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水平研究

2020-01-03 01:00林淑斌黄宏琳
中国医学创新 2020年33期
关键词:川崎中性粒细胞

林淑斌 黄宏琳

川崎病属于全身免疫性血管炎,患儿的症状主要为手足肿胀、口腔黏膜充血、皮疹、淋巴结肿大、发热[1]。近几年,该疾病发生率明显升高。如果不及时对患儿进行治疗,有20%~25% 的患儿会发生心血管损伤,引发冠状动脉狭窄、冠脉瘤、冠脉扩张,甚至是心肌梗死的发生。如果及时确诊,并为患儿注射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则可以显著降低动脉异常风险的发生[2]。当前临床诊断川崎病的依据主要为临床症状,并没有明确的生物标志物可以使用,且川崎病发生早期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尤其在发生指(趾)端脱皮前,这为早期对患儿进行治疗造成了很大的难度[3-6]。此次研究主要是对川崎病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 表达水平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临床尽早诊断川崎病,给予患儿及时的治疗提供一定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10 月-2019 年10 月本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200 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健康儿童200 例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1)符合川崎病的诊断标准,发热5 d 以上,同时伴随有下列5 项临床表现中的其中4 项,排除其他疾病后则可以判断为川崎病,①四肢,手足硬性水肿、急性期掌趾红斑;恢复期指趾端膜状脱皮;②眼结膜充血,非化脓性;③多形性皮疹;④颈淋巴结肿大;⑤舌乳头突起,充血呈草莓舌,口腔黏膜弥漫充血,唇充血皲裂;⑥如果以上5 项临床表现中不足4 项,但是通过超声心动图发现存在冠状动脉损害,也可以判断为川崎病。(2)对照组儿童经检查一切正常。排除标准:(1)存在先天性的心脏不完全疾病;(2)智力障碍;(3)搜集的相关资料不齐全。患儿家属均知情研究,研究已经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仪器与试剂 全自动免疫分析仪(Cobas e601)由瑞士罗氏公司生产并提供;流式细胞分析仪由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并提供;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E 2100)由日本希森美康集团生产并提供;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罗氏Modular)由瑞士罗氏公司生产并提供;高速离心机流式试管由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并提供;PBS 缓冲液由美国Hyclone 公司生产并提供;PCT 测定试剂由瑞士罗氏公司生产并提供;CRP 测定试剂盒由上海德赛诊断系统公司生产并提供;红细胞裂解液由北京Solarbio 公司生产并提供;抗体对照CD45-PC5、鼠抗人CD64-FITC 由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并提供。

1.2.2 CD64 水平检测 两组人群均在治疗前清晨采集外周静脉血2 mL,之后使用流式细胞仪、抗体阴性对照(美国贝克曼库尔特)试剂对CD64 水平进行检测[7]。

1.2.3 PCT 测定 两组人群均在治疗前清晨采集外周静脉血2 mL,离心分取血清后使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配套试剂进行PCT 进行检测,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2.4 CRP 测定 两组人群均在治疗前清晨采集外周静脉血2 mL,之后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 反应蛋白测定试剂盒,使用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对CRP 进行检测,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2.5 Neu%、WBC 测定 两组人群均在治疗前清晨采集外周静脉血2 mL,之后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试剂盒进行检测,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3 观察指标 (1)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含量(Neu%)、C 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4]。(2)比较典型川崎病与不典型川崎病患儿治疗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WBC、Neu%、CRP、PCT 水平[5]。(3)分析WBC、Neu%、CRP、PCT 与CD64 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使用Pearson 变量线性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研究组200 例,其中典型患儿120 例,不典型患儿80 例;女72 例,男128 例;年龄2 个月~5 岁,平均(2.9±0.1)岁;对照组200 例,女82 例,男118 例;年龄2 个月~5 岁,平均(2.9±0.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研究组与对照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WBC、Neu%、CRP、PCT 水平比较 研究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WBC、Neu%、CRP、PCT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典型川崎病与不典型川崎病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WBC、Neu%、CRP、PCT 水平比较 典型川崎病与不典型川崎病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WBC、Neu%、CRP、PCT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WBC、Neu%、CRP、PCT水平比较()

表1 两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WBC、Neu%、CRP、PCT水平比较()

表2 典型川崎病与不典型川崎病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WBC、Neu%、CRP、PCT水平比较()

表2 典型川崎病与不典型川崎病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WBC、Neu%、CRP、PCT水平比较()

2.4 WBC、Neu%、CRP、PCT 与CD64 的相关性分析 WBC、Neu%、CRP 与CD64 均无明显的相关性(r=0.111、0.167、0.077,P=0.432、0.217、0.642);PCT 与CD64 呈正相关(r=0.448,P=0.001)。

3 讨论

川崎病是临床小儿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全身炎症病变,该疾病引发冠状动脉损伤的概率为13.9%~57.7%,对其进行尽早诊断与治疗更有利于减轻冠状动脉损伤[6]。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WBC、Neu%、CRP、PCT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学者对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且处于活动期、非活动期、合并细菌感染的患者、健康人群的中性粒细胞CD64 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合并细菌感染的患者CD64 水平更高,而处于活动期、非活动期、健康人群的中性粒细胞CD64 水平没有明显的变化[7]。还有学者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研究发现,感染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 水平高于非感染组、正常对照组(P<0.05),非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因此,合并感染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64 水平明显升高;而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各组内疾病活动期和非活动期CD64 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64 水平表达与感染有关系,与疾病的活动性没有关系[9]。故本次研究结果中研究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患儿考虑可能存在疾病早期合并细菌感染。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典型川崎病与不典型川崎病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WBC、Neu%、CRP、PCT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这是由于典型川崎病与不典型川崎病的发病机制是相同的,均是免疫性血管炎,因此两者之间各指标无明显差异。此次研究结果显示,WBC、Neu%、CRP 与CD64 均无明显的相关性(r=0.111、0.167、0.077,P=0.432、0.217、0.642);PCT 与CD64 呈正相关(r=0.448,P=0.001)。这就说明中性粒细胞CD64 水平与炎性指标WBC、Neu%、CRP 是没有明显关系的。白细胞是机体抵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临床上一般通过WBC、Neu%判断机体是否存在细菌感染。通常情况下,细菌感染后WBC、Neu%水平均会升高,病毒感染时无明显变化甚至会降低[9]。但是,WBC、Neu%容易受到免疫、环境、应激、创伤、生理、疾病、年龄等的影响,在判断细菌感染时的特异度、敏感度不是很高,部分严重的感染中,WBC 甚至会下降[10]。有学者研究发现,在严重的细菌感染中,WBC 敏感度较低,仅仅为47%,特异度为76%[11]。CRP 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有学者发现在急性感染患者血清中有一种蛋白会与肺炎双球菌细胞壁上的C 多糖发生反应,该蛋白就是CRP[12]。正常情况下CRP 主要存在于细胞膜中,在血清中很难检测到[13]。当身体受到感染后,机体会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在这些因子的影响下肝脏会分泌较多的CRP 因子。通过血清CRP 可以对细菌感染进行判断[14]。发生细菌感染时,CRP 水平明显升高,在发生病毒感染时,CRP水平正常或者是轻度升高[15]。临床研究发现,在结缔组织疾病中,血清CRP 水平有所升高[16]。另外,妊娠、性别、年龄、种族都会对外周血CRP水平产生影响[17]。因此,在免疫性疾病中无法将WBC、Neu%、CRP 作为判断合并细菌感染的指标,也不能对细菌感染严重程度直观的反映[18]。川崎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炎症疾病,临床实验室检查WBC、Neu%、CRP 有所升高,因此无法将其作为判断患儿合并有细菌感染的指标,因此,在此次研究中,WBC、Neu%、CRP 与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 水平无明显的关系[19]。PCT 是一种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体,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降钙素羧基端肽、不成熟降钙素、氨基酸降钙素原组成。生理状态下PCT 主要来自于甲状腺C 细胞,在健康人的血清中PCT 水平很低,几乎无法监测到,且在体内外的稳定性均比较强,不会受到机体内各种激素的影响[20]。机体发生感染后,在细菌内毒素、各种细胞因子的刺激下,会使脂肪、肌肉、肾脏、肝脏细胞释放大量的PCT 进入血液,使得机体内的PCT水平明显升高。同时,血清中PCT 水平与感染严重程度成正比,随着感染的控制机体内的PCT 水平会逐渐下降,因此,临床上可以通过PCT 判断病情与预后。

综上所述,川崎病临床诊断中,可以将CD64水平作为诊断与治疗效果判断的参考指标,且CD64 水平变化与PCT 有一定的关系。

猜你喜欢
川崎中性粒细胞
微软进军“工业元宇宙” 川崎要用HoloLens设备制造机器人
假性粒细胞减少是怎么回事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川崎病的研究概况及诊断治疗进展
伴急腹症的川崎病儿童临床分析4例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1例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作用研究
画质还原更趋中性 Vsee UH600 4K高清播放机
EUREKA EFFECT?2017引领女装新中性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