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背景下“红歌”对提升高校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探析

2020-01-03 02:51张春雨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6期

张春雨

(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广东湛江 524000)

红歌是记录五四运动以来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是人民群众自强不息、建设社会主义、创造美好生活的写照,表达出来革命精神与爱国情怀,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建立文化自信强国意义重大。当前是信息网络的时代,经济发展的速度很快,信息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很快,即使大学生在学校也会接触到多元化的事物,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也在加快,这给高校红歌的教学推广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所以红歌的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势在必行。一般来说,红歌只会在特定的场合与情形下才会出现,然而红歌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备道德教育功能,而且具有美学意蕴,对于提升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跟上大学生对审美的追求,也应当对红歌进行创新创造,融入现代元素,使红歌可以散发出蓬勃生机,发展的越来越好。

1 红歌的艺术特色

“红歌”并非抽象的革命口号,也不是单纯的政治符号。“红歌”之所以传承至今,重点就在于它散发的艺术魅力,“红歌”的美学意蕴,也是艺术美的体现。

红歌具有极强的群众性。红歌的起源就是民歌,也在光广大人民群众中所传唱。在井冈山时期的江西民歌、延安时期的“信天游”、云贵川的山歌,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会产生风格各异的红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红歌形成的音调也就不同,红歌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原因也是基于此,也是红歌广泛流传成为经典的原因。

红歌曲调优美,语言精炼。红歌源自于民歌,又是对民歌的超越。每一首经典的红歌,也都是受到了千人甚至万人的喜欢与传唱,也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的磨研、锤炼,变得越来越精炼与成熟。从这一点来看,红歌不仅是音乐人创作的,也是大众创造的。它来自人民群众,渗透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中,是普通群众情感的表露。所以,不管是红歌的曲还是词,都是简洁、单纯、明畅、优美。但是就曲体结构来看,红歌一般是由两句或四句组成的乐段结构,不断的咏唱,使原就通俗易懂的音乐,更容易记忆也更容易传唱开来。

红歌还具有质朴性。质朴是民歌的特色,因为红歌源自于民歌,所以它不但继承了这一特点,而且表现的更为强烈。它源于人民群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生活,将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也反映出来在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英勇抗战、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讴歌中国共产党、讴歌社会主义祖国,用最为直接的叙事抒情的手法表达情感,散发艺术气息。

此外,红歌还具有时代性。不同时代会产生不同的红歌,歌词与旋律都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红歌的内容是不同时代背景下的革命、建设与生活实践的反映,具有极强的时代特点;其旋律也是对特定时期群众生活与精神状态的诠释。比如革命战争年代有《工农兵联合起来》、《东方红》等,新中国成立后的《我的祖国》、《十五的月亮》、《祝福祖国》等。

2 红歌对提升高校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意义

红歌具有美学意蕴,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美育功能,用音乐的艺术形式,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教会人们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帮助人们提高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2.1 红歌对激发大学生的意志与情感具有特殊的意义

社会在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产生了特别大的变化,电子产品更新的频率也加快了,人们在电子设备上投入了更多的经历,这也为音乐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载体,但同时也使很多不健康的网络歌曲一路飙升,这无疑对人们的审美会产生负面的影响。积极向上的音乐能够引起情感的共鸣,对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也会人们的心理和生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我们的心情。音乐主要是有我们的右脑负责的,音乐会锻炼我们的右脑,多多学习自然也会特别聪明。我们的世界具有丰富的声音,听觉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声音是我们生活所不可或缺的,美好的、经典的音乐会激发我们的意志和情感,于是我们要选择对于我们的神经系统以及心理健康都有利的声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我们应当一直秉持下去的真理。红歌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具有优美、高亢、振奋人心的旋律,歌词也都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激励人心的,会对我们的思想以及情感具有很深的教育意义。它能够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告诉我们怎样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贡献。

2.2 红歌能在享受中增强大学生的审美观念

红歌不仅具有宣传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作用,也具有审美教育的意义。优雅、质朴、豪迈的红歌不仅让听众获得了艺术的享受与满足,进行情感的升华。大学生欣赏红歌的同时,也是在净化心灵。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的内在豪情得到了激发,审美观念得以调整,崇高向上的人格得以塑造。美育功能的发挥本事就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也是在一次次的红歌欣赏后积累完成的。一首首红歌用自己独有的特性和感染力,不断的震撼着人们的灵魂,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在欣赏红歌的同时,会沉浸在美的享受中,脑海中呈现的是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对中华民族薪火相传、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有了更深的感悟。

2.3 红歌对大学生具有审美的教育功能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高雅经典音乐的传播和出演,通常会在与审美有关的活动中出现,使人们的感官受到一种高尚的洗礼,对我们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引导作用,也会让美的音乐形式更深入我们的内心。红歌会对大学生的音乐审美产生重要的影响,也会对审美教育有重要的作用。大学是红歌传播的良好平台,使的大学生更深刻的认识红歌。现在大学课程设置比较单一,一些人只关注本专业,也没有兴趣去了解红歌,所以要让红歌走进校园的话,就需要让他们认识红歌,进而对红歌进行传播与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红歌,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些经典的高雅艺术呈现在大学里,也会使大学生更容易欣赏与接受,提升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兴趣是不断提升的,审美也是不断提升的,只有在不断的接触和接受中,才会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想要成为一个更加全面的大学生,就一定要让自己的知识面宽广起来,不仅要学习本专业的文化知识,更要去了解我们不曾了解的领域,音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优美动听的音乐对我们的审美极其重要。

2.4 红歌是丰富大学生音乐文化生活的艺术载体

音乐是人们内心情感的流露,歌曲最能传达出人们内心世界的真情实感,也是我们生活的真实写照。“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就是最好的证明。当下,社会发展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在工作与学习之余,可以用歌声将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不仅可以释放压力,还可以表达内心的喜悦。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舞台上,只要心情愉悦就可以尽情的欢唱,品味经典的味道,此时歌唱红歌就会别有一番韵味,也自然会想到歌词中呈现的画面,比如《十送红军》、《走进新时代》等,会自然而然的融入;空闲的时候,聆听一下红色歌曲,了解了我国历史的同时也陶冶了情操、愉悦了心情。红歌的不断传播与普及,也使他们更加接近生活,将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呈现在我们的周围,大学生学习红歌,不仅丰富了业余的文化生活,也让红歌具有的积极向上的革命精神影响着我们的思想与情感。红歌的不断流传,会使它成为大学校园不可或缺的音乐文化。

3 红歌提升高校大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

3.1 推进红歌教育教学

红歌作为大学生喜欢的艺术形式,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可以把它运用到高校教育、教学的诸多方面,在思想政治课、音乐教育、德育、心理健康等多种教育形式中。

3.1.1 将红歌教育融入思政课堂

在思想政治课上,教师应当积极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在教育课堂中融入红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兴趣,也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在思政课上,教师可以利用各种途径,在不同的场合播放红歌,与思政教学内容相结合,传播红歌知识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利用有温度、有内涵、有情感的方式来传播红歌,可以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正义感,坚定理想与信念,增强爱国情怀,也对真善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音乐教育肩负着音乐传承的重任,把红歌引进课堂,把将红歌中的精华与经典传播与发扬光大,是高校音乐教育理应承担的责任。

3.1.2 音乐课堂重视红歌教育

高校音乐教育可以为国家、为社会培养高端的音乐人才,借助他们去把经典传承下去,代代流传。首先,音乐教师要重视红歌,利用正确的方法将红歌引入课堂,在教学设计、教学课时、教学内容、课程改革等方面都将做好改革,把课程思政与思政课堂做好再次,红歌教学应该与时俱进,教师可以把课堂与课外相结合,利用多种渠道拓展红歌,进一步传播红歌;最后,我们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多种多媒体平台进行红歌传播,对红歌演绎形式进行不断地创新,改变传统过得教学形式,用全心的教学形式激发大学生对红歌的学习和鉴赏兴趣,让红歌引领新时代大学生的审美,也让大学生从内心深入爱上红歌。红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经典活教材,具有丰富的情感、激昂的旋律、振奋人心的歌词,不断激励着大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热爱生活的宝贵品质以及积极向上的心态。

3.2 举办丰富多彩的红歌活动

3.2.1 举办红歌专题讲座

高校可以在定期或者在特定节日,比如五四青年节、国庆节、建军节等举办红歌专题讲座,邀请经历过革命战争年代的老红军、红歌的创作者、表演艺术家等向同学们讲述红歌背后的故事,彰显革命精神对于当下的重要性,让红歌进一步走进学生的内心,将红色文化的魅力极大地彰显出来,引领当代大学生向正确的人生道路上迈进。

3.2.2 举行“红歌”合唱比赛

通过举办“红歌”合唱比赛不仅丰富了高校的校园文化,也让红歌在大学生中得到了广泛的传唱,使大学生更能感受到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峥嵘岁月,也会更加珍惜当下幸福的生活,受到老一辈革命家胸怀大志,勇往直前,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的影响,也会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与家乡,也会将这种情绪带入生活、学习与工作中去。

3.2.3 建立红歌社团

高校一般都会有很多的学生社团,可以组建红歌社团,让有兴趣的学生参加,高校学子自觉地参与到红歌资源的整理、宣传过程中去,不断丰富高校的校园文化生活,将红色所具有的文化与精神传承下去。社团可以举办红歌知识问答、红色主题展览、红歌文艺汇演等活动,利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去提升学生学习红歌的热情,也培养了他们的好奇心和专注力。

3.3 加强红歌传播的创新性

红歌作为无产阶级斗争的产物,如何将其具有的斗争性柔和有效的利用与转化,成为当下高校红歌教育面临的重大考验,红歌是意识形态与文化观念的集合体,如何转变灌输方式,让大学生自愿的接受,创新势在必行。

3.3.1 价值创新——挖掘红歌内在文化价值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在近现代英勇奋斗的真实写照,不仅具备革命性、战斗性、集体性等硬实力特征,同时也具有人文性、时尚性、舒适性等软实力特征。在通俗、流行音乐泛滥的社会环境里,红歌作为一种庄重严谨的音乐,因其历史发展脉络都是同中国共产党融合在一起的,所以在人们的认知里,它也是有着国家高度的党性音乐。正是它的庄严与神圣性让没有经历红色年代的新一代望而却步,新一代的年轻人不能像老一辈人那样在红色歌曲里找寻峥嵘的岁月,更不能产生共鸣,于是我们必须要重新定位和审视红歌歌曲的价值。在关注红歌具有的革命文化的价值以外,还要重视它的教育性,然而教育不被大众所接受也是没有意义的,于是我们需要深入挖掘它的可欣赏性和时尚性,也就是让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与休闲娱乐之用,用更为多元和现代化的方式去展现过去的艰苦生活,去迎接欣欣向荣的明天。

3.3.2 内容创新——深入剖析红歌文化内涵

早先的红歌一般是由民间小调衍生而来的,后期的红歌多是由留洋海外的文人志士所创作,大部分的作品也都是文词严谨曲调高亢,不会夹杂任何破坏红歌庄严的音韵。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红歌单一的艺术形态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于是我们要拓展红歌的艺术形态,比如可以在红歌中适当结合通俗、流行、嘻哈的元素。红歌在中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它具有天然的政治音乐属性,也与党史如影随形。另外,红歌还具有大众音乐属性,它与党的群众路线同根同源,所以,红歌传播内容的创新,不仅是表达方式的创新,也是符合时代精神内涵的内容创新。红歌内容创新要具有严谨的态度,服务人民群众的基本路线是不能动摇的,表达人民群众意志的道路也是不能更改的。

3.3.3 形式创新——不断开发红歌传播形式

每一首红歌都有着独特的时代标签,当下网络媒体、电视等媒介是进行红歌传唱的良好方式,无论是网络平台还是电视台都可以举办以红歌为主题的节目,在网络媒体发展迅速的当下,一个好的音乐节目会迅速得到普及,不管是在社会上还是在校园中,只有得到大家的关注与认可,才能让红歌发展的越来越好。在传播红歌的过程中要重视宣扬其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培养人们的音乐审美,然而有些电视节目却脱离了传承经典的初衷,比如2006年江西卫视举办了《中国红歌会》,也连续播放7年之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这档节目侧重于时尚的选秀,红歌改编之后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韵味,变成了娱乐性的通俗音乐,以至于国家广电总局在2013年对音乐选秀节目调控时,使该节目停播。一旦慷慨激昂的红歌变成了情意绵绵的情歌以后,或者变成了节奏比较快的说唱歌曲以后,红歌具有的崇高与尊严就消失殆尽。

4 小结

红歌是音乐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不断的传承与发展,已经涵盖了通俗歌曲、民族歌曲、美声歌曲等各种唱法。它的涉及面很广,容易被广大群众熟知,也更好地融入了各个阶层,见证着历史的兴衰,记录着时代的步伐,社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它传达的精神也深入人的内心,具有思想内涵会影响历代中国人,也会让中国发展越来越好。高校应当将红歌教育常态化,不断发展下去,提升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思想觉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