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苏南高校外语支教下多维支教运作模型的探讨

2020-01-03 02:51王志颖王焱金邵雅宁钱熙卿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6期

王志颖 王焱金 邵雅宁 钱熙卿

(常熟理工学院,江苏常熟 215500)

1 课题研究背景

我队基于上年度校级项目:苏南地区高校大学生支教现状及前景的调查研究(主要围绕问卷调查结果现状分析与支教前景讨论预测两方面)及对外国语言类专业学生背景分析与支教中外语课程的研究了解到——苏南地区高校大学生支教现状较为乐观,但在苏南大学生群体中不乏出现支教误解;随着支教宣传的普及预测苏南地区大学生支教前景较为清晰、大学生支教参与度将有较小幅度增加,对支教误区将会减少。苏南高校大学生对支教持基本肯定态度,对支教关注度较高但参与度较低,对参与支教的目的有基本正确的定位与理解,对于大学生短期支教支持性较高。

苏南地区高校外国语言类专业学生在支教中能够较好地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对英语甚至小语种十分渴求的乡村孩子带去趣味丰富的外语课堂;并有一定能力针对不同外语水平的受教学生,对支教团队的外语课堂设置作出合理变化。除此之外,我队亦意识到乡村儿童比起书本上的知识,更需要提高综合能力、艺术修养及开阔视野的新型支教。物资的匮乏、知识的落后、关注度的不足,让这些地区的教育问题长年来处在一个无比尴尬的位置。支教的队伍来了又走,带来了希望,又无法改变现实。传统的支教活动,在面对偏远地区的教育问题时,也显得力不从心。公益,在大山里发不出太多声音。传统的大学生支教活动存在着安全性低,连续性差,成本高,团队建设机制不完善等许多问题。所以这时候,进行适当改革,采取“互联网+支教”和“夏令营+支教” 等新形式支教,敲开支教山门尤为重要。“互联网+支教”、“夏令营+支教”等新形式支教更能满足当代受教儿童的需求。新形势下支教运作流程,如支教设计、支教宣传、支教培训、支教管理及总结反馈等环节,对支援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校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支教通过招募和选拔及培训志愿者,组织团队深入到师资力量薄弱的偏远地区,其前期筹备策划对组织者和参与者都是极大的考验。

2 新型支教运作流程

在支教设计方面,我队在与来自南京的严瑞同学(益微青年)采访中发现,“互联网+支教”在上课的模式上,和一般学校类似,在学期初就会与对点学校定好一学期的教学时间和基本的教学计划。并且可以根据对点学校的情况开设相关课程:比如一些学校的学生普通话说得不好,会开讲普通话课程。它与普通上课唯一不同的是通过互联网直播/半直播教学。互联网支教对于支教学校只需要一部电脑,一个镜头,一个麦克风,一个电子白屏,一根网线便可实现。关于“夏令营+支教”,则需要坚持“主题和框架先行”和“以目标为驱动去设计课程”,所说的框架是指每部分课程(部分可能是每天,也可能是课程内容为分割的)的子主题,子主题是总主题的分支主题,去完成总主题的。

在支教宣传方面,我队发现对于新形式支教的宣传,大都是发布在微信公众号上,先报名后面试,再筛选。在招募志愿者支教时,要求志愿者写文章来回顾和思考一段支教历程。给出关键词,“感动”、“难忘”、“好玩”、“孩子眼中有光、有不舍、有泪水”,虽然这些关键词都是非常珍贵的感受,在人一生中都不可多得,但是对于新形式支教来说,对于这种具有“教育属性”的体系活动来说,显然这些关键词是不够的,“成长”才应该是志愿者和学生都去获得的最关键的内容。所以组织机构准备组建新的团队(特指团队内老营员很少),建议可以采取先定好主题及框架再宣传、招募志愿者,这样的话能够保证志愿者更大程度上是被“课程”吸引,而不是被“献爱心”吸引,也会更多地关注到课程本身和儿童本身,而不是更多注意自身的感受和需求。

在支教培训方面,我队经常熟、苏州等地同学线下采访发现,基本上在开始任何支教活动前,都需要进行培训。首先由小组长介绍各个支教地点。然后介绍团队建设及支教人员着装语言安全等注意事项。接着进行授课培训,了解授课对象,授课任务,课堂内容等,也需要培训志愿者们对于课内外紧急事情处理能力。最后对于整个支教的费用说明也要进行细化。

在支教管理方面,通过我队与苏州的贺越同学采访发现,“互联网+支教”虽说更加依靠智能化的技术条件,但其教育品质应当有严格的保障。首先,应当不断完善互联网平台的功能,在保证原有功能良好发展的情况下,开发拓展新功能,使得教学更加全面、系统化。其次,增强志愿者老师的专业培训,确保其专业知识水平过关,使得学生能够接受公正公平的教育。“互联网+支教”是一个授课老师与助教老师相互配合的过程,助教老师的自身素质也应该得到提高,便于受教学生获取更有效的帮助。

在支教总结及反馈方面,相较于传统支教来说,志愿者个人在新型支教模式中,不单单会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效果分析研究,还会对自己各方面技能应用进行总结,比如说在“互联网+支教”模式中,志愿者将会一方面考虑到远程教育如何有效地辅导学生,还将对自己计算机的运用能力进行评估,如何开发新程序、新功能以便于学生的成长;而在反馈方面,新型支教模式更需要的是学校、志愿者与学生们三方的一致配合,而不局限于传统支教模式志愿者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校需要考察在校学生的需要以及已备资源状况并通知志愿者以便其调整教育教学计划,后者则应当把学生的情况及时告知反馈给学校,做好学生和学校之间的沟通桥梁,而学生也可以在此过程勇于提出更好的教学方法,给志愿者提出建议,勇于和志愿者交流谈心,促进自己的发展。再借“互联网+支教”模式来说,学校在此模式下需要对自身学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方便志愿者教学;作为一项公益活动,主办方亦可定期举办支教交流会,团队成员通过视频、图片等展示资料成果,获得他人认可,争取社会公益捐款。为支教注入动力,团队中实行“奖励”政策,采取学生反馈和团队成员互评的考核方式,督促激励支教队员。

3 结论

国家在“互联网+支教”方面也有出台一些相应的政策支持,在2016年互联网支教研讨会于上,中国教育协会的干事表示,未来将引进更多先进技术拓宽互联网支教市场。有了国家的扶持,互联网+支教模式的道路将会更加顺畅,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山区的孩子们将能够接受到更加公正的教育,人生也会变得更丰富多彩。但要注意的是,“互联网+支教”模式不能仅仅依靠线上教育而脱离线下,互联网只是一个加速器,推进国家支教事业迅猛发展,一些受教地区孩子们生活上、心理上的问题仍然需要线下支教志愿者们的关爱陪伴以及悉心照料才能够得到解决。

乡村夏令营的首要意义是大学生的自我成长,培养大学生的公益和志愿者精神,懂得爱与被爱,懂得现实与理想,懂得纯真与感动,懂得责任与坚守,懂得团队与宽容。“夏令营+支教”模式可以使孩子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发现自己的兴趣,发掘自己的潜能,转移自己平时的注意点,以此来缓解可能由留守问题而导致的心理缺陷问题。

总体来说,未来的支教模式可能会越来越向这些新型支教模式靠近,这是由当今社会发展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