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敏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31)
傣族历史文化悠久,伴随农业而发展起来的制陶、织锦、竹编等手工艺技术较为成熟。芒市轩岗乡芒巷村的傣族制陶,有独有的天然制陶原料“黑胶泥”,古老的技艺方式保存完好。近年来,政府在芒巷村加大投入力度,用制陶业带动旅游业,以旅游业促进傣族制陶业发展。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李思聪和钱古训《百夷传》对德宏傣族使用陶器都有描述,大同小异。钱文说:“所用多陶器,惟宣慰用金银玻璃,部酋间用金银酒器”。李文说:“器皿丑拙尤甚,无水桶、木甑、水盆之类,唯陶冶之器是用。其宣慰用金银、玻璃、琉璃等,其下亦以金银为之。”陶器以陶土为原材料,比较易得,捏塑成型,经晒干、烧制以后,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可用于盛水、储食。从《百夷传》的描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古代傣族社会的阶级分层明显,贵族阶层较少使用陶器,显然陶这种粗疏的容器在平民阶层的使用频率较高。
傣族制陶素以“慢轮制陶”著称,这是区别于汉族的快轮制陶来说的。“慢轮”“低温”“平地堆烧”是傣族制陶的三个主要特点,这样的制陶方式,其成品率较低,质量水平不高。对于这种具有历史感和文化内涵的制陶方式,如果在此基础上多加雕琢,也可以成为一种代表原始美、粗犷美的艺术品或生活用品。但芒巷村的制作面较为单一:最主要用于花盆。据当地手工艺人所说:“没有釉,可以让栽的花更肥。”花盆产品已经是面向市场需求而特意制作的形制,因为在以前,芒巷村的陶主要是用作锅、水瓮等炊具和生活用品。
芒巷村的制陶方式有不同于其他傣族慢轮制陶的地方。比如,他们不采用泥条盘筑的方法,主要靠手捏成型。相比于西双版纳的电动或脚踩轮盘,芒巷村的轮盘更小、更慢。不施用任何的“釉”,陶土也比较特殊,是一种黑色胶泥。因为这种做陶专用的“黑胶泥”,芒巷村成为整个芒市为数不多集中经营制陶业的寨子之一。据村民讲,近几年实施扶贫开发政策,政府拨款100多万建设了一个现代化的二层小楼,用于生产、经营陶业。虽尚未完工,但基本的生产经营场所还是成型的。
芒巷村的傣族制陶,是云南省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7年经过德宏州文物所的发现和挖掘,以及芒市非遗办的集中抢救性保护被重新传承下来。现在的传承人为70多岁的傣族女性叶板和岳孟团,叶板为省级传承人,岳孟团为州级传承人,两位都是向90多岁的老人咩软双直接学习的。咩软双老人去年已逝世,她的技艺来自世代相传。
图1 制陶原料
图2 和料用的木槌
制陶的步骤分为了采土、和料、中空塑形、拍打固形、晾晒、堆烧这几个基本步骤。这些步骤没有特殊的地方,可以说是简单易做,但想要真正做好却很难。笔者体验了一次做陶,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很容易让陶开裂,水分的拿捏和成型之间的平衡很难掌握。
采土的原料在村西边的山上,那里有政府帮助搭建的砖瓦大棚,不过现在还没有投入使用。地上挖了一个大坑,旁边堆放着一些翻出来的灰色的土。据做陶的手艺人说,真正的“黑胶泥”不是这些,而是在深处地下,每一次都要用挖机才可以刨上来。租用挖机的价格是一小时200元,挖一次可以用大概三个月的时间。“黑胶泥”只有芒巷村才有,别的地方没有。就连版纳地区的陶土也是一般的土黄色,没有这种“黑胶泥”。
和料又被分为舂土、筛土、拌沙、掺水,需要很大的体力,要在“黑胶泥”当中按5∶1的比例掺入有颗粒感的沙土,再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用长木槌反复敲打、捶捏。如此反复之后,放进麻袋里面扎口保湿保存。这个时候的泥料就完全是纯黑色的,需要做陶就从麻袋里面随取随用。
中空塑形这个步骤是芒巷村制陶的特点所在,不是用其他傣族地区常用的“泥条盘筑”法,而是用大拇指在泥坨坨中间按压一个洞,再逐渐把这个洞扩大。
拍打固形:手艺人会用竹板、木片来调整整个陶罐的厚薄程度。在这个过程中会频繁使用小湿巾,给陶罐保湿,防止它开裂变形。陶料上的水分本来不多,在用手揉捏的过程中,极容易被手吸收水分,暴露出颗粒状的砂石。但是加水过多,又会容易让陶土软塌塌的,成不了形。手艺人不会在有风的日子做陶,因为风也极容易带走陶土的水分,使其开裂变形。
整个塑形和固形的工作在一块圆形木板上完成,木板下有一块凸出的小块,用来插进地上中空的竹筒中,这样就使得圆形木板可以调整和转动。芒巷村做得最多的还是花盆,因此每一个陶罐都要在底部的位置用大拇指戳通一个小洞。
图3 中空塑形——拍打固形
晾晒的时候不能暴晒,只能阴干和风干,大概是六天的时间。最后的步骤就是烧陶了,时间点必须选在晚上,因为这个时候的风是最小的。烧陶的火势可以控制,开裂的风险也可以降到最低。一次可以烧几十个,焚烧的材料是稻草和麦秸秆,还有一些牛粪,非常环保天然。不同于其他上釉的粗陶,芒巷村的陶成品率很高。成品的陶变成天然的土黄色,没有一丝黑色,看起来就像是其他陶的半成品一样。
图4 晾晒
图5 堆烧
图6 成品
芒巷村制陶业存在的问题,是缺少年轻传人、产品文化附加值较低。芒巷村的手艺人都是清一色的傣族妇女,年龄在60到75岁之间。由于政策扶持(扶贫攻坚),她们专门从事制陶行业有3年左右的时间,但是很久以前也有老人在做。由于塑料容器便宜易得,除了满足自用之外,并没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制陶所产生的经济价值不是很高,也不是一种稳定的经济收入;而且,在傣族的文化习惯中,做陶是女人的事,而竹编则是男人的事,因此芒巷村的制陶手艺人只有一些年纪大的傣族妇女。而思维活跃、精力充沛的年轻人多从事经济产出更大的产业,例如收甘蔗、收土豆等,然后拿去卖。
芒巷村做陶步骤沿袭老一辈的方式,缺少了一定的创新,产品本身缺少文化附加。香格里拉的尼西黑陶,因为“舌尖上的中国”而出名,带动了尼西黑陶整体产业文化价值和经济附加值。尼西黑陶土锅从之前的80元一个,涨价到现在的250元一个;现在的尼西黑陶也多是年轻人在做,有男也有女。
市场化的过程,就是市场需求得到刺激、文化价值附加得到认同的过程;文化的附加值可以带来知名度,知名度可以刺激市场需求,从而提高制陶业的经济价值,提高陶的文化价值,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芒巷村的制陶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芒巷村的土陶,基本上只有本地人知道,在外地的知名度不是很高,市场需求也没有被刺激起来。其根本原因可能也是粗陶本身缺少被赋予的文化意义,产品的类型也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花盆。笔者实地走访时遇到了一对夫妻来买花盆,他们是看朋友圈来的,准备回去种多肉,只花50快钱买到的罐子可以装满整个后备箱。
2005年,国家启动“民族民间文化项目普查”以来,地方政府对民族特色文化的挖掘保护越来越重视,多部门联合扶持芒巷村傣族制陶业发展。例如芒巷村中心的二层新楼,就是用民宗局申请到的民族文化保护项目资金建造的,价值100多万。自从有了这个“标志性”建筑之后,陶罐的售卖和展示变得很集中,游客也很方便就能找到。芒巷村保留了很多德宏傣族传统民居的建筑样式,因此住建局准备申报芒巷村为傣族的“传统古村落”。非遗办为制陶手工艺人组织了集中培训活动,在节假日还会到珠宝小镇为民众展示并讲解傣族传统技艺,促进当地人和外地游客对傣族文化的认识了解。
旅游产业是云南省的支柱产业,2019年云南省旅游业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了五成。云南省旅游业应以民族文化内容体验为主,实行“旅游+文化”的旅游业模式。芒市着力打造“面向西南的桥头堡黄金中心口岸”地位,在整体发展构想上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形象;从昆明到芒市的高铁计划于2022年通车,在芒赛村正在建设高铁站。基于以上云南和芒市旅游业发展的背景,芒市芒巷村的旅游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傣族文化特色,也可以集中体验学习傣族制陶工艺。当芒巷村的整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起来(比如停车场),旅游模式线路标准化(入户、体验、学习),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制陶业是芒巷村特色,也会随之发展起来。
图7 半成品水壶(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秀美宜居轩岗”)
图8 成品水罐(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秀美宜居轩岗”)
制陶产业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产业,中国是古老的陶瓷大国,业界有很多知名而成熟的产业集群,如景德镇的陶溪川、建水紫陶一条街,都是优秀的产业范例。目前来看,芒巷村的傣族制陶还处于一个知名度较低和较初级的发展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虽然傣族制陶在西双版纳也有呈现和发展,但芒巷村跟西双版纳的陶还是有很大区别。首先一点是取材上的特殊性,是当地特有的“黑胶泥”,其次是它的技艺更古朴、更慢,更简单也更难,几乎保留了新石器时代的方式,不用任何电,不关乎任何现代生产方式,而且芒巷村是德宏地区唯一保留土陶技艺的傣族村寨。傣族土陶跟景德镇的陶瓷、建水紫陶也有很大的不同。傣族制陶不仅是为了陶器本身的功能性而存在,还有很大的文化内涵。在这方面可以结合两者,以成功制陶业为范例,发展自身文化优势,让更多的力量参与进来,用制陶业来带动旅游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