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观念的重要维度

2020-01-04 07:17沈克学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学科核心素养

沈克学 

关键词 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学科核心素养,中外历史纲要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本质的体现。它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①依此可见“时空观念”的三个重要方面:本质属性——意识和思维方式;方法论——时空联系;目的论或价值论——史事理解。其中,时空联系方法应是达成该素养的关键,它决定着能否理解史事,能否形成这样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教学实践中,时空联系常见为利用历史年表(常常又表现为时间轴——笔者注)、历史地图等方式来揭示历史事物的时序性和广延性,在形式上把时空对应于历史时序和历史地理的客观经纬。如此对于时空概念的理解并不深入,因为忽视了二者辩证统一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简单化的时空观。从五大核心素养的关系来说,唯物史观素养是诸素养达成的理论保证,②对时空观念应有内在的“规约”。鉴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时空观是时间性和空间性相统一的辩证时空观”,③因而关注时间和空间的辩证关系理应是贯彻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达成时空观念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

一、唯物史观视野中的时空

时空是认识社会历史的重要维度,时空观念规范和制约着人的认识。马克思正是立足于资本主义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从时间和空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运行规律,科学地解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从而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视野中的时空,更重要的是具有社会特性,是社会时空。它是经由人类实践改变时空的“自然属性”而创造出来的,与人类社会的历史一起出现。

参照相关研究成果看,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社会时间主要表现为历法时间和历史时间两种形式。④前者反映的是人类活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自然界物质运动作为参照系来量度历史进程的尺度,如常见的公元纪年就是如此。后者是以历史主体的活动为参照系的、主体对时间的价值设定,反映主体对客观历史进程的主观整合,它揭示的是主体的活动与历史之间的内在关系,如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的开端这种认识。当然,二者之间也并非界限分明,特定历法时间有时候因特定事件也暗含着历史时间,如1919年5月4日,既是历法时间,也因为“五四”运动而在后来被定为青年节;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中国进入全面抗战。现在每年的7月7日,便成为抗战的重要纪念日。这些反映了后世的“价值设定”和“主观整合”。

在唯物史观视野中,社会时间是结构化的,由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三部分组成,并通过一定的比例关系体现出来。这种比例关系取决于一定时期的社会关系,更取决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它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速度与进程。社会空间是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创造的人化空间,既包括人类在自然空间的基础上、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创造和拓展的地理空间,也包括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结成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交往关系空间。①社会空间反映了人类活动范围的大小和交往的程度。

简单化的时空观往往将时间和空间孤立开来,即便进行了结合,也只是突出历史事物的客观经纬,没有深入揭示二者之间的相互转化和渗透。唯物史观视野中的时间和空间的关系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为前提、彼此规约,这突出表现在二者之间具有能动的转换关系,即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时间可以转化为空间,空间也可以转化为时间。即“一切历史事变在时间中的演化,都以其空间结构的不断改组为内在根据;一切历史事变的空间结构的不断改组都是其时间演化的具体表现”。②

一方面,随着人的实践活动,时间以“积淀”的形式内化到物质产品和生产关系中,而“积淀”形式的产品和关系则构成了社会空间。另一方面,作为社会时间固化形式的社会空间,其大小反映了人类发展的速度与进程。社会时间决定着人类发展空间的广度和深度。社会空间影响着人类活动的时间。不止于此,时间的分化还形成空间上的对立。不同的時间在不同阶级之间的分配,会转化为社会关系上的对立,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表现为阶级对抗。③在今日,因垄断资本形成的国际联合,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区域差异。

近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时空概念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价值、自由、社会关系等基本范畴有着极为紧密的内在联系。④这也说明,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时空观念不能忽视时间和空间的价值维度。

质言之,唯物史观视野中的时间和空间不是孤立分离的,而是统一于人的实践活动,并呈现出辩证关系。时空观念不仅仅是历史事物客观性的反映,更具有价值性。这在世界市场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过程中,可以说得到了充分显现和说明。

二、世界市场与经济全球化

世界市场与经济全球化是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统编教科书重点介绍的核心内容。马克思认为,世界市场“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而是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结果”,⑤它是以近代地理大发现为历史契机、以生产力发展和资本的扩张为基本动力而逐渐形成的,而经济全球化不过是世界市场发展的历史产物。

(一)时间加速与空间扩展的统一

依据社会背景、经济发展状况及阶段性特点等不同角度,国内外学术界对于世界市场与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的阶段划分不一。有学者认为,从15世纪末到18世纪60年代是世界市场的初级阶段,世界市场在地理范围上是有限的。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世界市场迅猛发展,整体联系在一起,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是世界市场总体的形成时期,规模不断扩大。二战后,出现经济全球化的特点。世界市场区域化、集团化发展日益明显,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全球化发展趋势。①围绕这个线索的直接内容,统编教科书的介绍包括: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课导言中讲道:“使人类第一次建立起跨越大陆和海洋的全球性联系。各个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②第10课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一目中提道:“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第61页);第12课在“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一目中提道:“随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第74页);第22课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一目中提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第135页)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上述内容不难整理出总体脉络来。不过,值得关注的是,欧美资产阶级在“塑造”世界、密切世界各地交往、推动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同时,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大大加速,出现了结构性变化,而这种变化反过来又加速了历史发展的进程(囊括第三至九单元)。在这个过程中,“《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在积累财富和资本的同时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夺必将引起工人阶级反抗的社会现实,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第64页)。“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第90页)。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系列新变化,包括“国家的宏观调控”“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社会结构的新变化”“福利国家”等(第114~116页)。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也开始呈现出国际联合的特征。虽然这些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却出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因素,为社会主义作了物质准备。在此意义上说,当代发达资本主义不是离社会主义更远了,而是更近了。③所以,世界市场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总体上显示出时间与空间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空间的变化带来时间的加速

马克思认为,世界市场把全球各国人民、全球文明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得生产力发展日益超出民族性范围而带有世界性。④随着新航路开辟,历史进入“世界历史”时代,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因之加快。

1.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所谓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是在社会化生产、世界市场、科学技术和世界普遍交往形成及发展的时代,经济相对落后国家生产力发展的一种普遍形式。⑤在唯物史观视野中,生产力发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然的历史过程,另一种是跨越发展的过程。前者处在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前“世界历史”时期,后者处于“世界历史”时代。随着世界市场不断形成与扩大,以至今日全球范围的经济一体化,社会生产日益超越民族和国家界限,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产力发展不仅受到本国的制约,而且还受到世界的影响。而世界先进生产力的横向扩散,为落后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从而使一些国家和地区可以借助“空间”的力量实现跨越式发展。

如美国,原是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最初实行奴隶制,独立战争后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借助于“已经发达的历史时代”(空间——这里主要是指英国的工业发展,它的资金、技术和人力),从而使资本主义制度迅速发展。①这是“世界历史”时代空间影响时间的典型例证。

马克思晚年曾提出东方社会可以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在世界市场条件的作用下,落后国家可以借助世界市场的力量,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从而超过先进国家先行进入更高社会形态。②十月革命前,俄国本是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十月革命突破资本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走上社会主义,从而打破了现代化由资本主义书写的“传统”,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道路。实践表明,十月革命使俄国获得了快速发展,实现了从一个落后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的跨越,更开辟了落后国家追求现代化的新型跨越发展之路。

2. 社会革命进程加速。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发展便脱离了“自然”进程,被卷入“世界历史”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事实上成为“新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即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了”。③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使探索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道路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摆脱了对西方路径的依赖而有了新方向,找到挽救民族危亡的根本之道,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1949年后,中国很快便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这同样发生在“世界历史”时代。对此,有学者就指出,如果没有十月革命,很难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迅速和广泛传播;如果没有十月革命,中国革命不可能一开始就有那么明确的方向,有那么开阔的视野,也难以很快就发挥那么大的作用、产生那么大的影响。④

(三)时间的加速影响空间的扩大、重组

随着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人类文明的进程大大加快,同时社会活动的空间得以扩大、重组。

1. 普遍交往的发展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替代了”,“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⑤世界市场与经济全球化过程其实就是世界经济交往不断拓展至全球范围的过程,是把“由自然决定”的关系转化为“由社会决定”的关系的过程。⑥

第7课从“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两个角度讲述了世界交往(第39~40页)。第10课中讲道:“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第61页)第22课提及:“世界市场更加扩大,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速发展。”(第135页)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加上自然的阻隔,人们交往范围狭窄。自15、16世纪地理大发现起,直到今天,世界市场与经济全球化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于地理空间上由民族、区域范围转向全球范围:由于地理大发现,西欧建立了同包括美洲在内的世界范围的贸易联系,商品和货物交换的范围越来越广阔,密切了世界各地的交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两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当今经济全球化情形下,世界的地理边界被彻底打破,人员、资本、信息在全球范围频繁流动。

2. 国际分工的变迁

国际分工即生产的国际专业化,是一国社会分工超出国界在国际范围的延伸。⑦国际分工带来国际贸易的扩大和资本流动的发展,使得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的社会生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市场得以形成和發展起来,最终出现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时代潮流。因此,国际分工是世界市场与经济全球化得以发展的历史根源。大致说,它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资产阶级作为资本的人格化,其对外殖民扩张活动本质上体现了资本的内在需求。资本扩张的本性使资本主义生产处于不断扩大之中,“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第64页)。而生产又使世界市场的范围逐渐扩大。由于资本主义采用社会化的工业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力大为提高,使得社会产品量急剧扩大。一旦资本发展受到国内市场的阻碍时,就必定要突破国家的界限去寻找广阔的国外市场。为此,资本家奔走于全球,以寻求世界范围的原料和商品销售地。所以,人类历史之所以突破地域局限而形成统一的世界市场,正是资产阶级的活动所致。当今全球化与往昔相比,尽管在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依然是按照资本的逻辑行进。④资本的对外扩张,在密切国际交往和推动国际分工的同时,也在创造着世界历史。

2. 科技。第8课第3子目“近代科学的兴起”讲述了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第47页);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中提及:“动力技术的革新,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19世纪初,汽船、火车先后问世”,“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带来便捷的动力,汽车、飞机等新式快速交通工具应运而生”(第58页);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第2子目为“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第115~116页);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提道:“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第3子目“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介绍了进入21世纪后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影响(第135~136页)。

科学技术尤其是交通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市场和经济全球化进程。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①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强化了国际分工,为世界的普遍交往提供了根本动力。同时两次工业革命中,铁路、轮船、电话、电报等通讯手段的相继问世,加速了世界各地间商品、资本、人力和信息等要素的流动,为世界市场与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尤其是当今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革命,使人类活动的时空进入数字化平台,最终形成在全球范围的相互依存。

综上可见,新航路开辟以来,资本的无限扩张不断加剧全球相互依存的程度。世界市场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实质上反映了资本发展的历史(时间)及在全球范围(空间)的扩展。

三、时空辩证关系的实践路径

“单凭运动、顺序和时间的唯一逻辑公式怎能向我们说明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呢?”②唯物史观主张在时间和空间的辩证统一中去认识社会。笔者以为,教学中可以从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发展、历史地理、阶级关系、社会分工(或国际分工)、人们交往(或国际交往)等方面,揭示、关注不同社会形态中时空的质的差异和时空变换的价值取向,这应是落实时空辩证关系的两条路径。

1. 揭示不同社会形态中时空的质的差异

整部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活动在时间上的延伸、空间上的扩展,但不同社会形态中的时空概念有质的差异。③

如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和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介绍的是前“世界历史”时代的人类社会发展。这个阶段人类处于“人的依赖”(即前商品经济社会)状态下,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阶段。其间生产力进步缓慢,人的活动按自然时间的规律进行,交往只是在民族国家或较小区域内进行,社会发展时间缓慢、空间狭小。自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起,直到第九单元“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介绍的是“世界历史”时代的人类社会发展。这个阶段人类处于“物的依赖”(即商品经济社会)状态下,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两个形态。其间在资本和科技的作用之下,时间被充分地运用于社会生产中,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同时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交往,最终形成全球范围的相互依存,从而大大缩短了历史时间,扩大了社会空间。在未来人的自由发展阶段(即后商品经济社会),时间和空间都将无限扩大。

就资本主义社会与封建社会两种形态下的时空来说,因为社会生产的根本不同,决定了人们交往和社会发展上质的差异。封建社会中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生产活动,是一种相对独立社会环境下的个别生产或区域化生产,这种生产涉及的社会因素较少,无法形成社会的普遍合作,社会交往较为缺失,由此导致时间节奏非常缓慢,空间狭小。相对于此,资本主义生产是一种社会化大生产,它要调动的社会因素更加多样复杂,从而推动了社会交往,形成全球范围的普遍联系,结果时间变得越来越“快”,即社会效率明显提高,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空前扩大。这样,通过不同社会形态下时空的质的差异,可以说明时间和空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2. 关注不同社会形态中时空变换的价值取向

如前所述,时空观念不仅仅是社会发展客观性的反映,更具有价值性。“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④世界历史进程本质指向的是人的解放。唯物史观创立过程中,马克思正是在对资本的批判中,运用时空的辩证关系,深刻地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发展趋势。这就提醒,教学中要立足于资本主义发展史,以扬弃的唯物史观方法,揭示时间和空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就统编高中教材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来说,这一课主要从“空间”的维度进行了介绍,但是教学中不能缺少“时间”维度的思考,否则很难体现时间和空间的辩证关系。从“空间”来看,由于这些新变化是在坚持私有制的基础上出现的,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只是在新的基础上积累和加深。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终将无法克服资本对时间的无限诉求与空间局限之间的矛盾。“空间”转化为“时间”的结果就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空间”必然在私有制的框架内窒息,无法改变最终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历史命运,世界历史的进程加速。全球化为向共产主义的过渡准备着必要的物质和社会条件。①如此一来,对资本主义社会时空的价值审视,必然要求从时间和空间的辩证关系中去把握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去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简而言之,教学中通过一定时间的历史空间运动考察,或者通过一定空间的历史时间运动考察,借助历时性和共时性相结合的时空经纬方法,以动态的眼光加以分析,防止静态的、割裂的“即时时空观”,从而实现时间和空间的紧密结合。上面的两条路径,一方面揭示了人類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主线,另一方面又自觉接受了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达到了时空关系与唯物史观的统一。

实事求是地说,时空的观念并不为历史学科所独有,政治、物理、地理、美术以及语文等学科也有着时空的观念。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时空观念,到底应该怎样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学科本质?我想,撇开时间和空间的社会属性、舍离二者的辩证关系,仅仅停留在客观层面的简单化认知,不是历史学科的本质体现,至少不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位追求。时空观念素养培育的高位追求,需要以历史为本位,兼作哲学的思考。如果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培育客观上要求像史学家那样思考,推动“学术下移”的话,时间和空间的辩证关系就应该走进我们的视野,而并不会显得突兀。何况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就是这样进行思考的充足依据。若如此尚有几分道理,那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中“理解它们的意义”,是否因“表达方式”的限定而使得时空的关系受到局限,对其“意义”的审视也不全面?因为,只要将二者的辩证关系考虑进去,这样的素养水平甚或是超出水平4的。总之,教学中时空观念的培养应在客观层面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并自觉养成时间和空间辩证统一的意识与思维方式。这对于中学历史教学来说虽然很难,但从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高位追求和时空观念的全面性来说,它是重要维度,不可或缺。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浅薄思考,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沈克学,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昆山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湉湉】

猜你喜欢
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学科核心素养
“分配正义”概念的历史追溯与唯物主义重构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镜头中的组诗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毛泽东青年思想的唯物史观底蕴
论阿来小说《尘埃落定》中的唯物史观
历史教学设计中的“时空观念”设计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