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钊文 王树丽 沈汉洲
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不断推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成为核心,教学质量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调研了学生对教学评价的认识和影响教学评价的因素,分析了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依托教学评价反馈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使教学评价真正服务于教师教学成长与专业发展、维护和实现学生学习利益,保障高素质人才培养。
关键词: 教学评价;教学质量;反馈
1.高校的发展离不开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随着《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文件的出台,国家更加关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师教学工作和教师专业素质能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已进入提高质量的升级期、变轨超车的机遇期、改革创新的攻坚期。人才培养质量关键之一在于提高教学质量,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教师专业素质能力要适应、引领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就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质量被赋予新的使命,高校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影响高校课堂质量的因素很多,比如社会因素(国家政策对办学条件的影响、国家和社会对学校的重视和对人才的需求动向等)、学校内部因素(师资因素、学生因素、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因素、教学管理因素)等。由于对提高课堂质量的理解不尽相同,因此对于如何提高高校课堂质量,不同人有不一样的观点。一般认为,提高教学质量要求老师有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方式;要提高课堂质量,就要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要求老师有广博的文化素养;更直接的是主张教师吃透教材,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做到深入浅出,抓住重点难点,研究如何讲好每一堂课。
2.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与学生教学反馈相关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基本理论研究较多,实践经验较少;过多强调对老师及学校管理的要求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将学校、教师、学生有机结合。提高课堂质量理论较多,途径方式多样,其中,学生反馈教学质量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和途径之一。通过教学质量反馈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高校建立健全的教学质量反馈机制,提供科学、合理、规范的学生教学反馈信息,形成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总结,可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教学质量可以从学生反馈、教师回应、管理方法等方面入手,分析教学质量反馈中存在的问题,可能更有针对性地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基础性的依据。高校学生评教反馈中存在一定问题,教师对教学反馈的认识限制了学生评教积极作用和价值的发挥(王明宾,2003)。当然,科学的学生评教机制是提高学生评教信度与效度的基础(黎荆等,2007)。科学地改进学生教学评价制度,改进学生评教,达到教师教学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依据学生评教信息与评教分析报告的反馈改进教师教学的目的(周继良等,2017)。
3.本研究问题的提出
本研究首先肯定了高校学生的教学反馈非常有利于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必须清楚看到目前高校学生的教学信息反馈或教学评价过程存在的问题。比如,学校严格规定学生只有进行了教学评价之后才可以选修下一学期的课程,才有可能查阅个人的期末成绩。评价实施带有的强制性和被迫性使部分学生不认真和马虎应付评价,致使评价结果可信度不高。如果是有效性和可信度都不高的教学质量评价(教学质量反馈),对于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又有什么意义?为此,本研究针对学生评教过程开展调查和分析,为提高高校学生教学反馈的有效性和可信度,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以此为基础,提出夯实高校学生教学反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建议。
4.高校学生教学评价分析
4.1调查对象对教学评价的认识。
通过网络问卷調查学生对评教的认识,发现评教对象认为评教很重要、对评教持无所谓态度和觉得评教没什么意义的分别占了59.50%、35.10%和5.40%。在评教过程中,大约92%的同学能认真完成评价,约8%的同学随便填写了。约64%的同学了解评价体系的内容,36.5%的同学不了解教学评价体系。对现有的评价体系,约93%的同学基本满意,不满意仅占6.8%。
4.2调查对象组成对教学评价的影响。
不同性别的评价对象对评教的看法和持有的态度及对评教体系内容的了解程度及对评教体系满意程度相差不大。认为评教很重要的学生中,一至四年级的学生分别占比84%、60%、43%和51%;认为评教无所谓的大一占16%,其他各年级各占40%左右;认为评教没意义的大一大二各占0%,大三占14%,大四占7%。不同年级对待评教的态度,认真完成的大一大二各占100%,大三占71%,大四占91%;也有随便填写评教的同学,以三年级(29%)和四年级居多(9%)。
不同年级对评教体系基本了解的比例分别为53%、100%、43%、68%;不了解的比例分别为47%、0%、57%、32%。不同年级对评教体系基本满意的比例分别为95%、100%、86%、93%;对评教体系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5%、0%、14%、7%。
4.3调查对象的教学评价态度、过程及了解程度。
认为评教很重要、无所谓的调查对象,能认真完成评教及对评教体系满意;认为评教很重要、无所谓、没意义的调查对象能认真完成的比例分别为100%、89%、25%;随便填写的比例分别为0%、11%、75%。认为评教很重要、无所谓、没意义的调查对象对评教满意度的比例分别为100%、92%、25%;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0%、8%、75%。认为评教很重要、没意义的调查对象对评教体系了解的比例分别为66%、75%,认为无所谓的比例仅占31%。
调查对象的评教态度基本不受对评教体系了解程度的影响,认真完成的比例分别为96%、100%、88%。认真完成评价的调查对象对评教体系的满意度基本能达到100%,随便填写的满意度为50%。评教体系的满意度基本不受对评教体系了解程度的影响,比例分别为86%、100%、96%。
4.4调查对象对教学评价中最关注的内容及分析。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感受者,更能感受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方法及教学效果等。调查显示学生更关注的是课堂教学情况(70%),其次是评教体系方面(20%),基本不受性别、年级的影响。
调查显示学生关注教学质量与效果、上课方式风格及课堂氛围与生动性的比例分别为44%、31%、21%,在这几个方面女生的关注程度略高于男生。评教体系方面关注评教结果的反馈与作用、能否匿名评教的学生比例分别为47%、20%。
4.5影响教学评价的因素及分析。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复杂的评价活动,调查结果显示影响评教的因素中,课堂教学情况占74%、教师因素占23%;其中女生认为课堂教学情况影响评教的比例更高,达88%;不同年级认为影响评教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课堂教学情况,其次是教师本身。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中上课方式风格、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比例分别为48%、36%。
4.6教学评价存在不足及分析。
教学评价的目的旨在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生利益。调查显示教学评价的不足体现在评价体系规则、评价问题设置及评教作用与实效方面。评价体系规则方面的不足体现在不能全部评优及不能匿名评教。
课堂教学评价中学生关注的是教学质量效果、上课方式风格及教师能力方面,评价体系规则、问题设置是否全面体现学生这些方面的要求,以及能否达到评价的目的等都影响学生对评教的看法、态度、满意度及最终评教结果。
5.对教学评价的认识存在的问题
评价导向性偏离,目前的教学评价为管理而评,一些学校把教学评价作为工作考核、人事管理和学生教学事务控制的政策工具,关注教师的业务能力成长明显不足(周继良等,2017)。教学评价主体责任失语是非常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潘懋元,2005)。且现代大学对卓越目标的追求和对日益增加的外部问责的回应,认为是可以检测和评价的指标,影响教学质量评价管理目标价值导向。学校应该把有效的评教作为服务教师教学与促进教师发展的管理手段及方式。
在评价实施过程中,学生的“无所谓、没意义、不认真、不了解”等负面态度及看法导致评价结果可信度很低。学生未充分认识到评价对教学改进的重要性。教师对学生评教的茫然、被动、质疑,以及教师评价用于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导致教师出于外在功利性目的变相讨好学生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评价目标,教师未能通过评价做到自身反思及促进未来专业化发展(谢俊红,2020)。
评价指标体系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评价目标性不强,未能突出人才教育和培养目标;评价强调的是教师教的评价,未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关注点,以及没有体现学生学的学习质量和成果的评价。为了简单实施评价,只注重一些易于量化的表面性指标,轻视教学本质的内容。通过学生的表现评价教学而言,往往忽视学生能力的定性评价(如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简单量化等),没有做到教学的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平衡、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环节评价与整体评价相结合及成绩评价与素质评价相结合等(王林毅和于巧娥,2018)。可见,评价标准和方法未能综合考虑评价目标,评教时空性、时效性不强。
5.1对教学反馈理念认识。
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对评价的地位与导向很重视,但容易迷失方向,追捧社会热门,忽视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核心问题与管理水平提高的基础问题。从根本上影响教学评价和教学反馈的理念,导致不能平衡重视发展与评价学校功能、不能兼顾综合评价与个体差异、不能实现多元化的定性和定量评价、难以实现参与和互动,以及不能实现评价主题的多元化。
5.2教学评价体系的系统性不足。
学校发展的人才定位不同,专业领域不同,所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缺位、缺环等情况。平衡教师课堂考核与教师教学研究、教学服务等考核,重视教师考核与二级教学单位教学管理与水平考核,学生考核与同行与督导考核,结果性考核与过程性观察与测度,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学评价系统实施。
5.3评价指标缺乏科学性。
从学校层面来说,发展速度和更高声誉是共同的追求。部分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对区域实际与学校特色认识不足,导致分层和分类人才培养思考不够深入,以至教学质量评价中存在评价指标定位及设计部科学等问题,教学评价实施无法取得积极效果,影响教学质量。
5.4教学评价结果的运用欠优。
由于对评价理念、体系及科学性等缺乏认识,或者评价获得结果本身不具有有效性,加上不同学校在教学资源上存在差异,导致评价结果的运用差异。致使目前评价难以精准施策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管理无法形成有效闭环。影响学校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无法及时获知人才需求新动向与要求,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影响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及相关教学方式、手段和内容的更新,影响学校内部管理及教学资源的分配,影响培养学生质量,降低人才培养的社会适用性,陷入无限的恶行循环。
6.夯实高校学生教学反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建议
6.1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完成系统,引导学生进行反馈并协助改进。
根据国家出台的《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对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导向、标准、方式等提出全新要求,优化教师分类评价机制,多样化评价指标,科学合理化评价标准、方法、时机等。树立正确教学评价目标、评价导向和机制及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标准要求,要求学生认真评价,做到公平、公正,以提升评价结果的可信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全面性。评价指标体系内容选择的针对性,要体现学生关注的内容,重点是课堂教学情况的教学质量效果、上课方式风格及教师能力等方面,评价指标设计详尽上述各方面,既要有定量评价,又要定性评价,且以定性为主,设置评價学生学习指标,同时把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质量作为课堂评价的重要指标内容。
评价标准和等级要科学划分,体现不同的权重。评价规则要以能否实现评价目标而设置,是否匿名及全优需要综合衡量。评价时机要有时空性,不只是学期末评价,应随时随地评价,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教师接收信息要及时,学校教务管理人员需要设置高效的评价系统,优化评价内容,充分体现评价各要素,形成科学合理的符合教师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最终使评价服务老师,提高教学能力。
6.2激励学生积极进行教学质量反馈,实施过程性/发展性评价。
学生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学生对课堂评价的看法、态度、评价体系内容的了解程度及对评价体系的满意程度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信度,最终影响评价目标的有效实现。目前教学评价只是学生评判期末成绩之前的事务性工作,学生评教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及查看成绩,学生的消极态度评价等完全违背评教的根本目的。
构建学生评教与教师教学改进的关联制度,使学生评教成为教学改进的可靠基础,也是维护和实现学生学习利益的手段,优化学生评价管理过程,更好地实现学生评教与教学改进的互动(周继良等,2017)。现实中学生面对面直接向老师反馈教学问题的较少,需要通过一个中间平台,如校、院两级学生教学信息委员会及班级信息员制度,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教学质量反馈。将教学评价放在学生查看期末成绩前,对教师教学进行充分、自由、全面、客观的评价感受评教,带来教学改进和学习收获,使学生评教真正为学生学习利益服务。鼓励学生随时随地向教师反馈教学问题,实现教学评价与教学改进的结合,更好地激发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识和能力,提升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水平。
6.3鼓励教师积极回应学生的教学质量反馈信息。
实现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从根本上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创新教学管理和对教师教学的检查和监控手段,改变教师在整个教学评价中的被动地位,以及在绩效考核、职称评定和评优评奖等方面被动参与的现状,实现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应用目的(胡昌送等,2018)。当然,对于教师而言,评价不只是对教师的监控,而是有效实现教师个体发展和学生利益的共同目标的手段。教师应该认识到教书育人的使命,重视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对教学质量的反馈信息,根据学生评价意见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促进教师教学成长和专业发展,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最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6.4合理、规范和科学地运用教学反馈结果。
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建立一个与评价系统对接的信息反馈系统,把学生评教各个指标的数据、最后得分,以及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建议期望甚至负面信息等整理成评价分析报告,反馈给各任课老师,同时系统对任课老师全面开放,以便教师及时查看信息。对于特别突出的问题,行政管理部门及学院二级单位需要及时将评价信息反馈给各任课老师,提出对策,采取措施,解决教学问题。
7.结语
教学评价是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三方提高教学质量的联结点,是教学质量提高的交流和管理平台与长效机制。深化教学评价理念、设计评价体系、注重系统性和科学性是获得有效教学质量评价的关键。从根本上联动“教师—学生—教学管理”,最终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从根本上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明宾.关于高校教师对学生评教作用的认识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2):44-48.
[2]黎荆,黎莉,胡平波.普通高校学生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07(7):62-64.
[3]周继良,龚放,秦雍.高校学生评教的制度定位逻辑及其纠偏——基于学生评教制度文本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7(11):71-76.
[4]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2):5-6.
[5]谢俊红.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现状、归因、根源及破解[J].文教资料,2020(7):194-195,210.
[6]王林毅,于巧娥.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12):48-49.
[7]胡昌送,高月勤,杜瑞军.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8):80-84.
[8]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8-02/26/content_5268965.htm.2018-02-26.
基金项目:华南农业大学校级教改重点项目“高校学生教学质量反馈对提高课堂质量效果的研究”(4100/K17152)。
通訊作者:莫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