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广东,赵 爽,宋建申,齐艳娟
(1.绥化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61;2.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 大庆 163000;3.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 大庆 163000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美好生活”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成为影响日增的热点词汇,更成为消除社会矛盾、推动国家发展、实现人民幸福的重要的价值指向。“用辛勤劳动创造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和国家发展战略方位上,提出的劳动与美好生活的科学内涵和辩证关系。劳动教育是涉及人的价值观、思想和行为的实践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育人功能。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广大青少年通过劳动教育“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2]。“美好生活的核心就在于劳动的美好、劳动的幸福”[3],关涉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已经成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现实任务和时代使命。新时代,着力推动劳动教育,不仅是教育本身的使命自觉,更是对实现美好生活梦想与时代需要的双重回应。
劳动教育可以树德、增智、健体、益美、创新,并通过塑造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实现改造客观世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教育目标。由此,劳动教育对创造美好生活起到引领、规约、赋能和激励的作用。注重探研劳动教育关涉美好生活的内在关联和推进策略就显得意义重大。
何谓美好生活?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思维理念下所彰显的时代内涵和价值指向是不尽相同的。
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问从未停止,它穿行于社会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我国古代对于美好生活的意蕴有着深入的省思。《诗经·大雅》所言:“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体现了人民辛苦劳作,希望过上舒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在孔子的思想中,《礼记·礼运》中记载了孔子“人人为公”的大同之世就是美好生活。我国古代先哲对美好生活蓝图的描绘,虽没有变成现实,但是其思想对于激发劳动人民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接近美好生活,都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同时也为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和理论依据。
对美好生活的追问也是西方哲学探索的重要主题。从传统哲学家的观点可以找寻到多元美好生活图景的答案。苏格拉底将拥有“德行”作为一种至善的生活;柏拉图将“人人平等、共同担责、财产共享”的社会生活定义为美好生活,即为“理想国”;亚里士多德和苏格拉底的思想有一定的共同性,认为幸福而美好的生活来自人们德行实践;莫尔通过《乌托邦》向人们展示了“乌有之乡”的美好生活图景;黑格尔运用形而上学和唯心辩证法,认为幸福生活观是一种“绝对理性”,否定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主体能动性。
追求美好生活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实践维度目标,“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4]537。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共产主义社会人们美好生活的景象,对于该生活的实现,必须要在推翻资本主义、消除剥削的前提下实现,这成为马克思、恩格斯为此奋斗一生孜孜以求的重要动力。为此,马克思还提出“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5]435-436。在充分肯定劳动的重要作用的同时,明确了实现美好生活需要通过劳动这一重要手段。现实视域下的美好生活越来越契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美好生活的图景,这充分彰显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在新时代中国的生动实践。
新时代美好生活语义具有鲜明的话语语境和价值引领特质。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为美好生活赋予新的时代含义。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见中外记者时,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及美好生活,随后在多种场合和报告中谈到美好生活,并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科学定位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的拓展与阐扬。新时代的美好生活,一方面,充分凸显了劳动的实践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可见,人民的美好生活是要通过劳动付出才能得来的,引导人们通过辛苦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实现美好生活。另一方面,新时代美好生活全面诠释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6]4这些论述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深切回应,还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指向,更为实现美好生活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念和价值指引。因此,“坚持和发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发展实践,不断提升广大民众的美好生活和幸福度”[3],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美好生活含义丰富深邃,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现实追求,还体现在繁盛富裕的物质文化层面的生活需要,喜闻乐见、丰裕情感、和谐向上的精神层面的生活需要。因此,美好生活是一种朴素的生活目标,是人在实践过程中可能实现的一种理想生活图景。作为一种生活目标,它是人在实践中形成、有可能实现的一种未来理想生活状态。它既是人的主观体验,又具有一定的客观衡量标准,即人对满足各种生活需要后的那种幸福感的追求。
新时代劳动教育助力美好生活实现何以可能,从根本上讲,是要理清新时代劳动教育与美好生活融合的特点,在充分明晰美好生活时代内涵的基础上,从劳动教育视域找寻实现美好生活的实践答案。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终实践理想,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应然目标,是教育立德树人的最终旨归。“要使其成员能够全面而自由发展,社会首先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从而真正具备充分实现人生幸福和自我价值的可能性。”[7]劳动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标,而劳动教育正是达成这个目标的重要教育路径。劳动教育是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现的,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获得身体和精神双重的全面解放。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重塑和实践转型,也是基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根本目标的。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的需求是全面发展,也只有全面发展的劳动者才能符合当前社会生产的需要。从本质上讲,劳动教育可使人们不断提升劳动技能,丰盈社会生活,从而实现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从价值维度分析,美好生活和劳动教育的价值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都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和价值旨归。
劳动教育和美好生活的最终价值指向都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可从另外一种理论去论证。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着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为全体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学者何云峰认为社会主义精神主要是指劳动精神,“社会主义精神在本质上是信奉劳动幸福的理念和信念系统,它的基础是劳动幸福理论”[8]。培育和弘扬劳动精神是劳动教育的重要育人使命,这样,劳动教育与美好生活价值一致性的关系就显得清晰明了。
美好生活是一种生活状态,是主体对当下生活状态的一种积极表现和正向评价。实现美好生活不仅需要精神层面的引领,还需要个体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施可以在个体精神和能力两方面的提升上发挥作用。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认为,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必须要劳动。没有劳动功能的现实映现,人类和人类社会就不会存在和发展,人类生活及其美好更无法谈及。首先,劳动教育也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美好生活的实现同样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这种精神源泉同样可由劳动教育赋予。通过劳动教育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用价值观照现实,从而深化实现美好生活的路径认同。其次,劳动教育增强人们实现美好生活的能力。美好生活绝不是一句话就可以实现的,必须通过主体不断改造客观世界,才能实现。而劳动教育正是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劳动认知水平等,在时代更迭中不断强化劳动者能力的动态需求。劳动教育无疑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现实能力需求层次的有效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6]41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美好生活观的实践要求——“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9]56。一方面,美好生活世界是劳动教育的现实场域。美好生活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生活目标,美好生活世界则是体现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动态的生动的实践图景,而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中是通过劳动来实现的,而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都是劳动教育的实践成果展示。另一方面,美好生活的行为实践增强劳动教育获得感的提升。获得感是教育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能否实现美好生活也成为劳动教育获得感的重要评价标准。不同学段所开展的劳动教育,在增强个体劳动意识、劳动认同的同时,最根本的目的,是使人们能够自觉地融入美好生活创造的现实图景,在生活实践中达到劳动教育的目标和最终任务,通过真实的劳动实践,达成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同步实现和有机融合。
面对当前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艰巨使命,勤奋劳动、诚实创造,成为每一个中国人接近美好生活梦想的历史性选择。劳动教育的价值在于帮助人们用理性去审视生活的意义并不断向着美好生活努力。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节点,生存已不再是中国人民关注的主要社会问题,生活的价值维度成为人们向往和探寻的目标。基于此,理解美好生活、发现美好生活、实现美好生活成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
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和精神面貌,就会有与之相契合的行为活动和生活状态。“劳动教育……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2]
一方面,劳动教育强化美好生活内涵的认知。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10]因此,通过实施劳动教育,使人们明确美好生活不仅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凭空生成,别人给予,也不是一个没有缺憾的生活。让人们明白认知美好生活不仅要辩证分析,还要相信只有通过艰苦劳动、辛勤奋斗才能实现美好生活。另一方面,劳动教育阐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和科学的价值认知与价值选择是人们最终走上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起点。随着网络和智能时代到来,人们的思想随时代变幻而变化,“急功近利”“不劳而获”“一夜暴富”“无功受禄”等违背“因劳称义”[7]的思想充斥着人们的思想防线,混淆人们的认知,迷失人们的行动。因此,劳动教育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为核心,不断强化对人们价值目标和价值选择的判断和澄清,增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甄别能力,最终选择顺应时代特征、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契合个人成才需要的美好生活奋斗目标。
新时代劳动教育内涵和任务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国化的生动体现,是劳动与教育结合的现代转型。劳动教育可以使人们进一步强化对劳动价值观的认同,重塑劳动对实现美好生活的价值支持。通过最大化地实现劳动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激发人们实现美好生活的动力和热情。
一方面,要讲好劳动故事。当前,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生活环境的不断完善,使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欲望反而不够强烈,这就凸显了劳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劳动教育要运用精湛的工艺和精良的配方使劳动故事“活起来”。要不断挖掘和呈现以体现劳动人民优秀品质的故事,将时代发展与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转化为话语优势,讲述好劳动故事,传递最强正能量。劳动教育要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宏大时代叙事目标和个体的奋斗故事结合起来,要把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中萃取出的劳动精神精华与个体的精神风貌结合起来,把当代劳动模范的劳动品性与个体的行为实践结合起来。重点讲述好中华文明历史渊源的劳动创造故事,“使中华文化潜移默化地成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11]。新时代助推国家富强梦、民族振兴梦、社会发展梦实现的普通劳动者故事,在故事的叙事中给人以教育、启迪,让人们从故事中感悟劳动的价值、劳动的美好、劳动的幸福,从而感知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美好生活的温暖记忆,汇聚起广大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伟力。另一方面,要传播好劳动文化。优良的劳动文化传播生态是一种无形的文化浸润,不仅为劳动教育蓬勃发展提供精神养分,更有助于科学劳动价值观念的落地生根。首先,要创新劳动文化内容的生产方式。将人们身边普通的劳动人民形象和事迹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推送给人们。其次,深化劳动文化的传播效度。青年人成长是依托宏大的时代背景,要用宽广宏观的叙事方式展现劳动在时代发展、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中的重大作用,还要兼顾每名学生平凡生活中融入劳动衬托时代底色的小事件,让学生体会到在平凡岗位中也有不平凡的壮举。最后,创新劳动文化传播方式。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劳动文化传播带来新的机遇。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云平台、移动客户端等,拓展劳动文化传播范围,厚育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文化土壤。
良好的劳动创造环境是人们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从劳动者来看,全社会构建全方位、多层面、可持续的劳动教育发展环境不仅为劳动教育实施提供良好的育人土壤,还为广大劳动者实现其价值营造和谐向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从社会层面来看,全社会全力、全面、全心共建良好的劳动教育健康生态环境,体现了全社会对劳动者追求美好生活愿景的精神和呐喊,更是提升社会凝聚力的重要体现。
首先,要为劳动者释放劳动激情创造优良环境。新时代的劳动者在确保劳动生产力提升的前提下,更多开始关注职业心理健康、劳动生产安全等,由此,应通过构建提高劳动者的工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注重人文关怀、强化心理扶助等机制,更好地增强劳动者归属感,提高劳动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劳动素质能力提升向美好生活迈进。
其次,要为创造性劳动提供政策支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驱动下,无数的劳动者投身创造性劳动中,政府和社会要为劳动者提供完善的政策法规、体制机制和管理服务。劳动者在创造性劳动过程中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实现创造性劳动应有价值。与此同时,社会也要提倡建立对劳动创造者宽容机制。创新意味着有可能失败,全社会都要涵养宽容失败的氛围,让劳动者在创新劳动的路上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让实现美好生活的劳动创造力充分涌动。
再次,营造劳动正义的环境。劳动正义环境的培育需要通过劳动教育的方式来实现,要明确人们对付出与收获的逻辑关系的认知,即“劳应有获”和“劳必有获”,人民辛勤劳动的回报应该得到所有人认同和支持,而不应受到一些对劳动有质疑的人的否定和贬损。要谴责和反对不遵守劳动和收获公平的错误分配原则,防止劳动付出与收获二者出现严重偏差。全社会一定要形成信守劳动正义的社会认同机制,以确保劳动者的付出和成果形成正向的比例关系或最大化,让广大劳动人民感受到更多的劳动获得感、自豪感、幸福感。
最后,回归生活化劳动图景。《朱子家训》所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生活化的场域,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家庭是劳动教育的起点,也是实现劳动生活化的重要依托。家庭担起劳动教育的基础作用,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通过日常生活的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另外,家庭也要以家庭成员劳动奋斗展示出的和谐家庭生活图景,影响和引导青少年去努力实现属于自己和时代的美好生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生活图景,需要发挥全体人民的作用,并不断提升全体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6]4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思想为全面实施劳动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南。《意见》提出,通过劳动教育使青少年“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并“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2]由此可见,劳动教育的重要目的是使人有幸福生活的能力。
当前,生态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交融的劳动环境,对劳动者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正是这种时代环境,劳动教育要把劳动实践与美好生活相融合,传递劳动创造未来的价值理念,不断提升人们的劳动素养和能力。一方面,全面推进大中小劳动教育一体化。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遵循理论性与实践性、整体性与阶段性、全面性与全民性相一致的原则。[12]强化顶层设计,成立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贯通性设计课程体系,分层有序地促进劳动教育实施。可从理论、历史、实践三个维度引导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理论必然、中国传统劳动文化的历史必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现实必然中,认识劳动、认同劳动、理解劳动、实践劳动,通过不同阶段“劳动养成”重塑时代新人的正确劳动价值观,为培育良好的劳动习惯、浓厚的劳动意识、精湛的劳动技能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要强化劳动教育的实践推进。劳动教育的实施不是单一层面的实施,政府、社会、学校、家庭要形成强大的劳动教育合力,在家庭中,强化劳动教育的启蒙性和生活化;在学校中,发挥学校劳动教育的规范性、丰富性和理论性;在社会上,要强化社会劳动教育的渗透性、灵活性、默隐性。每个层面都要本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育人工作当成推进实施的巨大动力,为青年学生提升劳动实践能力创造实践机会和实践场所,促进学生劳动之知、劳动之情、劳动之意、劳动之行的统一。青年学生也要积极投入到能力提升的实践锻炼中,在生动的劳动实践中,淬炼实现国家、社会、个人美好生活的自信和能力。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13]劳动创造未来,在全社会大力推进劳动教育,实现劳动教育育人的新时代,要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规律和特点,深入探索劳动教育与美好生活的内在契合,在推动二者融合的系统工程中,不仅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