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英梅 宋斌华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江西 共青城332020)
“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近年来的关注热点,许多学者开展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例如,程仕波(2017)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教育对象对自身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或过程后获得的精神利益及对该获得内容的积极主观体验”[1](57-62);阎国华(2018)把它定义为“知识及信仰的实际获得和积极的主观体验”[2](66-71);王习胜(2018)定义为“获得的满足成长和发展之思想需要的主观感受”[3](105-110);马天一(2019)把它定义为“正向性客观精神利益与积极性主观情感体验”[4](10-11)。尽管用词不太一样,但基本都把“获得感”定义为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的一种积极主观体验。既反映出主体的实际获得,又显示出个体的主观需求与现实供给之间的匹配程度。可见,获得感实质上是一种合理情感需要和心理渴求满足后的实际获得和积极主观体验,让学生有获得感实质上就是满足其作为“现实的人”的需要和期待。
对于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钟晓敏(2018)、付枭雄(2019)、李雪碧(2019)等从课程改革、学生需求、教学评价、生成环境等方面探讨了思政课获得感提升的路径,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2017年教育部颁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强调把“心理育人”作为提高思政工作质量的重要路径之一。本文试着从心理角度阐释如何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提升教育获得感。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为静态单向线性的“说教”模式,容易引起学生的被动情绪,以致“只为学分而来”。积极心理学认为,关注学生合理的情感需要,激发积极情感体验,可以让他们产生“渴苗望雨”的学习需求,提升学习获得感。
马克思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5](519)教育是直面生命的活动,教师和学生都以完整的生命个体状态共存于教育情境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育活动的亲历者,是“局中人”,不是“旁观者”,更不是“局外人”。思想政治教育理应以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润泽生命为指向,通过“生命在场”的教育活动满足学生的思想性和精神性需要,以促进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等方面产生积极变化,实现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目标。因此,贴近学生实际,了解学生心理需要,优化学习心理环境,挖掘教育活动与心理需要的契合点,让学生在心理上对教育活动产生情感共振,才能像枯苗渴望雨露一样乐于接受教育。
教育是在特定场域中的主体间性互动和交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一种和谐的“我—你”关系,才能让学生有“受重视”“被接纳”的感觉,从而撤掉心理的围墙,与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建立情感联结,在互动交流中产生思想共鸣,共建生命世界的意义。因此,教师要放下“真理代言人”的身份,消解“话语霸权”,“在尊重和理解学生自我价值和尊严的基础上,将思政理论中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要求生活化、案例化、本土化,转换成为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以促进学生接纳和理解课程要传递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6](81-82)。例如,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应活化教材,提升教学内容的“温度”,提升教学活动的“参与度”,把“道德说教”变成“集体讨论”,通过参与性强的案例分析、小组研讨、角色扮演、课堂辩论等让学生在互动和交流中唤起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心理状态是人在实践过程中体会、感受到的,人们还可以通过实践改造和优化心理[7](103-108)。大学生若没有在真实的情境中理解、认同、追寻教育的本质和意义,就难以在教育情境中唤起积极的心理体验,难以获得精神和思想上的成长。因此,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就要在实践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触及内心世界,才能将外在的规约内化成自己的信念。例如,通过开展“情境式”和“剧中式”实践教学联通“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促进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融,引导学生立鸿鹄之志,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例如,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专题教学和开展“诵读红色家书、传承爱国精神”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学生排演情景剧,让教材“活”起来,学生“动”起来,体验“好”起来,获得感“高”起来。
教师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师生之间心理认知和情感交互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情感体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培根铸魂的伟大工程,直接影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增强师生心理的相容性,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现实境遇,把握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契合点,解除他们思想、心理、情感、道德等方面的困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供给,变“供不应求”为“供为所求”,提升他们的获得感。
理解尊重学生的老师会采取具有人文关怀的教育模式,他们会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按照“三贴近”的要求,把教育内容整合转化,变成学生可感、可亲的“日常生活叙事式”的价值观,提升教育的温度。学生一旦在教育过程中感受到了来自教师的关爱与理解后,就会与之产生心理呼应,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更加容易信服和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影响。
心中有爱的教师会积极主动关注学生遇到的困难,充满智慧的教师会敏锐捕捉到学生的“痛点”。既会“抬头”关注国家社会舆情,更会“俯身”了解学生群体“民情”,抓住学生在学业困惑、人际困顿、情感纠结、就业创业困难、舆论热点等问题的“痛点”,给予正面有力的回应,让“痛点”变成教育的“兴奋点”。
共情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以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与心理上的信任。这既是一种态度,又是一种心理能力,更是一位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必备素质。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善于学习和借鉴一些心理咨询的技术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例如尊重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热情有助于构建温暖良好的师生关系,感染和影响学生;真诚可以营造安全、自由的氛围,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积极关注可以满足学生的自尊,促进学生自我教育。使用这些心理咨询技术可以在构建共情中传递思想的温度,让思想政治教育更有效对接学生的需要,提升获得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稳定的支持系统,包括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支持环境,尤其是学校的支持环境直接影响学生的实际获得与主观体验。营造良好的学校支持系统,就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8]。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学生心理。“校园文化对学生生活和学习主要起教育、示范、引导、激励作用,这种作用是潜在隐形的,但具有持久性,是大学精神最为充分的反映和折射”[9](189-190)。可见,良好的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载体,可以提供一种精神力量,深刻地影响学生的心理环境,对大学生的人格品行、思想意识、道德情操等起着润物无声的熏陶和感染。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从2006年开始至今,每年坚持开展学风建设月和教学质量月活动,对形成勤学敏思、博学笃行的学风和敬业爱生、严教善导的教风起了决定性作用,滋养了一届又一届学子的心灵;每年通过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演讲比赛、辩论赛、心理文化节、校园微电影、最美师生评选等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知美好,在体验中获得温暖,在行动中收获力量。
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齐心协力润心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责,还是专业课教师的责任。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情感用真用足,把道理讲清讲透,提升教育的亲和力和吸引力,让学生情感上愿意接受,行动上愿意改变。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要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使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实现“三全育人”。为此,各专业课教师要立足不同专业课程的特点,巧妙融入思政元素,结合做人做事的道理,优化教学设计,将知识学习、心志淬炼、品行涵养交融于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在“悦耳”“合意”“走心”的课程中品出“思政味道”,于润物无声处获得深刻的思想启迪和丰盈的生命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