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晶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安徽·蚌埠 233030)
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提出,未来教育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是走在时代前沿的先进群体,也是成长为未来“创新型人才”的载体,在“万众创新”成为中国时代最强音的当下,如何系统科学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活跃在讲台的高校教师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学习其他经济学课程的基础。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建立全球视野以及提高应用能力,课程特点表现为:
(1)抽象性与现实性相合。宏观经济学通过对国民经济总量相互关系的研究,揭示了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宏观经济变化规律以及政府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理论分析和政策研究并重、抽象性与现实性紧密结合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特征。
(2)历史性与时代性相承。宏观经济学理论传承与时代创新的特色明显。每次重大经济事件、先前理论不能解释的问题都是宏观经济学领域新热点诞生的起点。因此,有别于其他课程,宏观经济学课程在强调经典理论讲授的同时,又必须引入前沿理论的介绍。
(3)理论性与工具性相辅。近几十年来,宏观经济学不限于仅仅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分析工具、建立理论原理也已成为宏观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宏观经济学课程对学生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既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掌握分析宏观经济现象的相关模型和工具,用其解释现实中各种经济现象的内在规律和之间的联系,能够分析当前各种宏观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
(4)普适性与特色性相融。宏观经济运行有其一般性规律,也带有鲜明的国家、地域、政体、制度特色。目前,高校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基本以西方经济学为主。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内容可取性的同时,也要使其认识到西方经济学是在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而来的。在运用到中国经济时一定要考虑国情特点,尤其是各种原理使用的前提条件。
新时期在校大学生将以“00 后”群体为主,他们的学习与认知特点与“80 后”乃至“90 后”都有较大的差别。当学习习惯与课程特点存在冲突时,学生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教学内容与方式无法锻炼学生创新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学习效果不佳消减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又进一步削弱了教学效果。对于宏观经济学课程,以下几方面的冲突尤其需要引起重视:
(1)“实用主义”与基础性课程的冲突。受“实用主义”以及“大学生就业难”现实的影响,“00 后”学生在入校后往往直奔考证和为未来工作做准备等问题,而对课程学习内容和如何提高专业素质的关注度较低。宏观经济学作为基础理论课,比较抽象,加之教学方法目前仍存在众多问题,导致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学习热情不高,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不扎实,限制了后续案例分析的开展。
(2)自我意识强烈与课程枯燥感的冲突。在信息时代成长起来“00 后”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烈,他们需要不断被新信息刺激以满足其不安分的神经,否则便会觉得课程无趣。目前初级宏观经济学课程内容基本都是围绕国民收入的决定展开,先讲国民收入的短期决定及对策,然后介绍国民收入的长期决定,包括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思路清晰但案例较少,重模型推导、轻实践应用。这种反差使得 “00 后”大学生对静态的课本知识缺乏兴趣,学生普遍反映教学内容时代感差、与实际脱钩。
(3)学习沟通方式与教学手段相对滞后的冲突。当前手机、电脑已成为大学生入学的标配。网络时代下,大学生通过朋友圈和微博发表见解、沟通交流已经成为常态。与之相比,课本、板书、PPT 仍是授课的主要方式,教学手段相对滞后。网络的丰富多彩与课本的黑白枯燥形成鲜明对比,学生课堂上低头看手机的现象也愈发普遍。
(4)社团社会活动与课程时间的冲突。宏观经济学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开设在大一下学期或大二上学期。此时,大学新生会把大半部分精力投入在各类社团班级活动上,无形中替代了用于学习的时间。当学生在大三开始专业课学习时,才发现之前的基础没有打好。
经济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涉及到大量的经济活动,需要处理的问题也主要是经济问题。这既需要学生掌握较为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求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需要使学生从“具有基础知识”到“掌握系统理论”再到“熟练应用理论”实现飞跃。
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多以学生身边生活为例,以激发学习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兴趣。例如,读懂经济新闻需要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物价关系到每月的生活花费;未来经济形势关系到毕业找工作的困难程度;汇率的变化影响毕业出国继续深造的决定何时购买外汇更为划算等。
注重宏观经济学案例的本土化。国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重要的是熟悉我国的经济现实。应鼓励学生搜集本国数据进行案例再分析。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获得我国数据的途径,更能够加深其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通过发现不足和提出改进,锻炼其利用西方经济理论创造性解决中国问题的能力。
突出宏观经济学发展介绍与现实宏观问题讲解的结合。使学生更好体会到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局限性、多样性及现实性,避免学生不假思索机械套用理论。例如,在讲授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问题时,着重比较两类问题的理论基础差异,前者以古典和新古典理论为基础,后者以凯恩斯理论为基础,相应的政策建议也与理论相配合,前者强调供给方面,而后者强调需求管理。然后,再结合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历程进行讲解,比如我国上世纪90 年代受到重视的宏观短期调控,强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搭配以熨平经济波动,其理论基础正是凯恩斯学派的IS-LM 模型和AD-AS 模型。2008 年全球经济危机之后,我国经济增长逐渐步入“新常态”。在这一新形势下,政府提出“供给侧改革”的理论依据正是与凯恩斯需求管理学派相对的供给经济学派。
采用分段式课堂教学模式。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讲授大量的新内容,学生没有时间来处理新的信息,必然导致新的知识丢失或以前的知识被替换。针对这种情况导致的课程内容枯燥的问题,可以在讲课间隙穿插演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剪辑,例如《60 秒经济学探奇》卡通动画,也可以穿插讲解分析当前的经济新闻,提高课堂趣味性。
引入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在讲解概念时,以“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为线索展开讲述。例如,在讲解GDP 概念时,首先告诉学生宏观经济学研究总量问题,GDP正是能够代表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其增长率也是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然后再介绍GDP 的概念和三种核算方法,GDP 指标的局限性以及对GDP 指标核算进行改进的最新研究成果如“绿色GDP”“福利型GDP”等。针对学生在学习IS-LM 模型容易混淆不同政策对均衡产出和利率变化的不同影响时,可以在介绍模型之前,给学生讲解宏观经济的建模分析步骤,使学生了解到模型中的变量分为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作为经济政策的外生变量变化后将通过不同渠道影响产出和利率这类内生变量,进而产生不同的效果。
发挥小班化教学优势。宏观经济学课程内容一般按照国民收入决定理论、IS-LM 模型、AS-AD 模型、通货膨胀与就业、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进行排列,课程一般限制在48 个课时。这使得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平均每部分授课学时只有6 到8 个学时,如此少的授课时数想要在保证课堂知识讲解的同时引入案例分析,就必须采用小班化教学,使每位同学都能实际参与到讨论中来,才能避免由人数过多产生的“搭便车”影响教学效果。
鼓励研讨式课堂教学。通过向学生发放问卷表,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和期待,共同讨论题目的选取。在结合学生意愿的基础上,由教师设计研论的具体主题,围绕该主题讲解基础理论知识。学生课后分组讨论,查找课外资料融合课堂所学知识,在这一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检索收集资料和分析思考能力。最后学生报告研究成果、展开小组辩论,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对好的观点予以提升,指导思维有一定深度的学生撰写学术论文予以发表。
利用数字化学习手段。针对“95 后”大学生的特点,应该积极利用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手段组织学习与教学的活动,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推荐一些适合宏观经济学自学的MOOC 网站;开发课程公众号,定期推送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新闻、最新研究成果、习题解答等;制作微课视频,将课堂上没有时间讲解的内容放在网络课堂中,供师生共享;建立课程微信群作为“讨论区”,鼓励学生在群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和教师以跟帖的方式发表各自的想法。在观点碰撞下,学生会主动填补自己的知识真空地带,批判性、创新性思维能力也将得到提升。
宏观经济学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其考核评价方法必须兼顾学生平时表现情况、分组作业和期末卷面考试情况,强调对学习过程的考核,设计科学合理、灵活多样的课程考核方式,从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发现知识等能力提升的角度实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综合评价。平时成绩的评定可以包括上课出勤、回答问题、平时作业三个部分,以便真实了解和评价学生学习态度和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分组作业成绩的评定由小组自评、教师评价和小组互评后,汇总确定各组得分;期末考试除了考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知识外,还应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增加分析题、论述题等主观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