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人体运动链的功能训练对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

2020-01-04 07:06胡梦婷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功能性训练体质健康

胡梦婷

摘要:本文从人体运动链的系统结构出发,结合功能性训练的特点和动作练习方法入手,对提高中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方面进行相关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在人体运动链视角下结合功能性训练可以对中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进行有效的干预与纠正,同时在预防运动损伤和提高身体运动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功能性训练;人体运动链;体质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150

随着我国社会生活经济水平的提高,中学生的身体发育水平较以前有所提升,但也带来了诸多潜在的隐患导致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整体水平呈现下降趋势,同时间接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也会造成畏惧体育活动等不良的连锁心理反应。此阶段的中学生正处于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时期,如果仅仅依赖传统的体育项目其实并不能提高他们的体质健康,甚至不科学的身体动作练习反而会增加他们承受运动损伤的风险。因此,本文从人体运动链系统结构出发,结合功能训练的特点和动作练习方法为切入口,科学地与传统体育项目有机结合,能更有效地干预与纠正中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在提高运动能力的同时还能预防运动损伤。

一、人体运动链的理论结构

“链接”概念最早由19世纪70年代Franz在其著作《机械运动学》首次提出,随后迅速被学界认同并传播到相关学科[1]。Gary Cook提出了人体运动链理论,人体各环节通过对参与人体运动的肌肉与关节的关联和功能整合对人体运动姿态及发力路径进行控制,通过动量在各个链条间传递实现各环节功能的整合[2]。同时造成运动损伤源于协调性差、肌肉过于紧张、动作的不稳定性与不对称性的存在,运动链存在薄弱环节(弱链)以及代偿性动作的发生,目前得到体育运动科学界的普遍认可。实践证明,人体运动链产生障碍时会导致人体内或身体运动时出现功能失调性动作模式,从而导致神经肌肉的代偿和适应性发生变化,从而为运动损伤埋下隐患。

二、功能性训练

功能性训练最初是在康复领域让病人通过这种训练逐步康复,之后功能性训练由康复领域引入到竞技体育领域,作为体能训练的发展与补充,同时也发现有运动损伤的运动员在接受功能性康复训练后,伤病率大幅度降低,而运动能力和运动成绩都有显著提高。功能性训练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运动训练中。功能性训练遵循人体功能解剖及运动生物力学规律下结合专项进行动作练习,注重人体各关节灵活性及稳定性、脊柱核心力量、动力链、本体感觉及动作模式训练[3]。

三、人体运动链结合功能性训练对提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可行性分析

1.人体运动链下的功能性动作训练意义

牛永刚等人在《人体运动链视角下的身体功能性训练研究》[4]中认为功能性动作是人体运动链上传递的结果,运动链结构决定着功能性动作的功能。核心区是人体运动链力量传导过程中的重要性及特殊性区域,是人体运动链传导的中继站和动力源。通过核心的转动与制动为四肢获得力量提供动力,帮助运动链更好地实现功能性动作[4]。若在传递过程中出现关节环节灵活度或力量过度或不足,会导致出现弱链或弱链接环节,并由此会产生动作代偿的现象。因此根据人体功能解剖学结构,按照符合运动生物力学特征的人体运动链进行功能性体能训练,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2.功能性训练对提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应用分析

(1)与中学生身体发展规律相吻合

功能性训练强调身体的协调性、稳定性与灵活性等能力,注重动作模式的训练,通过神经肌肉的募集练习方式来提高应用能力。中学生在该阶段正处于身体素质全面发展时期,符合中学生身体发展规律。

(2)预防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是阻碍中学生身体运动功能发展的一大威胁,如果采用不适当的训练方法,导致運动损伤的产生,违背了最初发展中学生体能的原则。而在功能性训练过程中,遵循多关节、多肌肉、多平面的多维度训练理念,将功能性动作筛查(FMS)渗透到功能性训练的每个环节中,筛查出中学生的代偿动作以及受伤风险较高的信号,改进薄弱环节,加强中学生对自身能力的掌握,保证肌肉的均衡发展,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3)重核心区锻炼

核心区位于人体中轴位置,是人体运动链的中心,决定了其功能的重要性。通过有效控制核心区肌群的稳定、平衡与力量,才能充分发挥出整条运动链的运动功能。此阶段的中学生普遍存在核心区功能比较差,动作代偿及弱链或弱链接的存在,为运动损伤埋下了隐患。因此,通过功能性训练不仅能提高核心区功能稳定性,还能发展完整的人体动力链,同时能降低运动损伤率。

四、结论与建议

功能性训练符合中学生身体发展规律,与传统体育教学内容相结合,应注意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根据中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要求,选择最合理的训练动作,科学安排训练,才能更有效地提高中学生体质健康发挥最佳的训练效果,应予以加强。

对中学生进行体能训练时,首先对中学生进行功能性动作筛查(FMS),了解中学生基本的身体素质状况,及时识别潜在的运动损伤问题。在训练中通过动作模式学习,加强躯干稳定性练习,科学看待动作代偿机制问题,避免运动损伤。

将功能性训练引入到中学体育教学实践中,不仅丰富体育教学内容,还能根据学生的不同身体机能进行制定优化方案,能积极弥补传统中学体育教学的弊端与不足,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与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李世明.对人体运动环节重量矩测量方法的理论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3):62-66.

[2]姜宏斌.功能性训练与人体功能链的若干训练学问题研究述评[J].体育学刊,2013,20(6):98-104.

[3]李笋南,齐光涛,宋陆陆,程翀.功能训练体系分类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41(2):76.

[4]牛永刚等.人体运动链视角下的身体功能性训练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6,38(4):61-63.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高级中学312000)

猜你喜欢
功能性训练体质健康
幼儿运动功能性训练效果研究
功能性训练在武术基本功训练中的结合与应用探讨
系统论视角下的运动链、链反应及功能性训练再认识
推陈出新:谈功能性训练在中学体育教学当中的应用有效性分析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影响西安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因素分析
浅析冰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功能性训练对网球正手击球动作影响的理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