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亚敏
(河南工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3)
RFID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的缩写,通过无线电信号读取和识别数据,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传输特性对特定目标进行非接触式自动识别,可智能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中,RFID系统主要有电子标签、读写器和天线三部分组成[1]。
图书馆多年来文献资料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运用ILASIII文献管理集成系统。河南工学院图书馆改变原有条形码的服务模式,采用RFID技术,在图书借阅、归还、库存数据统计等方面节省了大量人力资源,减轻了馆员工作量。RFID技术的投入使用突显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增强图书馆自主化、个性化的服务理念,大幅度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对未来图书馆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RFID自助借书机,通过中间件应用服务器系统与图书馆的图书管理系统进行对接协助工作。自助借还机触摸屏显示,可进行还书、借书、续借、查询等操作,显示屏有中英文两种语言选择方式。读者按照直观、易懂的操作流程把所借图书放置在阅读器识别的区域,即可一次快速办理多本图书借阅手续。图书在进行数据转换时避免遗漏,否则无法正常借出。
图书馆外设有自助还书ATM操作台,还回的图书进行RFID标签识读,按照类别自动分拣收入到对应的图书周转箱。归还的图书若超出书箱默认承受重量,会发出箱满预警,提示馆员取走图书以免影响后续读者还书。RFID自动分拣技术,取代人工图书分类,还回的图书上架及时,图书中转速度快,也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24小时自助还书系统使图书馆在其服务时间、服务空间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与拓展,避免由于图书馆开放时间与读者工作学习时间冲突,导致归还图书困难产生超期等现象发生。读者还书时间自由化,还书超期率明显降低[4]。
应用RFID自助借还系统,上架图书都贴有图书标签(HF),粘贴在图书背后不影响图书正常翻阅。书库配有馆员自助服务终端,读书器为平板电子设备,可以识别每本书上的电子标签内信息,并实现数据的显示与处理。电脑平板界面显示RFID智能图书馆馆员助理系统,具有定位、顺架、盘点、剔除、层标、同步数据信息、查找等功能[2]。书架贴有RFID层架标签,构成基于数字化的智能图书馆框架。读者在自助借还书机上查询图书位置,可以通过层架标签准确找到定位的图书。读书器通过天线非接触式的读取层架标签信息,实现定位、盘点、顺架等功能。从实际工作效果而言,运用RFID技术盘点图书,排架相对精确度高,读者更快捷找到所需图书,馆员统计工作更精准,提高了工作效率。
目前图书馆流通管理技术,基本有安全磁条、单标签RFID技术和磁条加RFID技术三种类型[3],以表1简要说明三种技术类型在图书馆藏及借阅等工作中的应用区别:
三种技术主要使用区别
从图表可以明确看出,RFID自助借还书系统方便快捷高效,可同时借、还多本书籍刊物;读者在馆内空间更自由,图书馆服务模式自动化、个性化。突出图书馆以人为本、趋向智能服务的管理模式,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大幅提高。
用自助借还机还书,图书若有污损、缺页、开胶散乱页等情况时,机器无法识别,馆员检查发现图书损坏无法明确责任者,大量上架书时无法详细检查书籍的完整性。在盘点或顺架时,显示不在架图书数量,但无法判别图书是被借出还是被读者拿出书库外阅读,盘点数据存在误差,若人工再分析、勘误操作难度很大。其次,采用RFID系统后图书丢失率方面并未得到明显改善,严格意义上而言图书丢失率的高低和图书流通采用的技术类型关系不大,主要是图书馆的排架布局及图书管理制度[4]。河南工学院图书馆借阅区域没有完全分开,相对隐蔽性区域较多,监控区域有限,为加强图书管理规范,应监控覆盖全部流通区域,适当在阅览区域增加警示性标语,图书馆工作人员加强对读者的宣传与引导工作,共创和谐的阅读环境。
图书馆服务数据实时显示平台,与RFID中央管理平台软件系统连接协调工作。显示在馆人数、读者人数月度分布、累计到馆人数等统计信息,避免了以前人工统计的困难与繁琐也减少了数据误差。入馆统计依据入馆学生学号分析出来所在年级、学院、专科或本科等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功能界面准确知道图书馆实时状态。图书馆后台管理系统对有效数据进行组织与处理,存储到学校的数据平台上,部门间实时进行数据之间的交换,各院系可以准确知道所在院系学生入馆率,侧面反映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RFID技术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业务管理水平。
RFID系统的建设与校园信息化建设相辅相成,通过采集相关基础信息与校园一卡通等校园其它系统可以进行无缝对接,形成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实现高效便捷的信息化管理。RFID自助借还系统的引入对提升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和提升学校整体文化氛围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