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鸣鸿
(河海大学 江苏·南京 211100)
在探索“互联网+学工”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如何提升学工队伍网络育人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如何开展学工队伍媒介素养实践培育,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一直是高校学工队伍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社会学场域理论视角,我们发现在传统媒介场域中,媒介素养主要指能够自主分辨、选择、评估媒体及其内容的能力,而在自媒体场域中,自媒体的平民化个性化、低门槛易操作、交互强传播快的场域特质,对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媒介素养”要求不仅能够理解媒介,还要建构媒介,以自媒体的话语方式建构新的内容,同时还要回应媒介,整合有益信息、反驳错误信息并探明真相。因此,本文认为自媒体场域中高校学工队伍媒介素养是指在社交网络革命、互联网革命和移动革命的背景下,个人为了适应新的媒介环境和社会关系变化,构建更大、更好的社交网络,并且能够操控、把握、引领自媒体场域中的思想方向和内容而应该掌握的新的能力。
近年来,具备这种能力对于高校学工队伍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互联网信息来源多样化、交互强传播快的特性给信息的接收和处理造成了隐忧,而大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完善,社会阅历、情感特征的限制,在网络信息的处理上更易受干扰。因此,作为高校学工队伍,只有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在网络中准确甄别、获取有效信息,在网络中准确认知社会,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结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和新媒体时代特征,本文认为学工队伍新媒介素养应包含六大核心能力,即理解能力、质疑能力、选择能力、评估能力、思辨和反映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简言之,首先必须要提升理解能力和质疑能力,批判性地看待现有自媒体内容;其次必须要提升选择能力、评估能力和思辨的反映能力,能整合现有资源、批驳错误观点,探明真相;再次必须要提升创造和生产能力,用自媒体话语建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点。
本文以HH大学“青春ND”学工队伍新媒介素养实践培育工作室(以下称工作室)为例,对学工队伍媒介素养的培育和实践进行解构,探寻可以使学工队伍掌握新媒体语境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主动权的方法和路径。
第一阶段,组建团队,打好基础。工作室主创人为学院党委副书记,成员为学院8名辅导员。采取以学院副书记担任主创人,学院辅导员为骨干成员,学院传媒中心学生为基础力量的团队工作模式。在创立准备期,制定培训方案,邀请本校和兄弟高校优秀官微运作团队、新闻传播学和思政教育学方面的专家学者等,开展新媒介素养系列指导讲座,要求团队成员关注并研究影响力前十强的微信公众账号和微信文章,探寻新媒体运行方法,同时与兄弟院校开展经验交流,优化确立工作室的运营模式,从而增强学工队伍对新媒介的理解能力和质疑能力。
第二阶段,搭建平台,有效管理。工作室主创人指导辅导员参与到“青春ND”微信公众账号搭建的工作实践中,工作室作品主要由主创人指导辅导员带领学生完成,在选题上涵盖“解读中央精神”“探讨时事热点”“培育家国情怀”等方面。同时,带领成员进行头脑风暴,以“计划—实践—审核—反馈—再计划”的闭环式方式,不断优化新媒体作品内容。以此提高学工队伍媒介素养的选择能力、评估能力、思辨和反映能力,在实践层面中提升媒介素养。
第三阶段,实践应用,不断提高。工作室打造以辅导员为主笔的“能导会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学业帮扶、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8位辅导员轮值,每周策划选定一个学生关注的网络热点话题,撰写评论文章,同时在微信后台直接与学生群体进行互动。辅导员通过自己设计微信作品,在过程中不断检视此前的工作思考和设计,从而让辅导员了解运营自媒体平台的过程,在实践中积累实战经验,提升学工队伍媒介素养的创造与生产能力。
第一,实践应用经验上升为理论研究反哺工作。工作室成立以来,辅导员通过“青春ND”微信平台引导学生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指导学生团队通过原创文章、原创漫画、原创视频三种形式,创作作品70余件,多个优秀新媒体作品被教育部“微言教育”、江苏教育发布、江苏共青团、河海大学等官方微博微信转发,点击量超过十万次。工作室在实践应用基础上开展理论研究,获江苏共青团运用新媒体和文化载体引导青年创新案例二等奖,主持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国家级创新训练计划各1项。
第二,学工团队新媒介素养能力得到提升。工作室重点策划“能”系列网络思政教育专栏,开辟“能导会心、能说会道、能学会做、能者会行、能电好青年、能电好舍风、能电先锋班、能电青年说、能电读书会、能小电爱学习”等专栏,定期推送,得到了青年学生的广泛关注。还组建“手绘青春·清朗网络”公益手绘团队,通过原创手绘漫画和手绘视频等网络公益作品,传播网络正能量。培养了一批具有媒介素养的大学生骨干成员,成为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有力支撑。
第三,工作室打造的“青春ND”和“学术ND”两大微信公众号平台影响力日益扩大。目前,面向本科生主体的“青春ND” 微信平台成为HH大学粉丝数最多、影响力排名第一的院级微信平台。同时,还获得HH大学校园文化“一学院一品牌”项目立项,学院获得HH大学新媒体建设优秀单位。面向研究生主体的“学术ND”微信平台,由研究生辅导员亲自创作系列漫画《致学术路上的学术帝们》,设计“能小研”形象作为平台代言人,开辟了研究生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
第一,学工队伍要注重新媒体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任何一项工作离不开一支专业化的队伍,理论知识是提升专业化水平的基础。只有从专业的角度研究新媒体,充分了解新媒体的特性,熟悉新媒体环境中话语特征、传播方式,学工队伍才能更好运用新媒体,提高新媒体的管理运营水平和与青年学生沟通的能力。
第二,学工队伍在刚开始开展新媒体工作时,往往依据个人经验和感觉对信息进行判断,这与我国高校学工团队长期以来缺乏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有关。因此,深度推进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系统学习计划、媒介素养实践实训计划就尤为重要。同时,也要时刻关注当前热点舆论的新风向和新媒体平台上的新动态,要把握新媒体的特性,聚焦具有思想性、引导性、时效性和趣味性的新内容。
第三,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身进入到新媒体实际应用中,学工队伍的媒介素养才能得到快速提升。建设好新媒体工作室和网络平台是服务青年学生、引导青年学生的有力臂膀。而要真正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广大青年的内心,则必须要了解青年学生的关注点和话语表达,在实践发展过程中,实现从单纯校内教育延伸到对整体社会辐射,从而拓宽高校学工队伍新媒介素养的培育和实践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