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五铢钱的演变历史

2020-01-02 13:49赵倩男
文化学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钱币时期货币

赵倩男

铸币,指铸成一定大小形状,具有一定重量和面额价值,充当法定流通手段的金属货币。古代铸币材料以铜为主,以后相继出现金银铸币。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很早就有使用钱币的记录:“自太皞以来则有钱矣。”[1]189随着社会的发展,涌现出许许多多的钱币类型,其中最成功、使用时间最久的钱币当属五铢钱。自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开始发行,到元鼎四年(前113)正式确立,直到唐武德四年(621)废五铢钱,铸“开元通宝”钱,通行了七百多年的五铢钱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钱币从此向唐宋年号、宝文钱制转变。根据考古发掘,五铢钱的钱型整齐,铜钱外圆内方,象征着天地乾坤。直径25~25.5毫米,重约3.5克。“铢”是古代一种重量单位,依西汉时衡制,一铢约合今天的0.7克,西汉五铢钱一般皆“重如其文”。五铢钱奠定了中国通货铸币圆形方孔的传统,因此,五铢钱在我国货币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一、两汉时期鼎盛

在五铢钱之前的其他币种,不是因为民间的盗铸问题,就是因为其他原因,最后均被停止使用。在确立五铢钱的合法地位之前,西汉前期的币制一直在更替。在多次摸索后,西汉政府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理想的货币,五铢钱应运而生。

史料记载西汉初年用秦半两,高后二年(前186)“行八铢钱”,这里的八铢钱就是秦半两钱。后因秦钱难用,在高后六年(前182)开始行五分钱,即荚钱。文帝五年(前175)因荚钱轻,改造四铢钱命名为“半两”,同时允许百姓自铸钱币。到武帝建元元年(前140)令各县官员销毁半两钱,更铸三铢钱,重如其文。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又废止三铢钱,行半两钱。武帝元狩五年(前118),“有司言三铢钱轻,易奸诈,乃更请诸郡国铸五铢钱,周郭其下,令不可磨取鋊焉”[2]1429。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因“郡国多奸铸钱,钱多轻,而公卿请令京师铸钟官赤侧,一当五,赋官用非赤侧不得行”[2]1434。武帝元鼎四年(前113),“赤侧钱贱,民巧法用之,不便,又废。于是悉禁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2]1434-1435。实际上只有三种钱,因为八铢、五分、四铢、三分都是半两钱,只有大小轻重的分别。而赤侧钱、上林三官钱也是五铢钱。至此开启了五铢钱七百多年的历史。五铢钱质量较好,所以盗铸现象较少,不用担心会影响市场的流通。《史记》载:“而民之铸钱益少,计其费不能相当,唯真工大奸乃盗为之。”[2]1435

五铢钱初时铸造量就很大:“自孝武元狩五年三官初铸五铢钱,至平帝元始中,成钱二百八十亿万余云。”[3]1177可见,在当时社会稳定、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背景下,五铢钱铸造成功,且以绝对的优势取得了货币所具有的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的两种功能。

在两汉时期,五铢钱也遭遇过两次重大危机,两次都是在社会极度混乱、政权交替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一次是西汉末年,王莽居摄时变汉制。针对币制的改革是更造“大钱”,后来又造“契刀”“错刀”,此三种货币与五铢钱一起作为流通的四种货币。等到王莽正式登皇帝位时,又废止错刀、契刀及五铢钱,开始用“金、银、龟、贝、钱、布”为流通货币,命名为“宝货”[3]1177。其在位期间还设立了许多其他名目的货币,都是与五铢钱相背离的。因为货币混乱,使用不便,故百姓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以五铢钱作为交易货币。可以看出,五铢钱的经济地位不是随便可以撼动的。在当时,五铢钱不仅取得了经济上的优势地位,而且具有政治影响力。“汉钱旧用五铢,自王莽改革,百姓皆不便之。及公孙述僭号于蜀,时童谣曰:‘黄牛白腹,五铢当复。’好事者窃言王莽称黄,述欲继之,故称白帝。五铢汉货,言汉当复并天下也。”[4]793这在中国古代社会是绝无仅有的。

另一次是在东汉末年。东汉初期,“自发猪突豨勇后四年,而汉兵诛莽。后二年,世祖受命,荡涤烦苛,复五铢钱,与天下更始”[3]1185。再有《晋书·食货志》载:“至光武中兴,除莽货泉。建武十六年,马援又上书曰:‘富国之本,在于食货,宜如旧铸五铢钱。’帝从之。于是复铸五铢钱,天下以为便。”[4]793到东汉末年董卓当道时,坏五铢钱,更铸小钱。《后汉书·董卓传》记载:“又坏五铢钱,更铸小钱,悉收洛阳及长安铜人、钟虚、飞廉、铜马之属,以充铸焉。故货贱物贵,谷石数万。又钱无轮郭文章,不便人用。”[5]但因为时间短暂,对五铢钱的流通和使用并未产生根本影响。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演变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裂割据,朝代更替频繁。北方社会经济破坏较大,商品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南方相对较北方生活安定,商品经济有着较大的发展。但是不管南北方,钱币的使用皆显混乱,大小轻重不一。此时出现了钱帛谷兼行的情形,钱币甚至不能与布帛谷物相抗衡,五铢钱的流通和使用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三国时期,魏国有短暂的罢五铢钱的措施,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最后都恢复了五铢钱的合法地位。《晋书·食货志》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及献帝初平中,董卓乃更铸小钱,由是货轻而物贵,谷一斛至钱数百万。至魏武为相,于是罢之,还用五铢。”[4]794但这一举动成功使市场经济从通货膨胀走向通货紧缩。原因是当时已经长时间不铸造钱币,钱币的数量低于商品流通量,造成物价严重下跌。“及黄初二年,魏文帝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至明帝世,钱废谷用既久,人间巧伪渐多,竟湿谷以要利,作薄绢以为市,虽处以严刑而不能禁也。司马芝等举朝大议,以为用钱非徒丰国,亦所以省刑。今若更铸五铢钱,则国丰刑省,于是为便。魏明帝乃更立五铢钱,至晋用之,不闻有所创。”[4]794-795

蜀国也皆有铸钱,主要都是虚价大钱。刘备曾铸造五铢钱,称“直百五铢”,另有蜀五铢钱,与直百五铢并用。

两晋沿用魏五铢钱,没有什么创新。经过两晋的短暂统一,社会陷入了更大的分裂中。五铢钱也迎来了它的混乱时期。

南朝时期,宋齐梁陈四朝皆有铸钱币,都与五铢钱有或多或少的关系:

刘宋时期改革钱币,铸“四铢钱”,轮廓形制与五铢钱相同。《文献通考·钱币考一》载:“宋文帝元嘉七年,立钱署,铸四铢钱,文曰‘四铢’,重如其文。”[1]202“自元嘉中铸四铢钱,轮郭形制,与古五铢同价无利,百姓不资盗铸。”[1]203

南齐基本不铸钱,一切依汉法。“齐高帝建元四年,奉朝请孔觊上书曰:‘……自汉铸五铢钱,至宋文帝五百余年,制度有废兴,而不变五铢者,其轻重可法,得货之宜也。以为宜开置钱府,方督贡金,大兴镕铸,钱重五铢,一依汉法。’”[1]204

萧梁时期,武帝时铸梁五铢钱。“武帝乃铸钱,肉好周郭,文曰‘五铢’,重如其文。而又别铸,除其肉郭,谓之女钱。二品并行。百姓或私以古钱交易,有直百五铢、五铢、女钱、太平百钱、定平一百,五铢稚钱、五铢对文等号。轻重不一。天子频下诏书,非新铸二种之钱,并不许用。”[6]689

陈时铸过五铢和太货六铢两种钱币,最后废六铢只行五铢。《隋书·食货志》记载:“陈初,承梁丧乱之后,铁钱不行。始梁末又有两柱钱及鹅眼钱,于时人杂用,其价同,但两柱重而鹅眼轻。私家多镕铸,又间以锡铁,兼以粟帛为货。至文帝元嘉五年,改铸五铢。初出,一当鹅眼十。宣帝太建十一年,又铸大货六铢,以一当五铢之十,与五铢并行。后还当一,人皆不便,乃相与讹言曰:‘六铢钱有不利县官之象。’未几而帝崩,遂废六铢而行五铢,竟至陈亡。”[6]690

与南朝并立的北朝,如北魏、北齐和北周也皆有铸钱币。

北魏时期先是造“太和五铢”,后改铸“永安五铢”。“魏初至于太和,钱货无所周流,高祖始诏天下用钱焉。十九年,冶铸粗备,文曰‘太和五铢’,诏京师及诸州镇皆通行之。……世宗永平三年冬,又铸五铢钱。”[7]2863由于私铸盛行,经过改革后还是屡禁不止,甚至情况更糟糕,于是就重新改铸钱币。《文献通考·钱币考一》又有记载改铸钱币情况:“孝庄帝初,私铸者益更薄小,乃至风飘水浮,米斗几直一千。秘书郎杨偘奏曰:‘臣顷在雍州,表陈听人与官并铸五铢钱,使人乐为,而俗弊得改。旨下尚书,八座不许。以今况昔,为理不殊,求取臣前表,经御披析。’偘乃随宜剖说,帝从之,乃铸五铢钱。……永安二年秋,诏更铸,文曰‘永安五铢’,官自立炉,亦听人就铸,起自九月,至三年正月而止。”[1]207-208

北齐铸造并改革北魏的五铢钱,铸造“常平五铢”,并且多次铸造五铢钱。“齐神武霸政之初,承魏犹用永安五铢。迁邺以后,百姓私铸,体制渐别,遂各以为名。……文宣受禅,除永安之钱,改铸‘常平五铢’,重如其文。其钱甚贵,且制造甚精。”[7]690-691因为盗铸的问题,其后对五铢钱的使用还有规定:“武定初,齐文襄王奏革其弊。……六年,文襄王以钱文五铢,名须称实,宜称钱一文重五铢者,听入市用。计百钱重一斤四两二十铢,自余皆准此为数。其京邑二市、天下州镇郡县之市,各置二称,悬于市门,私民所用之称,皆准市称以定轻重。凡有私铸,悉不禁断,但重五铢,然后听用。若入市之钱,重不五铢,或虽重五铢而多杂铅镴,并不听用。”[7]2866

北周朝时期,虽说没有铸五铢钱,但是市场上流通的合法货币之一就有“五铢钱”。初期,使用西魏大统五铢,后又连续铸造布泉之钱、“五行大布”钱,后来因为布泉渐贱而废止。“至宣帝大象元年,又铸永通万国钱。以一当十,与五行大布及五铢,凡三品并用。”[6]691

三、隋唐以后的终结

五铢钱到了隋朝时也是继续沿用的。《隋书·食货志》记载:“高祖既受周禅,以天下钱货轻重不等,乃更铸新钱。背面肉好,皆有周郭,文曰‘五铢’,而重如其文。”[6]691这时的五铢钱已经走向了它的末期,“隋五铢”是我国“铢两钱制”的终结。

隋王朝是短暂的,它所发行的钱币的生命也是短暂的。到唐朝建立时,五铢钱就迎来了它的倒计时:“高祖即位,仍用隋之五铢钱。武德四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累,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8]从此以后,五铢钱就被废止了。

四、结语

由上可以看出,五铢钱从两汉时期的鼎盛时期,经由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演变,逐渐衰落,直到隋唐时期终结,通行时间长达七百多年之久。五铢钱能成为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久的钱币之一,是因为不论其轻重还是轮廓形制,都符合当时社会经济与价格水平对货币的要求。五铢钱虽被废止,但其大小及形状结构都被通宝钱承袭下来,一直沿用到清末民初。

猜你喜欢
钱币时期货币
钱币翻倍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古代的货币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组合钱币
古代的货币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突骑施钱币和突骑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