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民族养成记》:从文化视角探析民族个性

2020-01-03 02:51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6期

董 丹

(三亚学院,海南三亚 572000)

俄罗斯电影的发展历程极为坎坷,20世纪末是电影业的辉煌时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电影行业一度陷入低谷。1994年1月24日上映的《狂吻俄罗斯》是苏联解体后第一部描写中俄爱情的喜剧电影,开创了中俄影视合作的先河。时隔25年,2019年1月24日,又一部中俄爱情喜剧片《战斗民族养成记》在中国上映,这是中俄两国文化交流合作的结晶。该部影片尽显俄罗斯风俗文化,可谓是一部俄罗斯文化“教科书”。

1 影片中的俄罗斯文化元素

剧中的女主人公伊拉,是一名芭蕾舞演员,正在大剧院里排练芭蕾舞剧《天鹅湖》,在天鹅湖的音乐背景下,男女主人公在见面了。彭鹏是中国人,为了爱情,来到俄罗斯追寻自己喜爱的姑娘伊拉。中俄爱情故事就此拉开序幕,一系列俄罗斯文化元素随着剧情的发展接踵而至。

1.1 木屋文化

来到莫斯科郊外,旖旎的风光使观众展开遐想,仿佛听到耳熟能详的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随之,经过了冰雪覆盖的道路,辗转地来到了伊拉的家——俄式木屋。木屋是斯拉夫民族的古老建筑形式,是俄罗斯文化的载体。木结构建筑在俄罗斯历史悠久,传统木屋更是千百年来民间技术与艺术的体现,是俄罗斯民间木结构建筑的精神领袖。俄罗斯民族祖先最早居住在森林里,他们就地取材搭建居所,木材资源取之不尽,因此传统建筑是以木造为主。在接受基督教洗礼之前,俄罗斯东斯拉夫多神教的所有庙宇和房屋都是用木头搭建的,木造建筑技术简单,节省人力,不用一根钉子,把原木成排地自下而上搭建而成,可以建成简单的民居,也可以建成豪华的皇宫。传统的俄式木屋屋顶呈“人”字形,因为俄罗斯的冬天降雪多,“人”字形屋顶便于积雪下滑。可以说,木建筑是俄罗斯民族建筑艺术和建筑文化的经典之一,具有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由于木建筑不像石建筑那样易于保存,常常损毁于自然腐蚀、火灾和战争之中,遗存的古俄罗斯木结构建筑非常稀少,但这种建筑形式已经延续下来,在俄罗斯的城市和农村都很普遍。

影片的大部分情节就在这个木屋中展开的。中国女婿彭鹏来到未来岳父家,将要突破伊拉的父亲设置的一系列关卡。俄罗斯岳父首先就要考验这个中国女婿能不能喝伏特加酒。

1.2 伏特加酒文化

伏特加酒是寒冷民族十分流行的烈性饮料,它的历史悠久,由意大利传入俄罗斯,在俄罗斯被称为“生命之水”。在战争中,俄罗斯的将士们依靠伏特加酒抵抗寒冷,造就了骁勇善战、不畏严寒的战斗特点。伏特加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俄罗斯民族的命运。

俄罗斯人认为,伏特加酒能使他们更加强大。勃列日涅夫曾说:“俄罗斯人民离了这个什么也做不了。”在17世纪,俄罗斯因伏特加酒而引发一场暴乱,全国三分之一的男人欠着酒馆的酒钱,农民们沉迷醉酒,耕地荒芜。俄国政府多次将伏特加酒列入法律当中,曾6次收回伏特加的销售权,又6次恢复。俄罗斯历届领导人都在“酒”的问题上下功夫,虽然意识到了酒的危害,但“禁酒法案”的出台却非常慎重。每年因醉酒而冻死的俄罗斯人不计其数。严格地说,俄罗斯人因酗酒而导致平均寿命变短,意外死亡比例之大,每年都有4万人因酒精中毒而死亡,这已经成为了俄罗斯人口负增长的原因之一。可见,伏特加酒是俄罗斯人的“灵魂”,早就融入了俄罗斯民族的血液中,它是俄罗斯坚毅性格的塑造者,也是毁灭者。

伊拉的父亲想用饮酒的方式来给彭鹏一个下马威,席间穿插了中俄绕口令,酒桌游戏等民间酒文化。鹏鹏第一关算是险胜,但伊拉的父亲并不准备就此罢休,他又展开了第二轮的攻势——蒸桑拿。

1.3 浴室文化

对于俄罗斯人来说,澡堂与伏特加酒一样,是俄罗斯文化的象征之一,也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他们喜欢在冰天雪地的时候,带上酒和酸黄瓜去澡堂,边聊天边蒸汽,对于俄罗斯人来说,洗澡是有治愈功能的。在桑拿房里,人们往被烧得通红的石头上浇水,即可散发出极高温度的热气。俄罗斯人很享受这种感受,把它叫做“美味的蒸汽”。在高温蒸汽的同时,需要准备一把白桦树帚或者桦树条,相互抽打对方的身体,起到促进血液循环和按摩的作用。然后跑到室外,在雪地里打个滚,用雪擦身体,如果桑拿间就建在河流旁,那么就在河中间凿出一个洞,旁边固定上梯子,冲出滚烫的浴室,立刻跳到冰水里洗澡,这叫做“冰火九重天”。对于俄罗斯人来说,只有勇敢的人才能做到,这是强身健体、增强意志、驱赶病痛的法宝。

《战斗民族养成记》这部电影中,把俄罗斯浴室文化演绎的淋漓尽致,包含所有必要的环节。体验者需要忍受两个极端——极热和极冷。在蒸桑拿的过程中,体现了俄罗斯的战斗精神和坚毅的民族性格。伊拉的父亲认为,只有勇敢的人才能完成这个关卡,因为伊拉的俄罗斯前男友就失败于此。而中国女婿彭鹏最终还是坚持完成了挑战,过了第二关。

紧接着,伊拉的父亲提出要外出打猎,他并没有叫彭鹏加入,可是彭鹏并没有因“冰火九重天”的事情止步不前,明知道那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还是自行加入到狩猎的队伍中。

1.4 狩猎文化

俄罗斯人有狩猎的传统,它被视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自古以来,俄罗斯森林资源极为丰富,养育着世世代代的俄罗斯各族人民。在莫斯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传统的狩猎节。在俄罗斯经典的文学作品中,基本离不开狩猎元素,比如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特罗耶波尔斯基的《白比姆黑耳朵》,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着俄罗斯政府越来越重视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人们对动物的保护观念也不断增强,社会各界对狩猎活动有了更加严格的监督,在不破坏天然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政府促进狩猎活动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去森林里狩猎一般要持续两三个昼夜,在狩猎中需要接受三个方面的挑战:1、克服严寒;2、枪法精准;3、勇敢无畏。这三个特点就彰显出俄罗斯人的忍耐力、不屈精神和战斗精神。中国的狩猎文化兴盛于古代的皇家贵族,现代人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在《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约束下,除了少数民族中的鄂伦春族还保留着狩猎的传统,其他民族几乎不狩猎。

在影片中,来自中国上海的彭鹏,拿着一把不精准的猎枪,忍受着接近北极圈的严寒,与未来的岳父进山打猎。他甚至没有见过真正的熊,没有摸过真正的枪,却为了保护猎犬不被黑熊吃掉,而杀死了一只黑熊。这个举动使伊拉的父亲倍感荣耀,他基本上可以接受这个中国的女婿了。而彭鹏能够闯关成功,除了勇敢无畏,也凭借了运气。

1.5 俄罗斯节日

在影片快要结束的时候,引入了俄罗斯传统的节日——2月23日“祖国保卫者日”,这是军人的节日,一般要举行阅军和游行等活动。俄罗斯人也将"祖国保卫者日"看做是"男人节",这一天妇女们会向自己的丈夫赠送礼物。通过这个节日引导,进而可以促使观众了解苏联和德国之间的恩怨,以及由于战争而产生的节日,比如5月9日“胜利日”。

在影片中,彭鹏参加了主人家的聚餐活动,在餐桌上,他举杯说了祝酒词,并且向伊拉的父亲提出了要与伊拉结婚的请求,俄罗斯宾客亦表达了中俄友好的愿望,提升了整个影片的内涵。

在这部影片中,俄罗斯经典文化无处不在,比如俄罗斯绕口令、民族服饰、雪摩托、坦克等等,无一不表现出俄罗斯人民血液中的坚强、勇敢和战斗思维。通过影片,观众可以全面了解俄罗斯人的性格。

2 俄罗斯民族的精神特性

《战斗民族养成记》这部影片不仅侧重于俄罗斯文化的构思,同时也倾注于“战斗民族”的精神特点,从极端的民族性格、大俄罗斯主义思想、爱国主义精神、浓厚的亲情观等方面,通过镜头充分阐释了“战斗民族”是如何养成的。

2.1 极端的民族性格

俄罗斯位于北半球,横跨欧洲和亚洲,北邻北冰洋,拥有世界上最寒冷的村庄,土地辽阔,常年冰雪覆盖,气候条件恶劣,这就决定了俄罗斯粗狂豪爽的民族个性。对东西方文化的包容与排斥,使俄罗斯民族具有独特的文化特点,既不完全被西方所接纳,又不完全接受东方的文化。东西方文化兼有,又不属于其中一方,这是俄罗斯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特点。俄罗斯的双头鹰国徽,一只注视着东方,一只注视着西方,预示着俄罗斯民族对东方和西方充满着警惕和欲望。

2.2 大俄罗斯主义思想

在影片中,木屋里的大黑熊标本尤为吸引观众的眼球,展现了以狩猎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的精神信仰。他们崇尚力量,这与俄罗斯人信奉东正教有很大关系,宗教赋予了民族优越感与使命感。身材高大魁梧的民族,从力量方面对亚洲民族有一种近乎于怜悯的蔑视。刚见到伊拉的男友彭鹏,全家人表现出一种面面相觑、奇奇怪怪的表情,从民族性的角度上来说,带有一些种族偏见。当彭鹏一次次克服困难,融入俄罗斯生活后,伊拉的父亲才稍微放下偏见。从这一点可以体现出伊拉父亲的大俄罗斯主义思想——战斗民族的主要思想源泉。

2.3 爱国主义精神

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说过:“爱国主义对俄罗斯民族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是民族精神传承的核心”。俄罗斯民族从20世纪以来就翻滚于战争的泥潭中,20世纪的战争文学崇尚的是“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在爱国主义思想引导下,俄罗斯民族具有非凡的战斗力。在影片中,最能体现主人公“爱国精神”的就是“祖国保卫者日”的聚餐。在冬天,俄罗斯有许多更加重要的传统性宗教节日,在构思这部影片的时候,为什么选择这个节日呢?这暗示着十月革命之后中苏友好的历史,预示着未来中俄战略协作关系的提升,从一段中俄年轻人成功的异国之恋映射出中俄两国友谊将迈上一个新的高度。

3 小结

这部电影的票房收益800多万元,俄罗斯电影在中国观众心中还处于萌芽阶段,但这并不影响这部电影的文化价值。这是中俄两国伟大友谊的见证,是中俄文化建交的产物。

影片教科书式的展示了俄罗斯文化中的经典元素,使中国观众能够在荧幕上对俄罗斯民族的性格和文化方面有一个初体验。没有得到中国观众普遍认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战斗民族养成记》这部电影是根据同名电视剧改编的,电视剧里的主人公是美国人,由于剧集较多,展现的文化内涵和笑点更多,喜剧特点更加明显,在豆瓣上的评价非常高。看过电视剧的观众对电影的期望值较高,落差较大。第二,俄罗斯电影从21世纪以来才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势头,但比起好莱坞主流电影,总有点跟不上节奏,无法走进观众的视野。近年来,观众对小语种影片的态度逐渐加温,俄罗斯电影在国内的上映量逐年增多。从2013年——2018年,中国引进俄罗斯电影共20部,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票房最多的是《冰雪女王3——冰与火》7412.7万元,票房最低的是《莫斯科陷落》237.9万元。中国观众对俄罗斯电影的叙事思维还没有做好准备。第三,《战斗民族养成记》这部影片中,中国观众对演员们都较为陌生,中俄演员都没有大量的粉丝支持。第四,影片思路较为简单,闯关式的游戏框架,突出俄罗斯文化元素,服务于中俄两国文化合作。中国男主人公在影片中处于弱势局面,经过层层闯关才能被“接受”,这种构思偏向于站在俄罗斯观众的立场,对于中国观众来说,造成了一种“努力讨好”的心理暗示。

总体来说,这部影片是中国人民了解俄罗斯文化的动态教科书,它是中俄文化合作和两国人民友好的见证,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