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应体现教材的整体性和文学性

2020-01-02 23:44
文教资料 2020年20期
关键词:文学性段落思路

孙 新

(甘肃省高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甘肃 高台734300)

随着阅读试题在高考中的比重日渐加大,阅读教学在日常教学中的地位显得举足轻重。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了一种急功近利的现象:轻视教材、注重练习。但学生考试成绩却不是很好,学生解题的方法、解题的能力和分析把握语段的能力及文句鉴赏能力等都很欠缺。究其原因,有些人认为阅读试题大都游离于课本,从眼前功利出发,不如多花些时间做练习。这种大量做题的教学,对考试来说似乎有一定的收获,学生能从中获得“支离破碎”的印象,根本无法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文章。从长远角度来看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语文教学中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目标背道而驰。结合语文教学实践与经历,我认为阅读教学中应该把握好文学作品的整体性和文学性,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把握好教材阅读的整体性和文学性

教材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学习材料,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蓝本,更是一线教师经验的积累和编者团队智慧的结晶,是《语文新课标》理念的载体。阅读教学中怎样把握作品的“整体性和文学性”呢?可以把作品看作一个整体,分析作品的艺术性,引导学生挖掘作品的文学价值,使学生体验到美感,对文学作品产生兴趣。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语言活动和心智活动,是培养学生处理文字信息、训练思维能力、提高审美水平的重要途径。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就是把看到的语言文字转化为情感体验的过程,也是学生分析文章思路,从整体上把握、领悟文章内蕴的过程。学生阅读一篇文章可分三步进行,先泛读,再有重点地阅读,最后抓住词句细读。阅读方法归纳起来就是“泛读——重点读——仔细读”。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因此,新教学大纲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让学生先整体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对文章内容有初步的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反复去读,仔细品味,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文学作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我在教学过程中先粗读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大意,再引导学生慢慢品读,发挥想象力,调动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和情感体验等补充构建文本的意义世界,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中,才能深入理解文句读懂文章,领悟文章的内涵所在。

二、把朗读作为体现教材整体性和文学性的基础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朗读是关键。以读为本,对于语文学科学习,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学生学习语文时存在一些错误的想法,认为文字都认得,也能读下去,阅读时蜻蜓点水、似是而非。可是在应试时答非所问,说不出所以然。前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读百遍”,的确是很笨的,但也说明多读总比不读要好得多,语文课本上选的文章,大部分是可读性很强的作品。“三分文章七分读,涵咏工夫兴味长”,我认为,一篇文章只有反复吟诵,才能掌握内涵,得其妙处。背诵课文要读,领会课文要读,理解课文要读,写作更要靠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提倡多读,多读是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基础。教师要充分运用朗读,加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我在教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这篇课文时,先下载范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中描绘的一幅幅自由、平等、民主的画面,让学生体会文章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体会课文中富有感染力的句段,让学生在朗读中把握停顿,把握语调和语气。课文第二自然段揭示黑人现今生活,同时又是演讲的开始,因此读时既要充满激情,又要沉痛有力。文段中前面有三个相连的“今天”,读时既要一气呵成,又要每一次语调都比前次有所提升。同时,抓住 “必须正视”“隔离”“歧视”“穷困”“萎缩”“自己”“故土家园”等词语重读,使人深刻地感受黑人生活的悲惨现实,的确令人激愤。学生在掌握朗读方法之后,安排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朗读、齐读、男女轮读,学生不但不产生厌读情绪,反而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美的教育。一盘佳肴,只有让食客吃下去,才能品尝其中的色香味,获得营养。一篇范文,只有让学生反复去朗读、去领会、去涵咏,才能得其妙处。

三、阅读教学体现教材整体性和文学性的方法是掌握技巧

阅读教学一定要整体上感知文章,在整体感知文章之后,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文章。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不但要掌握朗读方法,更要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首先,要抓住文章中的抒情句。这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感。一篇作品,作者写出来就是要表现自己的思想。阅读时,我们要抓住这个方面,指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现代作家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写道:“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就是故都北平的秋天给作家的整体受感,它是这篇文章的“文眼”,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和感情基调,是作者情感的体现,是文章的重点内容。一片飘零的槐叶,几声秋虫的哀鸣,都能拨动作者的心弦,更何况深沉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呢?这就是作者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的心境。因为作者赋予客观事物特定的情感,自然觉得冷落、寂寞和悲哀、凄凉,故都北平也是一样,给作者的心灵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忧伤。作者用富有情感的笔描绘出了一幅深沉的图画,这就是文章的框架。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仔细品味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体会作品美之所在,“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语),郁达夫在散文创作中提倡:“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他笔下描写的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融入了一层深深的忧虑和落寞之情。同时,阅读教学,借助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读好文章,在读中想,在想中读,这样阅读才更有情感。如:教现代作家孙犁的《芦花荡》一文,作者写苇塘倒映在水中情景时有这样一段描写:“芦苇倒映在清凌凌的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水里显得更蓝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蓝天显得更白了。”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读,然后提问学生感受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我感受到了水非常清澈。”有的学生说:“我感受到了芦苇和蒲草在水中显得更绿、天空更懒、云朵更白。”这时,我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学生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进入意境。这样抓住语词和句段,能更好地、更有效地理解文章。在阅读中丰富学生的想象,也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应变能力。

其次,理清文章的思路。每一篇文章作者都有清晰的思路。阅读文章,必须把握文章是围绕什么来写的,怎样布局全篇的,先写什么,其次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只有理清了文章的思路,才能理解文章的大意,准确把握作者表情达意的真实想法。因此,看整篇文章要弄懂作者行文的思路。有的学生读书,东一锤子,西一榔头,断章取义,自然不能准确领悟文意,更不能很好地提高自我阅读能力,在语文课阅读教学中一定要理清作者行文思路。如上《我与地坛》一文时,我设计了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思路。

问题如下:

1.文章第一部分几段景物描写展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2.史铁生在园中十五年来思考了些什么问题?

①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呢?

②我为什么要出生?

③我应该怎样活?

3.作者和地坛有什么样的联系?

4.第二部分写母亲给了作者哪些启发?

5.作者有了怎样的生活感悟?

讨论清楚这几个问题,这篇文章的行文思路就很清楚了,对于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的好处就搞懂了。其实我这样的讲授思路,正是作者的行文思路。紧扣作者行文的思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自然事半功倍。

阅读一篇文章是这样,阅读一个段落也是一样。全文有一定的思路,段落也有一定的思路。全篇文章行文的思路是文章的结构,一个段落的思路就是段落的层次,在给段落划分层次时,要弄清段与句群的关系,有的段落是一个句群,有的段落由两个以上的句群组成,句群组成的段落,就要分析句群的特点,分析句群对理解句意、读懂段落有很大的帮助。郁达夫用笔绘出了一幅深沉的秋景图,这是文章的整体框架。我在教学时指导学生在理清文章“总——分——总”的全篇思路的同时,引导学生分析3至11自然段,抓住段落和句群之间的关系,采用加小标题的形式,使学生明白中间部分作者描绘了“清晨景观、清扫落蕊、秋蝉残鸣”等五幅画面,渲染出了一幅幅清冷的图景,烘托出了作者淡淡的忧郁和孤独的心境。

语文是一门融工具性、文化性、人文性、文学性、思想性、审美性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以自主、合作、探究为途径,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和文字的能力。为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达到“授人以鱼,只供一食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之”的目的,更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体现语文教学中教材的整体性和文学性,并且在阅读训练教学设计中研究、探索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前人的经验,并将之运用到现代语文教学中,才能解决当前阅读教学中的难题。总之,阅读是一种积累,是学生开创新天地的有力工具,教师只有在平时教学中不断积累阅读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的阅读世界更加丰富,学习更加有效。

猜你喜欢
文学性段落思路
毛泽东诗词文学性英译研究
不同思路解答
论《阿达拉》的宗教色彩及其文学性
心理小测试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梁亚力山水画的文学性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弄清段落关系 按图索骥读文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