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娅
摘 要: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逐步成为党建工作的主阵地。本文浅析了“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优势、难点及其工作要点,希望以此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新时代下高校基层党支部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基层党建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办公模式以其即时、高效、便捷的优势逐渐步入人们的视野,并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人们办公模式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在这样的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也将从线下向线上转移并逐步取代传统基层党建方式成为新时代党建工作的主流。因此,如何做好“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也将成为高校党务工作的工作重点。
一、“互联网”环境下基层党建工作的优势
(一)“互联网”环境下党建工作的开放性
互联网技术发展至今,互联网資源的开放程度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资源的整合、利用率有着指数级的上升[1]。不论从党建工作者的角度还是从广大党员群众的角度都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得各类信息、资源,打破了传统的“上级传达,下级领会”的党建教育模式,同样也给了高校党建工作者更加广阔的工作平台。当然,机遇与挑战并存,互联网更加开放的平台也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如何利用好互联网平台的开放性,使其更好的为高校党建工作服务将成为党务工作者们思考的重点。
(二)“互联网”环境下党建工作形式多样化
在移动互联的新传播环境下,党建工作也同样具备网络化、平台化、数据化、精准化等多种特点[2]。在这样一个多样化的工作环境下,对党建人员的素质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不但政治理论素养要过硬,还要将互联网技术特点融入到党建工作中去,在交叉融合的过程中使党建工作焕发新特色、新亮点。
(三)“互联网”环境下党建工作的创新性
互联网的普及使信息传递速度加快,开展基于"互联网"视域下的党建工作的创新思考和实践研究,有利于利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性特点,创新高校党建路径,助推党建工作模式创新,打造"互联网+"党建特色品牌[3]。
二、“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难点分析
(一)“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线上产品的实际应用
线上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技术上的支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更新迭代,越来越多的线上办公系统、即时通讯平台、开放共享资源等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互联网产品也为线上党建工作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4]。然而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如何高效利用互联网产品开展线上党建工作依然存在着各类问题。例如,对于年龄偏大的使用者而言,繁复的操作流程和各种各样的软件,无疑会给他们的使用过程带来困惑。而对全体党员进行操作培训也会消耗党建工作者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这些因素也是制约线上基层党建工作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互联网”环境中资源的筛选和利用
互联网中的海量资源为线上党建工作提供了丰富而又多样化的素材,但如何在海量资源中筛选适合各个基层单位实际情况的资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优化线上资源利用率,提高广大党员学习、交流的效率,从而强化基层党建质量,对党建工作者而言也是考验其工作质量的标准之一。
(三)“互联网”环境下党建工作的积极性
不同于线下面对面的工作模式,线上党建不论对党建工作者还是党员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如何让广大党员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党建工作中去,让外部激励机制转化到内在行动力,让要做我变为我要做。在高校党建过程中调动起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各类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也是工作的难点之一。
三、如何更好开展互联网基层党建工作的要点浅析
(一)强化互联网思维,创新思想观念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求真、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思维模式,也是当前信息时代的产物,高校党建工作者只有在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党建特性的前提下不断学习新思维、新方式拓宽党建工作思路,才能提高高校党建工作效率。因此,强化高校党建工作者的互联网思维也是推进高校基层党建由线下向线上转型的要点。
(二)发扬“传帮带”优良传统,增强团队凝聚力作用
“传帮带”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我们同样也需要这样的传统品质。与以往的“传帮带”不同,新时代的“传帮带”不仅仅是老党员带动新党员,更是新思维、新技术的交流和进步。充分利用青年党员信息技术强的特点,带动互联网党建工作的技术创新,在此基础上将老党员、模范党员党性强、业务能力优、理论知识丰富的优势融入到互联网的党建工作中去,真正做到“传授、传承、帮助、帮教、带领、带动”,将“传帮带”优良传统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模式,达到老、中、青三代党员的优势互补和良性循环。
(三)加强党员学习意识,提高互联网党建工作积极性
“立身百行,以学为基”,加强党员学习意识是党员发展的基石。互联网环境为广大党员提供了优良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在这样的信息化的时代下,除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的理论著作,还需要熟读党章党规并了解国家历史和最新的政治政策,从政治、历史、经济、文化等多个门类入手,广泛了解,多方涉猎,借鉴古今中外,这样才能站在世界观和大局观的角度认清问题,解决问题,为实践提供广阔的思路甚至创新等举措。
在这样一个开放、多元的时代背景中,“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是传统和创新的融合,是协调和发展的统一,广大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者更是要创新思路、改变方式,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新时代下高校基层党支部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敏,余上,彭光彬.基于“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区域高校教育资源开放共享保障模式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0,32(02):223-225.
[2]韩玲.开放教育服务党的基层理论宣传初探[J].上海党史与党建,2020(04):51-54.
[3]冯永星.“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研究[J].智库时代,2020(12):36-37.
[4]杨阳,张成联,陈凯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19(23):365+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