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屠呦呦获诺奖探索中国创新型人才培养

2020-01-06 02:06代毓芳张向前
科技和产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教育

代毓芳, 张向前

(华侨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福建 泉州 362021)

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最终颁给了中国的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其发现了抗疟疾新药青蒿素,对世界抗疟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这既是国际科学界对中国科技工作者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的肯定[1],也是对屠呦呦在整个项目中所起的关键创新作用的肯定。创新的核心有两点:原创性和实际价值转化。原创性指的是发起人、第一人、源头。虽然青蒿素的研究项目是一个集体研究的成果,但因为屠呦呦第一个将青蒿素的研究课题带入到项目组,第一个将青蒿素活性提到100%,第一个对青蒿素进行了临床实验[2],因为这“三个第一,最终诺贝尔奖颁给屠呦呦。实际价值转化对于创新来说也非常关键。有新的想法,并把想法付诸实践,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的创新。所谓创新能力,不仅仅是善于发现问题,还善于新颖而独特地解决问题,最终落实到产生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成果具有价值。就目前而言,无论是词典中创新的定义,还是大多数人对于创新的认识,都偏向了“新”,弱化了“创”。这种惯性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人才在创新方面的行为,使得人才的思考停留在浅层次上,长期以来较少出现真正解决实际问题或对人类进步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一直萦绕了我国多年,屠呦呦获诺奖,无疑给了该问题一个肯定的答复:中国确实可以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关键在于,如何才能大量地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本文将通过屠呦呦的成长历程和相关教育背景的分析,探讨中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期为中国的创新战略提供参考。

1 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理论综述

人才培养的要素包括培养目标、过程、制度和评价,是指运用教育理念的指导,为达到所定的培养要求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状态和机制[3]。王珉总结了国际上发达国家成熟的教育制度,诸如CBE模式(美国)、CBET模式(英国)、双元制(德国)、STW模式(日本)、TAFE模式(澳大利亚)、现代学徒制、教学工厂等七种模式,为丰富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借鉴[4]。国内对人才培养的研究多集中在分析问题、提出建议等方面。张晓艳等认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当重视教育,实施教育优先投资战略;重视科研,出台科研政策保证投资;产学研结合,建立人才培养开发体系[5]。徐佳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应当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改变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高度重视师资建设、多渠道建立校外实习基地[6]。李琴等提出了校外教育的重要性,指出我国人才培养应加强对校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7]。总结看来,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人才培养,其根本在于从不同的角度去重视人才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的本质在于引领,使得学生在思想上、心灵上能够有所充实,在理想信念上有所构建和突破[8]。郭红雪和孙涛从宏观和围观的层面论证了通识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系,指出了通识教育对于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的重要促进作用,提出应当不断促使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9]。周光礼认为应当将基础教育纳入创新人才培养的体系中[10]。上海交通大学通过多模式的合作将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向中学延伸[11]。除此以外,近些年来国内各高校也在不断地实践中探索一些别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例如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双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实验教学制。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主要观点有由李建国提出的“双主体、四融合”: 高职院校与大型企业的合作,管理、产教、科技、文化相互融合[12]。 张万敏等提出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双导师制可大致分为三种模式:以校外导师为主校外导师为辅、以校内导师为主校外导师为主、以校企横向课题为合作平台,学校与企业事业单位或科研单位进行科研合同签订项目协议,由校内学生完成,具体模式根据合作企业的情况做出相应调整[13]。“导师制”(tutorial system)是在高校实行的一种由教师对学生的品德、学习和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新型教学制度,旨在做到“因材施教”[14]。目前在国内的一些医科院校进行了尝试,在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看到了较好的成效[15]。邵晓玲指出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强调了实验对于学生创新性的引导作用,提出教学资源整合、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方式优化等实验室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16]。

相较而言,国外对于人才的培养更偏重于对创造力的影响因素研究,注重个性化培养和因材施教的理念。来自美国的心理学家Guilford指出了具有创造性的人所共有的人格特征:知识面广,善于观察;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烈;想象力丰富;兴趣广泛;做事和工作讲求条理、准确和严格;有高度的自觉和独立性;富有幽默感;意志品质出众[17]。同时,他还指出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发展的只是极少数人,绝大多数人的创造性未得到发挥[18]。Bass等认为创新行为受到情绪和动机的影响,而环境影响了情绪和动机。良好的团队氛围和创新环境,容易让人产生各种情绪。在良好且活跃情绪的情境下,更容易激发创造力,从而产生创新性成果[19]。牛津大学的导师制是一个较为成功的典例,牛津大学的高级导师Will G Moore认为其成功的原因在于:导师对学生个体较为关注;师生双方的合作良好而紧密;对待知识的态度独特[20]。Robinson等认为科技人才的培养要在早起教育阶段开始,在教学中注重探究式的学习和开放式的学习,教师间应加强合作,为有天赋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后续支持[21]。

2 从屠呦呦获诺奖看中国创新型人才培养历程

2.1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以毛泽东同志人才思想为指导

新中国成立到60年代之前,中国的创新人才培养主要受到毛泽东同志的人才思想影响。毛泽东同志认为人才应当具有“德才兼备”、“又红又专”、“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在人才培养理论上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确立了人才培养的标准;二是提出了培养革命接班人的理论;三是对专门人才的培养进行了论述,指出应重视女性人才的培养[22]。屠呦呦出生于1930年宁波市开明街,从1936年到1951年间,宁波经历了许多动荡,但宁波的重教之风始终保持如一,在父母的安排下,屠呦呦接受了完整的基础教育,从初小到高中,中途因为染上肺结核中断了两年,好转后继续学业。1951年,屠呦呦进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院学习,植物学化学课中的方法教育、生药学课的基础教育、都转化成了屠呦呦日后工作中的两个主要部分。20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医学界,中医学习西医已经形成风气,1954年,毛泽东同志向全国卫生系统发出“西医学习中医”的号召,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抽调100名至200名医学毕业生去向有名的中医学习临床经验。接下来几年内毛泽东同志在多次的谈话过程提到,要创造一条属于中国特色的新医学道路,就需要中医学习和应用现代的科学技术,西医也要向中医学习,“中西结合”,从而继承和发扬祖国的医学遗产。1959年-1962年,屠呦呦自愿参加到脱产学习的“中医班”之中,这次极为关键的脱产培训,使屠呦呦能够阅读西医和中医两种医学语言,并了解了各自的历史发展及其理念的不同,进而将传统医学的丰富经验和现代生物医学的最高水平紧密联系起来[23]。

2.2 20世纪60年代到改革开放之前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遭到了建国以来严重的损失,极大地影响了培养中国科技人才的进程,使这段时期出现了几乎难以弥补的人才断层现象[24]。1967年5月23日,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中医研究院作为“文化大革命”的重灾区,科研工作几近全面停顿,许多经验丰富的老专家已经“靠边站”,于是,39岁的屠呦呦被任命为研究组组长。期间,屠呦呦查阅大量古代医学书籍和民间药方,她的访问组为访问民间老中医几乎走遍越南,在这个过程中收集了2 000多个相关药方,并从包括青蒿素在内的200种药草中获得了380多种提取物。1971年,屠呦呦提出用乙醚低温提取青蒿有效成分,1972年,“523项目”研究成员成功提取了高效抗疟成分青蒿素。对此,屠呦呦认为,青蒿素的成功提取归功于集体,是集体协作创新的成果。“523项目”是军民大联合的项目,所有人都是非常协作、不分你我的。获得诺奖的荣誉也不仅仅属于她个人,还有她的团队、还有全国的同志们。这是属于中医药集体发掘的一个成功案例,也是标志着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25]

2.3 改革开放之后:重视教育和环境对创造力的影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思想的解放潮也为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注入了诸多活力。邓小平关于人才培养的思想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提出了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通过从小学抓起,办好重点学校,提高教育水平;二是注重环境对人才的影响,通过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制度环境的完善,“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三是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人才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和成长[26]。

3 从屠呦呦获诺奖看当前中国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培养创新型人才时将基础教育分离在外

在屠呦呦的少年时期,除了家庭熏陶的影响之外,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学校对于激发她自身兴趣动机和人格的影响。屠呦呦高中就读于宁波私立效实高中,在1917年时虽然才创立五年,但与上海复旦大学及圣约翰大学已订约。只要生源来自于效实中学皆可直接保送入学,足以表明该学校的教育水平。教师对于学生的关注与提点,使学生成长形成良性循环。反观如今的基础教育,高中的普及,对于师资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师资水平跟不上教育水平的需求,使得接受了基础教育的人才水平参差不齐,差异较大。同时,为了高考而学习催生出来的应试教育使得人才培养偏离了方向,更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不是思维的培养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得学生从基础教育跨越到高等教育时出现诸多问题:对于自身的兴趣认识不足,对高等教育的理解与实际的高等教育形成断层,使得学生不能很好的发掘自身兴趣,学校也越来越难招到理想的学生,形成恶性循环的系统。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基础教育应当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应被忽视。

3.2 教师创新教育能力薄弱

在北京大学医学院的学习中,屠呦呦经历了三年的通识教育,升入大四,各班分科分为药物检验、药学化学和生药三个专业,屠呦呦选择了较为冷门的生药。当时开设生药的是楼之岑教授,是当时生药专业唯一一位教授。植物化学课的方法教育、生药学的基础教育,此后都转化为了屠呦呦日后工作中的两个主要问题。这再次证明了教师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引导和培养能力的重要性。培养创新人才需要配备高水平的教师,反观现今,我国许多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结构不合理、招聘及培训等问题造成了教师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人才流失严重、教师创新意识步枪等后果。这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因为就业形势的紧迫使得许多学生的学习动机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对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改变,教师有着无法推脱的责任。

3.3 学术市场创新风气不正

就目前而言,整个学术市场非但对于原创的保护不够,而且对于创新的理解也渐失偏颇。当发现了和别人不一样的点,找出了一些新的规律 ,提出一个新的思想就被认定为创新,但这只是创新的开始。真正的创新应当要有实际价值转化过程和结果。就如同看病,也要经历花了多少钱、吃了多少药,最终有没有康复。结果在于是否康复不在于花了多少钱看了多少大夫。因为对于原创的保护不够,加上研究者们为了发表而发表的学术思想,使得论文抄袭成风,很少出现真正的创新。如果整个学术市场能够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加强对于原创的保护,树立正确的创新风气,如同欧美的学术市场那样,既不鱼目混珠,也不明珠暗投,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和诺贝尔奖就是一个显例。只有存在一个真正的优胜劣汰的学术市场,才能衡量出原始创新,选出学术界认可的重要成果,真正激励到创新人才本身。

3.4 人才评价机制存在问题

屠呦呦获奖同时,也因其没有院士头衔、没有博士学位和没有留洋背景,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这种现象也反映出了中国科技界及人才评价体系的不少问题:申请科研项目的程序较为繁琐、评估考核太过频繁,在考评时过分看重发表的论文数量。比较之下,屠呦呦在宁静中致远。在人才评价工作中,以学历、职称作为人才的评价指标,导致科研创新成果较少,应用型技术成果相对较少的情况普遍存在。将个人切身利益直接挂钩完成的科研数量,导致科研人员为追求短期效益,急功近利,最终形成畸形竞争的学术氛围,阻碍了学术的繁荣发展,抹杀了个人创造潜能的多样性,影响了人才的培养和成长[27]。目前,虽然我国的科技人员研究的项目及发表的论文数量都在快速增加,但创造性的成果并没有呈现相匹配的增长速度,原因在于人才评价这一指挥棒并没有发挥出关键的导向作用,改善人才评价体系就变得极为迫切和重要。

3.5 忽视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挖掘

近年的教育偏向不断向西方学习,使得人才逐渐将关注的焦点移向西化,现代科学技术虽然不断进步,但尚未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忽视了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挖掘。青蒿素的发现中医学起到了很大的助力作用,中医药所独有的原创优势,也是屠呦呦获诺奖的主要助力。屠呦呦自身也认为,发现青蒿素的奥秘对于她本人最大的意义在于:通过现代科学将过去老祖宗的精华给发掘出来。毛泽东同志在1958年时就做了指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这表明我们不仅应该将中华的传统文化当成遗留给我们宝藏,还应当充分的挖掘其现实价值。

4 从屠呦呦获诺奖看中国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4.1 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挑战

4.1.1 高校教育环境需要改革

创新人才的形成是教育及个体社会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学校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高等教育因其自身具备的专业性、创新性、学术性和时代前沿性等特点,使高等教育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环境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毋庸置疑,对高等教育来说,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应是具备良好的教育环境。大学的教育环境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知识能力培养环境和道德人格发展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应贯穿整个教育环境,无论是知识能力培养环境还是道德人格发展环境,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方法。现阶段我国教育环境现状还不尽如人意,不管是从对大学毕业生质量评估的质量水平视角,还是从大学生视角对学校教育环境的评价来看,高校教育环境发挥的功能并不理想。这表明,教育环境不甚合理,改革高校教育环境势在必行[28]。

4.1.2 加强基础教育中的创新教育刻不容缓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动态体系, 是一个重复的系统工程,具有全面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其中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是具有紧密关联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中小学阶段的培养主要是为接受高等教育打好基础,大学阶段的教育主要是在此基础上培养创新型人才。但在基础教育阶段也应该以创新的素质培养为先,即培养创造性思维。这虽是最低层次的培养,却是创新型人才的基石。中学阶段的学生智力身心都快速发展,正是其创新精神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的好阶段,但是,正如杨东平教授所说,从1901年建立第一个现代学制、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算起,十多年过去了,我们的大多数学校仍旧停留在考试、死记硬背、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之中,学生还浸泡在无边无际的题海之中。中国的中小学生学习时间之长、难度之高、书包和课业负担之重、活动和娱乐时间之少、人格发展之片面单薄,许多指标都在创造着世界之最,引起全社会的不安和关注[29]。这些对于基础教育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都敲醒了警钟,加强基础教育中的创新教育刻不容缓。

4.1.3 发扬联合创新同时注重培养个人创新的模式

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深入,集体联合研究和多学科协作研究,成为现代科技创新的特色,科技创新团队这一组织,成为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角色,但我们不能仅仅关注联合创新。长久以来,拔尖创新人才稀缺,个人创新对于我国来说已是短板。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特征或本质是群体本位,推崇大集体主义,不能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鼓励中庸,不鼓励竞争冒尖,鼓励稳妥可靠,不鼓励异想天开。这些都严重的束缚了国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流的创新人才培养涉及多方面和环节,尊重人才的个性,进行分类培训,增加人才投入,改革人才评估体系,对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增长具有现实意义。

4.1.4 科技体系结构不合理,体制存在弊端,创新资源分散、效率不高

目前,中国约有67%的科技人员集中在公共事业机构,只有约33%在企业; 同样的,国家的研究项目和投资投向公共机构的约占70%,企业只占到30%。而在发达国家,这种情况正好与我国相反。这样的结构性缺陷,加上目前国内生产研究的结合并不紧密,相关性不高,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现状,使其无法尽情发挥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功能,实际上也影响到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另外,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大型科研设备利用率仅为25%,而发达国家则达到170%~200%。由于科研机构和人员众多,隶属于不同部门,科教分离,军民脱离,制度不成体系,沟通不畅也造成了创新资源的分散和重复,总体绩效低下。

4.2 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机遇

4.2.1 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

自2012年以来,“MOOCs”的潮流不断地冲击着各国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科技、研究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不断深入发展,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智能终端、大数据等新技术相互促进,日益成熟,在各个领域已经创造了无数奇迹,同时也为教育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30]。信息相对透明,知识获取途径多样,给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大型在线课程向全世界公众开放,形成公开发表教学成果的新形式,而成千上万的学习者的评估,提供了一个客观,开放和公平的课程评估标准和模式,开放网络课程,每一个环节都真实的展现在世界眼前。这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社会组织参与其中,使互联网的各种教学活动成为多学科交叉的科学前沿阵地。

4.2.2 全新的契机将加大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注

在屠呦呦获奖之前从未有在中国研究机构工作的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但屠呦呦运用中药开发抗疟疾药物的重大贡献最终得到了认可。她在中国开展此项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这对中国科学界是巨大的鼓舞,诺贝尔奖再也不是遥不可及。屠呦呦获诺奖作为一个新的契机,将会引起国家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关注。只要国家继续对研究工作给予持续的经费支持,高度重视对科研人员的培养,加大清理学术腐败的力度,为人才培养创造更好的学术环境,相信会有更多的中国科学家站上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5 屠呦呦获诺奖对中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5.1 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协同培养创新人才

由于对中小学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还不够到位,在政策导向,资本投入,舆论建设,公共资源建设等方面还不够,轻视了中小学阶段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没有建立和完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联合教育机制,创新教育的整合未能形成。长期以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缺乏交流。 基础教育关心如何提高入学率,高等教育关心如何选择高中生和提高就业率。这导致中学教育对大学教育一片茫然,而大学教育对中学教育一片冷漠[31]。正是由于基础教育和高校的合作不够,使得两大教育不能有效衔接融合,中断了中国的创新教育体系,破坏了完整性,使得对于人才创新力培养后劲不足。我国应该注重基础教育,正确认识到基础教育对于人才成长的重要性,改革现行的应试教育方式以及相应课程设置,使得人才能够在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成长。同时,改革现行高考制度,实现录取标准多样化,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实现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协同培养创新人才。

5.2 团队合作催化新事物的诞生、注重人才的多学科交叉培养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个人的思想也是有边界的。在思维方式各不相同的团队中,当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与挑战时,通过探讨观点的分歧或共鸣,拓展思维的广度,加速新方法、新思维的产生,同时利于新想法的实施和创新成果的呈现。在抗疟疾青蒿素发现的背后,不是只有屠呦呦一人,还有整个523抗疟研究的中医团队,各地的药物研究所、科学院等。团队精神、无私合作加速了科学发现转化为有效药物,使得中国能在短期内将青蒿素贡献给世界。从教育开始,就应当注重营造团队合作的氛围,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拓宽个人的知识面,激发个人思考欲望,有助于个人的创造性思维塑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掌握的知识越深入,范围越狭窄,使得人才很容易陷入思维的困境,跳不出固有圈子,难以创新。跨学科,可以提供更多的可能。事实证明,学科交叉利于将各个领域的优秀成果汇集,能更大程度的挖掘这些成果的价值。知识的互通性启示我们应当学会跳跃性的思考,集众家之长,扩展解决问题所用的知识领域,跳出单一学科的限制,利于产生创新思维与成果。因此,应注重人才多学科交叉的培养,构建跨学科解决问题的环境。

5.3 改进人才评价体系,推崇创新,注重对原创的保护

过去评价的理念过分注重资历、职称和学历等,并把这些形式转化成标签作为能力的重要标志。从而导致了对真正创新人才的忽略,以及大量形式化、无法产生实际利用价值的改进型发明成果的出现以及相关论文的发表。在新时代,要树立创新理念,注重原创型发现的激励机制,使其贯穿于政府科技项目管理,实施,评估的各方面,促进科技人才创新。

5.4 重视创新人才教师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创新型人才教育的创新教育能力薄弱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创新型教师缺乏,二是教师没有真正起到引导和激发学生兴趣、激情、觉悟的作用。所以在重视培养创新人才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创新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扩大和完善师资力量,给予学生较好的资源,同时,教师自身也会不断革新自身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5.5 重视传统与现代科技的传承与结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除去中医药学以外,我国还有很多类型的千年创造和积累,是一个大宝库,需要被传承。中华文化中的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就能产生原创成果。我们提倡现代化,不是说传统就不重要。探索中华文化中科技创新的路径与方法,既要善于从古代的经典书籍中寻找灵感,也要善于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理论、技术方法渗透结合,就可能产生许多原创性的重大科研成果、造福人类。

5.6 人才本身应当不计名利,宁静致远

凡是重大的科学研究都是艰辛的,重大的科学成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科学家在长期研究中年艰苦努力。诺贝尔奖也大多颁给那些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科研成果。从屠呦呦的故事中,我们看到这么一组数字,她收集汇总出2 000多个治疟方药,然互精选出640个。1971年提取191号(即191次试验)药样品时,终于显示出100%的抑制率。她曾在60天内对30例疟疾患者做临床观察,也曾自己以身试毒。她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这个最终获诺贝尔奖的项目。与之相反的是,目前的科研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用于研究的经费越来越多,许多大学开始不断的延揽院士,并因此获得大量研究经费来建立高端的实验室和购买复杂的实验设备,用于大型项目的研究。有了这些大型项目就可能参与评奖,从而使得一些科研人员在争取评奖、搞好公关、追名逐利的路上越走越远,真正潜心踏实做科研的人越来越少。尽管现在科技管理模式、经费分配、科技评价标准等方法与屠呦呦那时大有不同,但科研工作者应是一脉相承,要坐得住“冷板凳”,克服浮躁,长期努力创新。

6 研究小结

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繁荣的不竭动力。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力量和根源。我国目前人才基数大,但亟需创新型人才。屠呦呦获诺奖是中国科学界鼓舞人心的荣誉,也是对中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启迪。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历程的梳理与总结,结合屠呦呦获奖的经历,我们了解到,我国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其专业知识、创新思维、创新动机的培养,通过完善的教育体制和评价机制,培养各方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将现代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努力将我国建设为一个创新型国家。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才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人才云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题解教育『三问』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