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铁路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的研究与实施

2020-01-03 10:20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培训部
上海铁道增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指导书集团公司职工

谢 科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培训部

作业指导书是指导铁路现场职工标准化作业的重要依据,是职工学习标准、执行标准最直接、精炼、有效的工具。近几年集团公司发展迅速,企业内部系统多、专业性强,集团公司近七千个班组既有人数少、流动性强的高铁乘务类班组,又有工务、电务、供电三个专业融合在一起的大型综合类维修班组,还有管辖范围大、分布面广的通信类班组;工种岗位和人员组成复杂,既有单岗作业、又有群体作业,劳动组织和作业方式差异较大。铁路高质量发展下,加强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强化现场安全控制,提升专业管理水平,促进职工按标作业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题通过深入阐述作业指导编制管理的重要意义,对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分析,分析影响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方面的因素,研究提出加强的途径和方式,促进职工“遵章守纪、按标作业”、干部“履职尽责、规范管理”,夯实企业安全基础,为推动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由大局向强局转变的征程中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 加强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的重要意义

1.1 实现高铁和旅客安全“万无一失”的需要

铁路是公共安全的重要领域,肩负的安全责任极为重大。随着高铁线路发展迅猛、客车开行数大幅增加、安全运营时间延长等,部分干部滋生自满情绪,职工主观故意类违章时有发生,对高铁安全的敬畏感有所淡化,安全第一的意识有所松动。今年,集团公司在安全稳定、运输经营、铁路建设等方面均面临着巨大压力,加强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是长期实现高铁和旅客安全“万无一失”的重要手段。

1.2 实现职工“遵章守纪、按标作业”的需要

历年来,职工主观故意类违章作业导致的安全事故屡屡发生,一线职工尤其是老职工的思想观念陈旧,缺少安全第一的意识和按标作业的习惯。随着高铁不断上线、线路电气化改造、设备技术含量提高,凭经验、靠习惯的做法已不适应新时期铁路的运输生产安全需要,通过加强和提高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质量,通过“立标、学标、贯标、落标”来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来实现职工“遵章守纪、按标作业”。

1.3 实现干部“履职尽责、规范管理”的需要

规范化管理是从企业生产整体出发,对各环节输入的各项生产要素、工作流程制定制度、规程、指标等标准,并严格实施这些标准,使企业正常运转。集团公司积极构建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审核、验证、发布、修订、培训、配发、执行和考核等全过程管理,不断提高编制管理质量,实现项目全覆盖、过程全规范、结果全运用,不仅让现场作业有标可依,更是促进安全管理、专业管理、技术管理和规章管理规范和落实的有效途径。

2 集团公司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的现状分析

2.1 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

(1)构建了作业指导书制度体系。

集团公司印发《作业指导书管理指导意见》,实施专业部室和站段二级管理,集团公司运输、客运、货运、机务、车辆、工务、电务、供电、土房等9个专业部室是本系统作业指导书的管理主体,76个基层单位(包括71个主要运输站段、5个房建公寓段)是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的责任主体。各专业部室、基层单位分别公布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从制度上规范了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全面的制度体系。

(2)编制了一批职工作业“唯一依据”的作业指导书。

截止去年,集团公司已精心编制作业指导书29425个,其中可“作为职工现场标准化作业唯一依据”的达28572个。集团公司每年还组织优秀作业指导书展评活动,从全公司9大系统中评出100本优秀作业指导书进行命名表彰,并在全公司范围内推广借鉴。2016年,全路货运系统职业技能竞赛首次专门对作业指导书进行评比,上海局集团公司参赛的作业指导书荣获第一名。

(3)确保了铁路运输安全持续稳定。作业指导书涵盖了与作业相关的所有规章制度、技术规程、技术标准、检修周期等,是职工现场作业的“唯一依据”,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基本操作标准。通过加强和规范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有效促进了职工按标作业、干部规范管理,强化了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执标意识,避免了干部管理、现场作业全凭经验的老习惯,不断夯实铁路安全管理基础,实现了铁路安全运输2200天。

2.2 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

(1)编制修订质量不高。

一是基层单位编制的作业指导书现场验证、审核把关不严,与现场作业实际有所脱节。二是编制的作业指导书大而全、操作性差、表现形式单一,存在“难用”问题。三是当规章标准、生产设备和劳动方式等发生重大变化时,未在新规章执行、新设备使用前及时修订,存在作业指导书“无用”问题。

(2)学习应用不规范。

一是在新版作业指导书实施前,未组织职工全面学习,使职工充分理解、掌握和执行;当作业指导书有变化、新增、修订内容时,未组织相关职工进行专题培训。二是未按照“一书一题库”要求,对应建立作业指导书学习考试题库;当作业指导书动态修订后,未及时更新相应学习题库。

(3)责任追究不到位。

未针对作业指导书的编制质量、动态修订、教育培训、题库建立、日常管理等情况进行严格检查,制定责任追究考核制度、倒查管理责任。

3 加强集团公司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的途径和方式

3.1 构建作业指导书制度和编制组织体系

(1)建立制度体系。

集团公司印发了《作业指导书管理指导意见》,各专业部室、基层单位分别制定实施办法和细则,从上至下建立起

一套“1+9+76”作业指导书制度体系。(2)建立编制组织体系。

集团公司各系统指导基层单位明确覆盖范围和具体工种岗位、作业项目等编制需求,成立由行政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担任组员的作业指导书管理领导小组。成立由单位主要负责人、各科室(车间)专业技术人员、班组骨干、生产厂家等组成的编制小组,开展作业指导书编制工作。

(3)建立“唯一依据”评价体系。

集团公司分别围绕编制人员、主体内容、工作流程和动态修订等方面,制定现场职工标准化作业“唯一依据”评价标准。各单位成立评价小组,根据评价标准对每本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人员是否达标、编制内容是否合规、编制流程是否规范、动态修订是否及时等进行综合评价、打分,做到“一书一表”,即一本作业指导书对应一张评审表。

3.2 实施作业指导书“三化”编制目标

(1)编制模版统一化。

作业指导书是基于与作业相关的规章制度、技术标准以及应急处置预案等进行梳理、汇总,形成操作性、实用性、唯一性文件。集团公司各专业部室明确本系统作业指导书的框架结构(编制模板),包括基本信息、主要内容等。各单位按照统一的框架结构(编制模板)进行编写。

(2)编制流程规范化。

各单位严格规范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工作流程,分别制定“编制人员选拔”、“现场跟班写实”、“集中会审”等6项编制管理工作标准。正式编制前,编制小组深入现场进行跟班写实,与职工、厂家交流意见,掌握现场和设备实际情况。召开编制会议,制定编制方案,有序推进编制工作。

(3)编制内容可视化。

编制作业指导书更加注重文字与图表、动漫、视频等结合,推行作业指导书可视化,增强直观性,解决了作业指导书“带不出去、记不下来”的局限性。目前,集团公司已编制了可视化作业指导书近2000个,并在数量上、质量上逐年递增。

3.3 加强作业指导书现场验证、审核发布

(1)现场验证。

编制完成后,成立由撰稿人、科室(车间)专业技术人员、班组骨干、厂家人员等组成的验证审核小组,组织现场验证,征求现场意见,对不符合要求或可操作性不强的项目提出修改建议。成立现场模拟验证小组,确认作业指导书是否准确可靠、符合现场生产实际。验证不合格的,报编制小组重新组织修订。验证合格后,组织对验证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形成最终审核意见,报单位作业指导书管理领导小组。

(2)职工评价

每年,集团公司和基层单位均组织优秀作业指导书展评,组织专家、职工代表和现场职工对新编或修订版作业指导书进行评价、打分,并对其准确性、适用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提出意见建议。

(3)审核发布

审核小组重点对作业指导书进行集体评审,评审对象是已通过现场验证、职工评价并完成补充修订的作业指导书。评审通过后,由单位行政主要领导签认、发布本单位作业指导书,组织职工学习培训、考试合格后正式实施。

3.4 动态修订、优化完善作业指导书

(1)动态修订。

集团公司严格作业指导书动态修订管理,明确修订流程,发现疏漏差错或规章标准等局部内容条款发生变化的,按照流程即知即改;规章标准、生产设备和劳动方式等发生重大变化时,组织对应内容的全面修订,在新规章执行、新设备使用前完成。

(2)定期评审。

各单位每年组织对作业指导书全面评审,评审结果分为继续有效、修订和废止,并根据评审结果重新公布作业指导书目录清单。

3.5 建立作业指导书多元化“学练考”制度

(1)开展集中分层培训。新版作业指导书实施前,组织职工进行全面培训。采用“集团公司+站段”两级集中培训模式,对有变化、新增、修订内容的,组织职工专题培训。各单位新职、转岗、晋升人员上岗前,将作业指导书作为必备内容进行岗前培训和考试考核。

(2)建立题库、组织“学练考”。

按照“干什么、学什么、考什么”的原则,各单位将作业指导书作为职工日常培训、业务抽考的主要依据,建立学习考试题库8000多个、题目100万多道。将作业指导书制作成视频教程、多媒体课件,上传到模块化教学系统,职工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演练。

(3)实施“培训、评价、补强、提升”循环达标。

为提高职工标准化作业能力,确保作业指导书的掌握到位和执行落地,集团公司广泛开展职工岗位技能达标活动。对运输生产岗位主要行车工种人员,以作业指导书为主要培训内容,实施标准化作业专项培训;在此基础上,对上述人员进行岗位作业能力评价;对评价不达标人员发布岗位风险预警,实施脱产强化培训,技能达标后解除预警,重新上岗。通过“培训、评价、补强、提升”周期性循环,做到岗位技能人人过关。

3.6 严格作业指导书现场检查、责任追究

(1)实施定期对标检查。

集团公司各专业部室、基层单位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结合现场检查,每月对现场职工执标情况进行检查。除查找执标问题外,还查找作业指导书编制内容有无重大差错和疏漏、有无及时修订完善、有无定期开展学习演练等,不断加强和提高作业指导书“编管用修”质量。

(2)注重责任追究分析。

集团公司每年对各单位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验证发布、动态修订、学习培训和考核情况等进行检查。对编制内容出现重大差错、疏漏并造成不良后果的,纳入集团公司安全“红线”管理;对动态修订不及时的,追究编制部门责任;对题库未建立的,追究题库编制部门责任;对现场职工执标情况进行监控分析,对个人违标的,追究个人责任,系列违标的组织专题分析,追究集体责任。

4 结束语

作业指导书作为职工现场标准化作业的唯一依据,提高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质量是落实国铁集团“强基达标”工作要求的具体形式,是促进“职工按标作业、干部规范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从建立制度体系等六个方面提出加强和改进措施,以问题解决,实现作业指导书“编修管用”质量的有效提升,加强现场控制,夯实安全基础,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指导书集团公司职工
年年有“鱼”
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问题分析
浅谈标准作业在企业中的应用和推行
浅谈《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实验教学改革
基于教学方法创新的《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机动车安检机构作业指导书编写策略研究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国企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心守护青年职工安全的“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