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帛芊 张雪莹
(南京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江苏 南京210097)
近年来,在一些高水平中学教师招聘名单中,高水平综合大学的毕业生反而替代师范院校毕业生成为签约主体。2019年10月30日,在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级中学发布的2020届毕业生拟聘名单中,20个录取者中有19人毕业于清华、北大等高水平综合大学,仅有1人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在竞聘高水平中学时,师范院校师范生竟不如综合大学的非师范生有竞争力。为此,笔者选取教师招聘的三类主体,即师范院校师范毕业生、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毕业生、高水平中学对这一趋势加以浅析。
对于师范大学而言,教师职业及教师养成的双学科专业性使“教师教育”这一知识领域近乎天然地具有学科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教研等二元制度的特征[1](72)。使师范类院校在进行师范生培养时既要进行学科性培养,又要进行教育性培养。意在兼顾“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双向强化”,在实施过程中限于时间蜕变为“双向弱化”,使师范生陷入学术水平不高、专业技能不强的尴尬境地。
1.师范类院校的教学实习设置不合理,实践效果欠佳。首先,各师范院校的实习时间普遍偏短且实际授课时间有限。其次,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授课时数与专业有关:当实习生的任教科目与考试不相关时,实习学校会给予这些实习生更多的机会授课锻炼;倘若实习生的任教科目为考试科目,实习学校在安排实习生授课时则会更加慎重[2](95-106)。再次,部分实习生进入实习学校后,因远离实习带队教师且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工作繁忙,无法得到及时且足够的指导,削弱了教学实习的实际效果,不利于师范生发展专业技能、培养专业情意,限制师范生师范性的提高。
2.国家对师范类院校的经费投入不够,不利于教师教育发展。在国家教育经费分配中,师范类院校长期处于劣势一方,国家对师范院校投入低。高等师范院校的经费投入增长和生均经费投入明显低于其他类型院校,并且在经费来源结构中,更多地依赖国家财政拨款[3](95);我国师范类院校中,原“985”高校仅有北京师范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原“211”高校仅有教育部直属的六大师范院校和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与华南师范大学。相比众多高水平综合大学,在名气与社会影响力上处于劣势。限于教师教育本身就缺乏商业潜力,制约师范院校的筹资工作。加之师范院校综合化背景下学校出于排名等考虑,在校内资源分配中有意向非师范专业倾斜,使教师教育经费紧张,不利于引入高水平教师与提升办学条件。
3.多数教育硕士培养年限较短,教育科研能力存在短板。师范院校是教育硕士培养的主力,目前主流的教育硕士培养年限为两年:第一学年以课堂教学为主,传授本体性知识即学科知识与教育学、心理学等条件性知识,完成几乎所有校内课程。第二学年,主要进行教学实习、毕业论文撰写、准备招聘等活动。这种教育硕士的培养虽然周期短、效率高,但受限于培养年限过短,在课程安排上有所侧重:教育硕士的培养着重发展教学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存在短板。坚持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是研究生教育区别于本科教育的重要标志[4](4)。教育硕士如果科研能力上存在短板,不仅与研究生身份不符,还会阻碍日后的专业发展。
与师范院校的双学科专业性相对应,综合性大学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开设多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学科或学院的“多学科性”,教学与科研并重、科研支持教学的“科学研究性”,以及科学研究侧重基础科学、教学内容侧重普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基础性”[5](138)。除这些特点外,高水平综合大学还具有较高的生源质量、资金投入与社会地位。此类学校培养的学生往往在学习能力、学术水平、应试技巧、竞赛能力等方面表现突出,进入教师岗位后能发挥特殊优势。
1.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培养方案有助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促进专业性发展。公众眼中的高水平综合类院校,可理解为除师范院校之外的原“985”“211”工程院校。他们对生源的适切性有着要求:原“985”院校培养基础创新人才,一般而言需要学生继续深造;原“211”院校培养各行各业的高级专门人才[6](22)。在以学科为主的课程设置之下,能更好、更全面地传授学科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拓宽知识深度与维度,发展专业性。此外,综合性大学注重学生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毕业考核中对学位论文的学术性要求较高。这些有导向性的评价标准和培养方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科研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积累竞赛经验,为进入教师岗位后参与、组织教育科研活动或带领学生参加相关学科竞赛打下良好基础。
2.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生源质量高,学生发展潜力丰沛。相比师范院校,高水平综合类院校往往具有更高的社会评价与更宽泛的就业前景,得到众多考生与家长的青睐。经历高考筛选后得到的生源质量优异,学习能力强。意味着这些学生大多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知识基础、思考能力与接受能力。知识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意味着这些学生能够较轻松地掌握多于常人的知识,教学效率较高。为此,校方在教材编写、教学内容选定及课程设置上可以进行适度调整:在固定的培养年限内向学生传授更丰富、全面的知识,横向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结合已掌握的知识进行一定的思考与探究,适度增加教学内容,纵向延展学生的知识深度。
3.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经费充足,师资力量雄厚,软件与硬件优势在具体教学中能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首先,这类院校往往基础设施完善、实验器材完备、科研经费充足,这样的硬件条件为学生开展科研与实验创造了条件。其次,充足的经费为综合类大学举办内容丰富且奖励丰厚的校内竞赛创造了条件。除硬件条件优渥之外,高水平综合类院校的软实力同样不容小觑。在雄厚师资的指导下,学生能够接触到科研与学术的前沿,触碰尖端学术的发展方向与脉搏。高水平综合类院校平台高,频繁的学术交流为学生提供了更开阔的视野。这样的“软实力”会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强劲动力,使层次本就不低的高质量生源在发展道路上如虎添翼。
4.高水平综合类院校培养方式下的学生知识体系完整,若将学科知识与教学相联系,则会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一方面,高水平综合类大学虽然未开设教学技能类课程,但日常教学活动作为一种隐性课程,使学生通过“学徒观察”的方式积累了一定的直观教学经验。另一方面,当这些毕业生以准教师身份进行入职培训时,教师专业技能体系的短板反而成了有利条件:无师范背景的教师受到原有知识体系的“前摄抑制”影响更小,能够更好地吸纳入职培训时传授的专业技能知识,并结合自身学科背景将此前在大学时期通过观察得到的教学经验进行系统化整合。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之间建立联结,有助于综合类院校出身的教师将已有学科思维迁移到教学活动中,在实际教学中选取学科角度对教学问题进行剖析与思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招聘的供给与需求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教师职业的收入水平、社会地位持续升高。越来越多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加入教师招聘中,招聘单位有了更多的选择。与此同时,许多高水平中学调整自身定位,从此前的教学型学校调整为研究型学校。为了招募可供转型的新型教师,这些学校对教师招聘标准相应做出了调整。
1.高水平中学的学生素质高,对任课教师学科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高水平中学的学生是经严格选拔、层层筛选后从上一级学校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这些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对较高,已有知识水平高、学习能力与接受能力较强,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较为轻松地掌握基础知识,并积极联系已有知识体系进行具有一定深度的思考与探究。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这类学校在招聘中对任课教师的知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水平综合类大学的毕业生在学科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要优于师范类院校的师范生,深得高水平中学青睐。
2.高水平中学发展方向从“教学型”转型至“研究型”,对教师工作内容的要求日趋复杂多样。目前高水平中学的主要发展方向是由“教学型”转型为“研究型”,培养目标由传统的高考升学拓宽为考入名校、参加竞赛与出国留学。目前高水平中学的教师队伍中长于知识传递的教师占比相对较高,虽足以胜任知识传递,但“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换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7](4)。为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开展教科研以改进教学、带领学生参加各种竞赛以发展学生综合素养成为这些学校转型发展的具体实践方向。为此,这类学校希望通过招聘年轻教师补足现有教师队伍的短板,从事带队参加竞赛,组织教学科研等活动。高水平综合类大学的毕业生在培养过程中比师范类院校的师范生接受过更多的科研与竞赛培训,经验丰富,能力更强,更符合高水平中学的招聘期待。
3.高水平中学青睐高水平综合类院校毕业生还是出于塑造学校形象考虑,迎合家长与社会的认知与期待。高水平中学招聘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毕业生,意在将自身与名校“绑定”在一起,借助名校的声望满足家长与社会对“名校”的认知与期待,增加知名度与认可度;招聘的老师来自各大名校,为自身教学水平与师资力量增添说服力,营造“精英摇篮”的学校形象;另外,青睐高水平综合性院校毕业生,也是各中学之间竞争较量的结果。倘若学校里没有来自高水平综合性院校的教师,会被同侪视作水平不高、“段位”不够,在各校之间的暗地较量里落于下风。
4.家长与社会对学校认识不全面、不客观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招聘造成影响:首先,部分家长与社会大众认为:“强将手下无弱兵”“唯名师以出高徒”,只有出自名校的教师才能教出不弱于自身的学生。师范类院校的学术水平、社会地位既然不如高水平综合大学,培养的教师自然无法在教学中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其次,家长对学校的认识往往具有主观性与片面性,狭隘地将学校中教师的出身等同于教学能力与学校综合水平,将学校中有多少来自重点院校重点学科甚至海外归国人才作为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乃至唯一评价标准。
中学在教师招聘中倾向于高水平综合类大学毕业生,是教师培养与招聘市场开放下因教师职业吸引力提高而导致的教师招聘市场人才涌入。从教师行业发展角度看,这些变化是我国教师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缩影:随着教师数量缺口缩小,学校对教师质量的呼声与日俱增。教师教育目的从之前的“知识本位”“能力本位”上升至“标准本位”与“人格化取向”。
高水平中学是中学教育的领跑者,改革与调整会对整个中学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引领与指导作用。高水平中学在招聘环节的变化与趋势会对普通中学的招聘产生影响。结合目前高水平中学在教师招聘中“去师范化”的趋势,加之高中与大学的衔接日趋紧密,可以做出大胆的预测:在未来中学教师招聘中,应聘者的学术水平与教科研能力在招聘中所占权重将越来越大。为了在人才培养与教师招聘的新形势中更好地立德树人,需要高等院校、招聘方学校及家长与社会三者合力,共同优化教师招聘、推动教育发展。
在师范大学究竟应该怎么办的问题上,一直存在师范性和学术性之争。一种意见是师范院校应该为中学服务,突出师范性;另一种意见是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学术水平不能低于一般大学,要向综合大学看齐。教师教育本身具有双学科专业性的特点,各教师培养主体在进行教师教育时要协调好师范性与学术性之间的关系,兼顾二者发展。对于培养教师的高等院校而言,师范类院校在培养学生的教育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的同时,应调整课程设置,适度安排一些学术性课程加深师范生知识深度、拓宽知识广度;开设相关科目与活动发展师范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增强学术性与专业性;加强实习管理和与实习学校之间的合作,保障教育实习、见习效果;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教学反思习惯的养成,为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在保证师范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专业情意扎实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知识面,为职后专业发展奠定知识基础。补足制约师范生专业化发展的学术与科研短板,扭转此前对师范生“重授课而轻教研”的固有印象,让师范生胜任各中学对教师在教学、研学领域的新要求,提高教师的核心素养,在教师招聘中重新占据主动。
对于高水平综合性大学而言,在一些与教师教育交叉的学科专业培养当中,可以适当开设相关公共课程供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的学生选择。在国家发布的《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与《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支持与指导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等学校相继开办教师教育学院,培养教育硕士,率先尝试在综合性大学中开办教师教育。综合性大学的教师教育学院在培养教育硕士的同时,也可以为学校内的本科生开设相关的教育专业发展课程。让学生了解相关教育知识,既能提高有志加入教育行业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又能拓宽其他学生的知识面,对其家庭教育产生积极影响,还能展现教育学独特的魅力,吸引青年才俊投身教育事业。
处于教师招聘“买方”的学校应调整固有的教师招聘观念,理性招聘。第一,应重新审视师范类院校毕业的师范生与高水平综合类院校毕业生,明晰二者的优势与短板:师范生在学术深度上稍逊于综合类院校毕业生,但其教学技能经过长期打磨,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领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第二,高水平综合类院校要加强与师范类院校的沟通,合力共建入职培训、在职发展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让出身高水平综合类院校的新教师尽快缩小与师范背景教师在师范性上的差距,尽快适应教师工作;使在职教师借助在职培训丰富学科知识与教育理论,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在缓解、消除职业倦怠中提高学术水平与教科研能力。以“高校—中学”互动的形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教学水平。第三,高水平中学在教师招聘过程中应唯才是举、唯需是举,摒弃在教师招聘中对高水平综合类大学毕业生的“光环加分”与对家长“名校情结”的迎合。各校竞争时,要减少对教师出身的比较。将学校的工作重心从打造教育品牌、看重社会评价回归到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
除了培养教师的高校与教师招聘的学校之外,社会大众应正确看待教师职业。首先,好的教师既是拥有专业情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专业者,又是能够自主学习、坚持长期学习、重视学习能力培养、强调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并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学习者,还是具有研究意识、掌握研究方法、进行实践反思与创造性思维训练的研究者,更是遵守法律、拥有大局意识的服务者。其次,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只要尊重教育规律,与学习者的遗传基础与所处环境合作,普通师范院校出身的教师一样可以培养出顶尖的人才。再次,政府与教育部门应加强舆论引导与宣传,让社会大众了解教师职业的专业与神圣,增进大众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改变当下“学者”即“良师”的错误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