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01-03 02:51周小敏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6期

周小敏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广西扶绥 532100)

1 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中国与东盟各个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往来也日益增多。特别是自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广西南宁后,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交流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与此同时对东盟小语种人才的需求也随着急剧上升,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较好。另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现阶段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不能完全适应国家发展需求,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究其原因,是高职高专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导致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业能力不足,难以适应社会环境。现阶段的高职高专教育缺少对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 研究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蔓延,对外贸易频繁,对小语种人才的要求逐渐提升。传统高职小语种教育模式多是“本可压缩型”,在教育中较注重系统知识教授,常忽略职业技能的发展。这就导致教学模式和内容难以满足并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目前,我国教育观念和方法相比发达国家仍处于落后状态,尤其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是缺失的。社会上复合型和实用型人才紧缺。因此,急需完善教学内容和手段。“一专多识”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了现阶段高职东盟小语种人才培养的一种新型模式。

因此,确立实用、应用与复合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就应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高职小语种教学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3 相关研究现状

由于东盟是一个区域性的组织,这些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着实有限,其语种的人才培养的范围也有很大的地域上的局限性,因此在国际上有相关于东南亚小语种人才研究的成果也是少之又少;关于东南亚语种人才培养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有所研究,1986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付克著的《中国外语教育史》讲述了东南亚小语种教育部分情况。由姜景奎主编的《外语非通用语种教学与研究论》涉及了全国高校培养非通用语种人才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做出精辟的论述。广西民族大学欧以克的《中国高校东南亚语种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论文讲到当今培养东南亚小语种人才现状。广西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陈慧撰写的《中国东南亚语言专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及韦红萍《我国培养东南亚语种人才的发展道路》等都对各高校东南亚语种人才培养状况进行研究。但高职院校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没有进行具体改革。所以,这只能作为东盟语种人才培养的一种借鉴。

4 培养模式研究

4.1 东南亚小语种人才培养指导思想

1.遵从党的教育方针来培养高素质人才。2.坚持“以人为本”。3.要面对市场,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4.基于学生个性、全面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5.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善于总结。

4.2 培养“一专多识”的适应性强的实用型人才

4.2.1 “一专多识”人才定义

“一专多识”中“专”是指专业知识,表示外语是一种专长。“多识”中“识”是指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常识。多识是指应该具备快速适应岗位的能力和素质。

4.2.2 培养“一专多识”人才理论基础

① 基于党的教育方针;②基于“以人为本”;③基于“全面发展”;④基于“人的个性发展”;⑤基于“终身学习”;⑥基于心理学相关理论;⑦基于“就业导向”。

4.3 构建高职小语种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4.3.1 “一专”课程——专业课程构建

专业就业方向对于高职小语种而言,主要包括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类等岗位。东南亚高职小语种受到客观因素影响无法学到精通。所以,专业知识有限,主要教授口语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专业课程的构建,主要的就是让学生听得懂,说得出。因此,我们必须要解放思想,打破外语教学的陈旧观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改变单纯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专业能力课程构建,主要体现在实习实训。

高职小语种专业实习实训是指在教师与媒介的帮助下,学生通过记忆、复述、矫正、操练、反馈等活动,让书本与老师传授的知识变成自身知识,以达到能使用所学语言进行基本沟通交流和学习研究目的。高职小语种专业实习实训包含了课堂上的实习实训,课外实习实训,以及国外实习实训。

4.3.2 “多能”职业能力课程构建

“多能”是指职业能力,是专业课程以外的适应事业岗位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多能”职业能力需要具备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和就业态度等综合素质。而职业能力课程则需要构建这些方面的内容。高职小语种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具备有宽泛性与不确定性,决定了高职小语种毕业生应具有的职业能力不是狭义或某种特定职业的技能,而是综合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内容既包括个体智能结构,比如认识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记忆力的发展,也包含了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自学能力、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适应能力、自立能力、协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开拓能力、独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等。学校需要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学习、了解、掌握今后工作岗位可能需要具备的知识、常识以及学生今后生存、发展需要的综合能力。某种意义上来说,职业能力对培养小语种的学生来说,比专业能力的培养更重要,更具邳现实和长远意义。

4.3.3 “一专多识”课程构建的保障

① 灵活多样的课程建设。高职东盟小语种“一专”课程要勇于突破传统课程编制,改变以往把精读课放在重要位置,把听、说课程放在次要位置的做法,一方面调高听、说课程的比例,把听说课程提到重要的位置;另一方面,努力将精读课和其他课程在教学方法上有所改变,使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的时候,能够获得口语、听力方面的学习和操练,即让多数专业课程教学围绕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的目标进行,从而加大学生听说的机会,提高听说能力。“多识”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构建多门跨专业、跨部门的课程建设。课程建设包括专业能力课程、职业知识课程、职业常识课程、职业素质教育课程,这些课程建设往往需要整合全校的资源,甚至需要整合几个院校的资源,才能构建多样化的课程体系。

②完善的学分制度。“一专多识”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关键是完善学分制度,只有建立、实施完善的学分制度,职业知识、职业常识、职业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才能有制度保障和现实可行性。

③科学的教材建设。“一专多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不但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选修课程,还要让学生自修许多课程。不论是专业课、职业知识课、职业常识课还是职业素质教育课,也不论是选修的课程还是自修的课程,教材都需要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简明实用,趣味性、可操作性强,能够使学生容易读得懂,学得进,能掌握。

④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一专多识”人才培养的模式,“一专”方面,需要专业教师的自身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实践能力,善于引导学生实行听说读写的学习、操练与实践,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如何利用书本上的知识搭建自身的知识、技能体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需采取必要措施;首先,提高教师本身的理论水平。其次,提供机会让教师到企业、行业学习锻炼,加强教师“双师素质”的培训,引进一定数量的“双师素质”教师。再次,教师自觉参加社会实践。“多识”课程教师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将所教课程深入浅出地教授给学生,并能将课程要点、实际运用流程等内容以生动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通过学习,对所学课程有全面地了解,对关键环节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⑤实习实训多样化。“一专多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习实训应做到:以语言实训实习为主,兼顾其他职业技能,形式多样化。

⑥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一专多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较灵活的教育培养模式,应以鼓励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为主,重视实践考试和能力考核。

东南亚小语种人才的培养有助于对东南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而高职高专技术教育有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取得类似的成功高职院校案例不多,我们应抓住时机,勇于闯出一条适合当代社会的高职高专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