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课程思政融合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2020-01-02 15:46陈怡静
文教资料 2020年27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教学内容思政

陈怡静

(防灾科技学院,河北 三河065200)

一、引言

英语作为一门世界通用语言,在大学里是作为必修课开设的,学生通过英语教学可以学到英语相关知识和技能。英语教学内容涉及很多西方国家的文化、宗教、习俗及人情礼仪等知识。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看待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在对比不同文化差异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增进爱国之情,积极弘扬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优良传统。教师以英语知识为依托点,可以分析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异同。教师首先要站在正确的角度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既能教授学生英语知识,又能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学内容,从本质上讲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使他们的思想品德不易受到西方不良文化的影响,培养符合时代道德品质标准的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对于英语学习中接触到的西方文化知识有明确的思辨和扬弃能力。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是解决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的具体实践过程,也就是说思政教育内容是依托英语教学认识和学习西方文化的,使得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不仅停留在表面,还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辩证地看待问题。另外,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能激发学生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热情,增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帮助学生主动思考社会热点问题,保持坚定不移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价值观,消除西方不良思想的影响。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课程思政融入的必要性

(一)课程思政的概念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在本质上是有区分的。课程思政并不是在语序上和思政课程进行了调换,也不是将思政课程内容重复讲授或者拓展,更不是将思政教学内容和任何课程内容任意组合。课程思政不是一门课程,也不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教学环节,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效地和课程教学内容融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换言之,课程思政是在学科内容展开过程中从不同视角积极融入的内容,最终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

(二)英语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必修课程之一,开设这门课程是为了教授学生英语知识,并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英语教学内容中涉及很多西方国家的文化、宗教、习俗、人情礼仪等文化类知识,这些文化内容容易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判断力。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和课程思政存在脱节的现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内容中包含很多能展开课程思政的内容,课程思想内容的融合在英语教学中并不显得突兀。从育人的角度而言,大学生的培养不仅是学会知识和技能,最关键的是教会他们学会做人,有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才能成为德才兼备的新时期高技能人才。国家法律文件和教育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由此可见教师承担的不仅是教授知识的重任,最关键的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

三、英语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英语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已经不是新课题了,国家十分重视学科和课程思政的融合。2015年教育部提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7年12月,教育部党组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那么学科教育和课程思政融合的途径和可行性如何呢?事实上学科教学和课程思政融合具有很高的契合度,尤其是英语教学,教师可以借助很多教学内容展开课程思政教学,具体如下:

(一)英语文化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

在服饰文化方面我国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任何语言都承载着不同国家的文化内涵,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文化内容,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例如政治制度、社会规范、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中西文化的多元碰撞有时候会扰乱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再加上社交媒体一些不正确的文字引导,一些学生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受到不良影响。西方婚礼穿白色婚纱是因为西方民众大部分信仰基督教,白色是纯洁的象征,而且婚礼在教堂里举办是基督教的传统,牧师宣布的誓言也是新人对上帝的承诺。我国一些民众却在婚礼时穿白色婚纱,将牧师的誓言变为婚礼上主持人的台词。这种不伦不类的服饰和习俗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判断。而我国传统文化中,红色是婚礼的主色调,代表喜庆和吉祥。这种文化的混淆,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影响。

(二)节日文化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

近些年我国对西方一些节日的庆祝有愈演愈烈之势,与商家为了盈利而进行的各种商业造势不无关系,再加上一些年轻人对西方文化的新奇感,直接导致一些西方节日的盛行,最明显的是圣诞节、万圣节和西方情人节。对于这些节日的渊源和含义,教师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和学生仔细分析。英语教师和学生分析渊源和含义之后,鼓励学生将正确的思想意识传递给周围的人,这样我们对待西方节日才能理性。

四、课程思政在英语教学中融入的途径

(一)制度建设

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学要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符合我国社会主义人才培养需求。学校要在制度上确保思政教育内容在学科教育中的融合,从制度上规定学科教育以恰当的方式融合思政教育内容,而不是将英语教学变成思政课。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性语言,包含的人文元素很多,英语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很强,教师要借助英语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英语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积极构建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教育在课程纲要中起到指挥棒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明确写入课程纲要,通过制度保障大学英语课堂的思政教育功能,更好地发挥英语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

(二)提高师资队伍的思政能力

思政教学内容的融入首先要从师资队伍思政能力的提升开始,教师是传递知识和思想的主体,政治觉悟较高和思想端正的教师才能在学科教育中将思政教育内容自然而然地融入,而不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之余或者过程中将思政教育内容突兀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认为英语课程本质上是英语教学内容和思政内容两块。本质上讲,师资队伍首先要有过硬的政治修养、较高的政治站位、较强的大局意识,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巧妙地融入英语教育内容中,把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真正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每一堂英语课堂。

(三)加强英语教学内容的思想性

教师传授英语知识不是单纯地搬运知识,或者给学生灌输英语知识。真正的好老师是将课本上的英语知识进行重构,将知识和思想性融合起来,以知识为载体传递包含的思想性。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包含的文化内容是无限丰富的,教师除了传授语言知识体系和技能之外,最关键的是利用语言包含的文化内容重建,给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尤其对于一些语言文化现象的解释可以对比中西文化,不仅让学生学习到了西方语言中包含的文化内容,而且了解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核心价值观,同时了解了我国深厚的文化元素和优秀的文化内容。借助英语学习过程,学生通过听说读写学习,不仅提高了英语能力,而且升华了爱国主义精神。

五、结语

大学英语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可行性较强,是人文学科之间的有机结合,可以丰富学生文化背景知识,同时是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载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借助历史、政治、科技、哲学及艺术领域融入课程思政,能更好地体现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让学生学会语言,而且拓宽课程思政的广度和深度,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教学内容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