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春,刘爱华
(蚌埠医学院 a.马克思主义学院;b.党委统战部,安徽 蚌埠 233030)
近年来,学术界对我国劳动教育的现状、意义、实现路径等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普通高等学校要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掌握通用劳动科学知识,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社会主义劳动关系”[1]。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观对当今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培育需要通过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来协同发挥作用,需要通过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长期积累熏陶。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迫切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此背景下,研究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课程思政建设为载体推进劳动教育,探索出一条劳动教育、课程思政、思政课程三者有机结合的路径,使劳动教育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推进,一方面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方面又可以保证劳动教育落实落细。
马克思、恩格斯分别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视角论证了劳动创造世界、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未来社会的主要发展目标。
1.劳动创造世界: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现
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类劳动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历史和劳动创造人本身。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所理解的世界,本身是人类的现实生产劳动的结果。“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2]519马克思认为,人类的生产劳动是有意识的活动,目的是创造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物质世界。而且创造出的物质世界是由人类的生产劳动与活动的性质、质量和水平决定的。“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2]520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劳动创造了历史,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劳动是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531而且某段时期的历史现象都可以用该段历史时期的经济生活条件来说明。“每一历史时期的观念和思想也可以极其简单地由这一时期的经济的生活条件以及由这些条件决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来说明。”[3]459除创造了历史之外,劳动还是人类自身生产和再生产的创造过程,它在人类起源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4]550。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同时,还创造了人类的生活,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
2.劳动创造价值:政治经济学的基石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是劳动剥削形成的,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劳动剥削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起着支配作用,是资本主义的社会本性。“资本主义积累的本性,决不允许劳动剥削程度的任何降低。”[5]716马克思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与劳动的对立且不可调和,分析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导致异化劳动,指出了必须依靠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才能消除异化劳动,消除异化产生的土壤,扬弃现实的私有财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里,“他们那由于劳动而变得坚实的形象向我们放射出人类崇高精神之光”[2]232。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设想的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分配的结构完全决定于生产的结构……在单个的个人面前,分配自然表现为一种社会规律,这种规律决定他在生产中的地位。”[6]19在未来社会,由于生产的社会性,在共同生产之中“单个人的劳动一开始就被设定为社会劳动”[6]66。那么劳动者用自己劳动所购买的就不是一定的特殊产品,而是共同生产中的一定份额。马克思按劳分配的设想是劳动者能够分配到与其劳动量相当的全部劳动价值。“一切劳动时间,无论是推小车者的劳动时间还是建筑师的劳动时间,都是完全等价的。这样,劳动时间,从而劳动本身,都有一种价值。但是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只有劳动才赋予已发现的自然产物以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4]208只有劳动,自然界的材料才能转变为财富,“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但是劳动的作用还远不止于此”[4]550。
3.劳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目标使命
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未来社会的主要发展目标。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使劳动异化,使人异化,使人片面畸形发展。在未来科学社会主义社会里,劳动不再异化,劳动是自由创造的活动,生产劳动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是解放人的手段,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马克思认为,通过废除私有制、消除旧的分工,劳动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这就是废除私有制的主要结果。”[2]689马克思还在《论土地国有化》中指出,通过土地的国有化来消灭阶级差别与各种特权的经济基础。“土地国有化将彻底改变劳动和资本的关系,并最终消灭工业和农业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资料的全国性的集中将成为由自由平等的生产者的各联合体所构成的社会的全国性的基础。”[3]233这也是19世纪下半叶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传播与伟大经济运动所追求的人道目标。
劳动推动了人类不断进步,劳动是人们自我发展的手段。马克思把劳动看作是人的自我创造与自我对象化的运动,“劳动是人在外化范围之内的或者作为外化的人的自为的生成”[2]205。劳动形成了人的本质,社会生产状况制约着人类社会的总体发展水平,这里的社会生产不仅仅是社会物质生产,还包括精神生产。人类社会是什么样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2]520。人的本质是在有意识、有目的的劳动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劳动关系影响着人自身的生产,劳动也是发生在人身上的教育。教育使劳动者提高技能,通过不同生产部门的交流来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因此,教育将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2]689
1.劳动实践: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所在
劳动实践是人类文明和历史进步的源动力,劳动创造了我们现实的世界,“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2]19。人们通过劳动实践,而且这种劳动实践是有意识的,创造了社会财富,创造了历史,创造了人自身。“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2]192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还体现在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科学技术“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做准备”[2]193。当然,科学技术也是人类劳动实践的产物,是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并在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发展的。
社会的发展应回归到劳动的本质,在劳动教育中应进一步探索劳动与科学技术、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关系。恩格斯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攀登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明白而清楚,就像一个观察者站在高山之巅俯视下面的山景一样。”[3]79这里的“只有一个德国人”当然是指马克思。这就启示我们,在新时代劳动教育中,要依靠经典的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来阐释好劳动的价值,促使劳动被社会所重视,使人们能够深深意识到劳动教育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的重要性,以便形成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创造,通过自身的诚实劳动实现自我价值的环境。
2.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马克思恩格斯教育学说的贡献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把教育和生产结合起来。”[2]68实际上,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教育和生产本身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承载于劳动,生产劳动实践,也是教育的一方面,同时教育服务于劳动,教育本身就是通过提高生产者的劳动能力来服务于生产劳动的。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考察与审视认为,教育不能脱离劳动,教育寓于劳动中,教育应结合生产劳动实践。恩格斯指出:“必然性的证明寓于人的活动中,寓于实验中,寓于劳动中。”[4]484恩格斯从方法论角度阐释马克思主义给我们今天的教育有重要的启示,他运用历史辩证法来研究自然科学,把自然科学方法贯彻到人类社会劳动实践研究中。对必然的证明、对自然规律的找寻,其本身是人类自身受教育的过程,也是人类劳动活动实践的过程。马克思认为,在满一定年龄儿童的未来教育中,生产劳动与智体教育结合至关重要,这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5]557。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理论对我们新时代劳动教育有重要启示,教育产生于社会生产劳动,又服务于社会生产劳动,社会生产劳动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是为了提高人的劳动能力,发展受教育者的生产劳动才能,而受教育者的劳动能力的提升又意味着可以进一步实现自主创造性的劳动,适应工种的变化,创造更多的财富,实现自身的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现代教育的目标。
3.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劳动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劳动思想的理论来源。中国共产党围绕劳动、劳动人民、劳动教育等内容提出的一些重要论断都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继承和发展。新时代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观的基础上,我们党逐步形成了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知识,必须依靠劳动。”[7]这些重要论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新时代劳动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特征。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
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劳动光荣、不劳而获可耻,意识到只有参加劳动才能实现个人的健康成长,激发学生劳动的积极性。劳动教育在价值目标、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和方法上都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在教育价值目标上,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具有内在契合性,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都是“德智体美劳”并列的五大教育之一,都是为了立德树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要“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8]。在这个《意见》中,把劳动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放在并列的教育目标之中。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也强调劳动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思政建设要“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9]。在教育价值目标上,无论是劳动教育,还是思政教育,教育的首要问题与关键问题都是培养什么样的人,都是为了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
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热爱劳动、勤劳致富的传统美德,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劳动创造的积极性,以便将来走向社会后能够辛勤诚实创造性地劳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10]通过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与劳模精神,彰显社会公平正义,树立劳动幸福观,引领全社会崇尚劳动,汇聚传播正能量,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劳动教育所承担的立德树人、价值观塑造的功能无不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相契合。
在我们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劳动教育常被忽视。实际上,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劳动教育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通过劳动教育培育学生劳动知识、劳动技能与劳动价值观,使学生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的道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根据《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劳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劳动知识、劳动技能与劳动价值观,劳动又可以具体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1]通过日常生活劳动教育来培养良好卫生习惯,提升生活能力,树立自立自强意识;通过生产劳动教育,体验劳动过程,掌握劳动技术,感受劳动创造价值,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通过服务性劳动教育与公益劳动、志愿服务活动,树立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9]思想政治教育重在立德树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在学生成长成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劳动教育,其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了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为了培养学生敬业精神与严谨踏实、克服困难的品质。
劳动教育的途径要注重课内课外结合,除劳动教育必修课外,还要把劳动教育有机渗透到学科专业中,要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要把劳动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劳动教育在教育途径和方法上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度的契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都需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传授。《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都指出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普通高等学校要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使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社会主义劳动关系,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石,要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政治信仰,使学生塑造品格,增长见识,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二是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要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劳动教育也要把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三是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要进行社会实践。根据《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普通高等学校的劳动教育要通过劳动科学知识的传授、日常生活劳动习惯的培育、社会劳动实践、实习实训方面的生产劳动锻炼等渠道强化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提高学生守法、诚信的劳动意识,培育学生创造性劳动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也是要注重实践育人,通过各类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来实现春风化雨、潜移默化。
高校劳动教育、课程思政、思政课程三者有机结合、协同育人,可以推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劳动教育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推进,一方面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又可以保证劳动教育落实落细。思政教育不仅需要理论灌输,更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潜移默化,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生正确劳动观念的培育、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崇高志向的树立等都是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应有之义。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培育需要通过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来协同发挥作用,需要通过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教育长期的积累熏陶,让学生体会劳动对人生的价值,增强对劳动的认同,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热情。此外,在具体劳动教育与劳动实践过程中,让他们独立思考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得到有效锻炼,提高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与择业观,这样可以有效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路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劳动教育不仅仅是一门课程,也不能完全依附于某些具体课程,更不能只依靠课堂教学时间。劳动教育实际上是渗透于教育的各个环节,甚至可以渗透于不同课程之中,它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劳动教育可以结合课程思政协调同步进行,让劳动教育落实落细。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统领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的目标,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优良的品德、过硬的专业知识、健康的体魄、高尚的审美情操、热爱劳动的社会主义人才。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各类课程作为劳动教育的载体作用,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梳理教学内容,挖掘劳动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实现劳动育人目标。具体路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第一,在公共基础课程中,注重把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潜移默化到公共基础课程中,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充分发挥公共基础课程的育人价值,公共基础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与“劳动教育元素”。在公共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中,除适当融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之外,还要正确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激励学生热爱劳动。与此同时,还要通过课程思政建设,拓宽思政教育传播渠道,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9]
第二,在专业知识课程中,对接好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建设,使它们有机融合、同步协调推进。在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要加强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弘扬锲而不舍、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要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提高学生品德修养与审美素养,培育劳动精神,培养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良好职业品格。充分发挥专业课程作为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的载体作用,将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当中,结合不同专业课程特点,突出劳动责任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第三,在实验实训实习类课程中,不仅要全程注入劳动教育元素、弘扬劳动精神,还要注重价值观引领、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推进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形成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协同效应。充分发挥实验实训实习类课程作为有效载体来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学思结合、知行统一、自觉劳动、勇于探索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提升劳动技能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促进其终身发展。实验实训实习课程教师要及时把握教育契机,深入思考如何从实践类课程中选取资源。一方面,为学生创造劳动实践机会,体验劳动过程,提升劳动技能,培养良好劳动习惯,实现劳动育人目标;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实践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推进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培养品德高尚、专业过硬、身心健康、学会审美、热爱劳动的新时代好青年。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政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承担育人责任,所有教师都要承担立德树人的时代重任,劳动教育也不例外。值得指出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中本身蕴含劳动价值观方面的内容,如果进一步把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至上的理念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把关于劳动教育理论方面的内容进行系统性整合,阐释好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倡导劳动光荣,鼓励劳动致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一,要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融入思政理论课堂教学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框架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可以融入具体的思政课程教学中,使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相互交融。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融入思政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不仅是劳动教育重要有效的途径,而且是思政课程承担的应有责任。譬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价值”作为一个劳动教育方面的专题来进行组织教学,讲清楚劳动对人类及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使学生从理论上理解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劳动观教育,阐释好“劳动精神”丰富的时代价值,大力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讲清楚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在法律基础内容教学方面,要从伦理价值方面解读好劳动法的意义,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劳动伦理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可以将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创造世界”唯物史观融入,尤其要梳理、提炼好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历史”论说,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观。
第二,要把劳动实践融入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中,创新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实践教学方式。在实践教学上将两者有机融合有利于劳动价值观的培育与劳动精神的弘扬,有利于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与劳动技能的掌握,有利于提高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融合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一是结合劳动教育建立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内容纳入课程实践教学和学生课程过程性考核评价。尽可能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体验各类劳动,使学生认识到劳动光荣,树立热爱劳动的品质。二是拓展实践教学活动的外延与形式。建立劳动教育与思政理论课共享的实践教学基地,创设劳动教育的体验实践,定期组织学生去教育基地开展劳动实践,让学生感受劳动教育的内涵,感悟劳动精神,达到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目的。三是整合校内各类有效的实践教学资源。结合劳动教育与思政课程相关内容,开展一些关于劳动教育方面的竞赛实践活动,营造积极向上、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依托校园社团与志愿者组织,开展劳动实践体验活动,深刻体会劳动精神的精髓。