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家懿 刘 霞 孙 旸
(海军军医大学药学系临床药学教研室 上海 200433)
我国的药学与医学教育长时间处于分割状态,部分医院仍以医生为主,药师辅助。医生以疾病为中心,很难在一个患者身上做到无缺陷的合理用药,对于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医生的了解有限[1]。对于药师,药学知识存在局限性,缺乏临床知识同样无法做到合理用药。因此培养以病人为中心,懂医精药,能够协调医药之间关系,与临床医师互为合作关系的临床药师就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教育部在2008 年审批设置了临床药学专业,此后设立临床专业高校的数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已有47 所高校设立了临床药学专业。
国内高校临床药学专业学制,本科为五年制,多采用4+1的培养模式;硕士为六年制,多采用4+2 的培养模式。前4 年主要为理论知识教学,核心包括临床药学、临床药理学、临床药物治疗学等临床药学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化学课程,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等药学课程,以及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儿科等临床课程。药学和化学是课程的重心。部分高校设立药学专业(临床药学方向),课程中药学和化学的比重更大。后1-2 年着重进行临床见习,并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临床实习。实践教学是临床药学教育的重点,临床药师是走入病房的药师,是解决临床用药实际问题的角色[1]。通常在毕业前学校会设置数十周的医院实习期,由附属医院的临床药师带教指导,不同科室轮转,完成实践教学任务。
毕业后的临床药师,应当熟练掌握临床药学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具备医学专业基本理论。工作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药学为基础,对临床用药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与管理,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的药学技术服务和相关的药品管理工作[2],从病人入院至出院,给予全程药学服务。
美国在20 世纪50 年代提出了临床药学的概念,60 年代在高等学校设置了临床药学专业,在医院设置临床药师岗位。1992 年,美国药学院校联盟(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Pharmacy,AACP)代表大会投票将Pharm.D 作为唯一的药学专业学位,也是药师从业的唯一门槛。在本世纪,美国的医疗卫生系统也经历了重大改革,提出了按效付费(pay for performance)模式,要求以最大程度利用适当资源为患者提供治疗服务,极大地保障了患者得到的治疗服务。[3]我国近年来教育部对临床药学专业提供支持,鼓励临床药学人才的培养,规范高校办学,设立临床药学专业的医科院校数量也逐年增长。但毕竟临床药学在我国起步较晚,对西方国家临床药学的发展中可取之处应当有所借鉴。
美国药学教育一般为“2+4”模式,在进入药学教育前,学生需完成2 年药学预科学习,通过后获得攻读Pharm.D 的资格。由于完成了药学预科的学习,Pharm.D阶段课程设置的临床药学专业性更强。以休斯顿大学为例,[4]学生需要学习药剂学、药代动力学等药学知识,生理学、免疫学等基础医学知识,还以人体系统或器官区分模块针对性学习。更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从第一学年开始,学校就设置了培养药房工作技能、社会实践能力的技能课程,以及培养医患交流能力的人文课程。此外还设置了第二学年的夏季学期初级药学实践经验(Introductory Pharmacy Practice Experience, IPPE)及第四学年的高级药学实践经验(Advanced Pharmacy Practice Experience, APPE)这两个重要的实习阶段。反观国内临床药学的课程设置,同美国存在明显区别的,一是实习阶段。国内高校通常在4 或5 年基础知识学习完成后,利用一年时间,安排学生到附属医院进行带教实习。二是人文课程。我国临床药学教育目前一般以药学教育为主,医学和人文教育为辅,国内临床专业本科学生普遍认为人文课程课时数较少,实践时间偏短,临床课程占比不足。有调查表示,71%以上的实习带教临床药师希望学校可以进一步强调人文课程的重要性。实习生与临床经验更丰富的毕业生对于人文课程认知也不同。只有33.3%左右的实习生认为人文课程重要,而超过70%的毕业生认为人文课程很重要。[5]
Pharm.D课程核心是培养以病人为中心,精通药学知识理论,具备临床实践知识和技能,为病人提供药学服务的,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临床药师。北美注册药师考试(North American Pharmacist Licensure Examination, NAPLEX)是全美统一的执业药师考试,强制执行执业药师的认证资格。成为执业药师后,还需接受继续教育,包括毕业后学位教育、住院药师培训、研究员培训等,确保了执业药师的终身学习。与美国不同,中国临床药学起步晚,早年开设药学专业(临床药学方向)的高校较少,随着教育部逐渐推动临床药学的发展,办学不断规范,开设临床药学专业的高校才逐渐增加。因此部分临药专业的教学仍受药学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学过程中以化学和药学为主,药学服务仍在“以药品为中心”向“病人为中心”转化。[6]
临床药学专业的学生培养应当以“懂医精药”为目标,学生应具备医学知识和药学服务能力,明确的职业定位,丰富的实践经验,应以“病人为中心”,提供合理用药指导。
临床药师不同于药师,需要走进病房,给予患者合理用药指导,临床药学的基础是药,目的是医,无法与医学分割。懂医,是走出药房,进入临床,与患者沟通,与临床医生合作,是掌握病人整体病情,以“病人为中心”的条件。因此临床药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夯实医学知识的基础,在课程设置中重视医学教育。精药,是区别于临床医生,与医生形成医疗上互补的关键。基础的四大化学和药学课程仍是临床药学教学的重点,不可因重视医学而放弃药学教育。若条件允许,可借鉴美国高校教育,将疾病模块化,把药学教育和临床教育融合起来,成为临床药学专业的特色课程,使药学模块和医学模块衔接更紧密。
中国国情不同于美国,毕业的临床药师多走向医院而非社区。医院专科医生以“疾病为中心”,精医懂药,具备处方权的医生对所研究疾病的用药较为掌握,临床药师在临床中的价值如何体现成为了需要思考的问题。在临床药学教育过程中,需要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是以“病人为中心”,应存在于病房而非临床科室,即围绕病人与病人的临床医生交流,而非与同一临床医生合作。疾病往往涉及人体的多个系统。专科医生熟悉本科室药物使用,而对其他科室药物使用可能知之甚少,其他科室的药物以及药物间相互作用就需要有人替临床医生解决。此时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药师的职业优势与必要性便体现出来。临床药师在单一科室中无用武之地,因此,不能只针对科室精通单一疾病药物,而应掌握全科药物药理药效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为病人在治疗期间的合理用药提出指导。回归到教学上,既要重视医学教育,让学生能进入临床,又需要全面提供药学教育,让学生在临床中发挥作用。
我国多数临床药学专业高校将带教实习设置在最后一学年,将前几年学习的知识学以致用,理论转化为实践。而有调查表示,我国临床药学专业学生认为实践阶段较短。[5]实习衔接了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对于学生走入临床,熟悉临床,适应临床药师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为此,可利用附属医院资源,聘请临床药师担任部分临床药学专业科目或人文课程的教学工作,在相应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将学生带入附属医院进行见习,提前让学生接触临床药师的工作,并延长实践时间,使整个临床药学教学阶段理论与实践穿插交替,为最后一年的医院实习提前铺垫。
我国临床药学教育起步较晚,通过对比国内外临床药学教育,可以发现国外可借鉴之处。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临床药学教育规范,各高校教学均有各自的特色与想法,但基本的培养目标是共通的,培养以“病人为中心”且“懂医精药”的临床药学人才。笔者通过借鉴国内外高校办学特点,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希望能为临床药学在国内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