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问题的探讨

2020-01-06 07:55林焰
食品界 2020年12期
关键词:食品安全生态农业探讨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安全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食品安全工作必须抓得紧而又紧,落实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为此,本文综合实际情况,浅析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问题。

关键词:生态农业;食品安全;探讨

一、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农业,以生态经济系统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资源、环境、效率、效益兼顾的综合性农业生产体系。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手段,依据当地情况,制定生产措施,建立农作物结构生长进程,有效保障生态无害的农作物生产。生态农业将各类生态环节有效连接起来,做到能量转换。要求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与经济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和交通快速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深化发展。

二、发展生态农业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发展高效率的生态模式和关注食品安全是保障人民身心健康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保障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推动工业化发展进程,进一步由生态农业向规模化、高科技农业发展。

生态农业是食品安全的基础。食品安全的源头是保障食品来源——初级农产品的食品安全。食品生产制作中,往往发现源头问题出现在农产品的初端。有些养殖户为使畜产品、水产品、瓜果、蔬菜、粮食加速成长,往往过量或者超范围使用化肥、农药、激素等;为使食品保鲜、卖相好、增香、增色,往往过量使用防腐剂、香精、着色剂等添加剂。这样的操作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农药残留、添加剂超标等产品质量问题。同时,农作物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仅影响产品质量,也对生态系统带来危害,使农作物的生產力水平大大降低。因此,加强生态农业发展,对食品安全及生态环境都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水资源和土壤资源也能得到保护,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生态农业和食品安全的建议

(一)发展区域农业优势

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逐步发展形成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具有提供生态系统产品和生态系统支持的功能。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农业资源和生态类型多样,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区域分异显著,因此所使用的生态农业模式各不相同。各地应该根据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特点来发展区域农业优势,加以科学方法运用,使得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结合,协调发展。

(二)加强质量管理

鼓励发展生态农业,将生态农业的建设者作为区域农业发展的带头人及表率人。加强农产品及食品安全监管机制,通过安全监管,让养殖户自觉摆脱利益至上的观念,切实将生态农业落实到位,切实保障消费者饮食安全。加强质量控制,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发展农业,保障生态农业的和谐发展。

(三)加强宣传

通过宣传食品安全,提倡健康绿色、有机食品等食品消费理念,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农业生态化、无害化、健康化的发展。把生态农业建设同农民勤劳致富、科学致富结合起来,用效益吸引,宣传鼓励,鼓励投资,增加产出。

(四)促进生态农业转变发展方式

生态农业具有多学科、跨行业、技术密集的特点,需要系统理论指导和成熟的配套技术支持,因此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转变上,要重视科技进步、人才培养,增加科技投入成本,搭建农产品及食品安全控制体系,逐层细化,建立生态农产品企业诚信体系,使其转化为生产力。

(五)积极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食品企业

实施企业规模化,采用先进技术,从培育种子开始对生产线上每一个环节严格掌握,使农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标准。真正做到从农产品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加工、食品安全流通和食品安全检测等环节构建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推进农业生产环境防治与监测、食品包装储运危害因子形成与控制、食品智能化溯源与预警等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保障人们吃到放心的食品。

结束语

生态农业促进食品安全发展,食品安全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有力支柱,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发展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方向,对促进我国食品安全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充分应用相关产业的现代生物防治技术、有机肥技术等发展农业可持续化发展技术,为食品安全发展提供源头控制。

作者简介:

林焰,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食品所业务室主任

猜你喜欢
食品安全生态农业探讨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新媒体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特点和作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分析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安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
保证粮食安全,发展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