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学生实习期间的心理疏导

2020-01-06 07:53杨校宁
下一代 2020年4期
关键词:实习心理疏导职校

杨校宁

摘 要:职业教育在当前的教育界中受到的关注度是相对较高的,一方面,职业教育是进一步培养“大国工匠”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这也是当前教育的发展的多样性、科学性的重要需求。不管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心理发展的角度,职业院校学生在学习与实习期间的心理状态是不尽相同的,是从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过渡阶段。本文就以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心理现状进行探析,就如何在实习期间对职校学进行心理疏导提出一些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职校;学生;实习;心理疏导

一、当前的职业院校学生教育与实习现状

(一)教育现状。随着职业教育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受关注度提升,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前景较为广阔。在教师的教学方面,受专业教育的水平相对较高。在实习方面,当前的大多数职业院校都有对口实习单位或实习企业,校企结合的方式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加直接的机会参与校外实习,从而在实习的过程中提升实践能力,检验知识学习成果。在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方面,还是有一定的问题的,从自身的角度来说,有些学生因为正处于学习叛逆期,对自身的认识不到位,对未来的职业发展缺乏规划,有些学生则是希望通过职业教育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从而尽早步入社会,理顺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

(二)实习现状。当前的职业院校实习中,有跟岗实习与顶岗实习,跟岗实习就是在教学到某一阶段,为了更清楚、更明确企业对专业的需求和认识,通过操作实践的方式进行了解和掌握,一般是延续到本知识讲解完毕,这样的实习是偏重于对已学习的知识的修正和检验。另一种实习是社会性实习即跟岗实习,从本质上看,这一时期的学生虽然还是学生身份,但是在实际的学习中,主要通过步入社会的实习对所学的总体知识、技能进行实践操作,从而将自身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二、职校学生实习期间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自我意识强导致自负。在当前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与很多的一线有经验的工作人员相比,很多职业院校学生都是“科班”毕业,在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学习上与很多人比有一定的优势,在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群体中,虽然有些年龄较小,但是在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解剖、专业性学习与认识方面较为全面,在知识的接受度上,既能及时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更能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这是职业教育的最本质的要求,但是在实习的过程中,面对企业、单位的各类型同事,尤其是在专业知识方面与自己有差别的同事时,很容易因为自己的专业知识优势而沾沾自喜,再加上年轻人急功近利的发展心理,而这样的心理在受挫后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

(二)自身能力缺乏导致自卑。与自负相对,在实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因为自身实践能力不足而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影响自身的全面发展。从专业性教育的角度来说,有些职业院校学生与企业其他工作人员相比确实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之间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实践推动理论的发展,理论指导实践的实施,在职业院校学生参与实习的单位不乏很多非专业人员,因为自身工作年限长、一线工作经验丰富,甚至在专业知识的掌握度与科学运用方面超过职业院校实习生,导致“科班”毕业的实习生心理受挫,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而学生自身在实践过程中对这种差距还缺乏短时期内缩小差距的能力,再加上年轻人对自身的发展期望值过高,容易因此受挫进而出现心理问题,阻碍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三)学校与社会过渡时期的心理障碍。在学校时期,身份是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面对的主要群体是教师与同学,在学习与生活中,与学生之间、教师之间无直接的利益关系,发展模式是平行式的,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自身发展与学习成果,而在实习期间,学生身份转变为社会职业者,在日常的工作中,企业更关注社会发展与员工对公司发展的效益,对实习生的心理关注度相对较低,而从管理层面上来说,是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因此,很多学生在这一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因为受到的教师与领导的关注度与关注重点不同,很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导致青少年在实习期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三、如何对实习期间的职校学习生进行心理疏导

(一)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在实习期間,虽然大多数学生选择外出实习,但是他们的主要身份还是学生,只是在身份偏向性上、日常学习地点上偏向于社会实践,是学生向社会学习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在学生外出实习期间,还要关注学生额心理发展。

(二)发挥家长群体的心理疏导作用。家长是学生发展的主要引路人,在实习期间,学生的心理需要发生更大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可能是正面的,可能是负面的。因此,在心理问题上,家长要给学生更多的鼓励,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在实习工作中正确认识自己,避免出现心理问题,及时在心理上关心关爱学生,帮助他们度过学生与社会的过渡期。

(三)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对实习生有中肯的认可与评价。校企结合的发展方式为很多学生提供了实习就业岗位,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说,企业既然选择与学校结合发展,就要从实习生的角度出发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对实习生的日常工作安排进行规划、对实习岗位上的主体责任进行分担等,保证实习生在实习期间既能实践自己的学习成果,又能从实践中学到社会知识。

(四)教育学生做好自身发展的“修内功”与“走出去”。心理问题出现也是自身能力发展缺乏的主要表现,因为对自己的认识不到位出现自负心理,因为对自己所学的知识不扎实出现自卑心理,为避免这样的实习心理的出现,除了向各类社会群体“求助”外,还要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审视自己,是否因为自己学习专业知识就轻视其他人,是否因为自身的工作经验不足就产生自卑心理?只有在实习的过程中加强学习,秉持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理念,既及时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又向其他人学习,保证自己在实习期间有良好的自我心理调节。

结语

从学校步入社会,从学生转化为员工,这样的发展是很多职业院校学生不可避免的,教师、社会、企业与家庭要为学生提供包容的环境与严格的要求,保证学生的成长,而学生只有清醒地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心态,才能保证心理的健康发展与角色的自然转换。

参考文献

[1]丁玲.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职业心理辅导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08):169-170.

猜你喜欢
实习心理疏导职校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职校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职业学校名师的界定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浅谈校企合作对毕业生实习的重要性
重视EAP工作增强员工幸福感的实践与探索
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实践与体会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与教育
加强施工企业员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探究
浅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呼吸科实习护士带教的几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