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龙 刘江萍 王延松
(西安音乐学院,陕西西安 710061)
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在全球化的大格局下,文化体现着国家的“软实力”,反映其国际竞争力,文化的强大与否将决定一个国家能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首先应从文化强省开始。
文化强省包含两个互为联系的层面:即文化自身强和文化助省强。所谓文化强省即不仅自身文化底蕴深厚,且能善于开发、保护,在全省范围内渐成一种无形精神资源。文化强省的前提是文化大省,文化普及率高才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集中力量建设文化强省。而文化强省之强就在于文化的产业化,高端化,及对历史,文物等研究的透彻性和保护影响力大。正由于文化自身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力、文化自觉程度高,从而才能万众一心加快助推陕西从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
陕西的文化优势除了周秦汉唐等历史文物资源和文学艺术成就等外,还特别体现在星罗密布的高等院校中。高校处于文化发展的前沿,是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发祥地和辐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陕西目前拥有高校总数76所,在全国名列前茅。特别是省会西安(63所)的高校密集度仅次于北京、上海。研究生培养单位46家,在校大学生120余万人,每年毕业超过30万人。具有突出的科教文化资源优势。
陕西不啻为一个文化大省,但陕西还未做成文化强省,未能很好地发挥文化优势,集中体现在文化产业化建设的落后。究其原因之一是陕西文化资源配置较落后,文化产业基础薄弱,市场化程度不高,创新意识薄弱,营销能力较低。文化表征符号较陈旧,没有新颖感和创新性,知名品牌较少等。原因之二是陕西文化资源利用率低、宣传力度不足,反而外地文化兵团纷纷崛起。其三表现是高端创意和管理人才不足。
高校作为文化教育机构,其目的就在于通过传承和创造文化促进人的文明,从而塑造健全完善的人,推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发展。文化是高校的生发之根、立命之本,高校也是文化繁荣与兴盛的承载与依托。在这种天然禀赋下,大学自诞生之日便具有了文化属性。
3.1.1 高校的文化人才队伍支撑力强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之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因此,人才是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支撑,我们应加大各类文化人才的培育、引进和支持力度。而高校是人才的聚集地,可以成为文化强省的智力资源保障。
3.1.2 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突出
高校教育资源丰富,拥有专业化的教育团队。需要将高校教育资源合理利用,才会有效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如西北大学与西安市第一医院签约战略合作协议并挂牌“西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为高校支持地方的新方式。
3.1.3 高校具备强大的科研优势
高校文化的实质是高等教育文化,文化主体是各类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陕西属于智力资源较密集地区,尤其省会西安的高校综合科研实力与研究机构均位居全国前列,可以引导各职能部门广泛参与社会合作,致力将科研成果转化社会以促进公民人文素质提升。如作为首批通过认定成立的全球18家机构之一“西安音乐学院虚拟现实国际合作创新中心”。学校可以利用此平台,发挥区域特色和优势,以文化为主题,加大以科技创新驱动协同发展,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3.1.4 高校独树一帜的文化引领作用
文化涵育德行。习近平同志指出:“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高校从来就是文化建设的引领者。正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只有高校领导者普遍建立起“文化化人,从我做起”的生命信仰,才可能真正形成文化强省的建设之源。
3.1.5 致力发挥高校的服务社会职能
高等教育提倡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并不仅是要求高校在教学科研之外,去寻找社会服务项目,拓展社会服务的途径,发挥文化知识的应用价值。更不是以项目来代替教学和科研。而是将融社会服务的理念渗透于教学科研之中,从而发挥其社会服务功能。如西安音乐学院携手陕西历史博物馆签约共建艺术博物馆,是高校助力陕西文化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和积极行动,是积极贯彻习总书记“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是“彰显陕西新形象”实现传统文化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益探索。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高校中蕴藏着无限丰厚的文化产能,其丰硕的科研成果可转化为现实的文化产业,因此,发展文化产业既是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文化实力的必由之路。如西安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基地和西安交通大学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的签约,该项目以人工智能为引领,机器人产业为核心,建设集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应用开发等于一体的技术创新基地,为陕西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实现“追赶超越”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文化改革创新是文化强省建设的不竭动力,其重要标志在于文化创新成果与创新型文化人才阵容,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对接。而所谓创新主要应体现在思想更加解放,观念不断更新,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同时,文化创新离不开高等教育发展。因此,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必将推进陕西文化强省建设。如西安音乐学院“一带一路”音乐文化高等研究院的成立。旨在服务于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建设学术示范基地,打造音乐文化研究高端平台,创新人才机制,打破专业壁垒,深化人才培养能力与培养质量,不断推出艺术精品力作。助推陕西文化走向世界。
当下的文化强省建设遇到了最好的历史机遇期,陕西正在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灿烂的革命文化、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和现代文化融于一省在全国都极为少有,蕴含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观念要解放。不断提升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水平。高校不仅是人才的培育基地,同时更是文化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推进器。借力高校的资源优势,关联相关产业,让历史积淀成为文化财富。抓住“一带一路”倡议的有利契机,打响“走出去”文化品牌,方可着力打造文明、开放、充满活力的文化陕西!
我们要抓住文化大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在充分发挥高校的文化传承功能,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同时,积极发挥其特有的资源优势,不断推出新成果,提供研究项目并能与之地方挂钩形成文化产业竞争力。如宋代理学家张栻云“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因此,高校的文化资源优势在文化强省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其精神高地的引领辐射作用,心系人民群众,因为他们才是文化实践的主体,积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大力参与地方文化文明建设实践,唯此而大力推进陕西文化强省建设。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