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媛
(南京艺术学院 江苏·南京 210013)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在生涯发展历程中,通过对自身兴趣、能力、性格、价值观等因素的综合考量以及对家庭、社会、职业、行业等外界因素的认知探索,综合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形成个人的职业生涯决策,确定职业生涯目标,并拟定实现目标所必须实施的计划和行动方案的过程。
职业生涯规划是由“职业咨询”和“生涯规划”相结合发展而来。1909 年,被称为“职业指导之父”的弗兰克·帕森斯在其出版的《选择职业》一书中具体阐述了“特质因素”理论,又称为“人职匹配”理论,旨在告诉人们,不光要找工作,还要学会选择职业,而选择职业就是要根据自我认知和环境认知来进行匹配协调,最终找到适合个人特质的职业。随后,著名的生涯发展研究者舒伯提出了“生涯发展”理论,将人的生涯发展划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五个阶段,通过“生涯彩虹图”将“生涯广度”、“生涯宽度”的概念引入生涯规划,主张人应从主观出发,根据生涯每个不同阶段的重点发展任务,更好地进行规划和教育,使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的生涯规划“设计师”。
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在于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提前”意识,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从众性,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主动去了解职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挖掘自身潜力与优势,扬长避短,提升职业竞争力,从而为将来顺利进入职场打下扎实基础。
高校扩招带来的大学生就业人数逐年增加的趋势依旧在延续。2019 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为834 万,2020 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预估将达874 万,同比增长40 万,数据还不包括往届毕业生更换工作和海外留学生归国重新进入就业大军的情况。就业人数多,就业压力大,就业市场供需矛盾依然存在。
从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心理来看,近年来毕业生求职整体趋向理性,“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参加国考、省考的现象有所缓解,中小型民营企业吸纳和分流了更多的毕业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市场的集中竞争压力。但部分毕业生求职仍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对薪资、地域的要求过高而影响成功入职的情况不在少数。从学历上来看,普遍存在就业率随着学历的提高而降低的现象,学历越高的毕业生,对自我的认知更为深刻,在职业选择时更为慎重,考虑因素更多,会抱着“宁缺毋滥”的观望心态。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并存的现状,这一趋势在未来几年间仍将继续保持。
教育突出理论而忽略实践,与职业社会的对接脱钩。目前高校普遍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高校的必修课体系内,教师在教学内容中基本普及了职业生涯理论基本知识,如弗兰克·帕森斯“特质因素”理论、舒伯“生涯发展”理论、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施恩“职业锚”理论等。但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动态实践过程,对于大学生的规划教育不能仅限于理论传授,还应充分结合市场信息、职场需求进行剖析,让学生在充分了解职业社会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生涯规划,既有理论性也具实践性,避免“纸上谈兵”。
教育模式单一,缺乏全程化教育理念。部分高校会将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就业指导,仅在大三、大四高年级开设生涯规划课程,或是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简单涉及生涯规划知识,未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学生大学学习全过程。同时还存在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乏味的情况,理论授课多,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少,缺乏趣味性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教师专业性和职业性缺失。多数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授课老师是以就业工作一线工作人员、学院辅导员、班主任为主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尤其是辅导员和班主任往往身兼多职,不光教授职业生涯规划课,还教授军事理论课、心理课、创业课等,在教学的投入性、专业性和质量上有待提高。教学成果评估也存在着职责不明、任务不清的现象。
教育重“点”轻“面”,未构建全面化的教育体系。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是动态化、全程化的教育,也是高校各级、各部门,高校与企业、家庭联合的全面化、一体化的教育。多数高校没有充分挖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涵,忽略了多方能动与合作的重要性,忽略了“互联网+”新时代大环境,没有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未形成完整的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高校应自上而下高度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学校就业创业工作重要内容,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战略,从学校领导到学校就业工作负责人,从院系辅导员、班主任到专业教师,都应具备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做好校内相关人员专业培训,并推送老师参加省市各类与职业生涯指导相关的学习,在校园内形成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生涯规划指导教师队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应发挥多方能动性,校内各职能部门之间要通力合作,高校要主动加强与企业和学生家庭的积极协作,真正实现生涯规划教育实施者全员化。与此同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是覆盖整个在校大学生的教育,应具备教育的普遍性,传授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实现教育对象全员化。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做到学生的“两个覆盖”,一是学生全员化覆盖,二是学生全程化覆盖。学生全程化覆盖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新生入校展开,一直持续到学生大四毕业。每一阶段要充分发扬“精准教育”原则,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和每一学年学生的不同阶段特点实施不同的生涯规划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都应有所区别。如大一阶段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理论教育,让学生顺利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主动投入专业基础学习;大二阶段学校要注重对学生职业生涯目标的引领,让学生逐渐树立职业规划意识,科学确立职业生涯目标;大三阶段学校要侧重指导学生制定并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增强职业技能和综合性专业素养;大四阶段学校要重点关注学生的求职技能与求职心态,提升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指导学生获取职业讯息和职场资源,帮助学生逐步实现由学校向职场的过渡。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动态化的,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动态性相匹配。我们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环境中,所做出的职业选择和生涯决定,也会在不断行动的过程中得到不同的反馈。因此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能一成不变,而应紧贴时代环境,紧扣“互联网+”大背景,发挥教育的创新创意。教育的动态化不仅体现在高校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动态化,还体现在帮助学生树立随环境和主客观影响因素变化而不断修订、调整职业目标和实施方案的意识,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新问题,及时调整,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此外,教育的动态化还决定了要建立高效高质的评估反馈体系,既了解在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成果,也对已经毕业生的学生建立追踪反馈机制,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人需要和社会、职场对学校职业规划教育的需求点,将校内外反馈结果反哺学校当下的职业规划教育,以此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