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背景下退役运动员从事体育公共服务的路径

2020-12-04 08:56辉,陈秀,宋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体教指导员运动员

汪 辉,陈 秀,宋 旭

(合肥师范学院 体育科学学院,合肥 230601)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每年都会培养出大批的体育教育培训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但当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总体数量依然不能满足社会体育的发展需求。由于我国社会体育发展起步较晚,同时我国基层体育教育培训及体育社会指导人员组成结构较为复杂,专业素质与教学能力良莠不齐,管理模式相对落后,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公共服务发展质量,导致体育公共服务水准不高。因此吸纳具有较高运动技能水平的退役运动员担任社会体育指导员成为缓解社会体育教育培训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压力的重要途径。

2020年9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政策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建明在发布会上表示,改革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为优秀退役运动员进入校园当体育教师、体育教练打通通道。政府与高校构建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培养的协同培养模式是融合发展、协同创新的时代主流,既是行政部门创新服务职能的要求,也是高校拓宽人才培养和就业路径的需求。[1]教育部印发的《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教体艺〔2017〕7号)中鼓励探索并拓展体育教育培训人员岗位输送渠道,尝试让退役运动员参与到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工作中,为退役运动员进入学校和公共体育服务搭建了制度框架。然而,受文化知识和体育教学知识欠缺、运动技能单一等因素限制,退役运动员担任体育教育培训人员的途径依然不通畅。因此,对退役运动员的再培养是其获取体育教育培训人员及社会体育指导员任职资格的决定性环节。随着体教融合的不断深入,在落实国家有关退役运动员安置等相关政策的要求下,高校招收退役运动员入学的步伐越走越宽,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化,培养模式进一步规范化和科学化,这不仅拓宽了我国体育教育培训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的途径,也促进了人才培养的专业化。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以“体教融合”“体育公共服务”“退役运动员”等为关键词检索近10年的核心期刊文献并阅读,查阅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政府官网的相关政策,奠定了本文的理论研究基础。

(二)实地访谈法

选取省一级体育、教育行政部门领导、高校体育理论专家、社区体育管理人员、退役运动员等作为访谈对象,访谈内容涉及国家政策解读、运动员再就业困境及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优化等方面。

(三)数理统计法

通过查找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数据,对官方公布数据进行整合和梳理,经过纵向和横向比较,找寻数据之间的关联、发现相关规律以及所包含的问题,阐述目前群众体质健康现状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结构性缺编”情况。

二、结果与分析

(一)社会体育指导员仍面临结构性缺编

近年来,我国对于国民体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国家对于全民健身和体育教育愈发重视,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总人数不断增加,体育教育培训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虽然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已达250万[2],但是相对2018年底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总人口将近14亿[3]而言,每千人仅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8名,距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的“到2030年,实现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3名”[4]仍有一定差距。虽然各部门都在采取措施以应对体育教育培训人员及社会体育指导员结构性缺编的状况,但现实情况依然严峻。体育教育培训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地区间不均衡的问题仍普遍存在。专职体育教育培训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紧缺是制约体育教育培训行业和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非专业体育教育培训人员进行体育教学和社会服务时不能有效把握参训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体育运动规律,脱离科学的指导容易造成运动安全隐患,危及参训者的身心健康。

(二)退役运动员的保障政策不完善、社会融入难度大

通过查阅国家体育总局官网统计可知,我国已出台的保障运动员利益的政策中关于文化教育方面的政策占比为7.4%,而社会保障方面政策仅仅占到1.2%。[5]部分运动员退役后就业困难、生活窘迫,国家体育总局设立退役运动员就业创业扶持基金以推动退役运动员就业创业帮扶工作,加强退役运动员保障的相关法律和制度也在进一步完善中。

由于运动员训练十分艰苦,每天十几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时刻挑战人体极限。很多运动风险较大,导致运动员各种伤病,有限的休息时间也要进行及时修整和康复训练。每临大赛前都会有较长时间的封闭训练,这些客观原因使他们根本无暇进行连续的学习和广泛的社交。因此,运动员的交际圈一般比较小,交往人员较为固定,与外界交往频率较低。生活环境相对封闭,与社会接触面较窄,导致部分在赛场上叱咤风云的优秀运动员社交能力较低,对社会的认知能力较差,在退役以后面临社会融入困难的问题。

(三)退役运动员从事体育教育培训工作的知识和能力储备不足

1.知识体系不健全

2019年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进一步拓宽退役高水平运动员担任学校体育老师渠道的建议”的议案。[6]让退役运动员担任体育教育培训人员,使基础教育阶段学生通过体育课及专项兴趣班掌握多项体育技能、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退役运动员坚韧的拼搏精神能够帮助青少年培养健全的人格;使体育健身爱好者近距离感受高水平竞技运动员的竞技魅力,提升体育参与者的运动兴趣,退役运动员优秀的运动专项素质、丰富的训练经验和大赛经验可以转换成体育教育培训的内容。但由于运动员训练参赛任务繁重,缺乏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运动实践经验丰富而运动理论知识匮乏,其沟通、表达和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使用能力均较低。

2.教学能力不全面

体育教育培训岗位的特殊性在于既要教授运动理论知识又要传授运动技能,还需传播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因此,要求体育教育培训人员也须具备相应的文化素养和理论知识。缺乏系统的学科教育、表达能力欠缺都难以胜任教学岗位。季浏[7]认为,体育教育培训人员要通过体育教育培训培养体育参与者的精神气质、对运动的热爱及健康生活态度。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知识是退役运动员从事体育教育培训行业和体育公共服务必备的专业素质。退役运动员虽然有丰富的竞技比赛经验和丰富的训练实践经验,但运动技能的单一、系统体育教育理论的缺失和对体育运动发展的认知不足,使退役运动员难以达到体育教育培训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岗位的专业素养要求。

3.教科研能力不足

潘绍伟[8]在《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发展70年回顾与展望》中提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了学科类通用课程与活动类通用课程实验,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逐渐转向大课程观、课内外有机衔接的结构。学校体育活动体系包含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学生体质达标测试,大课间活动,校内、校外体育竞赛,俱乐部活动及卫生保健工作等,是提升学生体育参与度的重要媒介,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体育教育培训人员除了掌握最基本的体育教学技能外,还需提升教科研能力、赛事活动组织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等。随着体育课程不断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创新化,学校和社会需要的不只是擅长自身运动专项的退役运动员,而是能把专业运动素养转换成“养分”教给学生和社会体育参与者,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文化建设,具有综合能力的体育教育培训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退役运动员的体育教科研能力较为薄弱,对于任职体育教育培训岗位信心不足。

4.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

信息技术是推进各项社会工作更快捷、便利、顺畅的重要工具,也是新时代体育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技术手段。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不小的冲击,传统依赖线下场馆器材的体育教育培训行业也开始借助互联网手段降低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云端实现居家健身的教学、指导、环节监控与反馈以及大数据的实时收集。信息化教学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开发和使用加速了体育教育和全民健身的全面发展,让体育课程体系联通“线上+线下”的教育方式,实现了体育资源、线上线下信息的快速共享和区域体育教育工作的一体化。然而,退役运动员对于多样化信息技术普遍缺乏认知,难以适应现代化体育教学的需求。

(四)体教结合向体教融合转变势在必行

20世纪80年代国家提出体教结合的人才培养发展思路,其目的主要是摈除竞技体育领域重武轻文的弊端。然而在实践中仍存在“体”“教”分离,运动员文化课培养形式大于内容等系列问题。宋旭[9]提出,发挥体育院系作用,构建“政府投入—体育部门管理—学校建设”的运行机制,指出了“体教结合”向“体教融合”转变的趋势,提出高校应坚持走“体教融合”的道路,创新体育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吴建喜与池建[10]提出,竞技体育的科学化发展必将引导“体教结合”走向“体教融合”。国家行政部门职能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等为体教融合奠定了基础,体育与教育部门应在教育观念、管理方式、竞赛方法上进行改革与转变。

在体育教育培训人才的过程中,体教融合较之体教结合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和外延。[11]3586-3587体教融合力求在培养目标上实现从追求竞技水平和文化水平短期目标到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运动员和体育教育师资长远目标的转变;在培养主体上实现以体育系统为主向以教育系统为主的转变,充分发挥教育系统在体育人才培养上的主动性;在培养对象上实现从运动员向学生的转变,在构建完整知识系统、综合发展的基础上发掘其运动潜能;在培养过程中实现多方社会资源整合;在培养方式上实现系统化、科学化与合理化,思想文化教育、专业技能教育与教师教学技能教育同步实施。

三、体教融合背景下退役运动员从事 体育公共服务培养路径

(一)贯通政策,拓宽体教融合的招生渠道

在教育招生政策指引下,充分调研各级体育管理部门退役及现役运动员人数分布和职业规划的基础上,有条件的高校创新自主招生模式,设计和拓展“运动训练单招”“对口”及“专升本”招生口径,突破本科生招生渠道的瓶颈,使退役运动员获得本科教育的机会[12]。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引导下,针对运动员专业特点,结合学校人才培养需求和社会需求,设计和完善招生章程和考试标准等,使大量体育技能突出、文化基础良好的运动员有机会升入本科。一方面学校生源质量得到快速提升,学校竞技体育水平跃居高层次;另一方面有效促进体育专业招生规模扩大,同时也促进体育教育培训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目前全国共计有287所高校具有招生资格,体育类对口高考和专升本考试也已在多个省市平稳实施。

(二)协同再造,搭建体育教育培训人才培养系统平台

高校按照其发展规划和办学目标,根据体育教育培训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和实践人才培养系统建设。结合地方发展水平、对应地方发展特色,对体育教育培训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系统化重建并逐步完善。一是为促进体系构建,与体育管理部门签订合作育人基地,对运动员教育课程内容提出建设性意见。二是进行招生考试内容的改革,提升学生对于基础文化理论知识的掌握。三是进行本科课程基础建设内容改革,将专业基础知识对接到运动员文化课程中,建立集约化、体系化的课程体系,促进与示范性应用型本科课程教学的沟通衔接,为体育教育培训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系统保障。

(三)改革创新,探索体育教育培训人才培养新模式

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体育教育培训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确立“以运动技能培养为主线,宽口径、强基础、高技能、重个性”为体育教育培训人才培养理念。实施“校内、校外双方培养,能力提升全程化,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素质拓展教学三线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体育教育培训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促进体育专业学生理论技能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

2019年7月20日,为响应新时代要求下“小学体育的兴趣化、中学体育的多样化和高中体育的专项化”的要求,秉承“理论为先,专业技能打底,教学能力提升”的培训目标,首届长三角一体化未来教师暑期夏令营在上海体育学院正式开营,采用“大营套小营”的全新教学模式,加强体育教育培训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储备和培养,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更好地推动了学校体育的协同发展和体育学科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13]

(四)科学规划,重构体育教育培训人才培养课程教学体系

在全国教育大会和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指导下,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对体育专业基本课程要求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改革导向,以“基础适度,专业拓宽,加强专项能力培养,提供足够实践机会”为原则,体现宽口径、多层次、多模块、重能力的思路,创新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14]课程设置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本着“基础+专业应用能力”的应用原则,突出基本素质养成、基本能力构建和基本技能提升。遵循“通识教育课程够用为度,专业基础教育课程实用为要,专业核心课程突出能力培养,专业方向课程适应岗位需要”的指导思想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改革。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实践教学,将获取岗位资格证书(社会体育指导员证、教师资格证、裁判证)的有关课程纳入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够用、适用,又能体现时代特征,力求打造有特色的体育教育培训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培养方案。从退役运动员学生的专项运动技能出发,将专业课程分为三大类,采用“平台+模块+专业任选课”的形式,突破原有单一的专项设置界限,加大第二三专项可选性。其核心是专业技能和教学训练能力,由主项提高类课程、运动训练和体能训练类课程等课程组成。为了拓展学生就业口径和打造“特中有优”专业特长,增设副项提高类课程和任选术科课程模块。专业方向类课程模块则由教师教育类、运动训练类、社会体育类等课程组成。培养能够掌握体育教育及运动训练基本理论,了解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发展规律,能够了解并运用多项专业运动技能,具有较强理论学习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有所专长,能够从事运动训练指导、体育教学、体育公共服务和竞赛组织工作的高素质体育教育培训人员。

(五)突出应用,构建体育教育培训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体育教育培训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培养的要求,按贴近基层体育教育社会需求的建设思路,营造基础教育环境,搭建合作育人平台,探索校校、校地合作的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的模式与机制,设计教育见习、研习、实习的“三习”师范类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体育公共服务志愿者实践活动方案,将体育志愿者活动纳入学分体系,促进学生教学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确保学生体育技能有特长、教学实施有规范、训练竞赛能力强、专业资证齐全、体育公共服务意识高,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实践教学体系以学生就业为基础,自主创业为导向,重点对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的综合能力进行系统培养,让学生在学校习得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直接映射在岗位能力的呈现上。

图1 体教融合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育培训专业人才培养新举措

四、结语

在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人才共育、特色共建的体教融合思想指导下,让竞技体育领域优秀的运动员专业资源和高等教育领域丰富的教育资源进行优势互补,需要政府层面进一步加强规划布局,打破政策壁垒,完善体教融合激励机制,健全体教融合全面育人工作机制;高校层面要进一步结合政策导向拓宽体育专业招生口径,通过构建体育教育培训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教育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搭建“校—地、校—校”合作育人平台;社会层面进一步整合有效资源,结合体育教育培训行业和社会体育发展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有效利用体育社会组织的渗透力,广泛开展针对退役运动员在自主择业方面的服务,改进退役运动员职业规划课程体系、优化就业培训机制。在“包容、协调”的社会环境,完善退役运动员保障机制,为体育教育培训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培养提供有效支撑。

猜你喜欢
体教指导员运动员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中国体教融合推进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广西柳州柳北区农技全科指导员上线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同江市 严把三关 促“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作用发挥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
体育运动学校如何落实体教结合办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