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燕 侯银臣 郝洪露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郑州 450044)
引言: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越来越被看重,其艺术性这一特征也越发明显。为此,语言服务人才成为各行各业的迫切需求。高校作为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与时代发展相同步显然是大势所趋,不断调整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也自然成为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如何打造出高校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新方案,已经成为当下研究的重点所在。文章就立足这一课题展开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希望广大高校语言服务专业教师能够从中受到启发。
就当前而言,高校语言服务人才培养主要以课上理论教学和校内仿真实训两种形式为主,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主要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要任务,实践教学主要以校内模拟的形式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以求不断提高学生各项专业技能与专业能力。教学全过程主要包括专业教师、学生、教材、学案四个因素。另外,在学生离开学校之后,与学校之间在专业上不会再有过多的来往,将主要的重心会转移到下一届人才培养过程之上,人才培养的起始点非常明确。
高校人才最重要走向社会、走向行业、走向企业,在工作岗位第一线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和价值。高校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既然致力于人才更好的适应社会、适应行业用人标准,那么就应该深深依附于企业,从企业中得到罪有说服力的资源和条件。但从当前高校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方案来看,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割裂感较为严重,二者之间协同发展这一必然之路并不清晰。为此,在制定高校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新方案过程中,必须以这一问题为依托,明确人才培养赢走怎样的道路。
科研工作是高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成果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语言服务人才培养自然也要以教学科研为依托,方可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和研究型人才。可从当前高校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现状来看,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存在明显的不足,教学的独立性极为明显,这显然不利于专业教师和学生掌握前端学术研究成果,也不利于“教”与“学”的质量提升,这一问题应该作为人才培养新方案构建的侧重点。
人才走向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与高校脱离了关系,其原因在于人才成功就业比意味着在事业上始终处于不败之地,既然“可持续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那么在职业生涯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值得高校始终关注。然而,从当前高校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现状来看,显然没有很好的做到这一点,主要表现就是人才离校后的继续服务严重缺乏,这也是当前高校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应该得到广大高校的高度重视。
毋庸置疑,高校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最终的目的是要让人才能够更好地立足社会、立足行业发展,让人才自身的价值能够在行业中最大程度体现出来。为此,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首先就要立足行业的发展形势,有针对性的制定并落实培养流程,而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则是必然之选,也是人才培养新方案构建的第一步,具体操作应从两方面展开:
首先,积极寻求行业内部顶尖企业,并与之建立合作关系。学校要从语言服务行业中进行精心挑选,初步确立合作对象。之后要与合作对象之间达成共识,意识到建立合作关系所能够产生的“互利共赢”,以此为契机签订合作协议并明确合作期间的具体义务,为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建立广阔的实践育人平台。其次,强调“互利共赢”,确立人才培养基本流程。在明确合作关系后,学校要将输送更多高品质人才为义务,组织学生进入企业参观并接受岗位培训,让学生能够尽快感受到岗位需求是什么,用人标准又是什么,由此确保人才能够成功就业,并更好的适应行业发展大环境。合作企业的任务非常急爱你单,就是要定期组织一线员工走进高校校园,在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训中提供全面指导,并为学生校外实践提供场地和培训人员,以此来最大程度上保证人才培养要求与企业用人标准相一致,由此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众所周知,高校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其最终目的就是要让人才更好的适应行业发展需要,让学生能够及时掌握学术前端动态,并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来。为此,科研工作就必须与教育教学工作保持相辅相成,让科研成果能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验证和广泛推广。其间,具体操作应包括两个部分:
首先,科研项目的确立要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科研立项是根据行业发展要求,科学寻求相关对策的起步阶段,也是学术研究不断取得创新的首要工作。在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科研项目的确立必须根据行业发展的切实需求,做到科研立项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热点问题,为人才能够掌握前端学术研究成果打下坚实基础。其次,科研成果的验证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完成,并得出推广的可行性。在科研项目研究完成后,教育教学工作要将研究成果吸纳进来,并根据研究成果设计教育教学流程,将教学与实践中的优势与缺陷加以客观说明,并最终得出科研成果推广的可行性,由此确保高校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始终能够走在行业发展最前端。
针对高校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方案设计而言,教育教学工作无疑是核心所在,人才培养流程的设计都要以提高人才语言服务综合能力为中心,这样确保人才语言服务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显然是一项重要工作,也就是说有效进行教学评价则是关键中的关键。在此期间,力争教学评价能够保持“三方”协同显然是至关重要的。具体操作应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要将企业与科研团队作为教学评价的主体。针对教学评价工作而言,确立评价主体是首要工作,在走学校与企业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道路中,教学评价工作的主体就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而是要将企业与科研团队作为评价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才能确保教学评价结论更加具有客观性和全面性,为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跃升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其次,邀请科研团队、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评价内容。教学评价工作中,确立评价内容显然是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内容不仅要从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角度来制定,同时还要针对专业实践的成果,以及科研成果的运用效果方面来制定,这样的评价内容才能具体反映出人才培养的具体状况,为课上教学、专业实践、科研项目的调整提供有力证据,以此确保高校语言服务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从当前社会发展与人才竞争的大环境出发,人才必须持续保持强大的竞争力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语言服务行业也是一样,在人才需求的标准和要求上正在不断提高。因此,高校在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中,应该将培育的延续性进一步提升,而有效继续教育与服务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具体操作中,应该从两方面入手:
首先,要加开远程继续教育窗口。高校语言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并没有“结束”一说,要以促进人才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标,要为之开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通道。其间,远程继续教育窗口就是基本选择。在该“窗口”中,不仅要包括当今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的新动态,以及技能与能力的基本要求等等,以此来确保语言服务人才能够始终适应行业发展大环境。其次,要无条件提供线上专业技能服务。在做到加开远程继续教育窗口的基础上,高校还要在远程继续教育页面上增设线上专业技能服务模块,让人才在就业中所遇到的问题可以及时进行咨询,并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解决方案,由此确保人才培养过程能够始终贯穿于学生职业生涯,这也是促进人才形成终身学习思想最为有利的条件。
总而言之,做到不断调整与优化高校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方案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仅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善于总结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优势和不足,还要善于探索和研究调整和优化方案的侧重点,以及突破口,进而确立起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因此,如何做到客观判断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势与不足,并从中找到问题的解决对策就成为广大语言服务专业教师的努力方向,也是确保高校语言服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还望其能够广泛积累和分享宝贵的经验与教训。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