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进去 读出来
——统编语文教材六上《少年闰土》的教学解读

2020-01-02 19:32薛法根
江苏教育 2020年65期
关键词:闰土笔名趣事

薛法根

课文具有两个方面的价值:一是阅读价值,给读者以生活启示;二是教学价值,给学生以语文经验。《少年闰土》一文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写的是“我”和闰土在少年时代的一段故事,与小学生的心理距离比较近,难点在时代的背景差异与语言的陌生隔阂上。至于《故乡》的深层意蕴与艺术价值,与小学生的经验阅历有点远,不宜深挖细品,留待他们读中学时再思索与欣赏也不迟。经典文章的阅读,不急在一时,也不求一次就能读透。学习《少年闰土》,为今后阅读《故乡》留个念想,也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张志公先生认为:阅读经典,要在文章中走一个来回。既要“读进去”,聚焦文章的思想情感,知道作者写了什么,想要说些什么;又要“读出来”,聚焦文章的语言形式,知道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么写。把握了这样一个“来回”,就能发现《少年闰土》隐藏的多个教学点。

一、读笔名,亲鲁迅

单元导语介绍鲁迅原名周树人,但未介绍鲁迅这个笔名的由来。学生对鲁迅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这些抽象的概念上。教学时,教师不妨从鲁迅这一笔名的解释入手,拉近学生与鲁迅的情感距离。一种解释是研究鲁迅的专家说的:鲁是他母亲鲁瑞的姓,迅是他的小名;另一种解释是鲁迅自己说的:取“愚鲁而迅行”的意思,这是一种自谦,相当于笨鸟先飞的意思。1918 年,鲁迅首次用这个笔名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1921 年,他用这个笔名发表了小说《故乡》。如此,学生对鲁迅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自然就有了一种亲近感,有了一种阅读期待。

二、读生词,品语趣

《少年闰土》是白话文的早期作品,文中有些用字和现在不同,且编入教材时未改动,原汁原味。于是,文中出现了很多“错别字”,如“项带银圈”的“带”,应写成“戴”;“检贝壳”的“检”,应写成“捡”;“希奇的事”的“希”,应写成“稀”。文中还出现了不少绍兴地区的“方言字”,如“白天”说成“日里”,“系在棒上”说成“缚在棒上”,“手握钢叉”写成“手捏钢叉”。此外,文中还夹杂了一些“文言”,如“只是无端的觉得……”,这里的“无端”是文言用语,用白话文说就是“无缘无故”。学生阅读这样的文章,自然会有一种生涩感。教学时,教师不妨让学生对这些“反常”的词语进行归类,读一读,改一改,辨一辨。读熟了,读顺了,反而会有一种陌生的趣味。如此再读原文,再读鲁迅先生更生涩的《好的故事》,就不再发怵,反而能生出一种“挑战的意味”。

三、读补叙,理关系

阅读《少年闰土》,学生会更多地关注“我”和闰土相识、相交、相别的过程,往往会忽略文中一段关于“忙月”的补叙。这段补叙看似闲笔,实则有心,点明了“我”和闰土各自的身份与关系:少爷与仆人,暗示了“我”和闰土是“主仆”关系;然而“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成了“朋友”关系;临别时“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显然是难舍难分的“弟兄”关系。“主仆”为何会变成“朋友”与“弟兄”?因为那时的闰土还“不懂事”,是个活泼的孩子。《故乡》中又写到中年的闰土见到“我”,称呼“老爷”,又回到了“主仆”关系,这是因为闰土“懂事”了,懂得了封建礼法,成了“木偶人”。阅读“我和闰土”的故事,就是要抓住“我”和闰土的关系变化这一线索,一步一步读到小说的更深处。

四、读趣事,看议论

少年闰土“不懂事”,没有高低尊卑的礼教束缚,所以在和“我”的相处中,简直像一个语言艺术家,讲了“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等新鲜稀奇的事情,他的语言生动、流畅,且富有现场感,极具感染力。而“我”这个知书达理的少爷,照理也会滔滔不绝,文中却只说了两句话“管贼吗?”“他不咬人吗?”这样的反差,是作者故意为之。用心阅读,不难发现,这些“故意”背后的“用意”,就藏在趣事之后的“议论”中:“我那时并不知道……便是现在也不知道……”“我素不知道……我先前单知道……”“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三段“议论”中一连用了五个“不知道”,这又是作者故意的。读到这里不妨问学生“知道不知道”,这样的提问,才具有思考的价值,才能让学生从夹叙夹议中,领悟作者“对闰土生活世界的向往与对自己生活世界的不满”。阅读不能浮在趣事的表层,而应深入到议论的内部,去把握作者的用意。

五、读回忆,感形象

《少年闰土》第一自然段,描写了记忆中闰土“月下刺猹”的画面,刻画了一个英武的农村少年形象。这个少年闰土的形象,来自“我”与闰土相见时的最初印象及闰土讲述“看瓜刺猹”的趣事,是一个印象组合。多读几遍,看看插图,学生自然就能感受到闰土那种活泼、勇敢与蓬勃的生命朝气。对于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作者是怎么用语言塑造出来的,学生未必能读得出来。教学就是要在这样的关键点上,让学生获得新的生长。我们可以借用删比法,逐层揭示塑造人物形象的奥秘:第一次,删去颜色词语,就少了鲜艳的背景;第二次,删去刺猹的描写,就少了动态的定格;第三次,删去关于猹的描述,就少了一个衬托。于是,学生就能感悟到人物形象的塑造需要一层一层的叠加,背景、定格、衬托……读到了一般人读不到的表达奥秘。

六、读原文,留悬念

《少年闰土》是小说《故乡》中的一个选段,具有阅读小说的“引子”功能,能够引发学生阅读《故乡》的兴趣。简单出示小说,未尝不可。如果设置一个阅读预测,效果可能就不一样了。我们不妨引用原文中中年闰土见到“我”那一刻的描写:“……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让学生猜一猜,闰土会叫什么?当出示原文中“老爷”这个词语的时候,就会给学生一种强烈的情感冲击,引发学生的思考:怎么从“朋友”和“弟兄”,一下子又变成了“主仆”?教学就在此时戛然而止,留下阅读的悬念。教学就是要像说评书那样,“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上述六个教学点,就像一粒粒珍珠,散落在课文里。教学解读就是要把这些珍珠找出来,而教学设计就是要把这些珍珠串起来,并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活动。

猜你喜欢
闰土笔名趣事
冰雪凝月
“笔名”发表在班级作文报中的实施和“玩”法
关于《故乡》的闰土人物形象分析
鲁迅作品善良人物的形象分析
春天的趣事之狼狈逃窜
巴金笔名由来
《故乡》的呐喊
乡土知识分子的“归乡”情节
街头趣事还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