追求,讲究音、乐与声的融合与协调。作为音乐教育的教育者,除了要培养受教育者的音乐美感、音乐技巧与能力之外,更要对其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与价值体认予以挖掘和阐发,将音乐内蕴的德性意义充分地予以释放。

一方面,要发挥其以文化人、以乐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音乐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但都有育人功能”。[1]特别是在教育者言传与身教的过程中,坚持技术性与育人性的统一,培育受教育者的音乐素养和思想品德,体味音乐内核的价值理念和精神品质。音乐教育作为铸魂育人的教育活动,必须展示音乐及其教育本身的独特优势,挖掘音乐教育的育人资源,释放其育人的功能。

另一方面,要在育人的基础上,激活音乐教育内在的审美元素,将审美的艺术与能力通过“内化”的方式自然地反映在受教育者的音乐鉴赏之中,“外化”为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进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音乐本身就体现为一种美,具有形式美、音律美、内容美、故事美等特点,以美的形象予以展现。对于教育者而言,就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引导与帮助受教育者,使其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有更为丰富的美感体验。这样一来,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就得以体现于施展,与其育人价值共同发力,让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感受美,收获价值性的教育。

2.2 载体价值和思想折射价值

音乐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是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也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体现。音乐教育如何更好地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新时代高校音乐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以自身为载体,将其内在的思想性、感染性充分彰显。

一是,音乐教育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存在的,诚如传统文化中的礼乐活动,本身蕴含着道德教育价值,是礼教文化的一种展现,以培养君子理想人格为价值追求,表达了传统社会对于儒释道精神的尊重,从而化为了中华儿女独有的精神气质和价值德性。音乐教育的载体功能有其特殊性,一方面,它既是一项教育活动,具有艺术性与教育性特点。另一方面,它也是兼具音、乐、声的一种表达形态,以美的形式展开,内蕴着价值理性。二是,高校音乐教育通过演唱、舞蹈、音乐剧等形式,将音乐教育内蕴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奉献精神充分地予以展示,对受教育者进行别具特色的精神滋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折射价值。思想折射价值说到底是一种思想的感染性及号召力,音乐教育者自身非常具有这方面的经验和感受,无论在革命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音乐教育总是能够在那个时代发挥思想折射价值。

2.3 吸引价值和感化价值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采取有理说理的方式,对受教育者进行理论教育和价值传播。音乐教育不同于理论说教,更多采取的是情感共鸣,按照移情和共情的心理需要和规律予以实施,形式兼具内容、形式之美。新时代的高校音乐教育需要进一步增强吸引价值与感化价值的释放。

其一,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充分借助其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优秀作品、美妙的音符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达到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的完美融合,从情感塑造的角度对受教育者予以疏导和感化,让他们享用不一样的精神盛宴。也就是说,音乐教育本身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价值,往往能以音韵美、故事美等吸引到受教育者,对其精神世界予以疏导。其二,优美的音乐本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比如革命年代的歌曲能够鼓舞战士的士气,为其投身革命和战场而夯实精神根基,达到了精神变物质的奇迹,也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革命战争做出了独有的贡献。新时代的音乐教育必然传承优良传统,以情境之美、情感之真唤起受教育者的爱国主义热情,激发担当民族大业的积极性。音乐教育的感化价值表现为精神变物质的功能,优秀的音乐作品及其教育是完全可以感化受教育者的。

3 挖掘与发挥新时代高校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基本路径

3.1 提升教育者的育人意识,加强育人队伍建设

一是,进一步提升教育者的育人意识,增强育人责任意识。音乐教育者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与专职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相互协作,交流育人经验,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内容等吸收到音乐教育教学全过程,挖掘和激活音乐教育教学体系以及管理等育人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弘扬传统礼乐文化,坚定政治方向,增强责任担当精神,推动育人意识的整体提升。二是,完善育人队伍体制机制建设,优化队伍结构,形成有梯度、有层次、有分工的育人队伍,发挥队伍优势,在教育教学、管理、考核评价等各个环节予以整合,为释放教育者的潜能提供良好平台。

3.2 建立与完善教育体系,优化音乐教育内容

一是,精心选编音乐教育教材,对教材结构、内容进行精细设计。特别是选派一批有经验的教育者参与编写工作,体现出音乐教育的审美性、教育性,将其艺术特性与思想价值性有机结合,充分地表达出思想境界、价值意蕴和化人育人的精神实质,实现育人为先的目的。同时,要结合新时代受教育者特点和现实需要,加强理论教育,凸显感染力和创造力。二是,对高校音乐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内容进行整合与创新,加强二者的协调性。音乐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发挥了应有的价值,但是仍然需要与时俱进,挖掘和进一步激活活动载体,发挥其载体价值。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音乐教育活动载体之中,形成独具时代特色的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体系。

3.3 研究与创新教育方法,注重个性化培育

一是,音乐教育更加强调实践性和活动性,坚持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应采用多课堂、多环境、多手段的教育模式,加强音乐教育的艺术实践”。[2]音乐教育形式的转变不在于多而繁,而重点是要精而实,以美的艺术形态展示其思想价值和艺术之韵。音乐教育的活动形式应当坚持广泛性、平等性原则,引导和鼓励一切受教育者的参与,“通过组织多样化的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育学生对音乐的兴趣”。[3]教育者必须做好活动设计,制定个性的活动方案,并进行跟踪评估。二是,最大程度地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教育的激励功能。音乐教育资源众多,需要教育者和有关方进行整合优化,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网络技术,实现线上线下教育教育与活动形式的开展。另外,要利用各种有效的激励手段,激发受教育者的参与积极性,提升其主体意识,实现个性化的培育目标。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教育者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品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初探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