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反应论视角下《金罐》章节导语译本比较

2020-01-03 02:51井源浩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6期

井源浩

(同济大学,上海 200092)

1 引言

《金罐》是德国小说家霍夫曼(Ernst Theodor Amadeus Hoffmann,简称E.T.A.Hoffmann 1776-1822)于1814年写于小说集《仿卡洛风格的幻想作品》的一部作品。通过对知网数据的统计,可以看出国内对霍夫曼的研究仍然处于一个比较滞后的状态。[1]其中译介学方向的研究所占比例更小。小说《金罐》具有明显的断篇特征,该童话共12章,每一节都有自己的导语,对该小节提纲挈领。对导语进行正确解读和把握,便可对该小节甚至整个文本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本文中《金罐》的汉译本分别选自朱雁冰的译本《金罐》(2002.10《斯居戴里小姐——霍夫曼小说选》 译林出版社)和王庆余、胡君亶的共译本《金宝瓶》(2013.10《斯居戴里小姐》 上海三联书店)。两种译本都表现了原文的特色,语言流畅自然。本文基于读者反映论,从目的语读者的角度出发进行对比分析,来探讨两种译本的特色和得失,并尝试给出翻译建议。

2 读者反应论

读者反应论是由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所提出。在尤金•奈达的理论中,最为知名的是“功能对等”理论,读者反应论便基于此产生。奈达认为翻译本身是为了目的与读者服务。评价一个文本翻译是否成功时,最先考虑的应是目的语读者对文本的反应,当读者对该译文文本产生等同或尽可能等同源语言读者对原文本的反应时,那么该文本在读者接受角度上便较为成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读者反应论引入我国并产生了很大反响。该理论为译者提供了新的视角,译本作为交流的过程的结果之一,要求译者多方面的考虑,并将读者的接受程度作为翻译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即可以让中国读者更好的理解外文作品及其背后隐含的文化、哲学特点,也有助于促进译者反向思考,从目的语接受者的角度考量如何更好的以国内作品为躯壳,传播中华文化和价值观,讲好中国故事。将国内外优秀作品通过译介的方式,使其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读者反映论更具体而现实的意义所在。

3 读者反应论视角下《金罐》副标题译本比较分析

本文以读者反应论为基础,以目的语读者为目标对翻译译本质量进行探讨研究,以朱雁冰(以下简称为“朱译”)和王庆余、胡君亶(以下简称为“王译”)的两种译本为例,详细从词汇方面并从句法和篇章举代表性例子进行比较分析。

3.1 词汇层面

汉语和德语分属于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二者在词形和词法上都具有较大区别,因此词汇翻译是一大难点。两种语言中含义“一一对应”的词量很少,因此如何将原文词汇想要表达的含义翻译出来并且符合读者预期十分重要。通过定量两个文本,大致存在14处差异,定性处理后,本节将从词汇的表意差异、文本错译以及音译选词三个方面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1)表意差异

例一:Vigilie(S.7)

朱译:章(187页)

王译:章(281页)

该词本意为守夜(Nachtwache),霍夫曼将《金罐》划分为了12“夜”,而朱译和王译都将其翻译为12“章”。小说的原童话(Metamärchen)之一选材于《一千零一夜》[2]而“夜”的选词充分体现了童话的神秘色彩和故事性,霍夫曼将“守夜”一词放在每一章开头,虽然起到了划分章节的作用,但直接译为“章”会使目的语读者对原词文化内涵的接受大打折扣。

例二:( Der goldne)Topf(S.38)

朱译:金罐(220页)

王译:金宝瓶(315页)

金罐或金宝瓶作为题目和全文的“鹰眼”,是该小说的核心物件。Topf一词在德语中多指“罐”、“锅”、“钵”、“盆”以及“环形坯”等具有环形形状的承物器皿,因此从词的本意传达角度上,朱译的“罐”比王译的“瓶”更能还原物件形象特点。但王译中添加了“宝”字,在词的引申义上传达出该物件的珍贵性,并添加了一层神秘元素,符合读者对于童话物件的预期。

例三:Leiden(S.66)

朱译:痛苦(247页)

王译:遭遇(344页)

从词意上看,“Leiden”所要传达的意思就是痛苦和苦难,强调心理的感受或者生理上折磨,而“遭遇”一词更强调动态的过程,这里和原文表意不符,仅通过“遭遇”一词,读者很难体会到具有“童稚般的诗人气质”[3]的人被关在玻璃瓶中的内心煎熬,而正是由于这种煎熬他才没有和“十字架学校的学生和实习生”一起安于现状。

例四:Schlacht(S.66)

朱译:战争(247页)

王译:混战(344页)

“Schlacht”德语解释中更强调多方面,场面混乱的斗争,而“Krieg”则是级别更高,规模更大,甚至具有政治含义的词汇。因此这里王译的“混战”更能让读者体会到众多斗争参与者“蝾螈、绿蛇、女巫和猫”所造成的混乱感,而还达不到“战争”的层次。

(2)文本错译

例五:Sanitätsknaster(S.7)

朱译:卫生烟丝(187页)

王译:无害烟丝盒(281页)

德语中“Sanität”词义之一为“卫生状况”,而非无害。虽然朱译“卫生烟丝”没有将“盒”译出,但对于目的语受众而言“卫生烟丝”更容易在目的语文化中找到合适的对应物,从而对文本做出相似于源语言读者的反应,而“无害烟丝盒”则会令人产生如:无害烟丝是什么?怎样无害?等疑问,让人摸不到头脑,使读者反应效果受损。

例六:Punschgesllschaft(S.59)

朱译:混合甜酒的作用(240页)

王译:混合甜酒聚会(337页)

在德语中“Gesellschaft”并没有“作用”的含义。虽然翻译成作用在篇章上看符合文内叙述连贯,但是在词汇书会扩大词汇外延,“作用”也可以指混合甜酒在其他领域和方面的作用,让人产生误解和错误读者预期,并且原文中也出现了实在的“聚会”,而对于聚会之后事情产生猜测,则可以激发目的语读者的阅读兴趣。

(3)音译选词

例七:Veronika(S.19)Liese(S.30)

朱译:茀洛尼卡(201页)朱译:莉西(212页)

王译:薇萝妮卡(295页)王译:莉泽(307页)

关于人名的翻译通常也是文本译介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由于文化不同,目的语读者对于源语言文本中出现的人名常有接受困难或混淆的现象。朱译的“茀洛尼卡”遵照了德语的发音规则,但是由于字型生疏(和翻译年代有关)略显僵硬;而王译则通过“薇”、“萝”、“妮”三个字的字形,传达出了女性名字的特点,做到了“以音化形”,更符合读者预期。

朱译和王译都通过“莉”表现出了人物的女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朱译则更加符合德语辅音“s”后加元音浊化的特点,在贴近读者的基础上也忠实了原文。

3.2 句法层面

相比词汇,在翻译的过程中对句法的处理要更为复杂。汉语是意合语言,在德译汉时要注重表意;德语是形合语言,汉译德时则需要注重语法结构。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句式结构,来尽可能符合目的语受众的阅读习惯对于译者而言是一大处理要点。本节将从对原句忠实或贴近读者、动词或名次结构以及部分句法表达习惯三个方面对这些差异进行整合分析。

(1)忠实原句或贴近读者——以对“wie”引导的导语为例分析

例八:Wie der Student Anselmus zu einiger Vernunft gelangte(S.59)

朱译:大学生安泽穆斯恢复了几分理性。(240页)

王译:大学生安泽尔穆斯是怎样恢复了几分理性。(337页)

两译本中类似上述的举例共7例,通过对上述举例的对比不难发现,对于德语以疑问代词“wie”引导的导语,王译完全忠实了德语的句法表达,翻译成“怎样”的表述。而朱译则直接原文的疑问句改成了对结果的陈述。虽然王译同目标语读者的语言表述习惯略有差异,但对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反应影响不大,并且还最大可能的忠实了原文。而朱译虽然看似更加符合目的语读者表达习惯,但原文更强调该结果的过程。用“怎样”设问,在后续的文章中加以解释,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预期和思考,激发读者兴趣,让读者可以准确地感受原文文本的情感表达,这些导语的深刻作用如果仅仅翻译为对结果的表述则会大打折扣

(2)动词或名次结构

例九:Die Fahrt über die Elbe(S.12)

朱译:横渡易北河。(193页)

王译:横渡易北河之行。(287页)

例十:Verlobung bei der dampfenden Suppens chüssel(212页)

朱译:热气腾腾的汤盆前的订婚仪式。(253页)

王译:一场订婚典礼在热气腾腾的汤盆前举行。(350页)

例十一:Sieg des Salamanders und Befreiung des Studenten Anselmus(S.66)

朱译:蝾螈的胜利和大学生安泽穆斯的解放(247页)。

王译:蝾螈取得胜利,大学生安泽穆斯获得解救。(344页)

德语的名词结构是其重要的句法特点之一,常通过添加介词或所属格来构建各语义成分间的配价语法结构,从而达到将句子简化为名词结构,并清楚表意。而在翻译为汉语时,若忠实其语法结构,便常常会因为定语修饰过多而显得冗长臃肿,显得“翻译腔”重。因此遇到德语名词结构时,可考虑将其名词转化为动词结构、句子。在《金罐》的导语部分,朱译有1/3采用了动词结构(例九),其余2/3为名词结构(例十、十一);而王译有2/3为句子(例十、十一),1/3为名词结构(例九)。虽然将名词结构转化为动词结构的过程中失去了对原文句法的忠诚,但是避免了过多定语修饰所带来的词性过长,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动词含义,而且更贴近目的语读者的表述习惯,更易理解和接受,从读者反应视角看该方法是可取的。

(3)句法表达习惯

例十二:Wie der Registratur Heerbrand Hofrat worden(S.71)

朱译:赫尔波兰特文书擢升为宫廷顾问。(253页)

王译:赫尔勃兰特文书怎样变成宫廷顾问。(350页)

“擢升”一词语体层次较高,而原文是werden强调“变成”,这里语体方面略有不合。导语部分语言精练平实,“擢升”一词在这样的语体层次中显得十分突兀,对读者预期有所干扰。

例十三:...der Student Anselmus niemandem begegnete(S.24)

朱译:大学生安泽穆斯谁也没有碰到。(206页)

王译:大学生安泽尔穆斯没有碰到任何人。(300页)

处理含有否定含义的人称代词“niemand”时,朱译比王译的方式更在后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3.3 篇章层面

除词句之外,语言表达的意义和形式也至关重要。篇章是语言运用的集合,目的是为了进行交流,而不仅仅是词汇和语言的简单串接与合并。对于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比语言更加重要,篇章层面更注重上下文的联系以及文章中的表达。本节从标点加注和修饰语成分两方面各举一例进行简要分析

例十四:Die Frau Hofrätin Anselmus(S.30)

朱译:“安泽穆斯宫廷顾问夫人”(212页)

王译:安泽尔穆斯宫廷顾问夫人(307页)

引号的添加为表示称谓或非真实性。通过阅读文本可知,这里是薇萝妮卡的幻想,最后安泽穆斯没有成为顾问,她也不是安泽穆斯的妻子。这里的引号对后文结局有一定的暗示效果,但恰恰是这样的暗示打破了篇章的连贯性,使有心的读者对结局一目了然,而并非跟随故事发展,将结果抽丝剥茧,弱化了文本的故事性。

例十五:... die goldgrünen Schlangen(S.7)

朱译:泛着金光的绿蛇(187页)

王译:金绿色的蛇(281页)

按照原文直译,该形容词为“金绿色”,尽管在文中也有提到小蛇闪着金光,但不能简单译为泛着金光的绿蛇。因为分析文本可知,从开篇的“金绿色”到文末的“绿色”变化中,蕴含了炼金术对德国浪漫主义关于发展和变化的影响。[4]若是在开篇便轻率写出泛着金光的绿蛇,那么便会失去上述的文化隐含意向,对读者完整的理解文本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4 结语

通过三个层次多个层面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到两个相隔十年的译本间存在的差异,但读者的理解力和审美水平均有一定提高,但并非新版一定胜过旧版。在词汇上,朱译的部分选词要比王译更加精准,句法中二者不分伯仲,但在篇章层面上王译要略胜一筹。这说明在译者翻译过程中,目的语读者作为重要因素之一必须要纳入考量。读者反应论为我们评价翻译质量提供了新的角度。通过读者反应来反馈译本质量,并让译者在不同的情况下选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例如归化、异化的选择;增词、减词甚至加注处理等,让目的语读者尽可能获得与源语言读者相同的理解与审美体验,让文本超越时空限制。一位优秀的译者既要充分理解原作风格,也要准确运用语言,考虑目的语读者,进行文学的“二次创作”。

本文还有诸多不足之处,对于读者时空定义并未明晰,句法和篇章层面的分析也浅尝辄止,今后将以此为课题继续研究学习。

注释

[1]钟小舒《德国早期浪漫派对霍夫曼文学创作的影响》,四川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17。

[2]Christine Lubkoll;Harald Neumeyer(Hrsg.):E.T.A.Hoffmann-Handbuch:Leben-Werk-Wirkung.Nürnberg:J.B.Metzlerverlag,1682,S.28.

[3]霍夫曼《斯居戴里小姐——霍夫曼小说选》,韩世钟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4]Hartmut Steinecke;Franz Loquai(Hrsg.);Steven PaulScher:E.T.A.Hoffmann-Jahrbuch:Mitteilungen derE.T.A.Hoffmann-Gesellschaft,Band2.Berlin:ErichSchmidt Verlag,1994,S.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