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仕德,刘翠青
(岭南师范学院 a.教育科学学院;b.图书馆,广东 湛江 524048)
一个国家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通过特定课程的设置来传授历史知识以达到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非常重视学校教育阶段的历史教育问题,在新中国进行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无论是独立分科的历史课程开设,还是综合学科的历史与社会课程设计;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中教育阶段,都非常重视历史教育问题。“自历史成为一种独立的科学以来,历史教育因之也成为研究问题之一。”[1]在不同时代不同学者的辛勤努力下,对基础教育历史教育价值的研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遗憾的是未见有专文予以关注。在我国迎来新一轮以核心素养为引领的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梳理我国基础教育历史教育价值研究的历史轨迹,归纳总结其凸显的核心取向,有助于我国今后基础教育历史教育价值问题的进一步深化认识。
这一时期主要指民国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学界主要是历史教育界一些代表性的人物,比如蒋梦麟、何炳松、吕思勉等,他们结合当时国家政治情势、社会时代需求和教育发展趋势,针对中小学历史教育的价值、目的、功能提出认识。
1918年,蒋梦麟在其《历史教授革新之研究》中,提出学校历史教育当以“养成儿童天生之个性,使为活泼灵敏之人”[2]8为原则。他主张以历史教育为手段,将历史经验教训传授给儿童,以期让儿童得到先世的经验。当然,在他看来,获取先世经验的落脚点最终还是在于儿童个性的培养与发挥上。所以,现实需要作为历史教育的依归,还是以满足儿童的现实需要为旨归,“以期让儿童学会解决现实问题,进而发挥其个性”[3]。1925年,何炳松在其《历史教授法》一文中揭示了学校历史教育的功用。他指出,历史对于当代人来说是人类过去的知识,其功用就在于帮助当代人明白自己的现状。在他看来,“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的目的与历史的功用是相通的,历史自身的功用决定了进行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的目的”[4]。因此,他主张学校历史教育应该“以说明历史社会状况之进化,使学生明白现代状况如何而来为标准”[5]685。“培养人的智慧也自然是历史教育的目的”[4],这其实使历史教育开始关注人自身。
1933年,傅斯年在其《闲谈历史教科书》中指出,历史教育即“人学的教育”[6],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有助于理解人性。因此,学校历史教育应该以培养青少年儿童的个性、发展其健全人格为己任。吕思勉也指出,学习历史并不在于记住以往的历史知识,而在于了解人类社会进化的真相及古今历史中的因果关系,从而“知今日情势之所由成”[7]479,由此便“可以臆测将来”[7]479,指导人的行动。也就是说,“只有知道历史,才知道应走的路,才知道自己所处的地位,所当尽的责任”[8]35。
归纳这一时期代表性研究,在关注培养学生人格的前提下,启发学生民族意识,推进民族复兴是历史教育价值的核心思想。这是当时历史学家或历史教育家的一种共识。傅斯年认为:“本国史之教育的价值,本来一大部分在启发民族意识。即是外国史,也可以用‘借喻’的方法来启发民族意识。”[9]何炳松明确提出了以史救国的主张。他认为,无论是中国史的学习,还是外国史的学习,其落脚点最终都要落在激发学生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复兴民族的责任感,使之“服务于救国,为了推进中华民族复兴”[4]。抗日战争时期,钱穆也强调学校历史教育在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信力[10]164方面的功能。他指出,史地教育者的最大任务,在于设法使中国人知道真正的中国史,由此而生真正的民族情感,如此才配算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钱穆对“特殊时期中小学历史教育赋予非常神圣的使命与责任”[11]。吕思勉也认为借助“历史来激励爱国家、爱民族之心,是一个好办法”[12]。上述有关历史教育价值及意义性的认识,在1913年的历史课程目标,1923年的《初级中学历史课程纲要》和《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的文化史学纲要》,1929年的《初级中学历史暂行课程标准》《高级中学普通科本国史暂行课程标准》和《高级中学普通科外国史暂行课程标准》,1932年的《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和《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1936年的《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和《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1941年的《六年制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草案》,1948年的《修订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和《修订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不同程度得到印证。但最有标杆性意义的是1929年的历史课程标准中,要求:(1)研求中国政治经济变迁的概况,说明近世中国民族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以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并唤醒其在中国民族运动上责任的自觉。(2)注意帝国主义者侵略中国之经过及现代中国政治经济的变迁,以说明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指示今后中国民族应有之努力,并唤起学生奋发精进的精神。(3)近世资本帝国主义的发展,造成弱小民族与劳动者被压迫的局面。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帝国主义虽仍继长发展,而弱小民族则多已起而从事反抗帝国主义,完成独立的运动。中国在这潮流中,是极关重要且正在努力中的一员。所以中国今日讲习外国史,尤当注意近世帝国主义的发展与最近民族运动大势,以激起国民解除帝国主义束缚,完成解放的勇气与努力。(4)欧洲民族的精进不息,乃至美国日本的急起直追,皆足以鼓励中国民族的奋起。我们绝不愿摹袭其帝国主义的政策,但我们已认定战后的世界还是强力竞逐的世界,而中国决不能惑于大同世界的理想,忘却养成充分的自存与自卫能力的必要。
这一时期指新中国成立至21世纪伊始。从研究成果来看,开始出现和翻译、介绍国外的历史教育,涉及如:余元[13]从“思想战线”来介绍苏联历史教育法。二谷贞夫、佐藤伸雄、薛莹、赵亚夫、刘宗华、胡云高、陈家麟、平田嘉三、姚平、杨兴国等学者撰文介绍了日本的学制与中小学历史教育,对日本的学制、中小学课程设置、历史教育的研究和教法等有系统的介绍。
周孟玲对英国近二十年中学历史教育状况及研究成果作了介绍。叶小兵借助历史课堂教学实施渠道概述了英国中学历史教育状况及研究成果,展示了英国历史教育促进学生的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历史教育促进公民教育和促进重要能力的发展,历史教育还具有其他方面功能(思维能力、金融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李稚勇、潘长利、陈靖丰等学者论及了美国历史教育问题。此外,王铎全认为历史教育具有文化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促进学生身心多方面协调发展的多种价值说[14]17-18。
但这一时期最为凸显的特征是重视历史教育的爱国主义价值研究。代表性学者对这一核心主题的观点主要有:嵇文甫指出历史教育要与爱国主义结合,通过历史感很容易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周一良指出推进爱国主义历史教育的几个具体问题。钟岱指出历史教育是培养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它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赵恒烈认为,历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需要注意三个问题,即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爱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应该把爱祖国和爱社会主义制度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爱的是中华民族,不应该把全民族的利益和本民族族属的利益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要与国际主义相结合,不要把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分裂开来和对立起来。陶懋炳指出,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不是激发人们对国家和民族的狂热激情,而是要使全体人民,尤其是青年一代对祖国的历史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能认识现实和将来,坚定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信心。俞旦初在纪念贞德英勇就义五百五十五周年上阐述了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历史教育。
陈其泰指出继承民族悠久历史中的优良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是历史教育的又一重要内容。[15]李兴和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要突出历史教育。同时,云南大学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了《爱国主义与历史教育》一书,蒋文中总结1990年云南省专门召开以爱国主义与历史教育为主题的学术年会。
此外,黄蕴华、石万松、李兴生、高原、常家树、梁励等学者均认为历史教学有着取之不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财富,这是形成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和情感的最佳途径。
这一阶段指21世纪新课程改革2001年伊始至今。2001年新课程改革开始对我国中小学历史教育价值问题产生新的认识,将重心转换到一个国家未来发展建设需要何样的人、何样的公民来实现,因而认识看法视角从“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价值取向转向中小学历史教育在国民教育中是何样的需求,聚焦人是根本,中心转向学生本身,要转向公民素养教育关怀。
代表性学者对这一核心主题的观点主要有:赵亚夫在其主编的历史新课程研究系列丛书的序论《历史教育要给国民自信力》中指出:“历史教育改革的目的在于造就有自信心和自信力的历史教师,并通过他们培养有自信心和自信力的国民!”且在21世纪出版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期刊撰写公民教育是新时期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主题的系列文章,认为历史理应是中学的必修课程,因为它承担着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认识和社会发展认识,养成符合时代要求的公民觉悟的任务。历史教育与公民教育在传承文化、发展文化方面相统一,形成了现代历史教育的新动力。这种动力能够帮助人们有智慧、合乎理智地解释人类的文化真谛,培养人们共同生存、共同发展的态度,涵养关心、宽容、尊重、反省、自主、公正和自由探索的品质,这便是新历史教育的价值所在,它为成就合格公民应有的资格提供知识和能力基础。
王加丰在《我国历史教育面临的几个深层次问题》中指出,各种形式的历史教育的基本任务,首先应该是让我们的公民,特别是让青少年知道并铭记在心:我是一个中国人,一个热爱世界和平和人类幸福的社会主义的中国公民。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民族的前途充满信心,这些应该是当前我国历史教育的真正目标。在当前我国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的生成过程中,在他们的现代的然而是民族价值观的培养过程中,历史教育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我们应该认清这个目标并很好地发挥历史教育的作用。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主编任鹏杰认为:“历史教育必须同时具备相互关联的三个维度即‘完整的世界观·公正的价值观·健全的人生观’。”[16]齐健从人文的视角关注人的发展。通过历史教育发展人的学力和智慧,不应该只限于能力培养,而必须将它们与公民素质联系起来。今日的中学历史教育,必须将当代公民应具备的历史素养的培养放在首位,只有这样,历史教育才会具有真正的生命力。
徐赐成在《历史教育的核心价值及其构成》和《历史教育要培养学生基本素养》中指出:历史教育要培养学生基本素养,历史学科要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坚持以历史理解为中心,通过跨学科、社会化和深度学习的方式,着力发挥其人文教育、公民教育和人格教育的基本功能,以培养有个性、有担当、有灵魂的人。王锐在《现代中国需要怎样的历史教育——钱穆的历史教育论表微》一文中从反思钱穆的历史教育论提出现代中国需要的历史教育。王亮在《践行公民教育:新时代历史教育的导向》一文中提出新时代历史教育的导向就是践行公民教育。石晓健在《历史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一文中突出首先是“人”的教育。田国华《行走在历史教育“寻人”的道路上》也呼吁历史教育重视人的问题。
此外,诸如崔锡敏、李明赞、李付堂、李佳佳、柴松方、毛经文、吕砚川、吴爱文、吴生军、常丽丽、钟朝霞、徐忠尧、徐沂、成林萍、叶锋、李颖、祁成军、何成刚、王丽娟、江泓、赵利剑、李吉敏、李颖、刘新华、成学江、何国前、由雪芹等人的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强调基础教育中的历史教育是凸显公民素养重要性的所在,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历史教育的研究视野,关乎历史教育的认识深度。尤其是当受时代大潮左右时,历史教育的成败,往往就取决于研究视野的宽度和学科认识的深度。”[17]梳理国内外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目的是为了今后研究的需要,我们从这诸多学说中,获得对今后历史课程改革的有益启示在哪里,或者今后的历史课程改革需要思考的问题所在。综上所析,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中学历史教育价值或功用的认知、讨论和阐述,相关论述都与时代背景、社会环境、时代要求密切相关。
近代中国,在被列强肆虐的情况之下,争取民族独立,谋取国家富强是当时中国人的最大诉求。如何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国家意识、爱国意识与国家和民族自信心、自信力,在当时历史学家、历史教育学家看来,历史是最好的素材,历史教材是最好的凭借,历史教育是最好的途径。如前所析,众多历史学家、历史教育学家认为中学历史教育的重要价值和功用就是启发学生的民族意识。由此可以理解,当1923年的《初级中学历史课程纲要》过于强调培养学生的世界同情心和博爱精神而忽视了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时,何以招来当时国内教育界对《初级中学历史课程纲要》编制理念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批评和指责。非议的焦点无不认为《初级中学历史课程纲要》脱离了当时中国的国情,普遍认为在当时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日重、独立尚难维持的情形下,一个不能独立自主的民族,实无讲大同主义的余地,原封不动地一味模仿外国,结果造成学生只知有康德、卢梭,而不知有王阳明、颜习齐,以致忘记了自己的文化根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要做世界人,非先从本国人做起不可。“教育者对于历史科,要一百二十分的引起儿童国家的观念”[18],也就是说,历史教育应使学生认识到国家和民族的危机、国内政治腐败和军阀的专横等等,培养他们民族担当的责任感。相较之下,可以明显地看出,1929年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格外突出和强调中学历史教育对学生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和民族责任感的培养。时至20世纪30年代后期以及抗日战争时候,民族复兴教育功能更是被摆到了极高的位置,历史教育成为急切之务。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的研究成果梳理后发现,对于历史教育的认识或功能的探讨二者可以说是集一体性,并没有直接区分二者,在这个过程中,从新中国成立至今的文献内容演变,明显地看到了一个演变的轨迹,即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90年代末期一直重点强调历史教育在于爱国主义(精神)层面上的功能,辅助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2001年新课程改革伊始至今迈向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期,对中小学历史教育价值认识发生巨大转向,从国民教育视角开始强调历史教育要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等层面上凸显的公民素养教育层面上的功能。这一研究成果直接体现在我国政府颁布的国家历史课程标准文本之中,如2001年版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前言提倡“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和国民素质教育的问题。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2004年版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中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2011年版修订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再次突出“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2017年版修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拓宽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
“历史的教育价值,得到了世人的普遍认可。这是因为人类世界、人类社会以及个人本身的运动发展都是在时间与空间这两个最基本的维度中进行的,通过时间与空间的视角人们可以认识与把握客观事物与人类运动发展的本质。因此时间与空间是中小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人类社会及其本身的基本范畴,时间观与空间观的形成与发展对他们一生的学习和成长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历史教育受到普遍的重视,是理所当然的事了。”[19]历史之于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但是政治与文化认同的主要载体,还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经验教训,不断丰富人们的心智。借用韦伯的话,我们的历史教育应该念念不忘的是下一代“将成为什么样的人”,要培养“那些我们认为足以构成我们人性中伟大和高贵的素质”。[20]因此,“历史教育仍将面临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未来的历史教育如何寻找自身的定位和发展将会是很大的难题。”[21]39
透过对百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历史教育价值研究轨迹的梳理,对于未来我国基础教育历史教育价值的实施需要凸显三个关键要素:第一,凸显健全人格要素。所谓人格通常指个人所具有的独特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22]73。若将人的心理特质归属于知、情、意三大类,那么人格含义包括人的各种心理要素,包涵了知、情、意三大类,尤其关注后两类。通过归纳不难发现,民国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基础教育历史教育价值在提出认知方面要求的同时也蕴含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追求。也就是说,从人的整体性出发,历史教育要谋求人格的健全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知”维度,要努力追求在教学实践中的“情、意”维度。第二,凸显人文精神要素。21世纪以来的历史教育价值探讨中几乎都论及人文精神方面的要求,恰恰印证了历史学科是弘扬人文精神的理想阵地和重要领域,而21世纪至今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0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04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特别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的学科核心素养中指出,“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的实践期待。第三,凸显公民素养要素。早期的基础教育历史教育价值在“民族复兴”和“爱国主义”两个核心点上着力,这是由特定的时代背景造成的。进入21世纪以来,立足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目标,探讨学校历史教育对学生——未来人的培养公民素养高度来着力。这将焕发历史教育新的生命活力,也是新时代使命“如何培养人”的实践需要。未来的历史教育价值实施不只站在过程的立场讲过去的故事,而是立足现实,探究过去,展望未来。过去的故事是理解人类社会、反省人类行为的多棱镜,它反映历史,也预示未来,而公民素养的针对性要将历史学习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立场统一起来。历史学习不仅是接受前人的传统,继承前人的光荣,总结前人的经验与教训,更需要借助历史事实锻炼我们的思考,质疑、尝试、反省乃至包容、理解、欣赏。学习历史的目的在于养成责任心、树立自信心,有智慧地参与社会生活,有能力地选择生活方式,解决我们可能遇到的这样那样的生存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等。可见,将公民素养纳入历史教育范畴,必要引起高度重视,而这恰恰也是当前我国深入推进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中心的历史课程改革目标的新追求。
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中国近代史者、著名的中国近现代史专家、原中国史学会会长金冲及先生在谈及如何认识中学历史教育问题时指出:“学校的基础教育,不只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而且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自觉地培育这种看似无形的思想素养,对作为未来国家主人的年轻学子无疑是十分重要的。”[23]纵观我国基础教育历史教育价值研究百年来的演变探讨历程,可以看出,对其价值的思考和取向直接影响我国历史教育变革程度,也是贯穿百年来我国历史教育发展的一条主线。比较系统地、从纵向历时性视角梳理百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历史教育价值问题的研究轨迹,既是我们对过去历史教育的尊重回顾,更是我们对未来历史教育美好愿景一次有意义探索创新过程,也是“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质的要求”[24]。
正如当代中国著名的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瞿林东教授指出:“历史教育是人们运用历史上的人和事所蕴含的道德、经验、思想和智慧等等,教育自身的一种思想活动,它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突出的实践意义。中国具有重视历史教育的优良传统,在历史的沉淀和时代的要求之结合点上,深入研究中国历史教育史,汲取其中的有益部分,并加以发展,对推进当代的历史教育必将产生积极影响。”[25]而这也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教育助力“教育对国民性的改造”。[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