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圆明
(贵阳学院,贵州贵阳 550005)
约尔格•伊门多夫艺术产于二战之后的德国,他是德国新表现主义的代表画家,在当时的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艺术中非常具有影响力,此时的德国新表现主义流派画家们反对美国流行的波普和观念艺术,其艺术回到了架上绘画,新表现主义画家侧重于表现自我,在画面形式、情感表达等方面显示出了对本世纪初表现主义回归的倾向,虽然新表现主义在艺术形式和材料运用上是对传统架上绘画的回归,但是其作品更加注重绘画性主张还绘画以本来面目,同时也努力探索绘画题材、色彩语言及艺术形式。
由于德国新表现主义和表现主义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所以在其艺术思想、题材的选择、画面形式与表现方式并不完全相同。新表现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分裂和美苏冷战历史背景下的产物,他们的绘画理念极力表达当时德国的历史与文化,作品所体现的不光光是创作技艺,而是强调艺术家对德国现实社会的感悟和体验,自然新表现主义艺术家的题材就扩展到国家命运和历史的反思之上。与德国表现主义相比较德国新表现主义更多的涉及政治历史题材,体现出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刻的理性思考。基弗、伊门多夫为代表艺术家作品中都不同程度的反思了其历史和民族文化。德国新表现主义对欧洲艺术理念的转变起到了主要的作用,由当时流行的抽象艺术观念重新回到架上绘画,侧重面对现实生活和传统文化,也对西方美术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约尔格•伊门多夫是德国新表现主义代表画家之一,1945年生于德国布勒卡德。曾经在德国分裂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画没有市场,也不能展览,数十年他以美术教师职业为谋生手段。东欧具变柏林墙被拆除,伊门多夫绘画艺术得到了认可并获得了应有的艺术地位,在80年代参加了“Dokumenta”画展,90年代获得全球最高艺术奖马尔科奖,华沙美术馆为其举办了作品回顾展 ,2000年获“多特蒙德文化艺术基金会造型艺术奖”。作品曾经三次也在中国北京展出。
在德国分裂时期他的画不能卖,也不能展览是当时特定历史背景和约尔格•伊门多夫对自己艺术的理念坚持所产生的必然结果。青年求学时代他因参加学生活动被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开除,70年代他重新确立了自己的艺术方向,进行架上绘画艺术创作,作品用具象的表现手法将政治现实表现在画面上,他认为艺术可以反映和参与到社会变迁之中。伊门多夫就美国艺术而言他认为,安迪•沃霍商业化的生产模式,大批量生产的作品,是典型的资本主义艺术家的代表。而他的艺术是更多出于自身传统哲学和伦理的回顾与思考,以及社会现实批判的态度。他的系列作品《德国咖啡馆》中充满了想象力,寓意深刻充满了象征性符号,在他构建的虚幻空间里来表述他对传统、社会以及人和世界的认识。伊门多夫艺术对精神性与社会议题关注的理念在柏林墙拆除之后以至到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前瞻性。
约尔格•伊门多夫的绘画作品及艺术理念和他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他的艺术学习和创作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时德国分裂为两个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西德”和 “东德”这一结果是希特勒为代表的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酿成的产物,而两德长期对峙也是美苏冷战的结果。德国在二战后的分裂局面直至1990年结束最终实现了统一。德国从分裂到统一,其过程有四个时期:一.分裂阶段 (1945―1949),二.对峙阶段(1950―1968)这一时期东德艺术还继续处于苏联的统治,而美国的艺术也持久的影响着西德;三.两德接触阶段(1969―1988),四.两德和平统一(1989―1990)这一时期随着美国对欧洲的政治影响的减弱,德国艺术家开始对美国艺术进行反抗,80年代德国艺术家更加有意识的探索能代表自己民族性格的艺术。
柏林墙被拆除后,约尔格•伊门多夫成为了欧洲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拥有了名气和财富。这与之前他的画不能卖,也不能展览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他艺术上的成功和巨大价值在于他对自身传统中哲学和伦理精神性的思考,还有他很确信艺术在改变社会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作品也积极地关注当时社会现实。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最主要的两种价值观,也是最基本的两种社会制度。这两种相对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过程,清楚地表明它们都是人类进步的社会历史产物。德国分裂为“西德”和“东德”也是二战后美苏冷战下这两种经济模式和政治模式冲突的产物,显然在人类社会这两种社会制度几乎同时产生的,同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要扬弃资本主义的糟粕。但人类一切共同的、美好的价值追求它也会积极地加以继承,当然在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也可以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当代社会可以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立与调和中找到其存在的意义。约尔格•伊门多夫在经历了东德、西德两种政治制度对立后他认为,“艺术创作要回到艺术本身而不是简单的政治运动”,“因为在我的作品里表达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如从德国分裂中可以看到是什么东西使世界分裂”。一方面约尔格•伊门多夫认为表达一种社会责任只有更好地运用自己的才能,不能只搞运动。另一方面他也反对安迪•沃霍作品商业化的生产模式认为是典型的资本主义艺术家的代表,而他要回顾自身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精神。显然在这时代背景下约尔格•伊门多夫的艺术凸显了他对绘画精神性和社会议题的关注,而这一切决定于他对所处时代感悟的独立视角和敏锐性。
中国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同当代资本主义性质不同,但都处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人类进步的社会历史产物。它们的性质根本对立,但在当代同处于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第二大形态,具有共同的‘社会存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1]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要遵循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货币、市场、交换价值的存在也是具有客观规律的。因此,在人类物质文明发展过程中市场经济规律既可以为资本主义所用,也可以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用。物质利益原则是决定生产关系和人们社会关系的基础,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任何忽视物质利益原则的政策,都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应。资本主义国家被动地兼顾社会公正,社会主义国家主动地和自觉地维护社会公正。过去,我们对这些市场客观规律视而不见,或是简单地贴上资本主义的标签加以排斥,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规律,关键在于正确认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及其反作用,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初始阶段。“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运动,既有同一性表现为合作、借鉴、发展,又有斗争性表现为对抗、摩擦、代替。”[2]如今,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在求同存异中生存,在鉴戒中求发展,这已经成为社会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最终社会主义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历史进程。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关系来看,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两种意识形态和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对抗的客观必然性,但也要认识到它们之间会出现“有条件”、“暂时的”同一性。它们之间也会存在着互相借鉴、平等竞争、长期共存的历史机遇。
由于中国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背景,以及随着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的政策背景下目前中国美术不太可能再次出现类似政治运动式的革命宣传画来主导美术的发展,也不太可能大量出现像安迪.沃霍利用商业生产模式的资本主义艺术家。
“社会主义社会可分为初、中、高或初级、不发达、发达三个阶段。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的起始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公有制、按劳分配始终占主导地位,但生产力总体上落后,且发展不平衡,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商品经济不发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又不同于完全形态的杜会主义社会”[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下中国经济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但是也出现了诸多社会问题,目前社会主要问题:人民生活福利,社会公正,贫富问题等和老百姓切身相关的矛盾。主要有以下几点:一、人口、能源不均衡问题 ,二、中国东西部、城乡贫富差距过大,三、环境污染问题,四、官员腐败,五、传统文化丢失人们思想道德滑坡甚至败坏。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有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价值观念、理想境界、道德尺度和人生态度,这些共同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精神。大略言之,中国文化精神体现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而不同的矛盾观,通变持中的发展观,刚健自强的实践观和尊亲尚德的社会观”。[4]中国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主要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二是儒家的“中庸”思想,指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天人和一”体现了中国人的宇宙观旨在承认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反对将人与自然对立而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庸”则强调对待事物和社会关系要把握合适的度,倡导和谐关系以保持社会的稳定。“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人面对自然界以及自身精神世界所持的独特思想,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需要遵循自然规律,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谐调。在中国古人眼里,自然、社会、人生、发展过程的本质都是相通的。而“天人合一”这一思想特征始终贯穿于中国人思想起源和演变的整个过程中,这一思想也体现在中国的哲学、科学和艺术中。另一方面中国古人以“中庸”为处世准则,这也被视作一种生活的美德,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目标。
在中国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官员腐败 、贫富差距过大、人口问题、环境污染、思想道德败坏。这些社会问题同时也给艺术家对当下中国人所处环境变迁的理解和表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以什么样的视角切入到这些社会问题和议题要看艺术家的理论高度与深度,而最终这些议题转化为画面视觉语言也要看画家的绘画修养和艺术实践能力。而回顾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是对中国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的一个很好途径。
约尔格•伊门多夫在他所处的时代感悟下重新找到自己的艺术方向,作品积极地关注当时的社会现实,通过他的作品来表达社会责任。他把自己置于社会现实的前沿,用作品对现实做出回应。当今中国社会同样具有伊门诺夫所处时代的复杂性,而他当时超前的艺术理念和坚持成就了他之后的艺术高度,他依循的传统更多是出于自身传统哲学和伦理的思考,从社会主义政治研究回归到艺术创作;同时他也反对安迪•沃霍大批量生产的商业艺术模式。他的艺术坚持对中国当代艺术家绘画中精神性与社会议题的关注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总之,约尔格•伊门多夫关注传统精神和社会议题的艺术坚持与理念,独立于政治运动与商业资本运作以独特的视角去表达一种社会责任具有独立性和前瞻性。他对中国当代艺术家对中国当下社会在绘画上的表达方式与视角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在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全面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经济制度与政治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调和,以及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和下这种复杂性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而伊门诺夫把自己置于社会文化的参与中并独立于政治与资本,通过自己的绘画表达一种社会责任,关注传统精神和社会议题这一点对中国当代绘画的艺术家,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中艺术家如何保持独立性视角具有启示作用。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