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素质教育策略探究

2020-01-02 17:54盛晓倩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2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学科素养

盛晓倩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 650500)

随着我国初等教育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 中等教育与中职教育院校的数量也随之增加。 教育资源的开发是要促进我国教育制度的发展, 然而据我国学生综合素质调查数据报告显示,中学阶段的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滞后、 身体健康质量也不断下降,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弱化。 因此,为了改善这种恶性循环的局面,该文就中学素质教育要凸显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这一课题进行探究。

1 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好时机。 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不断涌现,它们以肉眼可见,肢体可触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学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善了人类生活的质量, 还丰富了人们对生活的体验形式。在现代教育体系发展中,科学技术在不断地改变着教育者的观念, 教师拥有了更加先进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还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推动着教育技术的持续革新。比如,多媒体信息教学设备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方便了学生的记忆与理解。在进行多媒体信息教学之前,教师应该熟练掌握这些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操作方法,并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这些教学方法。

初中阶段的学习, 是学生迈出小学阶段进入中等教育,接触基础物理、化学与生物等科学思维课程的初体验。 由于初中生正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而且青春期让他们在行为和心理上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传统的教学方法早已不适用于初中教学中,所以初中教师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他们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顾及学生的状态, 而且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并积极投入到课堂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在初中教学阶段,创新的教学模式与良好的诱导教学相结合, 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以及增强学科学习的积极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想全面贯彻落实现代中学素质教育理念,就要在促进学生智力发育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培育, 社会实践与思维训练的结合,不断增强学生的体质锻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新思维能力[1]。在我国教育体制发展框架之下,学校的本质任务是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推进我国素质教育进程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以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量相对于小学阶段,在知识层面上所涵盖的领域是多样的。 经过小学阶段的启蒙教育,中学阶段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知,主要侧重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因此在设定课本内容的难度时定义的方向就是浅显易懂, 旨在培养学生积极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学习与探索的能力。

但是许多教师还是没有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他们认为“语数外”才是初中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所以“占课”的现象时有发生,一般快到期末考试的时段,学生的音乐课和体育课“被迫停止”,而语文、数学、英语课的数量增加,这让学生在期末的时候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许多学生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厌恶学习。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学教学应该秉承“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好语文、数学、英语这些所谓的主课的同时,还应该在体育、艺术等方面得到发展,中学教育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努力让学生接触各种各样的科目,从而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促进全面发展,成为综合性的人才。

2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素质教育改革路径

2.1 把学会学习、 责任担当和健康生活作为发展素质教育的立足点

随着科学事业的发展, 人才在国家与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在科研奋斗的一线,我国新一代的青年科学家接过父辈肩上的责任,砥砺前行默默地为祖国科研事业所奋斗。 就目前我国学生综合素质调查数据报告显示, 初中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状况整体表现较差。在我国新课改施行前,学校教学的核心任务是智育, 以向学生传授知识为主要教学任务,因而造成学生德育、智育、体育三者发展不平衡的现况, 这直接导致了中学生精神文明素养低、体质虚弱情况的发生。

因此,为了改善这种不良现状,首先,教师必须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并且要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注重对学生进行学科上的培训, 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在课堂中引入一些我国当下的时事新闻,让学生了解身边发生的事情,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 除此之外,为了让课堂变得更加高效,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小游戏, 让学生通过小游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同时, 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发展了其学习能力,而且提升了团队合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教育者需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多方训练,以培养他们在德育、智育、体育诸方均衡发展。在课堂之中,教师除了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 还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作为主体在素质教育培养中所担当的角色。教师要在课堂中起引导作用,通过循循善诱,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能够主动阅读并理解教材内容, 从而掌握各学科的知识。 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外,还应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锻炼计划, 多多组织学生进行课间锻炼以及体育竞赛等活动[2]。 就目前而言,为了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体育课开始发挥其重要作用。因为只有当学生拥有了健康的体魄, 他们才能够有力气努力学习。所以体育课的课时应该有所增加,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 让学生了解体育项目,并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类型,通过运动增强体质,提升体育素养。

2.2 开发学科课程资源,培养学生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

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需要充分调用学科资源,建立完善的教学资源分配制度。帮助教师在进行学科教育的同时, 利用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挖掘,通过丰富的实例化教学案例,把三维学习目标体系的“知识理解”“知识迁移”“知识创新”3 个阶段进行细化,利用教学资源中每个丰富的课程资源,通过对每个阶段课本内容中重要知识点的整合,以及嵌套穿插的实践活动, 帮助学生接纳阶段学习目标过渡期所形成的差异。在信息时代,教学资源的获取非常方便, 初中阶段教学资源的互通共享则推动着我国教学资源进入“多元共享”阶段[3]。

国家为中小学配备了多媒体技术设备, 因此无论是在一线城市还是偏远地区, 学校都可以依靠搭建多媒体信息教学设备, 获取关于教学内容的相关视频、音频以及教学方案等资料。 同时,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各地的教师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这让偏远地区的学生有条件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从而在学科上有所进步。 教师也应该将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综合素质。在初中教学阶段,学生刚开始接触社会实践活动,在各类实践活动中,他们会慢慢受到影响,也就是人文精神文化的初体验。 在潜移默化的学习和社会活动中,受教育者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学校需要通过落实文化素养教育,去正向干扰学生的价值观念,使得学生获得更加高尚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精神信念与正确的是非判断能力。

在学科素质文化教育培养过程中, 教学内容应当侧重于突出科学精神与人文底蕴的培养。比如,在学习王昌龄诗句中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时,教师在带领学生赏析诗词文化中诗人对国家壮志情怀的同时,还不忘培养学生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在讲解我国近现代发展历史时,教师可带领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影像资料, 来了解香港与澳门的回归,这不仅彰显了我国的大国风采,还培养了学生爱的国情怀[4]。 除了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还应该激发学生在人文方面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通过互联网和报刊杂志掌握一定的知识,从而提升人文素养。

2.3 学科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 教育部提出的学科素质培养,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教育理念,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信息时代,教学模式需要突破传统理念,不能一味采用“一言式”的教学方法,应当以多互动,勤交流的方式,拉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交流过程中,学生能够敞开心扉,将自己在学习方面的困难和疑惑说出来,这样教师就可以对症下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师耐心的引导下, 学生会在课堂上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对知识提出质疑, 使得学生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充足的信心,对待学习与生活。

回归学科素质教育的本质, 其实就是学校通过教学理念的革新,帮助与引导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上,获得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谦卑的人生观,虚心求教的学习态度。在生活上的锻炼帮助其拥有强健的体魄,以应对未来艰苦的学习生活, 作为其前进道路上的垫脚石,挣脱现实的束缚,以知识丰富自我,获得更高尚的素质教育[5]。

2.4 课堂教学突出核心素养培养

在学科素质培养中, 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科的教学特点,制定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模式。 比如,在初中阶段的数学与物理两门学科中, 其学习内容包含大量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物理理论。 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初识抽象概念,因此在理解方法与能力上,都处于开发与培养阶段, 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从基本的图形与数据中, 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运用数学或物理模型进行嵌套,从而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识[6]。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数学或物理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沉浸式学习”,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除此之外,教师应该将复杂难懂的数学、 物理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物理学科的实用性,从而产生学习兴趣,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再如,初二语文上册课本中,在对古诗《桃花源记》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提前阅读课文,分析课文,并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3]。 教师在课前可以通过“世外桃源”这个故事作为正文内容的引入,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与此同时就作者陶渊明创作《桃花源记》时所处的时期与人生波折进行讲述, 便于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由此延伸至文章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在讲解《桃花源记》文章内容时,应当对传统文言文课程讲解模式做出调整。在教师逐句讲解前,教师要留出一部分课堂时间, 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和自主学习的机会, 教师可组织班级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小剧场的形式展演, 通过小话剧将其内容表现出来, 这样一来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锻炼其活动策划能力。 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总结,让学生对整篇课文进行梳理,并分享自己从中学到的知识, 介绍课文中最打动自己的内容,并说明原因。 以片盖面的,阶梯式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由此延展出素质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与具体施教方式[8]。

3 结语

综上所述,中学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凸显核心素养中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的培养为重点。通过平衡教育理念中德育、智育和体育三者的关系,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在原有的教学任务之上, 增加课堂讨论分析与真题演练两种模式,宣扬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育才先育人,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重视道德文化传承与礼仪言行教育,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在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 学校领导和教师应积极筹备一些丰富的课外活动和体育竞赛锻炼等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纵观我国教育发展现况,国家与教研人员需要紧跟时代发展, 不断创新教育理念, 优化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学科素养
【学科新书导览】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超学科”来啦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