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炬 钟志威 何铭杰
【摘要】目的 调查佛山市南海区大学生对健康教育宣传品需求与态度,给本区生产及分发宣传品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本次研究以佛山市南海区高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经整群抽样法,通过集中匿名自主填写方式开展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本次调研问卷结果,包括一般情况、健康教育获取情况、宣传品验证途径、态度性问题、健康知识需求。结果 本次共发放66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10份,回收率为92.42%。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接收的宣传品多为传统型宣传品,其次为数字型及实用型宣传品。在1年内接收宣传品的数量方面,63.9%接收数量在5份以下;在宣传品的获取途径方面,40.82%大学生的接收途径为多媒体信息,27.05%大学生的接收途径为学校分发,15.74%大学生的接收途径为街边发放;在获得健康知识途径选择方面,经手机、电脑等新媒体获取健康知识占比最高,高达67.54%。450例大学生认为医疗机构是宣传品获取的最佳途径;在对宣传内容存在怀疑的验证途径方面,55.74%的大学生选择互联网。72.8%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获取健康知识,68.2%的大学生对健康教育宣传品持有欢迎态度,同时47.5%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分发宣传品。日常接收最多的宣传品与其他情况的宣传品选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8.9%认为实用型宣传品因其有较强实用性而被欢迎,63.4%大学生认为数字型宣传品受到欢迎原因是其快捷方便。不同性别大学生对于健康知识的需求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教育,需积极改进并创新实用型宣传品,采取数字型宣传品开展多通道传播,合理减少并重点制作传统型宣传品,后经医疗机构、政府、学校等机构妥善发放。
【关键词】大学生;宣传品;健康教育;需求;态度
DOI: 10.14163/j.cnki.11-5547/r.2020.16.072
伴随信息技术的普及,健康教育宣传方式从单向传播朝着多维度、多群体和服务个体化的模式转变[1,2]。据有关调查发现[3,4],近些年来大学生不再从获取到健康知识,而是通过电视、互联网等其他新媒体获取,但有关网络的真实度与准确度仍存在一定争议。以往的媒体于时间方面有一过性的特点,检索速度较慢,且缺少互动作用,对象不能和传播信息的人员之间开展及时信息交流[5,6]。为最大程度发挥传播作用,需要有关的机构积极参加健康宣教,在传播信息同时还应迎合新型传播形式,制作出多种可供健康教育的宣传品,同时利用多个渠道传播健康知识,以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7,8]。本文调查佛山市南海区大学生对健康教育宣传品的需求及态度,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佛山市南海区高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1.2方法
1.2.1抽样方法 依据公式n=[P×(1-P)]/d2×Z2(Z是统计量,d是准允误差值,P是估算大学生在健康教育有关宣传品的需求度,置信度为95%时,z=1.96,依据P=0.5、E=5%、Z=1.96进行统计),计算出样本量为386例,获取样本量受整群抽样法影响,需于上述样本基础上再提升1/2的样本量,估算有10%左右人群失访,最终调查人数确定为660例。通过整群抽样法,于本区随机选择学校共2所,每个学校抽取4个不同的专业,每个专业抽取2个班级进行调查。
1.2.2调查方法 通过专家咨询和查找有关文献,制定出和本区大学生相符合的健康教育宣传品有关需求及态度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況和一般性、需求性及倾向性调查。联系目标学校,后集中分发调查问卷,要求学生以匿名方式独立完成整个问卷的填写工作。
1.2.3质控规定采取统一的调查问卷,由经有关培训的调查员开展调查,填写前给填写者说明需要注意的事项,结束填写后及时进行审核和问卷回收。
1.3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本次调研问卷,包括一般情况、健康教育获取情况、宣传品验证途径、态度性问题、健康知识需求。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Epi Data 3.1进行数据库组建,以双录入法录进数据,后开展核查。导人数据到SPSS17.0软件中,对人群的特征、态度、需求和使用现状开展分析,采取X2及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次共发放66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10份,回收率为92.42%。610例研究对象中男262例,女348例;年龄17-28岁,平均年龄(19.96±2.68)岁。
2.2健康教育获取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接收的宣传品多为传统型宣传品,其次为数字型及实用型宣传品。在1年内接收宣传品的数量方面,63.9%(390/610)接收数量在5份以下,26.4%(161/610)接收5-10份;在宣传品的获取途径方面,40.82%(249/610)大学生的接收途径为多媒体信息,27.05%(165/610)大学生的接收途径为学校分发,15.74%(96/610)大学生的接收途径为街边发放;在获得健康知识途径选择方面,经手机、电脑等新媒体获取健康知识占比最高,高达67.54%(412/610),其次为经书籍、杂志、报纸,占63.28%(386/610),经电视及广播占56.07%(342/610),经校内健康教育课程占28.85%(176/610)。
2.3宣传品验证途径 450例大学生认为医疗机构是宣传品获取的最佳途径,其次为学校(298例),第三为政府机构(230例);在对宣传内容存在怀疑的验证途径方面,55.74%的大学生选择互联网。见表1。
2.4态度性问题 72.8%(444/610)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获取健康知识,68.2%(416/610)的大学生对健康教育宣传品持有欢迎态度,同时47.5%(290/610)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分发宣传品。日常接收最多的宣传品与其他情况的宣传品选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68.9%(420/610)认为实用型宣传品因其有较强实用性而被欢迎,63.4%(387/610)大学生认为数字型宣传品受到欢迎原因是其快捷方便。
2.5健康知识需求 大学生对于健康知识的需求:373例(61.23%)选择健康生活方式,290例(47.54%)选择合理膳食和营养,273例(44.75%)选择急症互救和自救,230例(37.70%)选择心理健康。不同性别大学生对于健康知识的需求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伴随生活水平日渐提升,大学生对于健康方面内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对健康知识接受度也在不断提高。本次调查显示,大学生将医疗机构、学校以及政府作为最可信的健康教育宣传品来源渠道,经比较发现三者权威性均较高。其中医疗机构独具特点和专业上的优势,了解和把握的健康知识更为充分,有着最高可信度。因此,需要在开展健康教育时积极发挥上述机构的作用。有关结构应结合自身定位特点进行资源整合,以便在传播中占据优势途径[9,10]。
本次调查显示,大学生接收的多是传统型的宣传品,其次是数字型和实用型的宣传品。因此,在制作宣传品方面,应更改以往形式及倾向,增加力度,重点对实用型、数字型宣传品进行生产和制作。但数字型宣传品在当今时代,可以实时、广泛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因此,应和宣传品白身优势、学生需求充分结合,在针对性原则下生产和发放宣传品。
本次调查显示,68.9%(420/610)认为实用型宣传品因其有较强实用性而被欢迎,该类产品可在获取健康知识前提下,提升其边际效用,且保存更容易,需要在宣传品设计的过程中注重实用、针对、知识和创新几方面,以提升知识传播效果。63.4%(387/610)大学生认为数字型宣传品受到欢迎原因是其快捷方便。学生对信息存在怀疑后常采取网络查证的方式,但无法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及准确性,但因其查找信息时陕捷方便,遂成为首选方式。因此,需对数字型宣传品加大发展力度,不断传播健康知識可信度及正确性。传统型产品无法被多数大学生接受,原因是其实用性不及实用性宣传品,快捷方便不及数字型产品,但其具备成本低、通俗简单以及传统惯例等无法取代的优势。因此,制作传统型宣传品时需改进有关传播内容,并落实有关措施针对性地进行分发。
本次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健康生活方式最感兴趣,分析原因是大学生想提升生活质量,应和其健康知识需求相结合,计划性、针对性传播健康知识。
总之,对大学生的健康教育,需积极改进并创新实用型宣传品,采取数字型宣传品开展多通道传播,合理减少并重点制作传统型宣传品,后经医疗机构、政府、学校等机构妥善发放。
参考文献
[1]夏彦昌,赵运良,李灿,等.某医学院大学生艾滋病知识认知度及健康教育需求.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9(5):138-140.
[2]冯峻,上尚文,张诤,等.边疆多民族地区不同高校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需求现状调查.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7,38(8):122-125.
[3]张华,孙志岭,高海霞,等.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凶素及基于移动终端的健康教育需求分析.重庆医学.2018,47(15):2055-2060.
[4]王永红.某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态度、技能及性健康教育需求的调研.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19(4):376-379.
[5]曹洁频,赵艳婷,陈家言,等.武汉市大学生毒品相关态度及教育需求状况.中国学校卫生,2016,37(6):847-850,855.
[6]代珍,何勤英,范双凤,等.2017年成都市高校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需求及影响因素凋查.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35(2):114-120.
[7]陈丽颖,上宗斌,张欣,等.某医学院校学生对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中国健康教育,2017,33(3):247-250.
[8]徐婷,札莉,沈心荷,等.上海市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与服务现状和需求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7):3841-3844.
[9]崔婕.大学生健康教育主观和客观需求研究.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46):177-178.
[10]胡金诺,严燚,严敏,等.深圳市大学生艾滋病知晓情况与健康教育需求分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8,22(12):1300-1302.
[收稿日期:2019-12-10]
作者单位:528200 南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健康教育与科教信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