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海涛
(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马克思主义信仰一直是我国的主导信仰,但其在建设时期和改革时期信念的具体表现、社会信仰的结构、群众和党员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状况也有明显区别。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都需要有一种主导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的共同信仰,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一个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相适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各种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无论在改革前,还是改革后马克思主义信仰都一直得到党和国家的提倡,是我国的主导信仰。
新中国成立后,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宣传成为了一种国家行为,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老百姓,这使它获得了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信奉者。所有的社会科学学科及其它各领域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都与它的立场观点保持一致,同时它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一贯指导方针,被写进宪法、党章和各种纲领性文件。
改革时期,我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马克思主义,这四个坚持就是四个信念,是党和全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充分信仰的体现。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主导意识形态被充分地体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想中。如今,这一理想又被具体化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党在新时代的总任务,它不仅体现着共产党人对于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同时也体现着中国人对于国家强盛的愿望和期待。
在改革前马克思主义信仰更切实的表现为革命信念,在改革时期,它主要表现为建设信念。
建国之初,阶级矛盾仍然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所以继续将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并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恢复和发展经济,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成为当时的主要任务。面对严峻的形势,党和群众同心同德,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进行了多方面的斗争,马克思主义的革命信念鼓舞着中国人民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而奋斗,这一信念使人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土地改革、抗美援朝战争以及在社会各领域开展的斗争中。革命的洪流荡涤着旧社会的污泥浊水,使社会面貌、社会风尚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战争时期的革命热情、精神斗志进一步被运用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抓革命,促生产”就是对这一现象的生动描述。
改革开放后,路线上的拨乱反正,使经济建设成为了社会生活的中心,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大环境下,马克思主义信仰由过去以革命信念为重点转向了以建设信念为重点,即指对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实现现代化、能够建成强大国家的一种必胜信心。它更着眼于“立”,它相信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相信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从社会主义事业的全过程来看,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比社会主义革命更费力费时的工作,因此没有充足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是绝对不行的。
改革前的中国信仰结构具有高度的统一性。要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建立一个崭新的世界,除了要打碎旧的国家官僚机构,还必须根除旧的、落后的意识形态。因此,建国后,党和政府在意识形态上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对旧的意识形态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造,并在群众中普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最终使这一思想理论深入人心。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后的中国,还在很多方面为信仰的高度统一提供了条件:第一,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第二,人们获取新思想、新文化的渠道较少;第三,社会的阶级结构比较简单,主要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结构。所以单一的无产阶级思想文化,单一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以及后来实行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等诸多因素,使得群众在马克思主义信仰上具有了高度一致性,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当时都受到排斥和打击,社会的信仰结构主要表现为“一元封闭”。
改革开放以后,思想逐渐解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建立、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开始出现价值观念多元化,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国家在个人的信仰问题上不再像过去那样严加控制,只是温和地引导,因而人们在信仰的选择上有了更多的自由,马克思主义信仰虽然仍然是官方主导信仰,但却不再是唯一信仰,信仰领域出现了多元化。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在信仰领域可以说形成了“一元主导,多元开放”的结构。
建国之初,大多数群众的信仰都是比较坚定和质朴的。革命的胜利、被压迫阶级的翻身解放、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对新生社会制度的热情、对领袖的热爱和崇敬等诸多因素使得大多数群众(特别是由过去旧社会被压迫阶级转变为新社会主人翁的群众),从内心里是相信党和政府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党的路线和政策是正确的,加之政府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宣传和教育,群众对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价值取向是广泛认同的,并对新社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热情。但随后,以阶级斗争为纲路线的实行,使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推行过于政治化,特别是过分强调阶级性、斗争性而偏离了中国实情,虽然民众在马克思主义信仰上具有高度一致性,但这时的信仰教育和宣传多靠政治权利推动,不少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接受并非自愿,这种极具阶级性、斗争性的信仰方式进一步推动了“文化大革命”这一狂热的政治和社会实践,反而导致民众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怀疑与否定。
改革初期,不少人甚至包括一些党员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持怀疑和否定态度,而多数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了淡化甚至漠然的趋势。一方面是由于“文革”对人们马克思主义信仰热情的极大打击,另一方面是社会改革、思想解禁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改变对人们原有信仰的冲击,在新的生活方式中人们开始注重对物质生活、实际利益的追求,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弱化。例如在广大农村有多信仰并存,信仰多倾向于世俗化、功利化,工人群体也是如此,青年学生虽然不存在大面积的信仰危机问题,但受市场经济、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实际、西方资产阶级思潮冲击等因素的影响,也有部分学生出现了信仰淡漠、信仰多元化、政治立场不坚定等倾向。特别是有不少向往加入党组织的青年学生,入党动机已经不像过去那么单纯,更具有了功利化的倾向,这在当前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
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从严治党力度的加强,中国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快速增长,使得我国人民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领导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更加坚定,爱国热情空前高涨,马克思主义信仰在群众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与发展。
共产党员与普通群众不同,这一群体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社会载体和政治载体,党员本身信仰的坚定与否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的牢固程度,其言行、政策路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普通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改革前,老一辈的共产党员大多数经历了革命战争的血雨腥风和建国后的艰苦岁月,他们大多数都对党有着热烈质朴的情感,对共产主义事业有着执着的精神,即使是在党的事业遭受了曲折和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丝毫动摇。同时,这一时期加入组织的新党员往往经过严格的审查,多数源自革命阶级,对党组织高度忠诚,贪污腐败现象在党内鲜有发生。
改革开放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相继逝世,作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继承者—21世纪的新生代,随着生活的变化,在思想上也发生了变化,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了淡化的趋势,没有经过革命的血雨腥风,还要面对市场经济中金钱物质的考验,党内腐败现象开始滋生,一部分群众对我们党和政府丧失了信心。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着力改变了管党治党宽松的状况,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反腐败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新时代党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通过改革前后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当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实践取得成功和进步时,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往往得到巩固和发展,反之则会削弱。所以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借鉴有益经验,既不能动辄用政治手段强迫人们统一信仰,也不能在信仰问题上放任自流,而应该通过科学的途径进行信仰的建设和宣传,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的实践去夯实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在充分尊重个性、自由、社会和谐的基础上,构建一个“一元主导,多元和谐”的合理信仰结构,推进社会健康发展,用马克思主义信仰将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发挥积极作用!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