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海明
体育是一门锻炼学生身心的教学课程,需要注重学生的身体力行和心理健康。在小学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中,教师需要全面掌握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开展丰富、合理的德育渗透教学,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得以发展个人身体素质,培育健全的心理,建立正确的核心观念。
德育观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小学生步入学习阶段,正处于飞速成长的时期,不成熟的心智极易产生内心矛盾,随着对各种新鲜事物的认知,小学生容易走向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严重者甚至会产生心理疾病。现代教育应当注重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很好的一种方式。体育课除了能锻炼学生的基本机能,也能帮助学生释放学习压力。小学体育应当与心理建设紧密关联,其教学内容也包括一定的德育教育,体育不仅能帮助学生活跃身体和大脑,增强体质,最重要的是能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教会学生如何以正确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消极情绪,提高心理素质,健全心理,从而培育正确的德育观。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新课程理念下,应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使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德育教学渗透小学体育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首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其次,利用体育活动锻炼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促进其全面发展;最后,将德育观渗透进体育教学,让学生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
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教师应充分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尽量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体育环境。许多小学生在教室枯燥烦闷的环境呆久了,对体育课抱有很大期待,如果体育教学同样枯燥乏味,学生自然会丧失积极性。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开展体育活动[1]。例如,在上课前,教师需要将这节课的任务目标传达给学生,说多了学生没有耐心听,说少了学生不加以重视,在语言技巧上,教师可以琢磨着如何以“幽默”“诙谐”的语言,搭配轻松的神态,向学生暗示这节课很轻松。幽默的语言和动作能让学生耳目一新,愿意倾听,有趣的教学氛围也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在教师成功营造出欢快的教学氛围后,学生也能在心里产生“体育课是自由轻松的课程”这样的想法,从而打心底愿意接受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内容一般不会占用一节课太多时间,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德育教育,积极创设一些趣味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集体活动中,从而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全身心发展,在互动中发展德、智、体、美,劳等优秀品质[2]。教师可以开展一些趣味团体活动,如集体跳绳、贴年糕、喊数抱团等,活动也要带有一定的运动量,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在团队活动中,学生的身体可以活动开来。学生在这些团体互动游戏中,能够发展自身的团队协作能力、交际能力,同时,与同学互相产生交流,进行心灵间的碰撞。在欢乐的游戏中,学生能放下平时的紧绷状态,感受到平日难以察觉的心情,通过活动身体、活跃大脑,使自身的思维更加清晰,在游戏中彻底释放压力后,能有效减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各种负面情绪。
渗透德育教育的小学体育教学可以从教学内容入手,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作用各不相同,教师应当灵活掌控教学内容的安排,从而在学生的心理层面起到最大化的效用。一套热身操或慢跑操场两圈,都能锻炼学生的基础体能,热身操注重活动开学生的身体,慢跑则需要学生平稳呼吸,扩大耐力和肺活量。教师应当多以积极的心态鼓励学生,锻炼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体育精神。对于一些体质较弱、体能差的学生,教师应多以安抚、支持的心态对待,帮助学生建立克服困难,努力坚持的积极心态,感受体育中坚韧不拔的精神,从而融入到心理状态上,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也不畏艰难,砥砺前行,从而建立良好的德育观、体育观。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内心特征,通过德育渗透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自立、自强的积极心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灵活调整体育教学的侧重点,减轻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培养学生积极上进的体育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