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盛 钱剑波
摘要:根植于明道文化的特色课程以“明道,唤醒和焕发最强大的生命力”为统领,构建“一体两翼”的明生课程、“道德与法治+”的明德课程和“做中学”的明慧课程实践样态。学校文化与特色课程建设理应双向建构,提倡嵌入式的整合实施路径和与之相匹配的课程评价。
关键词:明道文化特色课程课程评价
江苏省海安市明道小学诞生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前身为蓉塘义学。学校创始人程旭服膺“程朱理学”的代表程颢,取其号“明道”作为办学的训诫,希望莘莘学子“开蒙以达明道,明道以求福祉”。在“明道”校训的烛照下,240余载,一代又一代教育者应着明道之声的呼唤而来,一代又一代学子循着明道的指引远行,逐渐形成了全校师生自觉践行的“开蒙明道,谋求福祉”的明道文化。
学校文化是需要丰富和发展的。现代学校的根本目的是育人,立德树人是国家教育的根本宗旨,明道文化与二者“不期而遇”。“开蒙明道,谋求福祉”是直指育人、为了育人的。课程是学校育人的核心,以相应的课程为基础和支撑,学校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才能避免成为“空中楼阁”。明道文化呼唤课程建设,尤其是彰显明道文化的特色课程建设。
“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我校的两项课题研究已触及特色课程,并积累了些许特色课程资源。只是这些资源稍显零散,目标不明,内容过于“碎片化”,课程资源之间的关联性与结构性较弱。一所优质学校应该有自己的课程体系,应该构建一个基于校本实际、审视学校文化、源于办学理念、关注学生需求的特定逻辑而组织化的课程整体,将各课程有机地结合成一个联系紧密的、有逻辑的“育人整体”。换言之,“一所优质学校应该提升课程理性,这是有逻辑地推进学校特色课程变革的一个显著标识”。“十三五”期间,我校依托江苏省教育科学普教重点自筹课题“根植于明道文化的特色课程建设研究”,进一步深化与拓展特色课程建设。
一、课程目标与架构
在明道文化的引领下,我们探讨“明道”的教育意蕴和“明道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明道”的教育意蕴是唤醒和焕发最强大的生命力。“明道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于使命、愿景、价值取向。明道小学的使命是“开蒙以达明道,明道以求福祉”,愿景是“过健康、道德、智慧的明道生活”,价值取向是“明生、明德、明慧”。“明道”的教育意蕴及“明道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自然也成为学校特色课程的目标指向。
我们构建了以领域和科目为序列的课程结构(见表1),共有四大领域的学校课程,课程目标各有侧重,试图保证每一个课程目标都有相应的课程支撑,力求避免机械的对应。
如此,让学校文化落细、落实,逐渐内化为师生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以期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学校“过健康、道德、智慧的明道生活”的办学愿景。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0年第10期本刊特稿二、课程的三大板块:明生课程、明德课程、明慧课程
(一)明生课程建设
明生课程以“珍爱生命”为核心理念,着力以生命教育为“一体”,以简单易行、男女皆宜、终身受用的跳绳和结合兴趣自选的运动项目两项健身技能为“两翼”,构建“一体两翼”的明生课程实践样态(如图1所示),引导学生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生命教育是在认识与尊重生命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遵循生命成长规律,以珍爱生命为核心,以活动体验为手段,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成全生命,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悦纳自我,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我们以生命意识、生存能力、生命价值教育为基础和前提,表1学习领域科目课程目标国家课程校本课程明生明德明慧健康与品德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生命教育、习惯养成教育、“传统节日”项目、“三礼”教育、校史传承、少先队活动、“绳”彩飞扬、自选运动项目……√√语言与阅读语文、英语国学经典、走过石板街、口语交际、英语剧场、欣赏与评论……√√数学与科技数学、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纸的世界、珠心算、科技大观园、航空模型、仿生机器人、动漫绘画、环境保护社区行……√√艺术与审美音乐、美术明道大家唱、海安花鼓、海安龙舞、玩泥巴、剪纸、扎染……√√√从三个层面展开:(1) 生命意识教育。它是生命教育的起源教育、生长发育特点教育、健康生活习惯教育、死亡体验教育等内容。(2)生存能力教育。生存能力是生命个体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包含生活自理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救能力等。(3)生命价值教育。生命价值不能局限于肉体的存在、寿命的延长和外表的美丽,还在于心灵的善良、人格的健全,它是生命教育的最高层次。要使生命有质量,需热爱生命、享受生命的美好,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明确生命的价值在于奋斗和奉献。
“两翼”的选择,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学校生均占地严重不足,活动场地小;学生大多来自普通的职工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什么运动不受场地空间的限制,“物美价廉”,运动器材能够随身携带?什么运动能让学生终身受益?经过调研,跳绳项目成為首选。细细的绳索有着想象不到的魔力,它不仅能让学生“玩”得不亦乐乎,而且能让许多成年人爱不释手。一根跳绳可以玩出各种花样,如单脚跳、单脚换跳、双脚并跳、双脚空中前后与左右分跳等。我们还按照不同情况编排各种花样动作,用旋律适宜的歌谣伴奏。二是兼顾和尊重学生的体质和爱好,健身要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
学校特色课程既要着眼于全员参与,有教无类,也要着力于层级提高,因材施教。“两翼”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着力构建一套梯形实施体系(见图2):(1)以课堂教学为起点抓普及。把活动带进体育课堂,分年级、分阶段实施教学,确定每个学生应达到的水平,确保活动的参与度。(2)以社团活动为基点求提高。组织班级社团,联动开发,聚合人才,层层选拔建立校级社团;成立活动普及班、提高班和精英班,使特色体育项目形成梯队;开展专门的指导与训练,着重技能提高。(3)以竞技比赛为抓手显特色。学校每周有年级段比赛,每学年举办体育节。每天的大课间作为全校师生练习花样活动的主要时间,规范有序,“两翼”课程很快在全校普及。每当大课间活动时,校园的每个角落,“绳”采飞扬,多样展示。
“一体两翼”明生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施,充分发挥了活动的载体功能,丰富了学校明生文化的内涵,厚泽了学生的生命基础。
(二)明德课程建设
明德课程以“修炼道德”为核心理念,在“大德育观”的视野下,在“目标融合、内容统整、时空落实、活动联动”的过程中,整合道德与法治国家课程与习惯养成教育、传统节日项目、“三礼”教育、校史传承和少先队活动等资源(如图3所示),创设德育情境,创新实践载体,用文化浸润学生成长促进道德内化,从而构建“道德与法治+”明德课程实践样态,引导学生做一个善良、仁爱的人。
1.“道德与法治+”习惯养成教育。
习惯养成是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目标。传统的课堂往往侧重于知识传授,难以实现知行合一。学校多种类型的德育活动虽然注重行为规范教育,但缺乏恒常的实践修炼。为此,我们尝试设计了“道德与法治+”习惯养成教育课程。
“道德与法治+”习惯养成教育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与法治課程目标和明道小学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序列化训练目标为基础,分低、中、高三个年段,确定习惯养成教育课程的年段目标。依托儿童逐渐拓展的生活领域,从“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交往习惯”“思维习惯”四个方面,详细罗列养成训练点,家校合育,助推学生持之以恒地修炼。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习惯的初步养成需要21天;坚持 90天,就会形成相对稳定的习惯。基于此,我们研发了《明道小学习惯养成教育操作手册》,分培养、巩固、强化三个步骤实施,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周开始,每三周一个侧重点。为了便于操作,我们对应设计了《习惯养成教育操作表》,每张表分六个板块:(1)“你关注了吗”。介绍与习惯养成教育目标相关的教育理念、格言警句、哲理故事等。(2)“你做了吗”。将习惯养成的具体目标分解为若干操作要求,按时序、梯度编排,为师生家长提供操作指导。每个习惯经过13—14周的培养、巩固和强化,使之成为相对稳定的习惯。(3)“情况反馈”。对照习惯养成的操作要求,设置相应的评价内容,评价习惯养成情况。(4)“孩子心语”。让孩子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增进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了解。(5)“周期梳理”。总结一个周期习惯养成方面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之处。(6)“链接”。提供区域调查研究得出的常规模型和家庭教育的案例、故事等,供学习参考。
2.“道德与法治+”传统节日项目。
德育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我们带领学生走进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华传统节日,开展“过传统节日,扬民族精神”项目学习活动,了解各个节日的历史背景、相关传说、发展演变、风俗习惯、时令节气,研究其文化内涵、美好愿望,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中华文化,寻中国人的根,聚中国人的心,铸中国人的魂。通过听、寻、做,感悟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传承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着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文化品位。项目学习活动中,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内容,设计驱动型问题,完善学习方案,在学习中,与老师、家长、同伴结为学习共同体,弘扬团结协作精神。
3.“道德与法治+”“三礼”教育。
仪式是德育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载体,具有一定的导向性、感染性和教育性。我校结合学生实际,坚持开展“三礼”教育(开笔礼、成长礼、毕业礼),让仪式教育真正走进学生心里。
每年9月,学校都要举行一年级新生“开笔礼”。学生正衣冠、拜孔子、习礼仪、吟诗词、开“天眼”,感受书院文化的源远流长。
十岁的孩童开始告别淘气、顽皮,学做一个体贴父母、关爱他人的少年。每年春天,我们为三年级学生集体举行“花开逐梦,成长有你”成长仪式,“祝福、成长、感恩、畅想”四个篇章环环相扣,让学生回忆童年,体验亲情,更懂得珍惜生活,孝敬长辈。
每年6月,毕业班的学生自己动手,将自己的成长照片制成魔力相册、美篇、班级微电影等上传至班级群和家长群,回忆“那些年,那些事”,共享成长快乐。
4.“道德与法治+”校史传承。
校史是一所学校丰厚的文化积淀,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作为有着两百多年校史的学校,明道小学拥有众多知名校友,可谓人才辈出。我们尝试将校史资源融入明德课程,用丰厚的文化底蕴浸润学生的道德成长。
如,搜集曾获“陈省身数学奖”的数学家校友——吉敏的故事,开发“走近吉敏”特色课程。教学道德与法治相关内容时,教师将其与“走近吉敏”特色课程整合,设计了如下活动目标:讲述吉敏的故事,感悟她为了数学研究不懈努力的精神;产生了解更多名校友的兴趣,从名校友身上汲取正能量,沿着名校友的足迹成长。借助校史资源,通过“我们的名校友”“我眼中的吉敏”“我们的明道精神”“明道校园共成长”四个板块,引领学生展开实践探究,最后,呈现实践活动收获,提炼“成功要素”。这一学习活动,让学生从认识和了解校友开始,不断汲取正能量,感悟和理解明道精神,并潜移默化地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成长目标。
5.“道德与法治+”少先队活动。
少先队活动是传统的德育载体。明道小学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了诸多少先队特色活动,尤以“红领巾寻访活动”“明道秀场”“明道银行”最受师生欢迎。依托少先队活动这一载体,学校尝试将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与之结合,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自主学习、兴趣阅读、走进社会、展示特长,“玩转”道德与法治课堂。
通过构建“道德与法治+”明德课程,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鲜活的生活案例丰富了学习内容,学生的讨论、辩论、游戏、实践成为课堂“主流”,学生在多样的活动中学习道德与法治内容,在社会实践中践行道德认知,在对话谈心中体验道德成长……德育,深深扎根在学生生活的沃土之中。
(三)明慧课程建设
明慧课程以“涵养智慧”为核心理念,从人文智慧、数理智慧、科技智慧三个维度得以创生(如图4所示)。它采用探究性学习等方式,形成源于学科学习、创生校本课程资源、着力提升学生智慧的综合实践课程,构建“做中学”的课程实践样态,引导学生做一个乐学、善思的人。
人文智慧课程以涵养人文、砥砺智慧、提升艺术审美为最高诉求,不言“术”、不論“器”,从“道”的层面展开。人文智慧课程分为“国学经典”和“艺术审美”两个板块。“国学经典”板块,以“论语”为主线,分低、中、高三个阶段推进,以经典思想浸润心灵,以传统文化增进学养,以历史经验规范行为,帮助学生修身养性、提升境界,为学生成长提供新思路和新视野。“艺术审美”板块,以海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梳理有代表性的海安民间音乐、美术,以传统的海安花鼓、龙舞和扎染作为特色课程资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海安民间音乐、美术的历史和现状,加强学生传承和保护民间音乐、美术的积极性,在体验中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数理智慧课程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实验,锤炼数学思维。课程研发和实施过程中,我们着力引导学生鉴别和理解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作用,做出有理有据的数学判断,提升在多种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研发“明道文化中的数学”课程资源时,我们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纸为依托,以合作探究为手段,构建前后呼应的“链条式”数理智慧课程——“纸的世界”:图形大家族、奇趣的巧板、奇妙的剪纸、图形密铺乐、究竟有多高、谁的体积大……课堂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彰显,在画一画、折一折、卷一卷中,在想一想、议一议、算一算中,他们的思维不断得以提升,智慧不断得以生成。
科技智慧课程以涵育科学素养,磨练科技智慧为目标,主要包括四个维度:科学观念与运用、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探究与交流、科学态度与责任。科学智慧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具身参与对物体和自然现象的发现,通过观察与实验获得重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学会探究的技能;发展语言和表达能力;保护好奇心和提升学习科学的主动性;激发想象力,扩展思维;提升合作和交往能力。我们结合实际,找准着力点,依托优势资源,组建了科技活动俱乐部、航空模型队、四驱车模型队、机器人工作室等校级科技社团。尤其是“Power Tech”仿生机器人创意这项动手动脑相互促进的机器人培训项目课程,学生从设计画图、加工制作、测试改进等方面入手,利用简单的工具制作出模仿不同生物运动的机器人,并为机器人设计富有创意的外观,赋予深刻的寓意,再让这些机器人在竞技场上一决高下。我校是江苏省“Power Tech”仿生机器人培训基地,有着一支优秀的科技辅导教师团队。在他们的指导下,我校选手在江苏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Power Tech”仿生机器人创意大赛中连年取得优异的成绩。经过几年的研究,我们逐步研究出了自己的机器人制作技巧,并开发了相应的特色课程。
我们提倡明慧课程基于思维进行探究式教学,整合学习理论、学习科学以及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明慧课程学习流程:(1)动机激发,没有动机学生就无法思考;(2)创设冲突,有了冲突学生才会积极思考;(3)主动建构,包括认知建构和社会建构;(4)自我监控,指的是学生要把学习活动的本身作为关注的对象,不断地计划、评价、反馈和调节;(5)应用迁移,学生要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真实的情境中去。整个过程以衡量学生是否在不断思考为核心。没有思考,学生获得的就是无效的知识;没有思考,学生的素养就无法发展起来,智慧也难以提升。
三、关于特色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在根植于明道文化的特色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生发了以下思考:
(一)学校文化与特色课程理应双向建构
学校是有生命的,是由充满灵性的人所汇聚的。学校文化作为育人的文化,既要凸显以文化人、学以成人的教育本质,又要旗帜鲜明地彰显国家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寻找培育“活泼泼的生命”、塑造未来社会人才的最佳途径。课程是学校育人的主要载体和培育路径,其目标指向与所在的学校文化应是一致的,两者理应双向建构。
学校文化是特色课程建设的灵魂,学校文化对办学使命、愿景、核心价值取向等的明晰表达,是学校文化自觉的体现,引领着特色课程的发展方向,让课程中的个体处于舒展状态。特色课程建设只有充分体现学校文化中的使命、愿景、核心价值取向等时,才是内化了的、落实了的、具体的学校文化,才能转化为学校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能充分发挥学校特有的育人功能和作用。特色课程建设是学校文化的外显,它不是对学校文化的机械解释,而是创造性的再生。特色课程建设一方面受制于学校文化,另一方面也是对学校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二)特色课程建设可尝试嵌入式整合实施路径
学校特色课程的实施是需要时空的,以小学每周30学时计,国家课程的26学时基本上用以完成国家课程规定的教学任务,地方课程2学时大多是一个区域的内容规定,校本课程自主空间仅有2学时,非常有限。为此,在学校特色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尝试整合实施路径,将明生课程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整合,明德课程用“道德与法治+”嵌入道德与法治课程之中,明慧课程以“做中学”尝试构建源于学科学习、创生校本课程、着力于提升学生智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国家课程的思维延伸而非知识难度的加深。进一步说,学校课程改革的过程,绝不是简单地用一种理念取代另一种理念,用一种教材取代另一种教材,用一种教学方式取代另一种教学方式,而是要将特色课程方案嵌入到实施的组织结构之中,形成一种情境、态势、场域,促使学校教育情境下不同课程理念的相互碰撞,不同教学内容的组合更新,进而促进教学组织、规范、内在激励机制的更新。
(三)特色课程建设要有与之匹配的课程评价
学校特色课程评价直指课程受益,也就是在特色课程中的师生、学校(有可能辐射到家庭和社会)从特色课程中获得的效果和利益。师生、学校从课程中获益的程度,实际上就是课程促使个人和学校发展的程度。切实发挥各类特色课程的不同效益,需要采取不同的课程评价方式。
一是评价主体走向多元。特色课程实施过程中,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逐步改变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建立由学生个体、同伴、教师、学校、家长和社会等多位一体、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首先,尊重学生个体自评和同伴互评,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省思、促进评价与教学活动相结合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成为学生合作的意识和技能不断增强的过程。其次,尊重家长的客观评价,通过家校联系单、家校交流会、校园亲子开放日等活动,构建家庭评价的渠道,形成心心相印的家校教育合力,使学校教育摆脱“半边脸”的尴尬境地。再次,重视社区评价,学生在“红领巾寻访”活动中以及节假日都要参与社区活动,社区要对学生活动情况及时记录并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是评价方式走向多样。首先,由终结性评价走向形成性评价,突出过程性。特色课程实施过程中应特别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对学生的过程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动机、行为习惯、意志品质等。其次,由绝对性评价走向差异性评价,突出因材施教。从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层次性的教育立场出发,特色课程实施过程中采用不同尺度的评价办法,即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达标要求不同,同一个体采用纵向发展的增值性评价。再次,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突出激励性。特色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智慧闪光点予以及时评价,对需要时间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是以鼓励的行为和语言,让学生持续思考和相互切磋,选择恰当的时机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三是评价主体间性关系走向对话与协商。强调公平、自由、开放和理解的精神,通过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等主体的民主参与,开展对话与协商,求同存异,去伪存真,促进三者尤其是教师作为评价主体水平的真正提升。只有这样,课程评价才会走入课程开发的全过程,成为课程的常态。学校特色课程评价的对话与协商主体间性关系体现了学校的价值追求和哲学定位,这有利于提高广大师生、家长、社会的积极性,促使评价主体产生深层意义的价值认同,从成功中获取归属感,有效构建学校群体的课程生活,进而促进学校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四耕,杨文斌,李春华.突破大杂烩:有逻辑的学校课程变革[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 景盛.行走在明道文化建设的路上——明道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6(02A/03A).
[3] 张学智.中国哲学视域下的学以成人[N].光明日报,20180813.
[4] 柳夕浪.制度变革是高中课改的应有之义[N].中国教育报,2008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