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

2020-01-02 15:38孙晓珍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社工应用型

孙晓珍

(渭南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和技术,产生于19世纪初的欧美国家,“友好访问员”(Friendly Visitors)就是今天社会工作者最早的称呼。在此后的100多年间,社会工作在西方国家发展迅速,涵盖范围也愈加广泛,从贫困救济到心理援助,从问题解决到权利倡导,从关注人到人与环境的互动,几乎涉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对于今天的欧美国家,社会工作不仅成为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可靠依赖,更是社会稳定和发展最强有力的支撑之一。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学科于20世纪50年代被引入我国,但在之后的30年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几乎停滞不前,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有了真正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教育。21世纪初,社会工作在我国的沿海城市有了实质性发展,其作用和功能日渐发挥出来,社会工作人才被誉为和谐社会的“工程师”。

继2017年厦门大学撤销社会工作这个被外界一致看好的王牌专业以后,很多国内一流高校也相继取消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招生,而仅仅专注于MSW(Master of Worker,社会工作硕士)教学研究。这一系列事件被很多人甚至有些知名学者解读为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没落。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5—2018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连续四年都有关于社会工作的内容,发展—支持—促进专业社会工作。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虽没有提及社会工作,但明确要求“引导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健康发展”,而这些都是社会工作的工作领域。民政部于2019年3月正式启用“中国社会工作”标志,并调整机构设置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表明社会工作不仅没有衰退,反而应该成为社会进步的必然要素。

从目前社会工作高等教育现状来看,很多“双一流”高校非常重视社会工作硕士专业的教育,缩减或者停止本科招生,而数量众多的普通高校则成为社会工作本科教育的重要阵地。对于社会工作本科人才培养,“应用型”已然在高等教育界形成共识。而这其中,绝大多数的师范院校都开设有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师范“育人成才”的精神与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本质建立起了天然联系。

一、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应用型人才核心在于“应用”二字,是与“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相对应的概念,也是当前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2018年4月,在国家层面,教育部等三部门出台的《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从政策层面引导高校明确办学定位。《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将加强应用型高校建设作为高等教育分类管理、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分析,应用型人才是在立足于社会现实、着眼于社会发展、满足于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对知识、能力和素质有特定要求,实现与所从事职业的对接,并根据职业要求不断提升自我。因此,应用型人才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人才职业化。

(一)知识要求:建构在职业必需基础上的综合知识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是两个不可分割并存在内在逻辑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两者也不可能孤立而谈,对任何类型的劳动者而言两者都是相互融入的。就侧重点而言,“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在于认识世界,应用型人才则改造世界。因此,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才对于知识的掌握内容以及掌握程度截然不同。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布卢姆把知识分为四类,分别是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对于应用型人才而言,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是最基本的常识和理论前提,程序性知识是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关键,元认知知识则是对自我的反思和检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创造性发展,这一从低到高的认知过程,贯穿对人的记忆、理解、分析、评价和创造等多项能力要求。就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相比较而言,两者对于四类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有较大差别的,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应用型人才所对应的是社会对实践技能要求比较高的职业,着重于“怎么做”,但又必须有相对扎实的理论指导,知识结构是在综合知识基础上满足职业必需,是在关注当下的一种职业理念。

(二)能力要求:以专业技能为本的综合实践能力

能力或者说技能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也是考核应用型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倾向于应用型人才定位的专业通常能够明确具体的专业技能内涵,可以量化专业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以及在职业中的适应状况。对于不同的专业技术岗位有不同的能力要求。以社会工作为例,需要具备沟通、公文写作、活动策划等多种专业技能,这是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的必备技能。同时,现实生活中人和事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或又要求社会工作者还必须能够灵活变通,可以有效地运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应对和化解现场突发性问题。

除了必备专业技能外,应用型人才还要更凸显人才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的能力。首先,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语言和文字表达水平关系着沟通是否顺畅进而影响社会事务的进展。其次,社会交往与社会适应能力,人是社会人,是社会关系的集合体,社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关系与矛盾,妥善处理与良好适应尤其关键。再次,实际操作能力,由理论转化成操作程序、操作方法,独立开展和完成专业业务。最后,社会变化的日新月异也必然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体领域内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断开拓创新。

(三)素质要求:以基本素质为根基的职业素质

素质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思想与行为的具体表现。其所涵盖的内容比较丰富,也有高低之别。对于应用型人才而言,不仅要具备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而且必须在此基础上对职业素质有特别的规定和要求。基本素质是根本保障,促使行为个体更规范、更有效地完成社会化;职业素质是提升通道,激励行为个体在职场环境中不断成长进步。

职业素质是从业人员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一般来说,职业素质高的人,在所从事职业上取得成绩的概率就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在素质方面更加强调职业素质,学生首先应对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有比较详细和深入的认知,进而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尊重所要从事的职业。职业气质和职业情况等也是职业素质非常重要的内容,如何把学生这一 “准从业群体”塑造为合格的职业人,是当今众多高校应用转型的首要课题。

二、师范院校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 人才培养的精准化定位

社会工作人才分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以专业服务关照社会中处于困境中的人群,从产生之初的兜底功能逐渐拓展至尊重人和发展人的更高服务价值。当前,社会工作正在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让民众生活更美好。社会对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日渐突出,而目前各个高校对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却呈现趋同化、同质化。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人才培养的精准化定位至关重要,起到旗帜性的导向作用,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此基础下进行的细化和落实。因此,探讨关于师范院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应是首要之举。师范院校有着优良的教书育人传统,其自身的学科特点以及与教育行政部门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都有利于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并形成自身特色。

(一)师范特色:引领社会工作关注特定群体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师范一词最贴切的解释,师范院校就是培养“堪为人师而模范之”的人才的。我国师范高校培养的学生大多是面向中小学的未来教师,未成年人成长成才是师范院校的重要研究课题。师范院校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应以充分体现“师范”特色,最大限度地挖掘“师范”资源,将“师范”与“社会工作领域”或“社会工作服务群体”有机结合起来,聚焦到某一特定领域或者服务群体,将二者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从而能够区别于其他高校的同类人才培养。

根据我国开展社会工作的实际状况和迫切需要,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包括: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及矫正社会工作等。诸多类型的社会工作实务,对于任何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来说,都不可能涉猎所有,唯有结合自身办学优势才能彰显特色。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是指在社会相应福利体系下,根据儿童、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和成长发展的需要,把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方法和技巧应用到儿童、青少年的教育和照顾工作中,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1]目前,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机构的服务形式主要有外展调研走访和驻校两种形式。据了解,驻校社工已经开始在我国内地的中小学校纷纷起步,目前,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区开始尝试将专业社工引入学校。驻校社工指专业社工长期进驻学校,根据学校常规教学时间周一至周五期间开展学校社会工作,以学生群体为主,协助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心理教育、人格教育等,并且提供专业社工服务。师范院校本身具有浓厚的儿童、青少年教育的底蕴,因此在社会工作专业办学定位方面,理应立足所长,将儿童、青少年作为特定关注人群,进而拓展至家庭社会工作,开展系列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二)学科组成:发挥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宗旨

社会工作自诞生至今,经历了慈善济贫式的物质援助—技术导向型的心理关照—社会工作伦理价值观指导下的助人实践等几个阶段,进而形成了“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众多社会工作者更是将“尊重、真诚、信任”切实贯穿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诠释“用生命影响生命”的真正内涵。

社会工作是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以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为主干学科基础,教育学、伦理学、法学等为辅助学科,以助人自助为核心理念,以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为直接工作方法的学科。师范院校在学科设置上能够很好地体现“育人”功能,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既是社会工作的基础,又推动着社会工作在强调技术路径的同时更关注人本身的内在需求与自我发展,从而使得社会工作无论作为一门专业还是一种职业,能够保持技术理性和人文情怀并存。深入地考察社会工作会发现,其本身带有很强的教育烙印,有着教育行业中所宣称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观念传达与促人成长,更需要接受心理学对人的行为与心理之间的关系的剖析指导,回归个体的人本身。同时,社会工作借鉴了社会学对于社会整体的阐述与解释,关注点在于如何解决各类社会问题,并且将维护社会正义作为重要目标。近年来,关于社会工作机构的科学管理、公益项目管理、个案管理等已经成为业界普遍关注的话题,社会工作中的“管理”要素已经成为对社工组织进行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社会工作应社会问题而产生,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的问题表现是有明显区别的,甚至同一问题在不同阶段解决的方式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重学科支持,这种比较完善的学科设置,理应体现在当前师范院校的学科设置上。

(三)实践互动:教育民政合力推进社工人才培养

社会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实践的,即通过科学方法的运用,与服务对象一起去帮助他们改变自己的困境。[2]根据社会工作专业建设国家标准的要求,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见习实习不得低于800学时,并且对实践单位有比较明确的规定,列出了社会工作组织、政府部门、慈善组织、街道社区、NGO组织等多种类型,在实践环节还必须接受社工督导的指导,有完整系统的实践环节。但就目前而言,因为国内不同地区社会工作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不同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落实也各有不同。

从师范院校的角度来讲,高校与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之间已经建立起了非常密切的合作关系,师范生的实践活动成为一种常态化工作。延展至社会工作专业,学校社会工作、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等社会工作领域恰好与师范院校的日常实践有了共通之处。社会工作的职业主管部门为民政部门,可以有效利用民政资源推进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师范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应该充分开发现有的教育资源服务于专业建设。教育民政合作挖掘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师范教育与社会工作相互配合,势必成为师范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的必要选择。

(四)立足现实:助力本地社会工作发展

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结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补偿社会变迁损失、追求社会公平和改善人类福利的重要社会机制和制度安排,力图通过解决社会问题满足人类需要,以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幸福作为终极目标。我国内地的社会工作发展程度是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的,在当前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地区,社会工作已经趋于成熟,甚至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我发展模式进行推广。但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大众对于社会工作的认知更多停留在“社区居委会”层面,将社会工作者误解为“志愿者”或“义工”等,没有意识到社会工作存在的价值和意义。[3-4]以笔者所在城市为例,真正的社会工作组织不到5家,而切实运行并取得一定成绩并被社会认可的仅有1家。然而这仅有的1家社会工作组织也并非本土创建组织,是外来模式的传入。

地方师范院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建设应该立足所在地区实际,在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同时,还承载着宣传社会工作专业理念、促进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的特殊使命。尤其是对于社会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的很多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的推动作用显而易见。大多数地方师范院校都设置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走在了当地社会工作实践的前面。因此,起主导作用的推动行为一方面解决学生就业的基本问题,另一方面使当地的社会工作从起步阶段就能够规范操作。师范院校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在体现“师范”特色的同时,亦可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寻找突破点,进而增加一定的“地域”特色。

三、师范院校社会工作专业 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人才培养通常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体现为国家教育理念层面、高校倡导及践行层面、具体某专业的人才培养。就专业人才培养而言,在共性层面要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以及在此基础上独特的专业培养特色;在个性层面要凸显专业之间人才培养的区别,即本专业特别强调的元素和可以深入挖掘的潜在专业特质。就师范院校而言,“应用型”是基础,“师范”是可供利用的重要资源,以此为前提构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输出合格人才充实当前的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

(一)践行“高校+政府+非营利性组织”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个合格的社会工作者要以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巧为基本支撑,更应该秉承专业伦理和价值观,植根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这种综合性、实践性和服务性以及其所特别体现的价值伦理特性决定着单靠高校一己之力是很难完全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的。政府的政策支持,尤其是来自民政部门的精准指引不可或缺;而非营利性组织作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相对集中的领域,其无论从项目策划到实施的整个流程还是实际的社会工作服务活动等等都能够为高校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提供真实、真切、真正的指导。应本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原则,构建“高校+政府+非营利性组织”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提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充分释放社会工作服务社会的能量,是多方受益共享共赢的合作型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高校+政府+非营利性组织”合作培养社会工作人才模式指的是学校与地方政府部门或相关社会服务机构以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利用双方的资源优势,共同培养社会工作人才的模式。一方面,地方政府部门或相关社会服务机构为学校提供各种政策支持,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和就业环境;另一方面,学校为地方政府部门或相关社会服务机构输入专业人才、提供智力支持,有利于创新社会治理,满足社会需求,提高社会福祉。具体而言,“高校+政府+非营利性组织”三位一体体现在培养主体、培养内容及培养方式等层面上。要深入开发三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资源,有效推进高校和政府部门协同育人机制联动,搭建高校和非营利性组织联合育人平台,聚焦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任务。通过践行这一理念,实现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理论、实务和价值观的无缝对接,让学生既有来自专业教师的理论熏陶,又可以深入了解政府的宏观政策,同时接受一线社工及社工督导的实务指导。在学习中累积经验,在实践中促进学习。

(二)强化师范特色支撑下的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优势

不同类型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培养的具体面向上应该有所区别,不能趋向同质化,更不能是简单的复制。社会工作实务领域涉及社会诸多方面,应社会需求而产生,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培养精通或适合所有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人才。因此,立足学校实际,找准自身优势,结合所处地区现实,进而提炼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人才培养定位显得尤为重要。师范院校在儿童青少年成长成才方面的研究成果就是其区别于其他类型高校最明显的优势,这些对于发展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有着极强的借鉴作用;再加之师范院校所积累的一定数量的中小学教育实习基地,也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学校社会工作实践提供了相当便利的软硬件。

未成年人群体的健康成长成才对于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意义不言而喻,而未成年时期所出现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其负面影响更不容忽视。因此,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这一领域值得开发和挖掘的资源非常丰富,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更较为迫切。对于师范类高校而言,未成年社会工作这一领域理所当然成为人才培养面向的首要选择。依托师范类高校的育人传统,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凸显出培养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人才的特别之处。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定位的设计符合未成年人社会工作者定位;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基础的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等课程之外,开发在理论和实务方面的此类相关的延展课程;实训实习方面,结合地域实际,开展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城市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服刑人员子女等有针对性的专业实习实训活动。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不断强化师范类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优势之处。

(三)实践取向基础上的本地实践资源拓展

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前提和基础是大量的专业实践,这已经是业界共识。[5]地方高校创办和建设社会工作专业的过程中,在社会发展、公众认同、硬件资源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的专业性社会工作机构更是少之又少。这对于以实践实务见长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来说,如何确保实践环节的质量尤为重要。

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要走访相关部门,了解本地社会工作队伍建设基本状况,密切关注国家及本地的社会工作政策走向。立足当地社会发展实际,服务高校所在地域,深入拓展和挖掘当地社会工作实践资源。首先,加强与深化本地现有社工机构的合作与联系,既可拓展社工专业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又可邀请具备一定资历的一线社工担任外聘教师或者开展社会工作实务类专题讲座。其次,与城区各社区居委会进行广泛合作,共同开展课程教学,专任教师还可以与社区共同合作开展社区工作者的业务技能指导与继续教育培训等。最后,与当地热心公益人士及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上述工作基础之上,可组织专任教师对社会服务与社会建设等相关弱势群体展开调研,形成调研报告,积极向政府相关部门汇报,自下而上地推动当地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

(四)专业教师组建社会工作组织促进专业发展

专业教师组建社会工作组织在社会上被称为“教师领办社工机构”,这种做法在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模式,在推动当地社会工作事业发展所起到的引领作用不可小觑。但目前就中西部地区而言,无论是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或是当地的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组建社会工作组织的这种模式应当在总结发达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大力构建有自身特色的“教师领办机构”。

“教师领办社工机构”指的是由在职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出面,通过正式登记注册,建立有法人地位、由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组成、从事社会服务的机构,社会工作教师在机构运行中发挥主导作用。[6]但就中西部地区尤其西部偏远落后地区而言,社会工作发展滞后的一个原因或许可以从本地高校作用的发挥方面窥出一二。尽管在发达地区,“教师领办社工机构”这种模式推广推动社会工作发展随着当地社会工作自成一格走向成熟之后,高校教师已经逐渐退出,转而将重点移至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方面。“教师领办社工机构”是政府、高校和个人三方的理性选择。政府期望高校教师发挥其专业优势,通过领办社工机构来探索和促进社会工作服务;高校希望通过教师领办社工机构促进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和就业;而教师个人则通过领办社工机构来积累实务经验,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教师领办社工机构”一方面为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便利,另一方面也促使专业教师以实证研究支撑理论研究。而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面,特别是对于新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教师领办社工机构”可以起到必要的补充作用。教师自身既是理论的传播者,同时又是实务的践行者,从某种程度而言,可以改善目前很多高校教师理论丰富实务缺乏的现状。教师可以通过积累社会工作组织管理和运营的经验,逐渐成长为合格的社会工作督导,进而将自己打造成“双师型教师”。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社工应用型
师范院校中OBE理念下生本教学的产出分析
A Social Crisis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青春社工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师范院校应有“师范味”
师范院校应进行一流的教师教育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