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若兰 朱思凡
(南开大学 天津 300071)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开展乡村旅游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全新突破口,对于农村脱贫奔小康具有深远意义。湖北省保康县尧治河村在三十年的时间里,从一个山区极贫村摇身一变,成为“中国十大幸福村”;这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尧治河村对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建设。通过文献调查法和实地调研法,分析尧治河村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并针对其现存不足提出相应解决方法,为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一定启示。
保康县马桥镇尧治河村,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北邻房县,西接神农架林区。虽然地处高寒山区,距离市区较远,但该村自然文化资源丰富,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尧治河村山高水秀、气温偏低,适宜夏季避暑。该村地理资源丰富,具有峡谷地貌、岩熔地貌、自然水体和人工水库,并开发尧帝神峡、老龙洞、尧治河水库等风景区;当地矿产资源十分丰饶,属于全国八大磷矿区之一。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尧治河村将磷矿特色与旅游相结合,从“夕阳产业”矿业逐渐转型为“朝阳产业”旅游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尧治河村具有深厚的人文基础,属于“房陵文化圈”。史前时期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在此交会;春秋战国时期,秦、楚、巴三国文化形态和一些部落方国文化,孕育了房陵文化的基本内涵。巴楚文化、神农传说、野人历史、道教理念等在尧治河均有体现,为尧治河景区奠定了深厚文化底蕴。
1988年起,在村书记孙开林的带领下,尧治河全村人民通过道路建设、矿山开采、水坝建设、土地改造、引进人才、兴设工厂等措施,形成特色农业、磷化工业和休闲旅游三大支柱产业,实现了全村脱贫。如今,尧治河村家家户户都住进别墅,办起了农家乐,生活质量大幅提升。近几年,村子继续大力发展旅游业,乡村旅游取得巨大进展,并正在争创5A级景区。
尧治河毗邻神农架景区,可以吸引较大游客量。2013年,尧治河村又投资250万元购买野人谷、野人洞(隶属房县)50年经营权,扩充尧治河景区资源。同时,村子凭借岩熔地貌开发老龙洞景区;依托峡谷和自然水体资源建立起尧帝大峡谷等景区;依靠人工水库建立尧治河水库大坝创业园,建立教育基地。村子投入大量资金美化环境、开发景区,并建设了充足的宾馆和农家乐,为游客提供食宿服务。夏季九月参观景区时,尧治河景区气候适宜、环境优美,无疑是欣赏自然、休闲放松的一大佳处。
尧治河村推进功能拓展型产业融合,深化农业、工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依托特色农业、磷矿业扩展旅游项目。村子通过修整山体、改造梯田、园林设计,建立地质公园和高山农业观光园,促进农旅融合。村子还依托当地特色矿业,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如建立磷矿博物馆、开发矿洞体验项目等。磷矿博物馆装修精良,介绍了尧治河蕴藏的丰富矿产资源,并且展示了当地盛产的矿石标本。未来,村里计划利用矿洞这一独有资源,在地层规划布建白酒博物馆、地质博物馆、励志文化博物馆等项目。同时,由于尧治河药材丰富,村子开发起太极养生馆,为游客提供休闲养生服务。
孙开林书记说:“旅游中有文化,只有融合进文化的旅游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才能称其为旅游业。”除了发展景区环境外,尧治河村还努力发掘自身文化,保护利用当地文化,促进文旅融合。
为发扬当地历史文化,村里聘请专业旅游规划人员,结合当地自然景观与尧帝传说的故事,精心打造“三湖五峡七园九滩十瀑二十四桥”系列景点,并将马面河改名为“尧帝神峡”,从而扩大景区知名度。为打造具有文化底蕴的特色旅游品牌,他们还查阅了大量有关尧帝的历史文献和研究成果,并邀请尧文化专家实地考察、提供建议。村子在景区中融入丰富的文化元素,布置景观“百尧石”,并布建“寻子园”“对弈园”等一系列文化景观。同时,村里还建设农耕文化博物馆,以雕塑、模型和介绍等形式展现中国农耕文明,具有科普和教育意义。
尧治河村注重宣扬红色文化,开展红色旅游。尧治河的发展之路是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振兴的典范,其发展离不开党组织的领导以及尧治河村民的汗水和智慧。尧治河村大力宣扬勇于开拓,不怕苦、不怕难的革命精神,建立起党政机关干部尧治河教育基地,开展团队建设红色旅游项目。尧治河大坝于1996年修建,在当时的艰苦条件下,村民靠肩扛、靠手搬修建大坝。当年八月,一场大洪毁掉了完成半截的大坝,但尧治河人民没有退缩,迅速投入重建,终于在年底完工。作为红色精神的象征,尧治河水库大坝创业园成为基地的重要教学点。
20世纪,尧治河村在发展磷矿业富起来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污染,环境、空气质量显著下降。尧治河村意识到了绿色产业的重要性,及时对自然生态林进行维护和修理,大力整治环境卫生,退耕还林、回填矿渣,以小区为单位改建别墅,把尧治河村建设成为了全国最美乡村。同时,村书记孙开林有远见地提出发展旅游业,进行乡村转型,将重心逐渐由矿产业转至旅游业,实现尧治河村地可持续性发展。如今,尧治河村随处可见诸如“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的标语,环境秀丽、房屋整洁,堪为美丽乡村的典范。
在村书记孙开林同志的坚持下,尧治河村一直走集体经济、共同富裕的道路。村子创新收益分享模式,采用股份制发展经济。在股份配比中,确立集体“公有”地位,村集团公司占股36%,为最大股东,居绝对控股地位。余下的64%股份为集团分公司和企业员工、村民所有。村里要求全员参股,但设置了个人50万股的上限和20万股的下限,并且为经济条件差的村民提供资助入股,再从每年的分红款中抵扣偿还。通过这种创新收益模式,每一名村民都成为集体企业的一部分,能够享受到村子发展所带来的收益。2013年,村里还拿出500万股无偿分配给村民,进一步增强了村民的信心和集体荣誉感。在集体经济的带动下,尧治河村全面脱贫,发展迅速,实现了共同富裕。
尧治河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以党建为根本、坚持党的领导的发展方针。随着尧治河的发展,村子党员队伍由当初的17人发展到了228人。尧治河村实行村党委、村委会、尧治河集团有限公司“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对企业普遍建立党支部,村党委成员交叉任职,确保村党委决策在企业经营中落实。村党委还设置了绩效考核制度,党员工资中只有40%为固定工资,另60%通过绩效考核评定。同时,村子也不断完善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吸收优秀人才,开展党建活动,并不断加强党风建设与监督,树立廉政之风。多年来,尧治河村建立起了一套团结、廉洁、实干、凝聚力强、有公信力的领导班子,其中不乏孙开林、许列奎、杨占杰等优秀党员干部。
项目组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去往尧治河景区的交通并不发达。尧治河村地处山区,远离市区、山路崎岖,距马桥镇30公里、距保康县86公里、距襄阳220公里。很大一部分游客从襄阳出发前往景区,但襄阳只开通了前往马桥镇的长途汽车,且班次较少,游客需要坐几个小时车到达马桥镇,再坐车前往尧治河景区;目前尧治河村已经开通了襄阳旅游直通车,但班次仍然很少,一周仅一班次。由于交通不便,尧治河散客数量较少。同时,由于景区内部面积较大,多山路,景点间交通也依赖于车辆。因此,非跟团游或非自驾的游客在景区内的交通也并不方便。
旅游购物是推广特色产品、促进乡村商品经济的重要途径。尧治河景区自然景区资源丰富,但购物中心和特色休闲项目较少,游客的平均停留时间仅有一到两天。同时,当地特色农产品、文创商品较为匮乏,商品经济亟待发展。
景区在湖北地区具有一定知名度,但在全国范围知名度仍不高,其部分原因是缺少网络宣传和营销。尧治河景区总体还处于开发初期阶段,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景区知名度。目前,尧治河村建立了自己的公众号,但主要围绕尧治河政务工作展开,旅游相关内容较少,也并不全面;微博上,尧治河景区没有建立起官微品牌,关注量寥寥无几;在直播等其他自媒体平台,尧治河也没有进行宣传推广。
景区可以开通由襄阳直接通往尧治河景区的直通车,并适当调低价格或将车票钱包含在门票价格中,以吸引个体游客坐车前往景区游览。同时,景区应该加强沿线和景区内的道路建设,改善车辆通车条件,保障行车安全。除此之外,景区内部应进一步健全交通体系。这方面可以参考武夷山风景区经验,将景区交通总体规划,建设游客免费班车制度(或在门票中包含),在每个景点设立班车站点;游客在一个景点游览完毕,便可以在站点等车,前往下一站点游览。这样的交通可以实现景区内的交通共享,便于游客游览。
景区可以投资建设购物中心,既可以为游客提供游览以外休闲购物的场所,也可以借此销售当地特色商品。同时,应开发更多的体验类活动,推进农旅融合、酒旅融合,开发休闲娱乐项目,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同时,村子可以联合相关企业,创新当地特色文创产品。结合当地景色、文化历史等推出文化产品,如明信片、农耕时期农具模型、矿石装饰品等。
为加强宣传,建设智慧景区,尧治河村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进行推介。首先,充分利用自媒体(公众号、微博、直播平台),打造尧治河景区品牌,利用名人效应和活动推广提升景区知名度,吸引流量。其次,可以开发尧治河旅游小程序,为游客提供景区一体化服务,包括交通信息、食宿预定、景区导览、文化科普、特色活动、购物优惠等;景区也可以定期在线上发布特色项目,进行报名招募,如结合劳动教育举办青少年夏令营、开办企业团建项目、机关干部教育研学等。另外,景区可以在线上宣传中结合大数据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定位营销,为不同目标客户进行个性化推广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