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娟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广西南宁 530008)
前言:话语作为某一文化背景的最主要表达形成,在很长时间内扮演着推动文化传播的作用,但语言或符号所传达的文化内容过于单一,无法对复杂的文化情境、文化意义作出深刻阐释。新时代环境下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并不是现有中国文化元素的堆叠与转达,而要通过多种文化展示情境、传播模态的创设,增强原有文化内容的跨文化传播属性、社会属性,才能传递现实物象中难以展现的文化意义或价值,从而促进文化语篇中内在意识形态、文化思维的传播。
“多模态话语”这一概念,源于符号学专家克瑞斯、勒文出版的《阅读图像(2001)》一书,该书指出语言文本或符号,与视觉图像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关联性,其中色彩、声音、图像、图表等符号的功能语法,一定意义上语言或文本符号的信息传递作用。之后美国语言学家博格雷德(Beaugrade)指出,话语分析作为未来社会文化传播的发展方向,其主要通过语言、色彩、声音、图像、动作姿态等要素的整合,进行复杂社会文化思维、主体文化意识的传达,在多模态话语内容的表达与实践过程中,展现现实物质所蕴含的价值理念、文化内涵。特别伴随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中国特色文化要素、文化内容的传播,不再仅仅依靠单一的文本符号进行内容编码,而是通过多种视觉、听觉与感觉体验的融合,传递具有普遍情感认同、价值观认同的文化内容。
中国文化在全球话语体系中的发展与传播,要依据多模态话语信息传播的规范要求,对现有的文化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展开创新,从语言或符号表达的战略高度,对声音、色彩、图片、图像或外部环境等话语元素,作出多模态的话语建设、文化解释,以赢得世界范围内的文化感知与交际认同。
(1)软硬结合的话语传播理念。中国文化的多模态话语建设与传播,并不是高屋建瓴的文化灌输或布道,而是从文化价值观、文化传播模式两方面着手,运用具有广泛情感联结、认知联结的“软话语”,进行中国文化价值理念的讲授、传达,如2016年全球使用率最高的表情符号“笑哭”,就是具有草根意义的“软话语”传播,“软话语”文化传播会在一定时间段内,起到价值观引导、文化内涵渗透的作用。
(2)具有丰富情感表达、开放属性的话语元素组织。“情感表达”作为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内容之一,要通过构建明确的文化传播目标、传播内容与传播主体,来完成文化内涵与情感的开放性、迁移性表达。正如西方学者指出,中国文化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impersonal”、“robot”,也就是中国文化内容元素、传播形式的选择缺乏针对性、时代性,只注重源语文化要素的灌输,而不注重目的语受众的情感接受、文化认同。因此多模态话语引入到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中,不仅要通过图片、图像、声音等多元化传播途径,拓展文化传播的渠道,还会对文化传播的内容、话语展现形式进行创新,加入符合时代特征的文化元素,赋予原有文化新的传播模式、内在情感,从而减少源语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主体之间的矛盾、误解与冲突。
(3)多种信息媒介融合的话语传播模式。物质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融合与传播,必须拓展原有的信息沟通媒介,不断丰富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要素的外在表现形式,深化国外受众对中国文化的感知与认知。其中广播、报刊与电视传播媒介,仍旧为主流中国文化对外发散、传播的重要渠道,中国《瞭望》杂志、美国《时代》周刊在中国对外文化介绍与传播过程中,通常会将“握手”、“封面肖像”等元素作为重要的传播信息,增强中国文化传播具有的政治、历史意义。此外,中国跨国公司对外文化的宣传与传播,则往往通过户外动态广告、静态海报、视频等方式,凸显中国物质文化的价值属性、文化内涵,推动中国外在物质文化、行为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多模态传播。
中国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社会背景下的思维模式,其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道德价值观、行为规范与风俗习惯,往往只有属于该语言或文化地域范围内的受众群体,才能够对多种文化语境语言、符号等具有深入理解。在这一中国文化发展与传播背景下,文化建构者、传播者需要结合文化内在语境,以及目的语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规范,对整个语篇中的文化内容、语言表达形式进行重新拆解、排布与融合,消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地域隔阂、思想意识隔阂、行为隔阂,充分吸收目的语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资源,才能赋予原有中国文化更加多元化的历史意义、文化内涵。
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指出:“17世纪以来信息传播媒介的演变路径,是由传统的抽象文字或符号,逐渐转变为高度具象化、感性化、造型化的视觉图像。”所以视觉文化传播模态的迅速发展,为中国文化的多角度对外传播提供帮助。文字、图像、视频与音频等要素的单模态、多模态结合,主要从对外文化传播的内容、表现形式方面入手,对现有话语语篇进行内容规划、形式设计和传播,通过更加抽象、丰富的外在视觉形象、形象听觉或触觉形象,来表现中国文化幽默、风趣与含蓄的文化意蕴。或者将中国文化内容植入国外产品中,融合国外影视、宣传片、纪录片或广告片等传播途径,如中国的“功夫熊猫”影视形象,即是对传统中国“熊猫文化”的多模态文化挖掘、形式创新,通过“功夫”、“熊猫”等中国文化元素的融合与形式创新,丰富了中国文化在对外传播过程中的话语表达。
多模态话语理念指导下的文化对外传播,首先要遵从话语的生产、设计规范,也就是针对中国文化固有的语言表达、思维与文化障碍,摒弃传统文字或符号的“翻译传播”模式,增加与目的语国家或地区相关的文化解释内容,或者对源语文化的内在涵义作出话外叙述、解释,从而凸显中国文化在语言内容、思想意义传播方面的国际化文化属性。以国际版纪录片《孔子》的对外传播为例,《孔子》是以中国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思想,作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传播,这一纪录片在传统文字介绍之外,增加更多古代图片、视觉影像与背景音乐的内容,进行传统文化语篇叙事的形象建构、解读分析,甚至使用了用于补充介绍的“英文”话外音,这不仅增强“孔子”思想具有的真实性、普遍性意义,也能够使国外受众更容易理解儒家思想、中国社会之间存在的广泛关联性,由此弱化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说教意味,提升跨文化语篇建构的现代化意义与国际性。
全球化与新媒体语境下的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应针对跨文化语篇转换、信息传播的认知误差,结合符号学、翻译学、传播学、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知识,对原有文化内容的话语形式表达进行拓展,包括文化内容传播方式、展示形式的拓展。本文以张艺谋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国外传播为例,探讨中国文化“走出去”过程中多模态传播内容、传播形式的考量。
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荣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比利时著名电影人路易•丹维尔在看完电影后指出:“世界越来越小,中国越来越大。”因此包括电影在内的中国文化产品输入,无论从文化数量、文化质量、文化宣传方式上,都具有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其中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使用红色、白色、灰黑色等结合的色调,对不同人物的对话环境进行渲染,增加影片视觉的艺术感染力。同时国际版本的英文翻译、画外音解释,也尽可能使用更加简洁直接的表述方式,强化文化传播过程中的矛盾冲突,从而更容易赢得国外受众的心理认知、情感认同。而在影片对外宣传、文化传播方面,图片、影响等多模态信息传播形式,不仅传达出中国人的性格魅力、文化内涵,也能够更加深入帮助海外受众了解中国,提高中国文化的对外影响力与思想内涵。
多模态话语符号的文化建构,相比于单一语言或文字符号的内容表达,具有更加简洁、生动与直观的特征。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与交流过程中,传播主体要根据中国文化的社会属性、跨文化传播规范,进行文化对外输出内容、传播模式的改革创新,强化文字、色彩、图片、图像或音频等要素的整合,才能超越不同文化区域语言习惯、思维认知的隔阂,完成多模态语篇信息的构建和传播。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