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学概念与属性的学理分析

2020-01-02 15:46林晓慧
文教资料 2020年27期
关键词:史论舞蹈概念

林晓慧

(平潭职业中专学校,福建 平潭350400)

一、引言

我国关于舞蹈学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学为上”思想致使舞蹈学在学科建设上存在名不副实、名实脱位的问题,对于舞蹈学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构成一定阻碍。基于此,需回归“史论”视角针对舞蹈学的概念与属性作出明确界定,实现学科体系、内部层次的重新建构,并结合当代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寻求学科拓展的有效路径,更好地推动舞蹈学的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舞蹈学概念的演进与学理关系辨析

(一)概念的提出与演进

1.概念的提出

在理论研究层面,1954年时任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主席的吴晓邦首次从学科范畴出发提出建立舞蹈学学科的构想,后于1978年基于学科意识开始从事舞蹈学理论体系的建构,1984年提出“舞蹈学科图表”,并于1988年正式立足于学科意义视角进行舞蹈学概念的阐释与论述;1990年吴晓邦“舞蹈学研究”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主要围绕“舞蹈学”“舞蹈学科”两个概念进行学术探讨,并出版《舞蹈学研究》这一学术研究成果。在学科建设层面,1981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舞蹈历史与理论方向设立硕士研究生办学点并开始招生;1985年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史论专业开始第一届招生,标志着舞蹈学正式由概念范畴迁移至教学实践领域,成为学科实体;1996年北京舞蹈学院将相关部门与专业进行整合,成立集教学、科研与学术于一体的舞蹈学系,标志着舞蹈史论专业由一门独立学科转变为舞蹈学系下的专业研究方向,并利用舞蹈学代替舞蹈史论,用于指代整体学科[1](115-121)。

2.概念的演进

事实上,舞蹈学在概念与学科层级的界定上共经历三次转变:一是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的发布,将舞蹈学归属于文学门类、艺术学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诸如舞蹈史等学科被列为三级学科,但此时“舞蹈学”尚未以专业形式出现;二是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发布,将原本以学科形式出现的艺术学划归到二级类范畴中,将原本作为三级学科的舞蹈理论、舞蹈史整合成为舞蹈学,概念等同于舞蹈史论;三是2011年艺术学由二级类升格为门类学科,舞蹈学成为二级学科,内涵指向舞蹈史论,同时下设舞蹈学三级学科,与二级学科呈并列关系,由此造成了学科认知混淆与概念泛化等问题,对于舞蹈学专业的发展构成一定的限制。

(二)概念泛化与学理关系解构

1.概念泛化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将艺术学增设为学科门类,舞蹈学不仅兼具一级、二级、三级学科的定位,还被列为三级学科之下的一个专业方向,四重学科层级间的矛盾冲突造就了学科概念在实际使用层面上的逻辑混乱与学理漏洞,致使舞蹈学概念陷入“泛化的尴尬”局面,不利于学科设置与发展。

2.学理关系建构

在广义层面,舞蹈学是“涵盖所有舞蹈现象的学科分支的集合体”;在狭义层面,舞蹈学是研究舞蹈历史和理论的学科群。基于此,应遵循学科分类逻辑进行学科划分与概念界定:首先,不能将种属概念并列使用,不能利用同一名称指代不同层级的概念,应确保结构模式符合系统性特征、各要素序列位置清晰且易被辨识;其次,回归到舞蹈学的狭义学科范畴视阈下,应针对各级学科间的关系与分类作出清晰界定,例如在音乐与舞蹈的一级学科之下分别列有音乐、舞蹈两个二级学科,在此之下设有舞蹈学三级学科,分支包含舞蹈史学、舞蹈批评等内容,由此进一步丰富学科内涵;最后,应基于学术事实进行学理关系建构,将音乐学与舞蹈学的交叉关系调整为并列关系,针对一级学科构建的标准进行严格设计,以此形成结构合理、分类严谨的“学术关系网”。

三、舞蹈学属性解析及其学科拓展路径探讨

(一)舞蹈学的属性解析

概念泛化是导致学科定位不清、属性模糊的重要原因,为理清舞蹈学的根本属性,需回归到舞蹈历史与理论基础视阈下进行边界条件的明确界定。从舞蹈史论视角出发,应基于学科属性进行舞蹈学命名,吴晓邦的舞蹈学理论便带有较强的舞蹈史论倾向,依托行政、学术研究与教学的整合使舞蹈学理论体系更加完善、内容更加丰富。刘青弋主张舞蹈学的“学”即对其学科意义的肯定,强调以课程为中心进行学科体系建构,并基于舞蹈基础理论与舞蹈应用理论两个层面实现三级学科集群建构,凸显舞蹈学的人文科学属性,进一步强化学科意义[2](51-58)。

(二)学科拓展的具体路径

1.拓宽舞蹈学专业方向

为寻求学科拓展的有效路径,首要前提是突破现有专业方向设置的局限,在保留史论倾向与现有学科集群结构的基础上,转变狭义层面将舞蹈历史与基础理论进行拼凑组合的错误方向。一方面,应从一级学科视阈出发,面向社会需求与学生就业等层面审视一级学科的建设方向,丰富关于舞蹈应用理论方面的研究,改善现有专业设置与岗位需求间存在的脱节问题,增强专业建设对人才的吸引力,以此扭转学科招生与就业上存在的低迷现象,为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注入人才活力。另一方面,应改善现有学科群建设面临的限制条件,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的平台优势实现基础课程资源与师资力量的共享,拓宽现有专业方向开设向度、有效实现人才分流,增设诸如少数民族舞蹈学、舞蹈艺术美学、舞蹈自然科学、舞蹈翻译与舞蹈推广等专业及学科,以此实现人才培养方向的细分,更好地优化学科拓展空间、提升研究内容的广度与深度。

2.深化舞蹈史专业建设

学科史是浓缩学科建立与发展演进过程的集合体,以舞蹈史学学科为例,当前我国在舞蹈史论专业建设上存在史论不分的问题,无法充分有效利用研究理论与实践成果。鉴于舞蹈学是舞蹈史论的代名词,从“史论”维度出发能够进一步拓宽舞蹈学专业的研究范围,为当代舞蹈学研究领域与专业方向的优化设置,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对于学科历史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方面,可将舞蹈史列为三级学科,在学科范畴下依据学术研究与就业需求分别设立古代舞蹈史、外国舞蹈史、考古与舞蹈等多个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方向,提升舞蹈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更好地增加学科领域研究的深度。同时,考虑到我国近年来关于舞蹈历史的研究呈现出滞后性特点,在全球视阈下远落后于西方在舞蹈史方面的研究,更需进一步深化舞蹈史专业的建设,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培育储备人才,既有助于突破小众学科局限、推动教育大众化发展,又有助于改良我国在舞蹈史史学研究方面的落后局面,更好地朝向“高精尖”人才培养方向迈进。

另一方面,正如美国著名社会批判学家赖特·米尔斯所说:“要阐明和解决我们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个主要问题,都需要从不止一个学科中选取材料、概念、方法。”为帮助舞蹈史学科突破小众学科的局限,应大力推动舞蹈史的跨学科建设,沿舞蹈史发展脉络梳理出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点,从宏观艺术史维度入手丰富舞蹈史研究范式与学科内容,并且明确舞蹈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改变现有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雷同特征,结合院校办学定位、培养方案、课程计划等清晰界定专业方向,加强舞蹈专业群的特色化建设。

3.加强学科理论建设深度

在基础理论研究向度,当前我国在舞蹈学理论研究上存在较大缺口,例如在“舞蹈概论”方面仅设有《舞蹈艺术概论》作为通用教材,专业论著资源较为短缺,对于舞蹈学理论研究的发展与学科建设的完善造成一定阻碍。通过回顾舞蹈学理论的提出与演变历史可知,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舞蹈学专业仍被统一划归在文学学科门类范畴内,此时编著的《舞蹈艺术概论》兼具文学概论特征,由此造成了学科交叉问题,并且影响舞蹈在艺术本体维度上的思考与研究方向。因此,需在强化学科独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关于舞蹈学理论专著的编写,尊重艺术差异性、唤醒学科自觉意识,凸显舞蹈学专业下的不同学科在门类、方向上的差异性,依托学科理论基础的夯实推动学科自觉意识的发展,以此为舞蹈学学科的独立建设及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促进整体舞蹈一级学科的完善建设。

在美学学科理论研究向度,著名舞蹈评论家徐锐于2000年提出了舞蹈美学学科的概念,他针对我国在舞蹈美学研究与学科建设上存在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缺乏系统的舞蹈美学学科的理论建设”是影响学界对美学思考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建构“哲学——美学——舞蹈美学”的层级关系[3](136)。在方法论研究层面,应综合考量时代文化背景、艺术发展脉络,并运用符号学、结构主义等研究方法针对舞蹈学进行美学分析,增强学科建构的开放性特征,实现学科自我完善与自觉发展目标,更好地增加研究深度、丰富研究方法,促使舞蹈学转变为“自觉之学”,适应当代多元化人才培养要求。

4.探索多元学科建设路径

首先,聚焦舞蹈学视阈推动学科的跨时空建设。在空间维度融合我国民族民俗舞蹈文化,整合不同民族文化理念、民俗特征、审美习惯等因素,并融入新的时代观念、创作技巧与流行元素,尝试建构起同类、同源艺术形态间的互补关系,拓宽舞蹈学学科的研究向度;在时间维度继承舞蹈史学研究思路,从人类早期狩猎动作、宗教仪式中捕捉舞蹈元素,引导舞蹈学专业学生增进对民族文化历史与舞蹈文化的理解,在“溯源”过程中实现传承舞蹈文化的目标。

其次,立足于文化发展向度进行学科分支的延展。一方面尊重、传承我国各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基于“因地制宜”、文化平等原则进行与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相适应的课程建设。另一方面应立足于全球化语境下针对其他国家舞蹈文化进行积极探索,从国际学术研究视阈下客观看待我国舞蹈学学科建设发展取得的进步及遗留弊病,并通过博纳西方优秀舞蹈文化以填补当前我国学科建设的空白,促进学生由“文化自觉”过渡到“学术自觉”向度。

最后,探索舞蹈学科课程的本土化发展路径。在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基础上,还应积极推动舞蹈学科的本土化建设发展,改变西方舞蹈界文化中心主义的极端思路,以本土化、多元化的协同发展作为学科建设目标,既要在纵向维度增进对学科专业理论的深度研究,又要在横向维度完善舞蹈学的学科内容体系,将戏剧、舞蹈、美术等学科内容融入课程安排中,促使舞蹈学真正转变为一门系统性学科。同时,考虑到舞蹈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复杂性特征,结合现代舞蹈教育中倡导的身心和谐发展理念,可将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内容融入舞蹈学科体系中,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新的学科体系,进一步赋予学科时代特色与建设发展活力。

四、结语

舞蹈学学科集群的建设至今已有30余年的历史,理清舞蹈学的概念与学科属性,对于学科拓展与自觉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当前艺术学被升格至学科门类范畴,相应对于舞蹈学学科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还需通过明确概念、理清关系、理顺逻辑等方式实现对舞蹈学学科建设的改良与优化,进一步凸显舞蹈史论的引领价值,适应多元化舞蹈人才培养要求。

猜你喜欢
史论舞蹈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宋代《春秋》学对史论体咏史诗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百年边疆治理思想史论
幾樣概念店
冰上舞蹈搭档
从“工业革命背景”看复习课中的史论结合
我和舞蹈
世纪之交史论结合的佳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四卷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