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中的差异化教学

2020-01-03 10:01胡超群
关键词:花布头饰三角形

胡超群

摘要:美术课堂的差异化教学,是美术教师在了解每个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的基础上,根据班级特点,分类制订美术课堂的教学目标,选择、重组、优化教学资源,给予学生差异化美术学习支持。在美术课堂中推进差异化教学,需要关注不同学习风格的形成,强调不同学习方法的获得,重视不同评价视角的选取。

关键词:差异化教学学习风格学习方法评价视角

美术课堂的差异化教学,是美术教师在了解每个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的基础上,根据班级特点,分类制订美术课堂教学目标,选择、重组、优化教学资源,给予学生差异化美术学习支持。在美术课堂中推进差异化教学,关注不同学习风格的形成、强调不同学习方法的获得、重视不同评价视角的选取,让学生经历美术“真学习”。

一、关注不同学习风格的形成

“学习风格”由美国学者哈勃特·塞伦于1954年首次提出,是指学习者在信息接收、信息加工的过程中,根据自然喜好而选择的接受方式。这种方式受环境、认知、情感、年龄、个性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通过前期建立美术学习档案、运用观察清单、日记等方式,教师已初步了解了學生的学习情况,能够根据学生间的差异,从中选择一些适合学生的美术教学内容、学生喜欢的美术表现方式,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美术学习风格。20世纪80年代中叶,美国学者瑞德从感知偏爱的角度把学习风格分为听觉型、视觉性、触觉型、动觉型、合作型和独立型。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偏好,设计差异化美术小练习,助力学生不同美术风格的形成。

以苏少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海洋世界》一课为例,笔者以“海底探险之旅”为主题,创设了小精灵王国的班班和莉莉一家在海底探险的大情境。教学中,笔者设计了指向不同学习风格的四个差异化练习:第一,听觉型和视觉型,让学生观看微课程视频“班班和莉莉小王国——海底探险之旅”,向教师、同伴或家人口述自己发现的不同海底生物,以及它们的基本特征、纹样特点等;第二,触觉型和动觉型,让学生使用“百宝箱”的图案(见图1),创作个性海底生物,或者扫描蕴含学习方法的二维码图片获得学习支持,根据提示完成有关海底生物的思维导图,明确构图元素;第三,听觉型、视觉型、触觉型和动觉型,让学生观看微课“立起来的海洋世界”,并选择微课中的方法动手制作立体海洋生物装饰;第四,独立型和合作型,让学生个人或小组合作,将海底元素组合成有趣的场景。

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爱好,笔者将四类练习差异化推送给不同的学生,让他们继续沿着“海底神秘之旅”的故事主线,按照自己的学习风格,选择与自己能力匹配的练习,以个性化的表达形式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相同学习风格的小组合作时,还可以根据组员学习风格的多样性,设计多种角色,共同完成练习。如由听觉型、视觉型、触觉型和动觉型学习风格学生组成的小组,就分别设计了“大编导”“剪刀手”“绘画师”“粘专家”等角色,展示别致多样的美术作品(见图2);独立型和合作型学习风格小组中,个人与小组分别发力,有的挑战自我,自主动手,有的互补互助,也展示了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见图3)。关注不同学生不同美术风格的教学,很大程度上观照到了每个学生的学习历程,让每个学生都有较大的收获。

二、强调不同学习方法的获得

学习方法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开展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技巧等。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学生,因生活经验、身体特征、性格特征、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美术思维方式,在学习过程中也会采用不同的美术学习方法。教师可结合美术知识本身的特点以及学生美术学习方式的差异性,“就地取材”,及时观察,及时引导,让他们以个性化的美术学习方法投入学习。

(一)设置差异化问题

顺应学生的发展层次,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在教学中设置差异化问题,有助于学生差异化学习方法的获得。

苏少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找找三角形》一课要求学生找找生活中的三角形。对于刚升入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一下子很难联想到什么物体是三角形的,因为生活中他们常见的物体大都是圆形和方形的。由此,笔者出示了4个问题:①(出示图4)看一看老师发现了哪些三角形?②(出示下页图5)小熊猫华华家都有哪些三角形?③找找我们教室里有哪些三角形呢?④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三角形?

上述问题中,第一个意在引导学生通过观看教师发现的三角形粽子,知道自然界中三角形的存在,通过观察初步感知三角形;第二个意在带着学生“走进”小熊猫华华家,通过观察、联想找出华华房间里的三角形物体,对三角形有更深一些的了解;第三个意在让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观察、联想、分析,从每天出入的教室里寻找三角形的物体;第四个意在让他们通过联想、分析、筛选、归类等,再现生活中更多的三角形物体。对于前两个问题,笔者选择让思考能力较弱的学生回答,请基础较好的学生做“小老师”,快速判断同伴的回答是否合理,或者有不合理的说明理由;组织生生交流与评价,互相补充、质疑、释疑。对于后面两个问题,笔者请基础较好的学生交流,教师参与引导,促使全体学生的思维模式从单一走向多元。

差异化问题的设置,触动了不同层次学生不同角度的思考。不少学生主动通过自主思考,选择并改进自身的美术学习方法;部分学生借助小组交流自觉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发现了三角形的台球桌、三角形的建筑、三角形的金字塔、悬挂的三角铁、三角形的橡皮等。长期以差异化问题牵引学生的思维,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便会逐步由初级向高级发展,选择的学习方法也会更适切、更高效。

(二)布置层次化任务

差异化教学要求教师能明确地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情,课前多做工作,布置层次化的任务,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学习方法的机会,让学生以个性化的学习方法投入学习。

教学苏少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帽子与头饰——中国古代头饰》一课,在学生能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冕冠、旗头、步摇时,笔者先让他们选择合适的装饰品或花纹填充思维导图,整体建构帽子与头饰的特征图;然后根据中国古代的帽子、头饰特征制作头饰。学生手工制作的过程中,笔者出示了“看一看微课”“做一做头饰”“演一演角色”的层次化任务: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观看微视频,模仿视频学习制作头饰;动手能力稍强、已经可以独立完成作品的学生,观看多样的帽子、头饰图片,打开思路,做出更多不同的头饰;动手能力很强的学生,挑战制作立体小花装饰,展现出看一看、画一画、做一做、演一演等多元的学习样态。笔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前提是独立完成任务。学生完成作品后,相互评价,教师也参与点评,对其审美判断、创意实践等做出恰当的指点。评价活动后,组织学生再实践。此时,他们的学习方法运用较之前精准了很多,方法种类也更为多元,动手能力再上新台阶,展示的作品带给我们诸多惊喜。

(三)选用多样化学习素材

学习素材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选用多样化学习素材,“让喜欢油画棒的学生利用油画棒展示丰富的内心世界”“让喜欢水彩笔的学生用水彩笔勾勒出五彩的世界”“让喜欢剪贴的学生用剪刀、彩纸等创造出奇异世界”“让喜欢用线条描绘事物的学生用绳子、铁丝等‘制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绚丽天地”……学生的素材选择空间得以拓展,学习方法也会翻出许多“花样”。

教学苏少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新花布新衣服》一课时,笔者准备了新花布制成的窗帘、玩具、装饰品、小包、衣服等,让生活中的花布“走进”课堂,让学生真实感知新花布的材质。根据不同款式的花布成品,学生有的选择观察法,观察不同花布成品的不同效果;有的选择探究法,发现花布在生活中的更多用途;有的选择动手制作法,用花布材料制作别的小物件;有的选择鉴赏法,遴选新颖的、有创意的新花布衣服款式,品味其中独特的美……跳出文本,联系实际选用适切的美术学习方式学知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审美能力等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三、重视不同评价视角的选取

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提取度存在差异,需要教师以评价的形式监测每个学生的美术学习成效。美术课堂中的差异化教学,重视不同评价视角的选取,鼓励学生之间以不同视角评价各自的作品。

仍以苏少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海洋世界》一课教学为例,在作业展评环节,笔者给每个学生(或小组)发放了一张评价表。评价表给出了造型表现、画面布局、场景构思、用色搭配、视觉效果、创新价值等评价维度,并对评价维度做了说明,指引学生根据评价关键词,试着用美术的语言,选取不同的视角评价,多角度、全方位地评价同伴或自己的作品,尽量发现不同作品的优点。看着自己和同伴亲手创作的异彩纷呈的作品,学生个个兴奋异常,评价热情也很高。比如,“海葵组”从创意、画面布局、场景构思的角度,对“海星组”的作品做出评价:“‘海星组的‘5G海底城市非常有创意,将现代科技融入了作品”“我们很喜欢他们展示的小海豚邮递员,这画起来挺难的,可他们却画得非常细致,小海豚的布局设置也很有层次。不过,如果小海豚们的动态再丰富一些就更好啦!”“黄珊瑚组”从完成速度、用色搭配、造型表现的角度,对“紫电鳗组”的作品做出评价:“不愧是‘电鳗组,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作品,色彩搭配真好看!”“‘電鳗组以悬挂的方式展示小海豚,很特别,让我们也学了一招。我们为他们点亮了9颗星。还有一颗没点亮是想提醒他们:涂色要再认真一些!”“红海虾组”从创意价值、形象塑造、任务完成方式的角度,对“蓝海豚组”的作品做出评价:“我们组给‘蓝海豚组点亮了10颗星,因为我们觉得他们的作品把海里的小动物们都变成了明星,比如小水母是美丽的舞蹈演员,穿着好看的舞蹈裙在舞台上表演节目;大鲨鱼也没那么凶,看起来像一个很厉害的鼓手,在用尾巴打着节拍,为大家助兴,太有创意了!”“‘蓝海豚组的同伴分工合作完成作品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看到,他们有的负责丰富故事情节,有的专门绘制图案,有的专心裁剪,有的研究让作品立起来的方法,让每个组员都各取所长,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才完成了这么好的作品”……不同的评价视角观照了作品的多个方面,让被评价者能直观地看到自己的优劣。更让人惊喜的是,有两个小组还共同合作,“研发”出了别具新意的思维导图评价图(见图6)。顺着这个导图去评价,学生对《海洋世界》学习成果评价的达成度必然会更全面、更立体。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要始终注视学生理解知识的过程。”《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强调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美术知识、美术情感、美术态度、美术方法等的优化融合。在美术教学中推进差异化教学,为学生的美术学习活动提供支持,让美术课堂真正成为全员参与的“美园”。

参考文献:

[1] 安德烈·焦尔当.学习的本质[M].杭零,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 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上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 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皮连生,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 Gayle H. Gregory, Carolyn Chapman.差异化教学策略:不一样的孩子,不一样的方法[M].张小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教材教法

猜你喜欢
花布头饰三角形
一块花布
一块花布
一块花布
农 忙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
头饰类恐龙
“帽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