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教我们以生为本

2020-01-02 19:32:54
江苏教育 2020年65期
关键词:图式理论网课认知结构

芮 琼

近期,笔者看到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语文教师团队在探索基于“图式理论”的教学,于是用关键词在知网中搜索,发现除了英语学科,其他学科对此研究少之又少。

在我看来,“图式理论”作为基础性理论,描述起来还是比较复杂的。我理解,“图式”应该是人的头脑中对于“一类客体、事件、情境的认知结构”,它不仅是指对事物概念性的认识,还是程序性的认识,它是个性化的,不同经历、不同文化背景都会影响存贮在记忆中的“图式”。“图式”影响着人们对信息的提取、选择,影响人们的预测、理解与推断,影响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运用“图式理论”意味着教学要着眼于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意味着教学中要更多关注学生知识建构的相应条件与形成机制,对任何一个教学目标的达成,都要从学生出发,并不断跟踪其“图式”的发展变化。

从目前已发表的在教学中运用“图式理论”的研究成果看,英语学科最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更能理解文化背景(“图式”)对学生语言学习的影响,更能理解语言需要在具体情境中建构的意义。其实,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的新知识学习、新技能掌握,又何尝不是如此?当我们试图引导学生走向目标的时候,不仅仅要看到学生的准备“图式”,还要知道,“新知识”不会以“定义”的方式直接进入新“图式”,而是以“表征、组织和解释经验的模式或心理结构”存在,这就需要教师充分理解建立新“图式”过程中学生自主建构的意义,给学生营造情境,通过充分实践与体验促进新“图式”形成,并为今后继续发展做好铺垫。

当我们真正从人的认知发展规律展开教学研究时,最终都会发现,学习是个体的“建构”过程,而且这个“建构”过程是无可替代的。任何学科对具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路径的研究离开学生的“建构”过程,只能是“浮云”。为此,我们必须始终围绕学生“已有”“未知”以及“习得”过程,去探究学科具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路径。疫情期间,大面积开展网课教学,其效果让众多教师哀叹。网课教学效果差,仅仅是学生懒惰吗?当然不是。在课堂上,我们如果不了解学生与新知的距离,尚可通过观察、对话做些弥补,隔着屏幕,自然连学生的影子也没有了。当然,如果布置实践性作业,倒是可能有点效果。这再次印证,教学“以生为本”真的不是一句口号。

愿更多的研究让我们知道如何真正“以生为本”。

猜你喜欢
图式理论网课认知结构
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对网课不能听之任之
甘肃教育(2020年24期)2020-11-25 07:06:57
遏止网课乱象重在落实
甘肃教育(2020年24期)2020-11-25 07:06:57
是什么“网课”让“学生们”好评如潮
陕西档案(2020年1期)2020-04-14 06:09:04
『选』网课
幽默大师(2019年10期)2019-01-14 08:46:20
负迁移与语文认知结构的“千丝万缕”
教育(2017年41期)2017-11-19 15:59:52
构建认知结构培养解题能力
教育(2017年30期)2017-08-31 06:19:33
托马斯·阿奎那的人类认知结构
哲学评论(2016年2期)2016-03-01 03:43:13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中的探析及应用探讨
图式理论与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