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丞姬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德宏州 678400)
《诗经》中载:“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志,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因此,歌是表达心中之情,心中之志的重要方式。通过民歌,表达爱国之情,表达对生活的态度,分析各民族流传民歌的内涵,是深入了解各民族文化最直接的方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由《风》《雅》《颂》3个部分构成,其中《风》是十五国风,均是地方风土歌谣。后世之中,有文学大儒对诗经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其中毛诗流传至今,影响甚广,毛诗序就是对诗经作的内涵阐述,分《大序》和《小序》,《大序》被后世学者尊崇为了解整部《诗经》的钥匙,而《小序》则是阐释每首诗的内涵,被尊崇为了解每首诗的钥匙。《大序》有云:“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1]由此可见,地方的风土歌谣是地方民众的至情之表现,内涵丰富的伦理道德观念,体现的是礼仪之道。《诗经》之《关雎》序言:“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犹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因此,《关雎》 是地方风土歌谣,但内涵丰富的道德意蕴,通过深入阐释,让国人明白其内在含义,教化众人。《关雎》之意重在教化众人择偶要重在其内在德行而非表面美色,有良好品德的君子匹配具备良好道德的淑女,夫妇之间要如关雎鸟一般忠贞相伴,体现了传统的婚恋道德和家庭美德。《诗经》中十五国风均体现出君子之道,夫妇之道,正妻之道,为人之道,其意重在风化、教化。
同《诗经》并称为华夏民族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的《楚辞》内涵丰富道德文化,《离骚》更是以诗言志,以诗抒情,阐述了儒家传统的人生规训。汉代王逸为《离骚》作序是谈到:“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2]。《离骚》以诗教化众人,要以高洁的品质作为立身之本,要明白人臣之义,要以忠正为高,为人之义,要有君子之气节,不随波逐流。此后,中国诗歌文化不断发展,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影响数千年,以诗言志,以诗抒情,通过诗歌警示世人,教化众人。清末,意大利人Vitale 收集整理出版了《北京歌谣》,其意是帮助西方人通过歌谣来了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状况。后经翻译相关论述转引到中国,胡适称其为“真诗”,而周作人则认为这些歌谣是人民的真感情,在“五四运动”期间,北京大学开始公开向全国征集歌谣,并先后在《北京大学日刊》中登出,北京大学临时的“征集处”改为“歌谣研究会”,逐渐凸显出其学术性与研究性,民歌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个对象,之后,更多的人开始研究民歌,深入挖掘其内在价值。
2.1.1 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是个体成员对国家的一种情感,是个人的归属意识,中国传统社会将家庭与国家结合为一体,“家国同构”“家国合一”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世代中国民众,中国人民的国家意识和国家概念尤为清晰。新中国成立以后,各族人民从封建社会束缚中解放出来,但是传统的家国观念依然影响着各族人民,国家是大家,没有大家何来小家,只有强大的祖国,个人才能获得更多自由和尊严。傣族人民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从意识深处就清楚知道各民族是国家一部分。民歌《祖国好》中“我们赶大摆,热烈庆祝国庆,比天堂还热闹。”[3]体现了傣族人民深刻地感受到祖国繁荣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在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下,傣族同胞赶大摆,为祖国庆生,前所未有的欢乐,通过歌声充分表现了是傣族同胞国家认同的心理。在歌曲《唱国庆》中也充分表现了傣族同胞与祖国一体的思想认识,表达了从首都北京到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都在为同一件事情欢腾,新中国成立,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期望,共同庆祝国庆,是傣族人民对新中国成立带来的新生活而感到幸福,也是傣族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的重要体现。
2.1.2 民族团结
德宏州是多民族聚居区,自古以来,德宏境内各民族和谐共存,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傣族作为德宏主要的少数民族之一,更加提倡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傣族民歌《歌唱祖国大好河山》中体现了民族团结的思想,“乡亲们,因有共产党领导,我们兄弟姐妹亲密团结,我们的国家如同纸张那样安宁平稳。”傣族人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各民族同胞紧紧团结在一起,就能够让祖国繁荣富强,让祖国稳定发展,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在民歌《民族大团结》中也表达了景颇族、汉族、德昂族和傣族各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永不分离。可见傣族人民充分认识到各民族是一体,各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也离不开少数民族,各民族团结在一起,共同推进德宏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党的领导下,各民族要紧密团结在一起,永远不分离。
2.1.3 热爱家乡
热爱家乡是爱国主义情感培育途径,教育孩童对家乡充满感恩,培育爱家乡的情感,能够增强凝聚力,培育爱国主义的精神力量,通过热爱家乡的情感升华,不断形成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近代在列强的侵略下,边疆民族地区群众就是在对家乡的责任感中升华为保卫家乡,抵御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傣族人民通过民歌来传递和延续这种热爱家乡,将家乡和国家的热爱之情融会贯通,歌曲《美丽的家乡》中深刻的表达了傣族人民对家乡和祖国内在关系的认识,在傣族人民看来,家乡的美好是建立在祖国发展的基础上,是建立民族独立的基础上,通过歌曲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连接在一起,正因为有祖国强大的支持,家乡才能越来越好,人民才会生活得越来越好。
2.2.1 恋爱择偶观
恋爱是结婚的基础,通过相互了解,在恋爱阶段选择好的对象,才能保证婚姻生活的稳定和谐,才能确保家庭的和睦和兴旺。在歌曲《歌声如流水似浪花》中,傣族人民这样表述:“歌声如微风吹拂,如流水奔泻,如烛光照亮,千金小姐,请记住那深深的情谊,珍贵的礼物,把它铭刻在心间,请相信我的忠诚帮记和信赖。”由此可见,恋爱对象的选择看重的是忠诚和信赖,这正是夫妻相处之道,夫妻二人忠诚和信赖是基础,只有相互忠诚于婚姻,并且相互信赖,相互尊重,夫妻举案齐眉,才能保证婚姻的和谐稳定,才是一个家庭稳定的保障。歌曲《恋歌》中表述了对恋爱对象品德的描述了恋爱对象选择重视善良品德的要求,认为除了外在,内在散发出的善良品德才是选择恋爱对象的重点,具备了良好品德才能深深地吸引相配之人,也才能找到合适的对象,选择好的恋爱对象,才能确保婚姻家庭的幸福。
2.2.2 父慈母爱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家庭中重要部分,父母关系直接关系家庭幸福指数,在傣族心中,家庭中父母要对子女关心关爱,父慈母爱才是家庭亲子关系的基础。在歌曲《盼儿归来》中这样阐述:“归来吧,妈妈的宝贝儿子,我儿上山进密林,采叶子归来得这么晚啊! 砍柴割茅草为何这么晚还不归来啊。”表达的是母亲对晚归儿子的安全感到担忧,夜晚的密林更是危险重重,因此母亲希望儿子能够尽快归来。而在摇篮曲《宝宝快睡》一曲中,表达的是父亲照顾孩子,安抚想念母亲孩子情绪,表现了父亲对子女的慈爱之情。除了父母对子女的爱,在傣族人民心中,教育好子女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教育好孩子,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投入社会交往中,歌曲《妈妈嘱咐女儿的歌》是表达母亲对出嫁女儿的教育,歌中唱道:“妈的闺女啊,你出嫁到婆家,要热心勤快,……亲友来到时,你要热情端上火盆,献上烟茶,妈的闺女啊。”教育女儿嫁到婆家,要勤快,做合格的媳妇。这是母亲根据家庭规范来教育子女,让女儿能够更好地投入家庭生活当中,按照礼仪规范来履行好自己的责任,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道:“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行及其他东西”[4],因此,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资料,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只能通过劳动获得,而自然界为劳动提供生活资料。由此可见,首先,人类获得物质生活资料首先要付出劳动,其次,处理好给予人类生活资料的自然界的关系。傣族人民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在民歌《劳动的人》中:“农忙时节到来了,心里真欢畅。看吧,人人都在抬头观看天气变化,到细雨纷飞露水降落的时候,老人、年轻人都兴高采烈,忙着下田做活。……干活勤劳的人啊,快乐在田间。”[5]一方面体现了人必须劳动才能获得物质生活资料,劳动是美好的,劳动是快乐的,劳动中老年人也变得年轻,而年轻人心里快活,勤劳的人在劳动中获得快乐;另一方面强调了自然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农忙时节,劳动的人民要观察天气变化,掌握生产规律来进行生产活动,雨水降落时,人们知道时节到,可以开始田间劳作。所以虽然下着雨,但是傣族人民心里快乐,因为自然界馈赠了礼物,给予了生活资料。
自然界是人类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各族人民在传统文化中能够体现出传统的生态观和生态智慧,傣族是“水”的民族,由此可将傣族与生存的自然环境勾勒出来,也可以看出水对傣族的重要性,充分体现出了傣族与自然共处的生态观念。傣族民歌中将自然万物融入其中,月、水、花、山、孔雀、鸭、鹅、风、雨等都在民歌当中出现,是傣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与自然万物相依相存中提炼出来的生态观念。鲜花美丽是美好的象征,在民歌中用以表达美好的事物;而奔流不息的瑞丽江是爱情纯洁、坚贞和长流不息的象征。劳动歌中,将傣族人民把握时节及时耕种的生态智慧表现出来,在农业文明时代,把握自然规律,适时开展农耕是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重要方面,只有时刻关注自然的变化,掌握规律,把握时节开展农耕,在细雨纷纷的时节里,冒雨也要将农作物种下,因此,在雨中耕作也是快乐的。用自然万物来寓意生活,是傣族人民长期亲近自然的表现,体现了尊重自然、崇尚自然的生态观;通过经验积累把握自然规律,把握时节进行耕种,将人的生存与自然结合,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智慧。
民歌是传承和弘扬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载体,一方面,体现在于民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容易被接受,是传承和传播传统道德文化的有效途径。通过民歌,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能够深入群众当中,久而久之能够潜移默化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割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各民族的民歌是在各民族生产生活中不断提炼出来的,是民族智慧的结晶,能够更好地为各族人民所接受,民歌中的传统道德文化,也是各民族人民世世代代传承而来,不断发展凝聚的精神力量,更容易引起共鸣,形成本民族具有道德规范约束力的共识。
当前,增加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支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和实践养成要从小抓起,从本民族传统文化抓起,傣族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父慈子孝的家庭伦理和勤劳致富的美德都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根源,深入挖掘民族传统道德文化是民族文化振兴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源头根本。傣族民歌是傣族人民文化传承的载体,内涵丰富的道德文化,是新时代傣族人民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有效路径,也是凝聚傣族传统道德文化,是规范傣族人民日常生活规范的精神力量。“民歌是维系群体记忆和传播伦理教化的重要纽带”[6],通过民歌可以增加群体内部人员的文化认同,从而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内容丰富的民歌浸润人心,与个体相融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群体成员,将爱国主义精神、家庭伦理要求和劳动道德等融入生活,教化众人,引导群体成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民歌是各族人民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方式,民歌“质朴的调式、明晰的弦律、充实丰富的内容成为传达族群经验的首选方式”,通过民歌将家国情怀、生命感悟、情感悸动、生活智慧都表现出来,“以歌言志”。傣族民歌将傣族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家庭伦理观念、 劳动道德和生态观念等以特殊的方式表达出来。民歌在现代社会中表现出了它的伦理教化功能,在群体内部不断传承,将传统的道德观念在代内传播,并实现代际传递,影响着一代代的傣族儿女。民歌是“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聚合,是民族内部和谐团结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支撑,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维护国家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